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帝国崛起:西班牙 > 第三百八十五章 :首相人选

帝国崛起:西班牙 第三百八十五章 :首相人选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3: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西班牙王室即将和丹麦王室联姻的消息已经不算是秘密,西班牙民众对即将结婚的胡安·费尔南多王储也纷纷献上了自己的祝福。

胡安·费尔南多王储的订婚礼将会在伊比利亚大教堂中进行,这座教堂也是卡洛专门为西班牙大主教所修建的,目的正是为王室成员举办婚礼,葬礼以及其他重要的礼仪仪式。

这场订婚礼将会由索菲王后亲自操办,王室为此将付出至少百万比塞塔的预算。

虽然百万比塞塔的预算也不算太多,但这毕竟也只是一场订婚典礼。等到胡安·费尔南多王子和路易丝公主举行婚礼,王室所动用的资金肯定会更多。

对于自己的这几个儿子,卡洛可不会有丝毫的吝啬。卡洛当时举行婚礼的花费就高达数百万比塞塔,到这几个儿子举行婚礼的时候,花费的资金只会更多。

对于王室成员来说,这种盛大的婚礼一辈子也只有一次。卡洛希望他们都能享受到最高的婚礼规格,不管未来能否有王位继承,卡洛都希望他们富裕平安的过完自己的一生。

西班牙政府一边准备着胡安·费尔南多王储的订婚典礼,另一边则向比较要好的国家和王室发去了邀请函。

订婚典礼的规模没有结婚典礼那么盛大,也不需要邀请所有的欧洲国家。只需要邀请那些和西班牙关系比较好的政府和王室,大家坐在一起叙叙旧即可。

只有到了胡安·费尔南多王子的结婚典礼,西班牙政府才会广泛地邀请欧洲各国政府和王室。

这次订婚典礼过后,时间也就来到了1897年。

对于西班牙政府来说,1897年有两件事情是最重要的。

第一件事情就是年初的内阁选举,这可关乎到未来五年西班牙政府的最高权力花落谁家。

第二件事就是王储的结婚典礼。婚礼的两位主角大概率是西班牙未来的国王和王后,不管是现在的西班牙内阁还是选举后的西班牙内阁,都不可能不重视这场婚礼的举办。

这场婚礼不仅会邀请欧洲大多数国家和王室,甚至还会邀请世界各国的政府高层。

卡洛已经特意吩咐过,这场婚礼中西班牙将会出动海军。一方面是增加婚礼的规模和声势,另一方面也是向外界展示如今西班牙的强大。

随着20世纪即将到来,欧洲局势也将变得更加混乱。只有西班牙展示出足够强大的军事实力,才能引起欧洲各国的重视和忌惮。

卡洛可不希望辛辛苦苦改革发展起来的西班牙最终在世界大战中沦为其他国家的炮灰。参加世界大战可以,但西班牙要获得足够的利益,并且要确保自己始终处于胜利一方。

对于卡洛来说,两大军事集团没有任何倾向性。谁能够向西班牙提供更多的利益支持,谁能够在对抗中占据更大的优势,西班牙就会选择那一方。

哪怕德奥意军事同盟中奥匈帝国和意大利都与西班牙王室有亲属关系,卡洛也不会因此改变自己的倾向。

只要法国人给的多,与德国和奥匈帝国为敌也不是不可能。当然,要是德国方面给的更多的话,卡洛也不介意为了直布罗陀和地中海西出海口的控制权,直接与英法为敌。

虽然目前法俄同盟看起来声势浩大,但卡洛知道,目前已经是沙俄帝国最后的辉煌了。

再过几年时间,那场让另一个国家一跃成为列强的战争就要爆发。而俄国也会因为这场战争伤筋动骨,间接地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革命,让统治俄国的罗曼诺夫家族最终彻底灭亡。

