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 第1003章 高科技武装的法军(二合一章节,求双倍月票)

晴空万里,没有一丝风,天地间安静得仿佛油画一般。

巴黎陆军士官学院的校场上,约瑟夫和几十名军官一同仰着头,盯着半空中那个灰色的小点。

雅克-埃蒂安·孟戈菲在一旁殷勤地介绍着:“殿下,后来我们发现丝绸不仅贵,而且气密性也不太好。

“在经过反复试验之后,我们选择将纸和丝绸黏合起来制作气囊,效果很不错。

“现在的热气球非常坚韧,同时重量也比以前降低了35%。”

是的,此时天空中漂浮的正是一只热气球,并且是经过多次改良之后的军用版。

早在十年前,来自法国南部的孟戈菲兄弟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只热气球,并在凡尔赛宫进行了演示。

不过那时的热气球使用纸制作气囊,外面用亚麻绳索作为支撑,使用时展开极为费事,且很容易破损。

当时法**方就进行了评估,认为还达不到军用标准,也就没再理会。

后来总参谋部因为沙普信号塔的事情,将所有高科技军事装备全都翻出来整理了一遍,热气球项目这才得以重见天日。

在得到7000法郎的拨款之后,孟戈菲兄弟终于按照军方的要求完成了技术改良,今天就是第一次技术验收。

总参谋部的一名技术官员问道:“关于防止失火方面,您是怎么解决的?”

哥哥米歇尔立刻自豪道:“用明矾,老爷。我们用明矾浸泡气囊入口和内侧,这能有效防止它们被火星引燃。”

热气球已经飘到了四五百米的高空,在系留绳的拉扯下,悬停在了那里。

接着,站在热气球下面的一名士兵用望远镜看向热气球的吊篮,嘴里念着:“d、e、u、x……”

另一名士兵则用笔快速记录,不到两分钟后,他便举起手中的纸,高声道:“2.2公里外。方向1点零5分22秒。高度估算 55米。12磅炮3门。士兵70余名。”

一名参谋兴奋地向约瑟夫点头道:“完全正确,殿下。”

热气球准确报出了远在2.2公里外的靶场里的情况。

周围的军官们顿时兴奋地相视点头,并纷纷鼓起掌来。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想要获悉几公里外的敌军动向,只能派骑兵进行侦察。

在没有敌人拦截的情况下,骑兵至少得耗费1个小时才能往返。

而使用热气球仅需要两分钟!

这还只是热气球的优势之一。

骑兵受到地形阻碍,只能观察到敌军的大致情况,很多信息都要靠经验来猜测。

热气球却能居高临下,一兵一卒都给你看得清清楚楚。

此外,骑兵看一眼就得回去汇报,热气球则可以一直在天上盯着敌军。

可以想见,在以后的战争中,敌人还在几公里外小心翼翼地移动部署,法军这边甚至已经看到他们午饭吃的是腌肉还是盐渍萝卜了。

简直就像是打游戏开了“全图”一样,这敌人还怎么打?

米歇尔·孟戈菲继续显摆道:“殿下,据我们之前的测试,在天气好的时候,甚至能看到10公里外的人群。”

“你们创造了一项伟大的发明。”约瑟夫满意地点头,随即便想到之前放飞热气球的过程——二十几个人将气球拉展,然后点火,让热空气涌入气囊入口。

等到气球飞起来,已过去了两个多小时。

在战场上的话,这么长时间可能已经贻误战机了。

“放飞耗时还是太久了些。”他看向大孟戈菲,“我希望您能将放飞的时间控制在1个小时之内。同时,回收的时间不超过半个小时。”

“这……”大孟戈菲愣住,收放气球的流程都是固定的,基本没啥能改进的地方。

但他还是咬了咬牙,躬身道:“我一定会让您满意的,殿下。”

约瑟夫瞥见他为难的神色,便回忆着后世的一些设计,建议道:“您可以设计一部专用的热气球收放车。

“车上安装一根能折叠的长木杆,将收起的热气球箍在上面。

“平时折起木杆储存,使用时将其拉开,气球立刻就能展开。”

