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 第七百二十八章 淮西党困境(求订阅!!)

欧阳伦站在一旁,神色淡然,仿佛这一切与他无关。他微微低头,眼中却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而周安依旧跪在地上,头深深埋下,心中满是懊悔与羞愧。

太极殿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朱元璋的目光扫过群臣,声音冰冷:“今日之事,朕希望诸位引以为戒。若再有谁敢散布谣言、扰乱朝纲,休怪朕不念旧情!”

群臣纷纷跪地,齐声道:“臣等谨遵太上皇教诲!”

朱标站在一旁,眉头微皱,似有所思。他看了一眼欧阳伦,又看了看跪地的周安,心中隐隐感到,这场风波,或许远未结束。

文武百官纷纷低头。

今天这朝会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多得让他们都有些思考不过来,到现在为止他们不仅没有弄清楚蓝玉到底有没有事,原本想要借助民间舆论将罪责甩到欧阳伦身上,即便是没有将欧阳伦拖下水,那最少也能让太上皇朱元璋、皇帝朱标对蓝玉从轻处罚,甚至是将蓝玉拉回来,毕竟只要蓝玉不死的话,那么淮西党就还有很大的希望。

结果“周安”这张王牌非但是没能让欧阳伦身败名裂,反而是害了李善长!

好在朱元璋只是让锦衣卫查抄韩国公府,只要在韩国公府内没有搜索到实质证据,那么李善长便不会有什么大事。

对于这样的结果文武百官,特别是淮西党的其他官员也是能够接受的。

就在文武百官都觉得今天的事情就到此结束的时候,欧阳伦却是又一次开口了。

“太上皇、陛下,臣以为此事仅仅是靠李善长一人是做不到的,其背后必然是有很多人的支持,应该让李善长交出名单,将这些乱传谣言的家伙,一一严惩!彻查此事,以正朝纲。”

“如此才能够彻底堵住悠悠众口!”

欧阳伦的话音刚落,太极殿内的气氛骤然变得更加紧张。淮西党的官员们脸色大变,纷纷抬头看向欧阳伦,眼中充满了震惊与愤怒。他们万万没想到,欧阳伦竟会在这个时候提出如此狠辣的建议,不仅要追究李善长的责任,还要彻底清查淮西党的其他成员。

废掉蓝玉、打压李善长,现在更是直奔他们而来,赶尽杀绝,这欧阳伦好深的谋划!!

朱元璋的目光微微一闪,眼中闪过一丝深不可测的光芒。他缓缓抬起手,示意群臣安静,随后冷冷道:“欧阳伦,此言何意?”

欧阳伦神色依旧淡然,微微拱手,恭敬道:“太上皇,陛下,意思很简单,现在外面舆论漫天飞,说什么都有,这个时候我们必须还原真相,如此才不会失去民心。”

朱标眉头紧锁,目光在欧阳伦和李善长之间来回扫视。他心中隐隐感到,欧阳伦此举并非单纯为了肃清朝纲,而是有意借此机会彻底打压淮西党。

朱元璋则是面色凝重起来,此时此刻朱元璋完全可以顺着欧阳伦的这话说下去,将李善长一同打入监狱,甚至还可以以此为由头,将整个淮西党都连根拔起!

如果这是他朱元璋自己布的局,他自然会毫不犹豫就这样做了。

但是现在欧阳伦突然说出这话,朱元璋就不得不认真考虑欧阳伦此举用意。

要知道过去欧阳伦可都是一副啥也不爱管,即便是面对淮西党的步步紧逼,他欧阳伦也适度反击,但是像今天这样接二连三的出手,这显得有些不正常。

难道说过去的欧阳伦都是在装?如今看到有机会彻底拿下淮西党,所以也就不装了?

这非常有可能啊!

毕竟以现在的朝堂局面来看,若是蓝玉、李善长彻底倒台,那么淮西党就会如同当初的浙东党失去刘伯温、杨宪一样迅速衰败,那么放眼整个大明朝堂将无人可以和欧阳伦相提并论、更别说抗衡了。

一旦他朱元璋驾崩,欧阳伦必然可以权倾朝野!

