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贼天子 > 第八百七十九章 旧时代落幕

贼天子 第八百七十九章 旧时代落幕

作者:漫客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3: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甘露殿里,枢密院的枢密使苏晟,兵部尚书赵成,兵部侍郎李槲,以及三位宰相,统统到场。

众臣都对着李云作揖行礼,口称陛下。

李皇帝按了按手,开口道:“都自己找位置坐下。”

甘露殿里,设了不少椅子,此时已经摆好,众人按照各自的位次落座,其中杜谦自然是坐在李皇帝左首第一位,而苏晟则是坐在右首第一位。

李云让甘露殿里的宫人,把九司送来的密报,交给众人传阅,等到大家都看了一遍,李皇帝才正色道:“诸位已经看到了,前线战事,已经正式开启。”

“今年,整个朝廷的目标,便是取回幽燕,进而北望辽东。”

李皇帝看了看杜谦,又看了看苏晟,开口说道:“朝廷的重心,要往这场战事上迁移,各个衙门要相互配合,至少保证前线的后勤供给,不出任何问题。”

说着,他看向苏晟,沉声道:“孟青手下,差不多有十万人手,十万兵马大概率是够用的,但是以防万一,要准备一些援兵,用作后备。”

苏晟看了看兵部侍郎李槲,开口道:“陛下,太原将军邓阳,手底下有五万兵马,可以用在幽燕战场上,作为援兵。”

太原军,是李唐取下河东道之后,在太原府设的常驻军,这支军队虽然名义上是太原军,但是设在云州一带,用来防范北边的敌人。

而邓阳,便是第一任太原将军,去太原任事,已经四五年时间。

苏晟说到这里,继续说道:“臣在三个月前,已经着手安排此事,邓将军随时可以支援到幽燕。”

“另外,青州军那里,枢密院也有安排,同样可以随时北上。”

“有这三路兵马,平定幽燕绝没有什么问题,陛下大可以放心。”

苏晟说到这里,抬头看着李云,开口说道:“实在不行,可以从禁军之中,还抽调一些兵力北上,不过臣想,平定幽燕,应该还用不到禁军出动。”

到了现在的章武八年,整个李唐的军事安排,已经差不多走上了正轨,除了苏晟所说的这些驻军以外,朝廷还在剑南道设成都将军,关中道设长安将军。

其余地方,俱是总兵一类。

而剩下的很大一部分兵力,李云分设十二卫,每卫一万多人,都聚集在洛阳附近,成为了李唐的中央禁军。

原来的羽林军,也成了十二卫之中的左右羽林卫。

这些禁军,名义上归属枢密院节制,但实际上基本上是李皇帝亲自统领因为十二卫的将军,基本上都是李皇帝的亲信,其中陈大,也在三年前被李云从关中调回来,统领十二卫之中的左右神武卫。

其余诸卫将军,或者是李皇帝的嫡系缉盗队出身,或者是天子亲信。

总而言之,如今的新王朝,稳如泰山。

至少在李云这章武一朝,基本上不太可能出什么大问题。

见苏晟提起禁军,赵成先是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起身对着李云低头道:“陛下,臣相信孟将军,可以很快收回幽燕。”

“到时候实在不成,臣愿意自请往河北道领兵,征讨契丹。”

身为正牌兵部尚书,奉旨挂帅,其实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只不过赵尚书这番话,显然带了一些不一样的意味。

他…已经离开军队太久了。

整整八年时间,他没有再直接统领过军队,而直到现在,当年的剑南道之战,依旧是他心里的一个疙瘩,他迫切需要一场战事,来将功补过。

李皇帝闻言,笑了笑:“只是让你们提前做个预备,事情还没有坏到这种地步,一切等前线打了之后再说。”

“既然前线已经开战。”

李云站了起来,缓缓说道:“我们身在后方,就要做好各种预案,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尽快应对。”