孟戈菲兄弟顿时眼前一亮。

放气状态的热气球就是一大摊,想要找出充气口都得花费好一阵,铺平又得十几分钟。

而按照王太子殿下的办法,木杆伸展之后马上就能开始充气。

约瑟夫继续道:“另外,可以在车上安装脚踏鼓风机。放飞时用它对着火焰吹,热气就能更快涌入气囊。

“甚至可以尝试带一台小型蒸汽机进行加压充气。

“还有,就是尽量缩小热气球的体积。更小的气囊能够更快充满……”

他正说着,就忽见远处的热气球竟然开始缓缓降落。

他有些疑惑地侧头问贝尔蒂埃:“测试结束了吗?”

总参谋长忙道:“还没有,殿下。是热气球上的燃料不够了,需要先落下来补充。”

约瑟夫皱了皱眉:“刚才飞了多久?”

旁边有参谋看了眼表:“32分钟,殿下。”

“时间这么短?”

大孟戈菲忙解释道:“殿下,这只是测试用的热气球。以后可以将它造得更大,那样就能携带更多燃料了。”

小孟戈菲在一旁小声补充道:“但那会让放飞时的充气时间变得更长……”

约瑟夫吁了口气:“你们使用的是什么燃料?”

“稻草和羊毛的混合物,殿下。”

约瑟夫心说难怪飞不久,烧这玩意能产生多少热量?

后世的热气球好像用的是丙烷或者液化天然气做燃料的。

嗯,眼下根本搞不出来,跳过。

再向前,应该就是用煤油了……

目前法国的煤焦油产业倒是能够提炼出煤油,但仍处在实验室工艺阶段,产量极低且成本极高。

约瑟夫最终无奈道:“那就先用酒精吧。”

酒精的热值虽然不如煤油,但绝对远超稻草,应该能让热气球多飘很久。

只是酒精的价格也不便宜。此外,在战场上带几桶酒精,难保不会有士兵偷喝。

先这么对付吧,得尽快把煤油搞出来。

不但能给热气球提供燃料,同时煤油灯也是非常赚钱的产业。后世著名的美孚公司,最早就是依靠煤油灯奠定了石化巨头的地位。

但拉瓦锡现在还在普法尔茨搞化肥厂,这事儿能交给谁呢?

约瑟夫突然想起后世“经济效益驱动技术创新”的理念。

法国这么多化学家,这么多化工厂,只要给予他们足够的物资刺激,说不定就能收获意外的惊喜。

他拿出笔记本,记下“煤油提炼技术招标”一行字。

随后,约瑟夫又和贝尔蒂埃等参谋讨论了热气球在军队中的装备应用方式。

初步决定每个步兵师配备3个热气球,由工兵负责操作。

一名参谋有些遗憾道:“这么厉害的侦察工具,如果能给每个团都配一个就好了。”

贝尔蒂埃点头:“其实要是能将热气球侦察到的情报快速传达给每一个军官也行,就像沙普信号机那样。”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约瑟夫闻言不由得心中一动——对啊,如果将沙普信号机装备给每个团,那指挥效率还不得成十几倍提高?

让工兵带上预制板材,在战场上快速搭建信号塔?

好像不太现实。

不说工兵就算累死,起码也得小半天时间才能搭起一座简易信号塔。就算真建起来了,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可能还没用两下,部队就机动到其他地方了。信号塔又不能跟着走……

约瑟夫的脑海里突然浮现出后世的折叠高空作业车来——用铰连的X型支架,将平台升上十多米的空中。两个人站在上面,一人发送信号,另一人用望远镜观察,这不就是个小号沙普信号塔吗?

同时这东西完全可以架在马车上,拖着到处跑。

虽说十来米高的平台肯定没有固定的信号塔的观测距离远,但也足够超过绝大部分树木,在两三公里的距离上相互通信。

通常来说,一场数万人的战役,战场宽度也就十来公里,三四部“沙普信号车”就足以横跨整个战场。

届时法军总指挥官的命令,只需要三五分钟就能传达到所有中层军官那里。同时指挥官也能迅速掌握每一支军团的详细状态。

这效率,比现在依靠传令官骑马吭哧吭哧跑去下达命令,简直高出了几个数量级!

