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 第1041章 两线放血

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第1041章 两线放血

作者:天海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3: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是的,波斯大军连拉扯、骚扰都没做,就直接用重骑兵野蛮地达成了穿凿。

两侧的突厥游骑兵立刻跟着奔入防线上的缺口,挥舞马刀扩大战果。

足有4千多人的格鲁吉亚火枪兵阵地只坚持了不到半小时,便被这种无视死亡的冲杀给击溃了。

格鲁吉亚人惨叫着朝第比利斯城狂奔,身后不时便追上来几名波斯骑兵,用马刀划过他们的躯体。

从克尔察尼斯丘陵到第比利斯的几公里土地已变成了暗红色的血带。

波斯人的步兵很快也涌到了城下,数百名亚美尼亚炮兵开始轰击城墙。

阿迦·默罕默德对胜利显得有些麻木。

他让太监取来地图,开始思索接下来要如何进攻卡特利。

卡特利的守军应该不多,在占领那里之后,格鲁吉亚旧都奥迪希便唾手可得了。

他看向一旁的军官:“伯佐尔格,我要在十月份之前获得格鲁吉亚所有的城市。在那之后,由你负责在高加索山脉布置防线,俄国人肯定会有所动作的。”

他话音未落,便听到北面传来了密集的枪声。

他顿时皱眉。

自己的军队已经开始攻城了,应该用不上火枪,难道是还有格鲁吉亚人在顽抗?

阿迦·默罕默德突然涌起不好的预感,抓起了望远镜朝出现枪声的方向看去,瞬间心中一紧。

灰色的军装,黑色双头鹰旗帜——赫然是一支俄**队!

而且位置就卡在克尔察尼斯丘陵最狭窄的部分。

这怎么可能?

阿迦·默罕默德的眼中闪过一抹慌乱,自己的大军推进迅速,就算格鲁吉亚人在受到攻击的第一时间就向俄国求援,后者也绝没有足够的时间集结起军队……

几名浑身是血的游骑兵疾驰而来,向他高声道:“沙阿,有超过5千俄**队正从丘陵两侧对我们发起进攻!”

阿迦·默罕默德也顾不得思索俄国人是从哪来的了,转头对军官喝道:“伯佐尔格,率领圣战骑士团去拦住那些俄国人!”

“是,伟大的沙阿!”

等伯佐尔格带着圣战骑士团完成整队,又有游骑兵赶来报告,说克尔察尼斯丘陵附近的火枪兵已经被俄国人击溃。

伯佐尔格顿时心中一紧。

这就意味着,第比利斯城下的前锋军和主力部队之间被截断了。

前锋军可足有上万名士兵。

他当即拔出佩刀,率军向丘陵方向冲去。

圣战骑士团是波斯军中最精锐的部队,在之前的一系列战役中从未遇到过对手,此时也是极为傲气地挥舞着马刀,朝还有些乱糟糟的俄国步兵线列发起了冲锋。

俄军阵地中立刻出现了整齐的鼓声,大量士兵开始靠拢,排成紧密阵型。

前排士兵用刺刀指向斜上方,后排的则举枪瞄准。

随着双方距离越来越近,密集的枪声响起,圣战骑士团的队列中迸射出点点血花,不断有骑兵连人带马翻倒在漫天尘土之中。

但精锐的波斯骑兵仍是咬牙冲到了俄军面前,却愕然发现,敌人的步兵并未如他们预料中那般惊慌躲避,而是用刺猬般的刺刀直指着他们。

战马纷纷急停,旋即骑兵拨转缰绳,朝两侧分开。

但俄军的射击却始终没停。精良的沙勒维尔燧发枪不断收割着波斯骑兵的生命。

等到伯佐尔格重新聚拢了圣战骑士团,发现仅剩下1600来人了。

刚才的一次冲锋,就减员了近400名精锐骑兵。

这也是欧洲军队很少用骑兵直接正面强攻的原因所在,一旦无法达成穿凿,就会出现非常惨重的伤亡。

只是,军事理论还比较落后的波斯军队仍习惯于重骑兵一波莽。

伯佐尔格望向远处的里比利时城,咬牙命令整队,再次对俄军的步兵线列发起冲锋。

不救出自家前锋军,他回去之后很可能也会被处死。

但结果没有任何改变,悍不畏死的波斯重骑兵在丢下满地尸体之后,再次被迫从俄国人的防线前绕开。

东侧的山丘上,负责指挥伏击的俄军指挥官古德维奇看着望远镜中已经尽显颓势的波斯骑兵,侧头对传令官道:“让第三骑兵团去歼灭那些重骑兵。”

“是,将军!”

而后古德维奇按照骠骑兵汇报的侦察结果,快速调动一支支俄**队,对第比利斯城外的波斯军队形成了合围。

他在俄军中并不算出名,但其实战场经验非常丰富,指挥风格稳重,算是一员良将。

只不过历史上的这次战争他并未参与——原本叶卡捷琳娜二世是要让他指挥外高加索的战事,但祖波夫利用枕边风的威力,将自己的弟弟瓦勒里安·祖波夫推上了总指挥官的位置。

这个瓦勒里安没什么打仗的本事,却喜欢搞“以德服人”的那一套。

和波斯开战之后,他但凡打赢一次,就会大度地释放俘虏,再派人去“招安”阿迦·默罕默德。

而后者就利用这个机会重整军队,寻机发起反击。

所以俄军虽然连战连胜,但打了快一年时间,依旧和波斯人在格鲁吉亚一带拉扯。

直到叶卡捷琳娜二世去世,保罗一世撤回了外高加索的军队。

失去对手的波斯人迅速占领了格鲁吉亚全境,直到8年后,保罗一世死于政变,亚历山大一世才再次发兵外高加索。

约瑟夫自然不会让历史重演,他虽然无法改变祖波夫对沙皇的影响,但却通过外交游说,让古德维奇作为第二指挥官随军前往格鲁吉亚。

有这位老将坐镇,加上法国提供的精良武器,俄国很有希望在叶卡捷琳娜二世离世前,就打到德黑兰附近。

当英国感到印度殖民地的“菊花”传来寒意,势必要出手干涉。

届时英国将陷入葡萄牙和中亚两线放血的局面。

而这次俄国人表现得也很给力,在得到约瑟夫的情报之后,立刻集结了两万军队,在第比利斯附近布置伏击。

相较于历史上,俄国在接到艾尔克尔二世的求救之后才匆匆出兵,时间上早了大半年之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