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 第七百三十章 一个月不管事?(求订阅!!)

听到蓝玉的这个问题,宦官摸了摸手中的玉佩,权衡一二,这才缓缓开口,“凉国公既然想知道,那咱家就给你讲一讲吧。”

“多谢公公!”

接下来,传旨宦官就将这段时间的谣言,以及那日朝议发生的事情,全部都给蓝玉说了一遍。

听完传旨太监的话,蓝玉直接呆滞在原地。

宦官见蓝玉沉默,“凉国公若是没有其他事情,咱家可就走了,另外既然太上皇和陛下都已经宣告了你的惩罚,凉国公还是尽快离开这监狱才是。”

说完便转身离开了牢房,牢房中恢复了死一般的寂静。蓝玉没有离开,反而是坐回角落,手中的圣旨被他紧紧攥住,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欧阳伦……你到底在打什么算盘?”蓝玉低声喃喃,眼中闪过一丝阴冷,“还有太上皇,将我关押起来,这段时间各种谣言满天飞,说我蓝玉背叛淮西党,为了活命供出淮西党其他人!”

“这既是想要毁掉我,又是想要利用我.太上皇你这样做,未免太让我寒心了。”

“还有李善长!我还以为无论如何你看在咱们都是淮西党的份上,会全力搭救我,没想到你居然如此轻易就放弃了,难道你也是相信了我会出卖你么?”

自言自语到这里,蓝玉目光朝着牢狱角落憋了一眼,在那里赫然有一具尸体,这具尸体活着的时候跑来暗杀他,结果却是被蓝玉直接反杀,要知道这个家伙一开始可是打着要救他的主意来的,那么最大嫌疑人只有李善长了。

“还有就是欧阳伦,若是他一再坚持的话,太上皇绝对不会如此轻易的放过我,但是最后欧阳伦却是什么都没有再说,他最后也没有找周安算账,这家伙真是看不透。”

现在蓝玉对欧阳伦越来越看不透,明明有机会将他蓝玉彻底摁死,结果却没有这样做。

他知道,自己这次能够活命,绝非朱标心慈手软,而是背后有人在操纵。而这个人是太上皇朱元璋,同时也有可能是欧阳伦!

他感觉这就像是欧阳伦和朱元璋在下棋,而他蓝玉不过是棋盘上的众多棋子之一而已!

“难道……他是想让我活着,成为他手中的一枚棋子?”蓝玉心中暗自猜测,脸上浮现出一丝冷笑。他知道,自己虽然暂时失去了权力,但只要还活着,就还有翻盘的机会。

牢房外的火把渐渐熄灭,黑暗再次笼罩了整个空间。蓝玉靠在冰冷的墙壁上,闭上眼睛,心中却已经开始盘算着未来的每一步。

时间一晃一个月过去。

天色微亮,宫门外已是人头攒动。百官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低声交谈,等待着宫门开启。晨风微凉,卷起几片落叶,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又压抑的气息。

几名官员站在宫墙一角,低声议论着近日朝中的风云。

“听说了吗?欧阳驸马上任已有一月,却一点动静都没有。”一名身着青色官服的年轻官员压低声音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疑惑。

旁边一位年长的官员捋了捋胡须,眯起眼睛,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年轻人,莫要心急。欧阳伦此人,城府极深。他越是沉默,越让人觉得不安。淮西党那些人,怕是已经坐不住了。”

“可是,他既然接任了大将军之位,为何不趁势而为,彻底清除淮西党的势力?”年轻官员不解地问道。

年长官员摇了摇头,低声道:“你呀,还是太年轻了。欧阳伦此人,行事向来稳如泰山。他不动,未必是没有动作,或许是在暗中布局,等待时机一举发难。淮西党在军中势力根深蒂固,岂是轻易能撼动的?稍有不慎,便会引火烧身。”

不远处,几名淮西党的官员也聚在一起,神色凝重。其中一人低声说道:“欧阳伦这一个月毫无动作,难道他真的只是在观望?还是说,他已经在暗中布局,准备对我们下手?”

另一人冷哼一声,语气中带着不屑:“哼,他再利害,也不过是个新上任的大将军。我们淮西党在军中根基深厚,岂是他一时半会儿能撼动的?依我看,他不过是在虚张声势罢了。”

“再说了,内阁大将军又不是只有他一个!绝对不是他一个人说了就算的。”

“不可大意!”为首的官员皱眉打断道,“欧阳伦此人,绝非等闲之辈。他能在未执掌军事内阁时就推动军事改革,削弱我们的势力,如今正式上位,岂会毫无作为?我们必须小心应对,绝不能让他抓到把柄。”

另一边,几名支持欧阳伦的驸马党官员也聚在一起,低声交谈。

“驸马爷,这一个月毫无动作,朝中议论纷纷,淮西党那些人更是蠢蠢欲动。我们是否该做些什么,以安人心?”一名官员低声问道。

另一名官员摇了摇头,低声道:“不必。驸马爷行事向来稳重,他既然选择按兵不动,必有深意。我们只需静观其变,等待时机。”

“可是,淮西党在军中势力根深蒂固,若不尽快行动,恐怕他们会趁机反扑。”先前那名官员皱眉道。

“正因如此,我们才不能轻举妄动。”另一名官员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淮西党如今已是惊弓之鸟,稍有风吹草动,便会自露马脚。我们要做的,就是等他们自己跳出来。”

宫门缓缓打开,太监高声宣道:“百官入朝当值!”

