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 第七百八十四章 速度极慢的报名手续(求订阅!!)

话音刚落,那位江南首富的独子便走上前来,一改之前的倨傲,恭敬地抱拳道:“狄老板大驾光临,真是让晚辈倍感荣幸。还望狄老板日后在银钱周转上,多多关照晚辈的生意。”

狄虎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只要你的生意做得正,开平银柜自然不会亏待。”他的目光扫过地上散落的银票,又看向朱元璋,“这位想必就是朱老板吧?听闻昨夜的排场不小啊。”

朱元璋不慌不忙地将银票收好,拱手笑道:“狄老板过奖了。不过是想结交些商界朋友,共图大业。倒是狄老板的威名,朱某早有耳闻。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狄虎上下打量着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探究:“朱老板出手阔绰,又对新城招商如此上心,不知有何打算?”

“狄老板见笑了。”朱元璋意味深长地说道,“这新城建成,必定是商贾云集。朱某虽财力微薄,但也想分一杯羹。还望狄老板在银钱方面,能给朱某行个方便。”他说话间,有意无意地露出腰间蟠龙纹玉佩,在阳光下微微闪烁。

狄虎的目光在玉佩上停留片刻,神色微动,随即大笑道:“好说!只要朱老板的生意靠谱,开平银柜随时欢迎。”他转头看向众人,高声说道:“今日大家都是为了朝廷的新城招商而来,可别为了些许小事伤了和气。等进了户部,一切都按规矩办事!”

众人纷纷称是。王鸿儒凑到朱元璋耳边,小声说道:“朱老板,这狄虎可不简单。他能在短短几年内,将开平银柜做到如此规模,背后定有大人物支持。而且,听说他与朝中不少官员都有往来,关系错综复杂。咱们若是能与他交好,在新城招商上定会顺利许多。”

“听说这开平银柜背后真正的老板是驸马欧阳伦,狄虎只不过是驸马爷的管事。”

朱元璋微微点头,他自然再清楚不过。

此时,户部衙门的大门缓缓打开,官员们鱼贯而出,开始维持秩序,引导商人们进入。

一位身着官服的官员走了出来,他清了清嗓子,高声喊道:“各位商家,今日乃朝廷新城招商报名之日,请大家按照秩序依次进入衙门,提交相关文书和保证金。”

话音刚落,人群顿时骚动起来。商人们纷纷整理好自己的衣著,拿起准备好的文书和钱袋,迫不及待地朝着衙门涌去。一时间,户部衙门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尽快完成报名手续,增加获得投资名额的机会。

户部衙门前,烈日将青石板晒得发烫。

商人们手持文书挤在朱漆大门前,前排的人踮着脚张望,后排的则被挤得东倒西歪。

有人抹着额头的汗珠嘟囔:“这日头都过晌午了,怎么还没轮到咱们?”

身着绯袍的户部主事陈永年却端坐在门槛内侧的太师椅上,慢条斯理地用茶盖拨弄着浮在茶汤上的茉莉花瓣。

他身后的衙役们也都垂手而立,仿佛眼前的喧闹与他们毫无关系。

当人群中响起催促声时,陈永年只是抬了抬眼皮,朝着衙役使了个眼色。

“都安静些!”衙役敲响铜锣,“按号数排队,喧哗者取消资格!”

人群瞬间安静下来,唯有粗重的喘息声在热浪中此起彼伏。

户部后堂内,朱标来回踱步,玄色蟒袍下摆扫过青砖地面,发出沙沙声响。

他望着窗外被日头晒得蔫头耷脑的槐树,眉头越皱越紧:“这都快两个时辰了,才放进去二十几人。妹夫,这些商人可都是来给咱们送钱的,咱们是不是该加快些速度啊!”