“今天,朝廷里能在兵事上说上话的,都已经在这里了,咱们今天一整天时间,就把这些大致的预案,统统做出来。”

说到这里,李皇帝看了一眼杜谦,笑着说道:“一切顺利的话,受益兄可以考虑幽州蓟州两州的刺史人选了。”

听到李云这句话,在座众人都笑了起来,杜相公更是开口笑道:“陛下放心,这两个州的刺史,臣心里已经有腹案了。”

皇帝陛下亲自开口,来了句玩笑,场中的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开始商量关于幽燕战事的一系列可能,以及相应的安排。

于是乎,这场会议真的开了整整一天,一直到天色完全黑下来,一众臣工才先后告辞。

李皇帝没有起身,只是目送着他们离开,然后默默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低头翻看着有关于幽燕的情报。

虽然幽燕,在地图上可能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地方,但是这个地方,正是李唐王朝的咽喉所在,只有占下了这个地方,李云心里才能有百年安定的信心。

否则,他章武一朝之后,朝廷就很有可能在契丹人手里吃败仗了。

火药火器火炮,也改变不了。

必须要占下这块地方,然后,重建山海关…

再之后,兵进辽东,将辽东隐患,彻底掐灭在萌芽之中!

想到这里,李皇帝深呼吸了一口气,目光死死地看在幽燕一地上。

不知道过了多久,一直到深夜时分,才有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太监,小心翼翼的走了进来,对着李云低头道:“陛下,陈留王府派人送来急信。”

听到陈留王这个名字,李皇帝抬头看了看眼前的太监,若有所思道:“陈留王府怎么了?”

李皇帝在金陵吴王宫的时候,就开始用宫人,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来年时间,十来年时间里,当初那批生涩的宫人之中,自然有人脱颖而出,如今跟在李云身边的这位,就是当下宫中的总管,姓顾,单名一个常字。

顾常听了李云的话,连忙低头道:“回陛下,陈留王府的急信里说,天顺侯已经到了弥留之际,恐怕…恐怕撑不过今夜了。”

天顺侯,是李皇帝给武元承的爵位。

这个名号,自然是有些不好听的,但是古往今来,亡国之君的封号,向来不怎么好听。

再加上,武元承并不在二王三恪之中,李皇帝给他的这个名号,就多多少少带了一些调侃的味道,也是对他那些年皇帝生涯的一个惩罚。

毕竟武元承在位八年,着实是没有干什么人事。

他唯一的功绩,可能就是顺应天命,将帝位禅让给了李云,因此这个天顺侯,倒也实至名归。

武元承做皇帝那些年,就被撵得东奔西走,不得安生,尤其是他最后在西川那几年,整个人已经完全失去了心思,开始玩物丧志,沉迷享乐。

等到昭定八年他被擒到洛阳来的时候,头上便已经有许多白发,脸上更是长出皱纹了。

那个时候,他的身子便不好。

说实话,要不是这几年在洛阳,过了几年安生日子,他恐怕早就已经一命呜呼了。

可是洛阳的安生日子,毕竟也救不了他太久,七年多近八年时间过去,这位旧周的最后一个天子,还是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李皇帝下意识站了起来,想要去看一看,不过刚一起身,他就重新坐了下来,微微摇了摇头。

到如今,对于他来说,已经绝少有人够资格,让他去亲自探望了。

至少旧周天子武元承,不在此列。

而陈留王府的奏报,也只是按照规矩,上禀天子罢了,并没有要求皇帝陛下过去。

李皇帝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略微想了想,开口道:“去晋王府上。”

“让晋王,代朕去探望探望罢。”

顾太监连忙低头,应了声是,然后迈着小碎步,小心翼翼离开。

李皇帝则是依旧坐在甘露殿里,低头翻看着河北道以及辽东的地图。

直到夜深,他才合衣睡下。

次日,有消息传遍洛阳。

天顺侯武元承薨逝。

享年四十三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