这场让俄国彻底走向衰弱的战争,实际上就是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

虽然战争看上去好像是日本正面打败了俄国,坐稳了自己列强的宝座。但实际情况却是,日本打败的只是俄国的远东军队和远东舰队,并不是俄**队的主力。

俄国在这场战争中失利的原因,一方面是日本的崛起有着英国的支持,目的就是为了破坏俄国在远东的霸权。

另一方面则是俄国自己的盟友法国对俄国在远东行动的不满。法国的核心利益在欧洲本土和非洲殖民地,法国人自然不希望自己的盟友将目光放到遥远的远东。

一个将目光放到远东的俄国,对德国和奥匈帝国来说并不算是威胁。如果俄国无法牵制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大量军队,法国可就要面临单独对抗德国以及德国盟友的处境。

也正因为这样,法国在日俄战争期间对自己盟友俄国的支持微乎其微,他们希望一场失败让俄国看清楚局势,将关注点重新放回欧洲地区。

至于远东霸权的争夺,相较于欧洲局势的变动来说是没有那么重要的。只要法俄同盟成功打败了德奥同盟,到时候远东的霸权还会遥远吗?

欧洲可是当时最发达的地区。只要成功称霸了欧洲,也就代表着法俄同盟有了称霸世界的资本。

日俄战争时期的日本,综合实力实际上是远远不如欧洲列强的。能够打败俄国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俄国核心地区距离远东太过遥远,物资运输和兵力调动都需要花费极大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

虽然俄国已经在修建贯穿欧洲和远东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但问题是,这条铁路自1891年开始建造,直到1916年才正式完工。

一方面是西伯利亚地区太过严寒,施工难度比较大,减缓了铁路修建的速度。另一方面是俄国自身的工业实力并没有那么强大,铁路建造的速度本来就不怎么样。

也正是这样的原因,这么一条9000多公里的铁路足足建造了25年的时间,平均每年建造的铁路里程不足400公里。

可能连主持建造西伯利亚大铁路的沙皇尼古拉二世都没想到,他修建的这条铁路没有方便自己,反而方便了未来得到俄国权力的苏联。

因为到一战中后期才完成铁路的建造,西伯利亚大铁路在一战中并没有什么发挥。

但到了二战,西伯利亚大铁路重要的战略作用就体现了出来。斯大林将其称为俄国龙脉,在二战期间是俄国重要的战略物资运输生命线。

但凡在日俄战争时期有这么一条铁路,日俄战争的胜负还真的不好判定。虽然俄**队的单体战斗力不强,但俄**队的人数是最多的。

和人口高达上亿人的俄国爆兵,除了那个人口数亿人的东方大国以及英国的殖民地印度之外,这个世界上还真没有几个国家能够做到。

1897年的第1个月,是西班牙内阁选举的准备阶段。各大政党纷纷在这段时间喊起了自己的口号,为自己的首相候选人加油助威。

西班牙的各大报社也在报道着和首相选举有关的新闻,大胆猜测到底哪位首相候选人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

随着时间来到1897年的1月底,最终的首相候选人也已经基本确定。除了四大政党各自推荐的一名人选之外,卡洛还推荐了现任工业大臣安杰洛·奥尔卡霍,再加上三名无党派人士自荐,一共八位首相候选人参加选举。

其实可以预料到,这三位无党派人士自荐为首相候选人,大概率在第一轮选举中就会被筛选下去。

没办法,无党派人士在这种大型选举当中,本身就处于极大的劣势。

那些加入党派的议员基本不会将选票投给他们,他们能够拉拢的也就只有那些同样没有任何党派身份的议员。

可问题是,西班牙下议院298个席位当中,无党派议员的比例只有一小部分。

这其实也注定了这些无党派首相候选人的结局,除非能够获得国王的支持,亦或者侥幸地在各党派僵持中胜出,否则是不可能成为首相的。

这三位无党派身份的首相候选人,他们参选的目的也不是为了竞选成功,而是为了给自己的履历增添几分色彩。

因为普通的下议院议员和一位竞选过首相的下议院议员,怎么看都是后者更加厉害一些。

哪怕首相的竞选没有获得成功,甚至在第一轮就已经被剔除下去,那也是参加过首相竞选的议员。

在这方面,西班牙的选举制度做得还是比较好的。不管这些首相候选人最终能否获得胜选,只要他们符合条件,都是具备成为首相候选人资格的。

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也算是公平的体现。至于竞选了但无法获得胜利,这只能说他们没得到其他议员的支持,而不是选举流程自身的问题。

