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欢亭中学 > 第六十四章三十年后故地重游欢亭中学(下)

这时,小车一辆紧接一辆鱼贯而入开进学校操场。有几人临时在指挥秩序,小车一字而排开停了下来。车门从不同角度纷纷打开来,从车上下来不少男男女女的人,看上去个个精神饱满,喜笑颜开。

齐学兵在第一辆小车开进来的时候,就俯身在陈老师耳边轻声地说:“陈老师,您在这稍等一下,我先把他们迎接过来好吗?”

陈立民老师点点头说:“学兵同学,你去吧,别耽误了事,也别对他们说坐在轮椅上的人就是我陈立民本人,先让他们开展工作要紧。”

欢亭村许多村干部和村民,听说县里领导和欢亭学校的老教师们今天都会来学校,都早早围在学校门口。车子一辆接一辆鱼贯而入进入操场后,等车上人全都下来后,就呼啦啦一下围堵上来了。

队伍中有个高挑的中年女子,正被众人‘众星捧月’地围在中间。不过那中年女子对自己周围的人似乎是‘视而不见’,她高声在问齐学兵:“齐老板,陈老师来了没有?”

齐学兵指了指在操场东北角一辆轮椅说:“谢局长,您看,他就在哪里等着哩。”

谢玉露局长散开两腿疾步朝那把轮椅走过去,远远地伸出双手,把陈立民老师的手紧紧地握住:“恩师,您辛苦了,您身体可还好?”后面紧跟过来的几人都一一跟陈立民老师握手。

陈立民老师摘下眼镜,揉着眼眶说:“好,好,好,玉露,你有出息了,老师很高兴很满意,老师真高兴啊!”

跟在谢玉露后面的几位各单位领导、乡镇干部互相握过手后也都纷纷走过来与陈老师握手打招呼。

这时,不知什么时候,操场上来了一群老头子老太婆,正朝他们慢慢围拢过来,远远地与陈立民打着招呼:“这不是立民老师吗?瞧,一头银丝,都老成这个样子了?”

“啊,你是陈老师吧,啊,你是李老师,这位是齐老师吧,嗯!我知道,这是赵芸老师,姚老师后面左边那个记得是许老师,旁边那个是徐老师吧。”陈立民一一叫着这些老人的名字。这时一个人挤到他跟前握住他的手说:“陈老,您可还记得我吗?”

陈立民楞了一下,立即笑着说:“钱波老师,瞧,你也都老了呀,是不是也退休了?”

“退休多年了,陈老,没想到啊,您还这么健康,我没有记错的话您应该是八十四岁了吧?”

“虚岁八十五岁了,今天还有谁活着没有过来的?”陈老师问大伙。

“几乎都来了。”有人说:“没来的,也都是些走不动了的,好像王老师人还住在医院病房里。”

“泽平和瑞云这两个人呢?怎么没见到他们人?”陈立民老师问大家:“泽平健在,都快九十了吧。”

“陈老师,你忘记了,杨校长走了三年多了,现在活着的就您是老大了。”提到谢瑞云,大家都不说话了,陈立民老师感到很奇怪,为什么就没人提起他来呢?

这时徐老师偷偷伏在陈立民肩头说:“我听说是他女儿不让他过学校里来的,大家也多年没有与谢老师联系过。”

陈立民老师大声说:“这也太不像话了,我过去问问她是为什么?”

大家连忙劝说他道:“陈老师,还是算了吧,谢局长也许有她的苦衷呢,一问不就尴尬了。”

陈立民老师想了想,就不多说什么了,原本还挺高兴的样子,此刻心情一下就落入了低谷:“早知谢玉露不肯让她老父亲过来,我也就不来的了。”

有人这时又在夸陈立民身体还好,陈立民这才说:“唉,我也差不多了,都需要家人照顾了,就拖累起家庭子女了。”大家知道站在他身后的姑娘是他孙女后,就都夸他儿孙孝顺。

“都说人到七十古来希,我们都活够本了,立民老师都活到耄耋了,我看呀,他活到期颐是肯定的。”徐老师说。于是大家都又开始说笑起来了。

齐学兵同学这时又走过来,对这些老师们说:“老师们你们辛苦啦,现在,我让人带你们最后一次参观欢亭中学,过几天,这所学校就将会不复存在了。我尊敬的老师园丁们,等下会有人安排你们拍照留念,你们上午尽情考察母校,剪彩后中午饭便安排到镇上有缘饭店去吃,原谅我上午还有别的事情,不能陪老师们了。”齐学兵同学抱抱拳走了。

“今天来到这里的县领导有几人是从欢亭中学走出去的?”有人问。

“三个吧?”有人说。

“不对,准确地说有五人,不包括在镇里当***的徐斌。”有人认真地说。

“咱们不议论这些了,年轻人有担当才是好事,咱们还是进学校去看看吧,也许这是咱们最后一次瞻仰她的容颜了。”陈立民老师的建议立即得到了大家的赞许。陈旻推着轮椅缓缓走向学校大门口。

有年轻人过来将轮椅抬进大门里去,眼前的旧景令人叹为观之。大家纷纷围着戏台周围指指点点依依不舍,都说,这是古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观,今天要拆毁了真是太可惜。

这些老园丁们都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洒在这片狭小的乡村土地上。但令他们满足的是,自己的桃李满天下,此刻这些步入社会各阶层的学生都在为祖国建设大军中起着‘中流砥柱’中的有用之材,这正是他们所自傲的地方。

小学部他们观察的相当仔细,这里的校舍也很破旧败落了,大多属于危房级别,非拆不可了。中学部虽然是砖瓦结构,建筑时间相对延后,但也因年久失修,也正在风雨飘渺中‘摇摇欲坠’。包周桐四兄弟给每位老教师送过来一顶红色安全帽,老园丁们对于初中部都一致认为需要拆毁重建。

最令大家惊奇的是,学校旁边的水井还依然存在。只是,现在这口水井弃之不用已经多年了,水井岸边已很肮脏,杂草蔓延到井边覆盖着井沿;不远处的池塘已经被周围的楼房农舍包围淹没了起来,但池塘四周已被围上一圈汉白玉的栏杆反而被装饰后变得更加漂亮起来了,旁边的水稻田也变成一排整齐的三层楼房。

陈立民老师发现水井的水依然清澈见底沽沽地在往外流淌着,水质也和数十年前一样清凉爽口,就很兴奋,非要取走一大桶这泉井里的泉水不可。

摄像师紧跟在这些老人后面,一会有老师说需要在这里拍照留念;一会儿又有人提出来说这里也必须留下一张合影以作纪念。就这样,一直拍到时近中午,有工作人员过来催促说马上要去开工剪彩时间了,大家才在祠堂里拍下难能可贵的一张集体合影留念照片。

聚餐后齐学兵同学就派人送陈老师回家,到家后,驾驶员又从车里搬下一大堆礼物和纪念品。

陈立民老师说:“小年轻,你把这些东西全拿回去吧,我不需要它们的。”

驾驶员客气地说:“陈老,这是我们齐老板的一点心意,您不收下,老板就会怪我办事不力的。”

驾驶员要强留下这些东西,陈立民老师是一点办法也没有的。

陈立民这时才想起自己忘记向谢玉露要她父亲的电话号码了,好像一开始自己还向谢玉露提起过,玉露局长也说会给他的,也许事情一忙就忘记了。

过去大约一个星期时间,从邮局送过来一个包裹,是一叠厚厚的新洗出来的相片。陈立民老师抚摸着表面油光发亮的相片,思绪万千起来,连连叹息道:“岁月不饶人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