想到这里朱元璋也不由得犹豫起来,就在朱元璋还在思考的时候。

淮西党的官员们再也按捺不住,纷纷跪地求情。一名年长的官员颤声道:“太上皇,陛下!李公虽有过错,但他多年来为朝廷鞠躬尽瘁,功勋卓著。此次之事,或许只是一时糊涂,还请太上皇、陛下念在李公过去的功劳上,从轻发落!”

另一名官员也急忙附和道:“是啊,太上皇!蓝玉将军虽有过失,但他曾为我大明立下赫赫战功,若是因此事牵连过广,恐怕会寒了将士们的心啊!”

朱元璋冷冷扫视着跪地的群臣,声音如冰:“你们这是在为李善长求情,还是在为你们自己求情?”

群臣闻言,顿时噤若寒蝉,不敢再言语。

吴敬之站出来拱手道:“太上皇,陛下,臣以为,朝廷法度不可废。若因某些人的功绩而徇私枉法,恐怕日后难以服众。臣恳请太上皇、陛下明察秋毫,彻查此事,以儆效尤!”

朱元璋沉默片刻,“这事咱会让锦衣卫继续调查,到底是不是李善长做的,后面自然有定论,你们无需再言。”

朱元璋的目光再次扫过群臣,声音冰冷:“今日之事,咱希望诸位引以为戒。若再有谁敢结党营私、扰乱朝纲,休怪咱不念旧情!”

群臣纷纷跪地,齐声道:“臣等谨遵太上皇教诲!”

淮西党的官员们又惊又喜,他们原本都快要绝望了,结果朱元璋居然没有直接处理李善长,反而是让锦衣卫继续调查,这里面门道可就多了,调查着或许这事就没有了下文!

毫无疑问,朱元璋这样的安排完全是在偏袒李善长、偏袒淮西党,太上皇还是需要他们淮西党的!!

除淮西党之外的官员,对于朱元璋的这个决定先是惊讶,接着也是反应过来,不过朱元璋毕竟是太上皇,是整个大明真正的掌控者,他们根本不敢反对。

朱标站在一旁,眉头紧锁,心中隐隐感到不安。他知道,今日之事虽然暂时平息,但朝中的权力斗争远未结束。欧阳伦的崛起,淮西党的衰落,或许只是新一轮风暴的开始。

欧阳伦依旧站在一旁,神色淡然,仿佛这一切与他无关。他微微低头,眼中却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果然.老朱还是老朱啊!

太极殿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文武百官纷纷低头,心中各怀心思。

朱元璋缓缓从龙椅上站起,目光如炬,扫视着殿内的文武百官。他的声音低沉而威严,仿佛带着不可抗拒的力量:“蓝玉,身为朝廷重臣,却屡次失职,导致咱大明四万将士惨死,辜负咱、皇帝与朝廷的信任。今日,咱决定免去蓝玉一切官职,削去其兵权,圈禁于凉国公府中,无诏不得入宫上朝,亦不得离开京城半步!”

此言一出,殿内一片寂静。淮西党的官员们虽然心中忐忑,但听到蓝玉并未被处死,心中也不由得松了一口气。毕竟,最坏的情况并未发生,蓝玉保住了性命,这意味着之前的许多传闻不过是谣言,事情到此为止,不会再牵连更多人。

朱元璋宣布完对蓝玉的处罚后,冷冷地扫视了一眼群臣,随即挥了挥手:“今日朝会到此结束,诸位退下吧。”

群臣纷纷跪地行礼,齐声道:“臣等恭送太上皇、陛下!”随后,文武百官缓缓退出太极殿,各自心怀鬼胎,神色复杂。

尽管蓝玉和李善长勉强过关,但淮西党在此次事件中损失惨重,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以下是淮西党在此次事件中的主要损失和面临的挑战,蓝玉作为淮西党的军事支柱,手握重兵,威望极高。

然而,此次被免去所有官职、削去兵权,并被圈禁在府中,意味着淮西党失去了最重要的军事支持。蓝玉的失势不仅削弱了淮西党在军中的影响力,也让其他依附于蓝玉的将领和官员感到不安,甚至可能开始动摇对淮西党的忠诚。