一定程度上来说,身为最大党派首相候选人的霍维利尔·索莱尔,应当具备着最大的优势和民众支持度。

但没办法,这一届首相选举当中卡洛亲自推荐了安吉洛·奥尔卡霍男爵,民众们在得知卡洛支持奥尔卡霍男爵的前提下,自然也会看好奥尔卡霍男爵。

这就是卡洛巨大的民间声望带来的加持,民众们会自然而然地相信卡洛推荐的人选,哪怕这位人选自身并不具备优势。

霍维利亚尔·索莱尔和埃瓦尔德·巴特尔这样的内阁老臣实际上也不傻。在卡洛亲自推荐首相候选人的时候,他们就明白这一届内阁首相已经有了确切的人选。

除非他们能够凭借自己政党的优势,干脆利落的以大量的选票迅速获得胜利。否则,在选举陷入僵持的情况下,那些小政党肯定会将自己手中的选票投给卡洛支持的人选。

这么做除了向国王陛下表达自己的忠心之外,还有就是提前交好新任首相了。

安杰洛·奥尔卡霍男爵与其他的首相候选人有一个巨大的不同,那就是他自身并没有加入任何党派。

西班牙并不限制首相和首相候选人加入党派,这是否代表着,他们也有希望将安杰洛·奥尔卡霍这位热度极高的首相候选人拉入自己的党派呢。

当然,要拉入党派肯定也不是现在。因为每个党派只能推荐一名首相候选人,因此在选举结束之前,并不是拉拢奥尔卡霍男爵的最好时机。

在选举结束后也能够拉拢。如果奥尔卡霍男爵获得最终胜选的话,他肯定会在任期结束之后寻求连任。如果有着政党的帮助,奥尔卡霍男爵寻求连任的机会也会变得更大。

要是奥尔卡霍男爵并没有在这次选举中获得胜选,也可以将他拉入政党,为他壮大声势,等待着五年后的下一轮首相选举。

反正这可是国王陛下都支持的人选,就算这一次的首相选举失败了,下一次获得胜选的可能性只会更大。

毕竟奥尔卡霍男爵自身的年龄也很有优势。一位49岁的政治家,此时的年龄还处于黄金阶段。

虽然欧洲的人均寿命只有三四十岁,但这是因为大量的欧洲平民拉低了人均寿命的原因。

对于欧洲上层社会的人士来说,活个六七十岁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特别是那些养尊处优的贵族,寿命基本都在七十岁以上。

对于这些人来说,不到五十岁的年纪还真的不算老迈,奥尔卡霍男爵的政治生涯怎么算都有十多年的时间,在他身上投资肯定是不会亏的。

就算只能担任一届内阁首相,对于政党权势的提升也是无比巨大的。在普里莫首相执政时期,西班牙最大的党派就是进步党。

等到了卡诺瓦斯首相时期,西班牙最大的党派就已经变成了保守党。

也就是埃文·布拉德里首相自身没有政党身份,要不然现在的保守党能否继续保持西班牙最大党派的身份,还真的不好说。

其实从政党方面也能解释卡洛最终放弃让霍维利亚尔·索莱尔副首相成为首相的原因。

霍维利亚尔·索莱尔副首相毕竟是保守党人的身份,他当选首相的话,只会让保守党在西班牙的权势变得更大。

虽然保守党也是保王党的成员,但保守党支持率太高对西班牙的发展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卡洛希望西班牙的政治有着更多来自进步党,自由党和工人党的参与,只有政治局势百花齐放,西班牙的发展才不会拘泥于一种思想。