他转身看向倚在罗汉榻上的欧阳伦,目光中满是焦急。

欧阳伦却不慌不忙地将手中的白玉鼻烟壶放在几案上,慢条斯理地说道:“陛下莫急。您可知为何户部要这般不紧不慢?”他伸手招来一旁的侍从,接过温热的湿巾擦了擦手,“这就好比熬粥,火太急了,粥就会溢出来,不仅坏了锅灶,还会烫着手。”

朱标眉头微蹙,显然对这番说辞不太满意:“要是这些商人等得不耐烦走了,损失的可就是咱们!新城建设急需银钱,朝廷的库银可撑不了多久。”

欧阳伦起身走到窗边,望着院中的石榴树,嘴角微微上扬:“陛下看来对于商人还是不太了解啊。这新城招商看似是一桩买卖,实则是一盘大棋。若是今日咱们把人都放进去,匆匆忙忙收了文书和保证金,日后出了问题,谁来担责?”

他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朱标,“您想想,这些商人中鱼龙混杂,若是有居心不良之人趁机混入,到时候卷了银钱跑路,朝廷的颜面何存?”

朱标愣了一下,随即反驳道:“那也不能让他们一直等着啊!你看看外面,都快闹起来了。”

“这正是关键之处。”欧阳伦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让他们等着,便是筛选的第一步。真正有诚意、有耐心的商人,自然会等下去。而那些浮躁之辈,即便今日进了户部,日后也难成大事。况且,咱们也需要时间查验他们的文书,核实身家背景。”

朱标还是有些担忧:“可万一他们以为咱们故意刁难,四处散播谣言,说朝廷无心招商,那该如何是好?”

欧阳伦走到书案前,拿起一支狼毫,在宣纸上随意勾勒着:“谣言止于智者。再者,咱们手中握着招商的大权,他们就算有怨言,又能如何?不过是敢怒不敢言罢了。”

他放下笔,指着纸上刚画好的太极图,“这招商之事,讲究的是阴阳平衡。既要让他们看到希望,又不能让他们觉得太过容易。唯有如此,才能筛选出真正可靠的合作伙伴。”

朱标沉思片刻,似乎明白了些什么,但仍有些不甘心:“话虽如此,可我总觉得这样太慢了。要是能想出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就好了。”

欧阳伦拍了拍朱标的肩膀:“陛下不必忧心。这世上本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咱们只要把握好大方向,细节之处慢慢调整便是。对了,陛下可还记得狄虎此人?”

朱标点点头:“今日在衙门外见过,听闻他是开平银柜的管事,是你的人吧?”

欧阳伦轻笑一声:“准确来说,开平银柜是为朝廷办事。狄虎此人能力出众,且在商界人脉广泛。我已命他暗中留意今日前来招商的商人,若是有值得合作的对象,他自会上报。”

朱标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原来妹夫早已安排妥当。是我太过心急了。”

“陛下心系国事,这份急切之情,臣自然明白。”欧阳伦回到罗汉榻上坐下,端起茶盏轻抿一口,“但有些事,急不得。就像这杯茶,刚泡好时滚烫,若是急于入口,难免会烫伤舌头。唯有等它凉一凉,才能品出其中真味。”

就在这时,一名小吏匆匆跑来,在门口躬身禀道:“启禀太子殿下、驸马爷,门外有位姓赵的商人,自称是江南丝绸行会的会长,愿出双倍保证金,请求优先办理手续。”

朱标闻言,眼神一亮,正要开口,却见欧阳伦抬手示意小吏退下。待小吏离开后,欧阳伦说道:“皇兄,您觉得此人如何?”

朱标皱眉道:“愿意出双倍保证金,看来是诚意满满,或许可以网开一面?”

欧阳伦摇头轻笑:“皇兄,您还是太仁慈了。这商人愿出双倍保证金,看似诚意十足,实则暗藏玄机。他若是真有实力,何必急于一时?不过是想试探咱们的底线罢了。若是今日开了这个先例,明日便会有更多人效仿。到时候,咱们的规矩可就乱了。”

朱标恍然大悟,不禁有些懊恼:“还是妹夫考虑周全。我差点就着了他的道。”

欧阳伦安慰道:“陛下心系招商,急于为朝廷筹集银钱,这本无可厚非。只是这商界之中,人心复杂,咱们不得不防。”

就在两人交谈之际,户部衙门外的喧闹声突然更大了。朱标走到窗边,只见人群中有人争吵起来。原来是几个商人因为排队的问题起了冲突,衙役们正在费力地将他们拉开。

朱标神色忧虑:“再这样下去,恐怕要出乱子。”

欧阳伦却依旧镇定自若:“无妨。这不过是些小插曲。等他们闹够了,自然就会安静下来。咱们只需要按部就班,做好自己的事。”他走到书案前,铺开一张新城规划图,“陛下,您看这新城的布局,可有什么需要修改之处?”

