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贼天子 > 第八百六十八章 王薨

贼天子 第八百六十八章 王薨

作者:漫客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3: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起初,李云准备休养生息个两三年,最多三五年,就要动手恢复幽燕,进而进取辽东。

但是很多事情,是没有办法计划这么远的,整整七年时间,李云基本上都在忙着朝廷架构,以及王朝建设。

每一年,都有太多太多事情要做。

比如说他的军制改革,税制改革,还有科考制度改革。

每一样,其实都困难重重。

尤其是税制改革和科考改革,得罪了太多大户,七年时间,不算地方上那些小动乱,单单是出动军队镇压的叛乱,就有十几起。

再加上前两年一些地方或旱或涝,时间就一直耽搁到了现在。

去年,也就是章武七年,风调雨顺,举国多半地方丰收,再加上前些年积攒下来的钱粮,到如今,李某人的腰包终于鼓了起来。

以他的性子,要不是这几年被各种各样的事情绊住,早就按捺不住了,现在,时机终于成熟,李皇帝的目标当然不止是拿下幽燕这个关口,更是要把契丹人彻底打服,把辽东也收入自己掌中!

李正闻言,抬头看了看皇帝陛下,笑着说道:“从越王离京之后,二哥的心思,朝野上下恐怕无人不知了。”

如今的李云,已经是一个成熟的皇帝了,很多事情,他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什么都明着说。

比如这一次。

他并没有直接跟任何人说,打辽东的事情,只是在年初的时候,把二儿子越王李铮,派到了河北道孟青孟大将军麾下从军。

除此之外,皇帝本人就再没有多说什么了。

然而越王出京之后,最近一个多月时间,已经有数十道奏本上书,请求天子发兵征讨契丹,夺回幽燕了。

这就是圣心。

七年时间,新唐朝廷已经基本上成熟,成为了一个运转无碍的朝廷,皇帝陛下已经不需要再说话,不需要拍桌子瞪眼睛,只需要放出一些苗头,朝野上下自然会按照他的意思,把事情推动下去。

毕竟,这是他李某人一手缔造的王朝,他可以带着这个王朝,走向任何方向,没有人能够阻挡。

听到李正这句话,李皇帝也跟着笑了笑:“已经拖得太久了,我也已经好些年没有动弹,这皇宫里啊,住的憋闷,有时候我也想出去走一走,看一看。”

李正看了看李云,问道:“二哥想要去河北道?”

“还没有想好。”

李皇帝起身,伸了个懒腰说道:“铮儿已经到了孟青军中了,相应的钱粮,去年秋粮征收上来之后,朝廷就已经准备完备,如果要打,这一两个月就可以准备动手。”

说着,李云看了看李正递上来的奏书,笑着说道:“户部这几年干的不错,钱粮都属实,没有欺瞒朝廷。”

李正笑着说道:“谁敢欺瞒陛下?”

“我又不会吃人。”

李云摇头道:“而且,欺瞒我的人多了去了,只是一部分我不知道,另一部分我没计较。”

说着,他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又翻开文书看了看,摇头道:“杜和这人,能力还是够的,拜相也够,只可惜…”

只可惜,中书里已经有了一位杜姓宰相。

因为是国朝初年,官员们普遍都还没有成长起来,因此现在中书的三位宰相,还是章武元年定下来的三位宰相,并没有增员。

如果杜和再拜相,中书四位宰相里就有两个人姓杜。

哪怕再添一个宰相,五个宰相里两个杜家人,这也是不太合适的。

一旁的李正笑着说道:“不能拜相,可以封官嘛,给加个二品的文散官,老杜睡觉都能笑醒了。”

这段时间,李正常带人去户部查账,一来二去,他跟杜和已经相当熟络了。

李云瞥了他一眼,没有说话,而是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开口说道:“大兄家里那两个侄儿,过段时间,我想认了他们,你如今兼着李家的宗正,这个事你去办罢。”

李云有两个侄儿,今年都已经二十多岁了。

这个时代,侄儿跟亲儿子,其实差距不是特别大,本来国朝初年,就应该认下这两个侄子,并且给封王,从而壮大宗室的力量,但是当初因为一系列考虑,李云把这个事暂缓了下来。

现在,太子已经成年,李云家里的老二都已经封王,再加上新朝的政体已经相对稳定了下来,这个时候时机就已经成熟了。

李氏皇族人数太少,也应该扩充一些了。

李正闻言,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开口道:“咱们家人太少,是该多一些人手,不过二哥…”

他看着李云,问道:“大兄那里?”