约瑟夫的思路又继续延伸。

如果在热气球上也设置沙普信号塔的收发员,然后在固定信号塔和前线之间升起一两个热气球,不要飞得太高,那么就能将前后方的通信连接起来。

这说起来好像没什么,但却弥补了沙普信号塔“最后几十公里”的盲区。

要是能实现,以后从巴黎发出的命令,两小时之内就能出现在前线指挥官的手里。反之亦然。

继续延伸。

两个相距极远的战区,比如意大利和南尼德兰,还可以通过巴黎作为信息中转站,相互协同作战部署。

而这一过程可能只需要不到4个小时。

4个小时是什么概念?

一支十万人的军队,总指挥官的命令传达到自己两翼的军团,可能就要花费这么久!

作为了解过后世战争艺术的人,约瑟夫深知信息传递效率对军队战斗力有多么大的影响。

信息效率高的军队打效率低的军队,就像灵活的猴子揍树懒。

树懒的大脑发出的指令还没传到手臂,猴子都已经打了它好几拳然后闪开了。

所以后世的国家无不投入巨额资金搞军队信息化,甚至信息化程度都成了判断军队实力的首要标准。

约瑟夫忽然意识到,等热气球到移动信号塔这一套东西全都搞出来,法军将会对欧洲所有的军队形成从预警到侦察,从命令传达到军团间协同,从信息共享到敌我识别的全方位碾压。

这,不就相当于这个时代的信息化军队吗?

再叠加法国直属军团的训练度和士气,以后别说以少打多,以一敌二都不是不可能!

约瑟夫深吸了一口气,心中暗道:没想到这次军改最大的提升竟然是在这里。

他当即招呼所有参谋前往军校的会议厅,向他们阐述关于组建“信息化”军队的构想。

会议一直持续到下午六点多,约瑟夫听到参谋们肚子不时发出“咕噜”的抗议声,便宣布休会,明天在总参谋部继续讨论。

他疲惫地走出会议厅,正准备去军校食堂,便见塔列朗正站在门外,显然已经等了很久。

“您怎么来这儿了?有什么急事吗?”

外交部长忙上前几步,躬身行礼,而后低声道:“殿下,下午刚收到的消息。威廉二世已于前天去世了。”

约瑟夫顿时皱眉。

他记得历史上威廉二世好像还要过两年才会死,怎么突然提前了?

他看向塔列朗:“请说说具体情况。”

“是,殿下。”塔列朗拄着手杖,跟在王太子身侧,“卡尔·路德维希在西里西亚大败普鲁士军,先后击溃了陶恩奇恩和默伦的两支军团,又将霍恩洛厄亲王的主力包围在利格尼茨。

“威廉二世在得到消息之后出现抽搐、昏迷症状,仅过了几小时便停止了呼吸。

“目前威廉三世正在加冕。威廉敏妮被送去了修道院,普鲁士政局暂时由海因里希亲王掌管。”

约瑟夫走进军校食堂,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示意塔列朗坐在对面:“那么,波兹坦准备怎么处理西里西亚的战局?”

“据说弗雷德里希男爵已经去伦敦寻求英国人斡旋了。海因里希亲王的态度应该是偏向尽快停战的。”塔列朗道,“您知道,目前普鲁士无论是财政还是军队,都已无法继续战争了。”

约瑟夫顿时皱眉。

原以为普鲁士能和奥地利消耗几年,没想到威廉二世却突然死了。看他的症状,多半是中风或心脏病在受到刺激之后突然发作。

现在普鲁士骤逢剧变,很可能会向奥地利投降。

后者甚至能够获得西里西亚更多的土地,从而迅速恢复之前因反法同盟失败而损失的国力。

此消彼长之下,奥地利在德意志地区的统治力将大为增强。

这对法国绝对不是好消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