李善长作为淮西党的政治领袖,虽然暂时保住了性命,但其政治声望和影响力已大打折扣。交出名单意味着淮西党内部的许多人将面临清算,李善长的威信也因此受到严重打击。淮西党内部的团结和凝聚力将因此受到极大考验,甚至可能出现分裂。

淮西党被指控散布谣言、扰乱朝纲,虽然最终蓝玉和李善长未被处死,但淮西党的声誉已受到严重损害。朝中其他派系和官员对淮西党的信任度大幅下降,甚至可能开始疏远他们。淮西党在朝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因此被进一步削弱。

朱元璋对淮西党的戒心本就极重,此次事件更是让他对淮西党的结党营私行为感到极度不满。虽然暂时未对淮西党进行大规模清算,但朱元璋必然会加强对淮西党的监视和打压。淮西党未来的行动将受到极大限制,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来朱元璋的雷霆手段。

此次事件让淮西党内部的许多官员感到恐慌和不安。蓝玉的失势和李善长的妥协,使得淮西党内部的权力结构出现了真空。许多官员开始为自己的前途担忧,甚至可能考虑脱离淮西党,转而投靠其他派系以自保。淮西党内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大幅下降。

总得来说,淮西党在此次事件中虽然勉强保住了蓝玉和李善长的性命,但其核心力量已被严重削弱。蓝玉的兵权被剥夺,李善长的政治声望受损,淮西党在朝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大幅下降。与此同时,朱元璋对淮西党的警惕和打压将进一步加剧,淮西党未来的行动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和挑战。内部的人心涣散和外部的信任危机,使得淮西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如何在这样的局面下重整旗鼓,将是淮西党接下来面临的最大难题。

夜色沉沉,凉国公府内一片寂静。李善长坐在书房中,神色疲惫,手中的茶盏早已凉透。门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随后是弟子黄子澄恭敬的声音:“老师,弟子前来请安。”

李善长抬起头,勉强挤出一丝笑意:“子澄,进来吧。”

黄子澄推门而入,见李善长神色憔悴,心中不由得一紧。他快步上前,低声道:“老师,今日之事……您可还好?”

李善长叹了口气,将茶盏放在桌上,缓缓道:“还好?呵,能保住这条老命,已是万幸了。”

黄子澄眉头紧锁,语气中带着愤懑:“老师,欧阳伦那厮实在欺人太甚!他今日在朝堂上咄咄逼人,分明是要将我们淮西党赶尽杀绝!若非太上皇念及旧情,恐怕……”

李善长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子澄,慎言。如今局势微妙,一言一行皆需谨慎。”

黄子澄咬了咬牙,低声道:“老师,弟子只是不甘心!蓝玉将军被削去兵权,圈禁府中;您现在还被锦衣卫各种监视,淮西党如今已是风雨飘摇。若是再这样下去,我们多年的心血恐怕就要毁于一旦了!”

李善长目光深沉,缓缓道:“子澄,你可知道,今日之事看似凶险,实则已是太上皇手下留情。蓝玉未死,我亦未被问罪,这说明太上皇还不想彻底撕破脸。淮西党虽然损失惨重,但根基尚在,未必没有翻身的机会。”

黄子澄急切道:“可是老师,蓝玉将军被削去兵权,我们在军中的影响力已大不如前。您交出名单,朝中许多同僚恐怕会因此受到牵连,甚至对我们心生怨怼。淮西党内部人心涣散,外有欧阳伦等人虎视眈眈,我们该如何应对?”

李善长沉默片刻,缓缓道:“子澄,你说得不错。此次事件,淮西党确实损失惨重。蓝玉失势,军中人心动摇;我交出名单,朝中同僚难免心生芥蒂。但你要记住,淮西党之所以能屹立多年,靠的不仅仅是蓝玉的兵权,也不仅仅是我的声望,而是我们共同的利益和信念。”

黄子澄皱眉道:“可是老师,如今人心惶惶,许多同僚已经开始动摇,甚至有人暗中投靠欧阳伦一党。我们该如何稳住局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