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 第八百零五章 服饰生意(求订阅!!)

三天后,应天府郊外的皇家农庄。

朱元璋身着藏青色窄袖短衣,腰系玉带,亲自扶犁耕田。周围百官和百姓看得目瞪口呆——自古以来,哪有太上皇亲自下地干活的?更别说还穿着如此“怪异“的衣服。

但朱元璋毫不在意,他动作麻利地扶犁走了一个来回,然后对着围观的百姓高声说道:“都看见没?这衣服干活多方便!袖子不会勾住农具,衣摆不会沾泥水!咱命令工部大量制作,价格从优!“

人群中爆发出欢呼声。许多农民早就受够了宽衣大袖的拖累,如今见太上皇亲自示范,哪还有顾虑?

不远处,欧阳伦和李善长并肩而立。李善长低声道:“驸马爷好手段啊,连太上皇都被你当枪使。“

欧阳伦笑而不语,只是望向正在田里忙活的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敬佩——这位开国皇帝或许粗鲁,或许贪财,但他确实心系百姓,愿意为民生而变通。

风掠过田野,吹动朱元璋的衣衿。那窄袖短衣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精神,仿佛预示着大明即将迎来一场自上而下的变革新风。

《大明日报》头版头条

“太上皇亲耕示范新式短衣“的版画在应天府连夜刊印,画师用细腻笔触勾勒出朱元璋卷起的袖口、腰间束带甚至衣摆的褶皱。报童们沿街叫卖:“快看太上皇新装!工部公布裁剪图样!“

在《大明日报》刊印“太上皇亲耕示范新式短衣”版画的同时,《金陵时报》也迅速跟进,以醒目标题“太上皇引领服饰新风尚,新式短衣或将革新大明着装”进行报道。文中不仅详细描述了朱元璋亲耕时的场景,还深入分析了新式短衣对农事操作便利性的提升,推测这将引发民间服饰的重大变革。

《应天晨报》则把关注点放在了工部的动作上,大篇幅报道“工部积极响应太上皇示范,全力筹备新式短衣量产,裁剪图样今日正式向民间公布”,并采访了工部官员,透露为了确保新式短衣能够迅速推广,工部已经组织了大量工匠进行培训,力求在短时间内满足市场需求。

而《南都晚报》别出心裁,以“从农田到市井:新式短衣如何点燃大明的时尚之火”为标题,通过描绘百姓们看到太上皇亲耕后的反应,展现了这一事件在民间引起的轰动,还预测新式短衣将如同星星之火,在大明各地的市井街巷中迅速蔓延,掀起一场全民参与的时尚变革。

报童们穿梭在大街小巷,手中挥舞着不同报社的报纸,大声叫卖:“快看呐!太上皇亲耕示范新衣服,各报都在说,大明要变天啦!”一时间,整个应天府都沉浸在对新式短衣的热烈讨论之中。

苏州府绸缎庄后院,十几位布商围着报纸吵得面红耳赤。

“这画得清楚,用的是松江细棉布!“林掌柜指着报纸上朱元璋衣襟的纹理,“你们看这经纬密度,绝对是三锭纺车织的!“

“放屁!“专营麻布的张老板拍桌,“太上皇在田里示范,当然用耐磨的苎麻!没见衣摆沾泥都不透水?“

角落里突然传来冷笑:“诸位都看走眼了。“众人回头,见是常年跑西域的胡商马哈木。他抖开一卷泛着光泽的布料:“这是哈密卫新出的混纺布,棉麻交织,价格只有松江布六成。“

满座哗然中,小伙计慌慌张张跑进来:“掌柜的不好了!隔壁蔡家布庄挂出'御用同款布料'招牌,顾客都挤爆了!“

——

杭州清河坊,“巧手张“裁缝铺内,三代老裁缝张老师傅戴着老花镜,正用炭笔在报纸边缘记下关键数据。

“袖口收三寸,衣长短五寸“他突然瞪大眼睛,“这接袖方式不对啊!“徒弟们凑过来,见报纸插图上清晰显示着一种前所未见的“插肩袖“结构。

大徒弟惊呼:“师父,这岂不是省了腋下接缝的布料?“小徒弟已经拿出算盘:“一件衣裳至少省八文钱料子!“

隔壁突然传来“哐当“巨响。众人跑去一看,只见“快剪李“的铺子里架起个古怪铁架,李裁缝正把布料往铁架里塞。“都瞧好了!“他猛踩踏板,铁架上的刀片“唰“地切出整齐衣片——竟是欧阳伦工部秘密研发的“裁布机“。