一定程度上来说,埃瓦尔德·巴特尔或许也是一个好的人选。他出自进步党,如果他担任首相的话,西班牙将再次恢复到进步党和保守党互相抗衡的局面。

可惜的是埃瓦尔德·巴特尔的年龄实在太大,考虑到20世纪即将到来,西班牙还是需要一位更具备精力并且思想更加开明的首相的。

随着时间来到1897年的2月,西班牙的首相选举也正式开始。

几大政党为首相选举预热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但整个选举流程只持续了不到三天。

如同各政党预料的那样,一开始保守党的霍维利亚·索莱尔确实获得了巨大的优势。

但这些优势并不足以让他成为内阁首相,他也无法再获得其他政党的支持,因此只能无奈作罢。

埃瓦尔德·巴特尔自然不用多说。此时的进步党不是普里莫首相时期那个最大的政党,想要单靠进步党的支持成为西班牙的首相,在目前的西班牙政治局势当中是不可能的。

那些竞争首相无望的政党,他们可不会支持保守党和进步党的首相候选人。在两个党派陷入僵持的时候,他们反而将自己的选票投给了安杰洛·奥尔卡霍男爵。

保守党和进步党眼见大势已去,他们也只能将选票投给奥尔卡霍男爵,来获取一定的利益交换。

最终的结果就是,奥尔卡霍男爵第一次内阁任期结束之后就直接成为了西班牙首相,问鼎了西班牙政治权力的最高宝座。

对于知进退的保守党候选人霍维利亚尔·索莱尔,卡洛也不介意给他一个光明的未来。

在确定首相人选的第二天,卡洛就公开表示霍维利亚尔·索莱尔将会连任副首相的职位,让他以副首相的高职结束自己的政治生涯。

虽然最终不能问鼎首相宝座,但凭借着两任农业大臣(普里莫第二次任期外加临时内阁)三任工业大臣外加两任副首相的履历,霍维利亚尔·索莱尔仍然能够成为西班牙的功臣,在退休之后获得卡洛的爵位分封。

为自己和自己的后代博得一个爵位,这也算是霍维利亚尔·索莱尔最好的结局了。

除了没有太多的土地之外,新式贵族和老式贵族也没有太大的区别。霍维利亚尔·索莱尔能获得的爵位大概率是伯爵,这可是一个能够世袭的爵位。

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家族成为真正的贵族家族,对于霍维利亚尔·索莱尔本人来说,这样的结局也差不多算得上是圆满了。

至于进步党的候选人埃瓦尔德·巴特尔,他也能在众议院议长的职位上退休。

这并不只是对他的补偿,同样也是卡洛所做出的权力平衡。

保守党本身就是西班牙的第一大党派,众议院议长这个职位注定不可能被保守党成员获得。

要是众议院议长职位被保守党把控的话,众议院这个议会最重要的机构,很有可能也会成为保守党的一言堂。

虽然保守党此时是忠诚于卡洛的,但谁能保证保守党的政治思想是符合西班牙发展需要的呢?

让保守党一家独大并不符合卡洛的政治布局,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众议院议长这个职位都不可能被当时的第一大党派所获得。

埃瓦尔德巴特尔的资历比霍维利亚尔·索莱尔的资历都要老,他担任过四届财政大臣,和一届众议院议长,如果在众议院议长的职位上再获得连任,未来也能获得男爵以上的爵位分封。

虽然无法坐上西班牙政治权力最高的宝座,但这样的结局对于他们来说也已经相当圆满了。

大多数政治家一生所求的不过三样事,一为名,二为利,三为国家。

霍维利亚尔·索莱尔和埃瓦尔德·巴特尔已经做到了名利双收。在为国家这方面,他们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如今这三样事都已经获得了圆满,他们还有什么值得不满的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