朱标暂时放下心中的担忧,走到书案前,与欧阳伦一同研究起规划图来。两人一边讨论,一边用朱砂在图上做着标记,不知不觉间,日头已经西斜。

衙门外的商人们经过一天的等待,早已疲惫不堪。但看到太阳快要落山,反而更加焦急,生怕今日无法完成报名。人群中不时传出抱怨声和叹息声。

陈永年看了看天色,终于站起身来,对着衙役吩咐道:“今日就到这里吧。明日辰时,继续办理招商事宜。让他们都散了吧。”

衙役们立即敲响铜锣,高声宣布今日招商结束。商人们虽然满心不甘,但也无可奈何,只能拖着疲惫的身躯离开。

朱元璋站在人群中,望着关闭的户部大门,眼神深邃。王鸿儒凑到他身边,小声说道:“朱老板,今日没办成,明日还来吗?”

朱元璋微微一笑:“自然要来。这新城招商,我势在必得。”他转身看向渐渐暗下来的天空,心中已有了盘算。

而在户部后堂,朱标看着忙碌了一天却进展缓慢的招商工作,心中仍有疑虑:“妹夫,今日只办了不到五十人的手续,明日若是还这样,何时才能完成招商?”

欧阳伦胸有成竹地说道:“陛下放心。明日那些商人有了今日的教训,定会早早前来排队。而且,经过今日的筛选,剩下的都是有诚意的商人,办理手续也会更加顺利。咱们只需耐心等待,一切自会水到渠成。”

朱标看着欧阳伦镇定的模样,心中的不安渐渐消散。他明白,在这场招商的博弈中,耐心与策略同样重要。而他,也在这场较量中,学到了许多之前从未接触过的东西。

寅时三刻,晨雾还未散尽,户部衙门前的石板路上已传来窸窸窣窣的脚步声。头戴毡帽的老掌柜裹紧狐裘,腋下夹着用油布层层包裹的文书,怀里揣着暖手炉,呵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凝成霜花。紧随其后的年轻商贾推着独轮车,车上除了沉甸甸的钱箱,还码着做工精巧的竹凳,凳面甚至垫着崭新的棉垫。

卯时刚过,排队的人群已蜿蜒至三条街外。有商人支起青布帐篷,将算盘、印章、账本在案几上摆得整整齐齐;丝绸行会的伙计们抬来雕花檀木椅,椅背上搭着猩红绸缎;更有财大气粗者雇了乐班,琵琶三弦的曲调在寒风中悠悠飘荡,倒像是来赴一场盛宴。

“各位乡亲瞧瞧!”挑着担子的小贩扯开嗓子,“刚出炉的炊饼,又热乎又顶饱!还有驱寒的姜茶,一文钱一碗!”人群顿时骚动起来,几个排在前头的商人慌忙摸出铜钱,生怕耽误了手中的位置。

户部主事陈永年却依旧不紧不慢。他身着织金云纹官服,慢条斯理地将羊脂玉扳指套上右手,又对着铜镜仔细整理官帽上的流苏。当衙役来报“门外已排起长队”时,他只是慢条斯理地端起描金茶盏,轻啜一口雨前龙井:“着人搬些炭火来,莫要冻着了文书。”

巳时过半,日头爬上中天。衙门前的队伍早已没了昨日的喧闹,取而代之的是压抑的沉默。商贾们攥着冻僵的手,眼巴巴望着紧闭的朱漆大门。有性子急的商人忍不住跺脚:“这都等了三个时辰了,连个动静都没有!”

“噤声!”衙役猛地敲响铜锣,惊得檐下冰棱簌簌掉落,“再敢喧哗,即刻逐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