李云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哪天我去寻他,跟他商量商量,他若是愿意帮忙,以后你这个宗正就交给他来做,让他来打理宗府。”

现在朝廷富裕起来了,多养几个宗室,是感觉不到的。

而且,李唐宗室,目前还没有世袭罔替的说法,也就是说,基本上都会代降,将来对于朝廷,对于财政,也不会是太大的负担。

目前诸王之中,有机会世袭罔替的,大约只有晋王李正一人。

李正闻言,长松了一口气,笑着说道:“大兄是读书人,这差事早就应该给他,一会,我陪二哥一起去他家里寻他。”

李云看了看时辰,点头道:“一会儿,我还要见兵部的几个官员,还有苏大将军,等我见完了他们,咱们一起去串一串门。”

李正一怔,随即连忙摆手,苦笑道:“二哥,我说着玩的,你现在这个身份,召大兄一家进宫见驾不就是了?”

“在宫里憋闷太久了。”

李皇帝摇头道:“我也想活动活动。”

李正这才点头,应了声是,又跟李云说了几句话之后,他便低头行礼,告辞离开了。

李正离开之后没多久,兵部尚书赵成,带着兵部侍郎李槲,以及兵部的相应官员,进入到了甘露殿中,对着李云跪拜行礼,口称陛下。

当年关中之战后,李云兑现诺言,给原河东节度使李祯加封赵国公,李槲伤好之后,朝廷将李祯原有的侯爵改封给了他,封作了晋阳侯。

再之后,李祯称病致仕,他的兵部侍郎职位,便也被李云改封给了李槲,如今,李槲在兵部侍郎位置上,已经坐了近四年时间。

当然了,赵国公李祯致仕之后,也没有回到太原去,一家人主动要求留在洛阳居住,其乐融融。

只是,这位国公已经被剔除除了朝堂权力核心之外,空有地位而无有实权了。

兵部的官员到了不久,如今在枢密院任枢密使的苏晟苏大将军,也匆匆到场,进了甘露殿之后,对着李云毕恭毕敬的低头行礼。

“臣,拜见陛下。”

李云看了看众人,脸上露出笑容,开口道:“今日议事,都坐着说。”

众人低头称谢,都自己寻凳子坐了下来。

赵成与苏晟,各自坐在第一列,彼此对视了一眼,便没有说话了。

等到大家都坐好之后,李皇帝咳嗽了一声,开口道:“今天请诸位过来,要商议什么事情,诸位心里,应该都有数了。”

“幽燕失落敌酋之手,已经整整十年时间了,十年时间,幽燕百姓饱受荼毒,苦不堪言。”

皇帝陛下沉声道:“今年以来,朝臣多次上书朝廷,请求朕出兵恢复幽燕,今日,朕已经决意,对幽燕用兵。”

“怎么个打法,派哪些人去,今天,咱们就商议个大概出来。”

今天会议主题,大家差不多都已经猜到了,听到了李云这句话之后,苏晟第一个站了起来,对着李云抱拳行礼,然后沉声道:“陛下,孟将军驻兵河北道多年,经验丰富,而且他常年与契丹人对峙,与契丹人作战。”

“臣以为,这一次应当拜孟将军为帅。”

苏晟站起来,滔滔不绝,一口气说了盏茶时间,显然对于幽燕,他也已经思考了许久,胸有成竹。

苏晟之后,兵部赵尚书也起身说话。

最后,李云看向李槲,笑着说道:“李侍郎愿不愿意,去河北道做个副帅?”

李槲连忙起身,正准备说话,一个宫人小心翼翼的走了进来,一路来到了李云旁边,将一份文书递到了桌子上。

李皇帝不动声色,展开这份文书看了看,只看了一眼,他就有些愣住了。

文书,是九司送来的,内容极其简单,归结起来,只有几个字。

江都王薨逝。

李云沉默了几个呼吸,才收回目光,抬头看向面前李槲。

“李侍郎继续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