官员们整理衣冠,依次步入宫门。

朱标坐在奉天殿内,手中拿着一本科技研究院出版的绝密材料——大明尖端武器介绍,眉头却紧锁着。这一个月以来,他每日都在科技园中学习,从火器制造到军事工程,从战术推演到后勤管理,课程安排得满满当当。虽然这些课程让他受益匪浅,但他心中始终有一丝不安——这些课程都是由科技园的工程师们讲授,而那位新任的军事内阁大将军、他的妹夫欧阳伦,却从未露面。

也从未跟他讲关于军事内阁方面的事情。

“欧阳伦到底在谋划什么?”朱标心中疑惑重重。他知道欧阳伦是个深谋远虑之人,绝不会无缘无故地沉寂一个月。但军事内阁的军务却一直由其他大将军处理,欧阳伦仿佛置身事外,这让朱标感到十分不解。

正当他思索之际,一名宦官匆匆跑来,躬身禀报道:“殿下,驸马爷刚刚去了军事内阁,开始办公了!”

朱标闻言,立刻站起身来,眼中闪过一丝急切:“他终于露面了!快,随我去军事内阁!”

片刻后,朱标赶到了军事内阁。推开门,只见欧阳伦正坐在案前,手中握着一卷文书,神色从容淡定。见到朱标进来,欧阳伦微微一笑,起身行礼道:“陛下今日怎么有空来此?”

朱标摆了摆手,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妹夫,你可算露面了!这一个月你究竟在做什么?军事内阁的军务你一概不问,却让我在科技园学那些工程技术。虽然这些课程确实有用,但我更担心军事内阁的情况啊!”

欧阳伦笑了笑,示意朱标坐下,语气平和:“陛下不必着急。这一个月来,我虽未亲自处理军务,但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军事内阁的其他大将军们能力出众,日常军务并无大碍。”

朱标皱眉道:“可是妹夫,你既然接任了大将军之位,总该有所作为吧?淮西党那些人虎视眈眈,你若再不动作,恐怕他们会趁机反扑。”

欧阳伦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目光深邃:“陛下,治军如治水,急则生乱。我这一个月的沉默,正是为了让某些人放松警惕,露出破绽。”

朱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明悟,但随即又问道:“那妹夫接下来有何打算?总不能一直这样按兵不动吧?”

欧阳伦放下茶杯,神色渐渐严肃起来:“陛下既然问起,我也不再隐瞒。我接下来要推动的,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改革——军人职业化改革。”

“军人职业化改革?!”朱标一愣,显然对这个词感到陌生。

欧阳伦点了点头,缓缓解释道:“是的。目前大明的军队,仍以征兵制为主,士兵多是临时征召的农民,战时为兵,平时为农。这种制度虽能节省军费,但士兵的训练和战斗力难以保证。而职业化改革,就是要建立一支常备军,士兵以从军为职业,接受长期训练,专职作战。如此一来,军队的战斗力将大幅提升,且能更好地应对突发战事。”

朱标听得目瞪口呆,半晌才回过神来:“这……这确实是个大胆的想法!但推行起来恐怕阻力不小吧?”

欧阳伦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锐利:“阻力自然会有,尤其是淮西党,他们在军中的势力根深蒂固,必然会极力反对。但正因如此,我才需要这一个月的时间来布局。殿下,改革之事,急不得,也慢不得。我们需要一步步来,先从试点开始,待时机成熟,再全面推行。”

朱标深吸一口气,心中既震撼又兴奋。他终于明白欧阳伦这一个月的沉默并非无所作为,而是在为这场前所未有的改革做准备。

“妹夫,我明白了。”朱标郑重地点了点头,“若有需要,我定当全力支持!”

欧阳伦笑了笑,拍了拍朱标的肩膀:“陛下能有此心,我便放心了。不过,改革之路漫长,还需殿下多加学习,尤其是科技园的那些课程,将来都会派上大用场。”

朱标点头应下,心中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他知道,这场改革将彻底改变大明的军事格局,而他也将在这场变革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朱标听完欧阳伦关于军人职业化改革的阐述,心中震撼之余,又生出了更多的疑问。他沉吟片刻,继续问道:“姐夫,军人职业化改革固然重要,但军队内部的问题不仅仅是士兵的训练和战斗力问题。如今大明军队派系林立,淮西党、勋贵集团各自为政,军中将领多是小团体出身,甚至有些将领只知效忠于自己的派系,而非朝廷。这些问题若不解决,恐怕改革难以真正推行。”

欧阳伦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陛下果然敏锐,看到了问题的关键。军人职业化改革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还要推行两项更为重要的举措,建立明确的军人荣誉制度和设立军事院校。”

“军人荣誉制度?军事院校?”朱标眉头微皱,显然对这两个概念还不太理解。

欧阳伦微微一笑,耐心解释道:“首先,军人荣誉制度是为了重塑军队的精神内核。目前的大明军队,虽然表面上效忠于朝廷,但实际上许多将士心中并没有真正的国家荣誉感。他们更多的是效忠于自己的将领或派系,甚至有些人只是为了混口饭吃。这种状态下,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自然难以保证。”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因此,我计划建立一套完整的军人荣誉体系,包括勋章、荣誉称号、晋升机制等。将士们只要在战场上立功,或者在平时训练中表现优异,就能获得相应的荣誉和奖励。这些荣誉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认可。我们要让每一个将士都明白,他们是为国家而战,为百姓而战,而不是为某个将领或派系卖命。”

“像蓝玉培养大量义子的情况将不再发生!”

朱标听得连连点头,眼中逐渐亮起光芒:“这样一来,将士们的心中就有了归属感和荣誉感,军队的凝聚力也会大大增强!”

“正是如此。”欧阳伦赞许地看了朱标一眼,接着说道,“但这还不够。荣誉制度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军队的风气,还需要从源头上入手。这就是我要推行的第二项举措设立军事院校。”

“军事院校?!”朱标若有所思地重复了一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