——

南京城西贫民区,五个妇人围着井台叽叽喳喳。

“听说了吗?王员外家买了二十套成衣!“刘婶比划着,“说是给长工穿,结果他家小姐先偷穿去踏青了!“

周嫂子神秘兮兮地从怀里掏出块布头:“我表侄在工部当差,这是官服的下脚料。“众人传看这靛蓝染的细布,李婆婆突然拍腿:“哎呦!这不就是拿旧军服改的嘛!“

最年轻的孙娘子已经掰着手指算起来:“若把家里旧衣都改成窄袖,省下的布料够给娃做书包“突然压低声音:“告诉你们,我当家的在码头看见番邦商船运来种叫'牛仔布'的.“

——

国子监藏书楼,学子们争得唾沫横飞。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能妄改?“保守派赵学子读着《大明会典》,“太祖定制,庶民服色皆有定式!“

革新派钱学子直接甩出报纸:“太上皇都穿得,你穿不得?“他哗啦展开自己设计的图纸:“看这立领设计,既保留华夏风骨,又便于活动。“

角落里的农家子弟突然出声:“诸位争这些虚的,不如想想。“他举起满是补丁的袖子,“我娘为给我省件衣裳,寒冬都穿单衣。若新式服真能省三成布料“

满室寂静中,教谕默默把《服饰改良倡议书》塞进了要给皇上的奏折里。

——

秦淮河画舫上,头牌姑娘们正举办“新装赏春会“。

“姐姐这身真俏!“翠烟阁的红拂女扯着醉仙楼白姑娘的衣袖,“竟把短衣改成了对襟褙子!“

白姑娘得意地转了个圈,腰间缀满铃铛的改良版“月华裙“叮当作响:“我在裙里缝了十二道褶,走路似踏云,跑起来还能收成裤装!“

忽然岸上传来喧哗。但见欧阳伦家的丫鬟穿着男式短打,正帮商队装卸货物。有文人摇头“伤风败俗“,却被老鸨一句话噎住:“爷们昨儿不还夸白姑娘的新装雅致?“

当夜,至少三位花魁派人去驸马府,重金求购“能干活能跳舞“的改良裙设计图。

——

边关卫所,士兵们围着火堆争论不休。

“这衣服好!“百户长扯着自己改短的战袍,“昨日追鞑子,再没被树枝挂住!“

老军需官却愁眉苦脸:“全军换装要多少银子?户部那群老爷“话音未落,亲兵兴冲冲跑来:“大人!驸马爷送来三百套'训练服',说明是拿缴获的蒙古袍改的!“

校场上顿时热闹非凡。有人发现肘部加了皮补丁,有人欢呼“终于能蹲下放箭了“,更有老兵把新衣往铠甲里一套:“妙啊!这收腰设计不磨腋下!“

将军看着修改军服的奏报,突然拍案:“给兵部写信——要是不批换装费,咱们就继续穿蒙古人的!“

——

泉州港茶楼里,各国商人传阅着翻译成多种文字的报纸。

“明国要变天了。“琉球商人摸着报纸上的图样,“快去信让国内改织布机!“

佛郎机人阿尔瓦雷斯掏出铅笔速记:“注意领口这个盘扣,欧洲从没见过这种设计!“他的同伴已经算出利润:“如果去掉刺绣改用铆钉.“

角落里,日本商人小野寺突然起身:“诸君慢聊,我要去订今晚的船票。“他捏着报纸的手在发抖——图上朱元璋腰间那条束带,分明是把武士袴的改良版!

——

皇宫针工局,宫女们边改衣服边咬耳朵。

“听说了吗?李善长大人家昨夜急召三十个裁缝.“

“嘘!“年长宫女紧张地张望,“我表姐在韩国公府当差,说是在赶制五百套'传统礼袍',要免费发给国子监!“

角落里,锦衣卫派来的小太监假装整理丝线,实则把每句话都记在了袖中的密折上。

——

“现在全大明都在讨论衣服。“安庆公主给欧阳伦揉着肩,“你满意了?“

欧阳伦笑着展开各地密报:“应天布价涨了三成,松江新开十八家裁缝铺,工部收到七百份机械改进方案“

“效果还算可以,不过距离我想要的效果还差了些!”

“这都还没有达到你的要求?!”安庆公主十分意外。

暮色将悦来楼的雕花窗棂染成琥珀色,朱元璋伸手拨弄着案头的羊脂玉镇纸,听着楼下酒肆传来的猜拳声,忽然将镇纸重重一按。铜盆里的炭火“噼啪”炸开火星,惊得王鸿儒手中的茶盏晃出涟漪。

“诸位,”朱元璋忽然起身,藏青色锦袍掠过桌案带翻半碟松子糖,“你们可都是我商社的合伙人!”他刻意拉长的尾音像钩子般勾住众人目光,李万财捻着山羊胡的手指骤然收紧,张富贵怀里的算盘珠子发出细碎轻响。

陈寿亭喉结滚动两下,赔笑着往前探身:“朱老板说笑了,咱们哪配得上‘合伙人’这名号?您上次在招商会上舌战驸马爷的风采,老陈我至今想起来都.”“少来这些虚的!”朱元璋突然拍桌,震得烛台上的火苗猛地一颤,“如今一门大生意摆在面前,你们做不做?”

窗外突然掠过一声清脆的梆子响,惊起檐下白鸽。五位商人对视一眼:“朱老板说的,莫不是新式短衣的买卖?”

“算你还有几分眼力!”朱元璋大笑。

李万财的山羊胡激动得直抖:“朱老板高见!这新式短衣如今供不应求,若是能统一款式、定价.”“还有布料!”

朱元璋端起茶盏轻抿一口,目光扫过众人震惊的面庞,忽然将茶盏重重一放:“满应天府的布庄都在抢着卖,却连个统一的旗号都没有!”

丝绸大王李万财最先回过神,抚着山羊胡笑道:“朱老板是想打造个响当当的服饰招牌?”朱元璋嘴角勾起一抹笑意,伸手从袖中抽出张皱巴巴的图纸,正是当日《大明日报》上的新式短衣版画:“不错!咱要成立‘朱记衣坊’,从布料到成衣,全由咱们说了算!”

米商巨头张富贵凑上前细看图纸,突然惊呼:“这布料用的是松江细棉,可如今布价涨了三成,成本”“成本的事不用担心!”朱元璋大手一挥,眼中闪过狡黠,“扬州那边有咱的渠道,能拿到漕运过来的低价棉麻。不过这料子还得改良——”他指向版画的袖口,“要更耐磨,更透气,得让农夫穿上能干活,书生穿上不显粗鄙!”

茶叶大亨陈寿亭摸着下巴沉思:“若要批量生产,裁缝人手怕是不够。”话音未落,王鸿儒已接口道:“杭州清河坊有新式裁布机,工部正在推广,若能谈下合作”“好!”朱元璋重重拍案,震得茶盏中的茶水四溅,“明日就派人去杭州,务必把这裁布机的独家使用权拿下!”

众人越说越兴奋,丝绸大王李万财提议在各府县开设直营店,米商张富贵主张推出会员制,凭购衣凭证可兑换米面粮油。朱元璋听得频频点头,突然脸色一沉:“不过有件事最要紧——销售牌照!如今工部把控着新式服饰的产销,没牌照就是私贩!”他目光如炬,扫过众人,“这牌照,咱们要不惜一切代价拿到手!”

王鸿儒微微躬身,试探道:“朱老板是想”“明日咱就去工部!”朱元璋猛地站起身,腰间玉带随着动作轻响,“咱倒要看看,这销售牌照,是给驸马爷的人,还是给咱朱记衣坊!”他环视众人,眼中满是志在必得,“诸位,这将是咱朱记商号的第一场大胜仗!等咱成了大明第一服饰商人,到时候赚的可就不是几箱银子,而是金山银山!”

屋内寂静片刻,突然爆发出雷鸣般的附和声。李万财率先举杯,酒水泼在名贵的波斯地毯上浑然不觉:“愿为朱老板赴汤蹈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