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贼天子 > 第八百五十四章 叛乱

贼天子 第八百五十四章 叛乱

作者:漫客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3: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只要站的足够高,情报能力足够强,再拥有一些逻辑能力,那么推演预测,就并不是什么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至少如今关中的事情,对于李云来说,已经可以很清晰的看到一些未来了。

假使朔方军想要固守关中,那么潼关不可能这么轻易打下来,要是他们守关中的意志坚定,甚至可能要打上个一两年时间。

这种情况下,潼关一破,也就意味着朔方军败亡。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朔方军想着守潼关,但是意志又不太坚定,在这种情况下,取下潼关估计要一个月或者几个月时间。

李云先前估计的,就是这种情况。

而现在,潼关几乎是被一日而下,那么朔方军现在的状态,就完全不需要推测了,因为非常明显。

他们想玩跑路。

这种情况,其实也不是如何奇怪,天下大势如同滚滚洪流一般往前演进,平卢军投降,河东军也不战而降,只剩下一个关中,哪怕硬撑下去,最多也就是支撑个两三年。

要是真打个两三年,双方打红了眼睛,积攒下血海深仇,到时候想要跑都很难跑得掉。

还不如趁着这个时候,逃回大本营去,等回了朔方,进可攻退可守,至少他们父子,依旧是一辈子富贵。

在这种情况下,往后的局势很好猜,苏晟跟陈大两路军,应该会很顺利的进入关中,甚至会很顺利的取下关中那座京城,而真正的大战,会落在关中北部。

杜谦深呼吸了一口气,他看了看李云,开口说道:“陛下,也很想出去走动走动了罢。”

“是。”

李云没有避讳,笑着说道:“我是草莽出身,本就不是坐窝的性子,最近两三年,我都没有怎么走动了,这一次,正好出去走一走,看一看。”

从李云亲定中原以后,他就再没有去主持过战事了,虽然后续的很多战事,都是他在遥控,但是毕竟没有怎么动弹过。

每天困于这些案牍之中,他也是想要活动活动的,只是先前需要架构朝廷,又是登基等等一系列的事情,还是把他困在了这里。

杜谦正色道:“旧周皇都,陛下应当去看一看。”

“这合情合理,谁也说不得什么,陛下可以带着仪仗,巡视关中。”

李云摸着下巴,认真思考了一番,摇头笑道:“我也没有那么大的架子,就带着几个近人,还有刚组建的羽林军一起出门就行了,正好也试一试,这支羽林军现在有没有成模样。”

说到这里,李皇帝想了想,开口说道:“关中的战事,估计要持续三个月到半年时间,但是一切顺利的话,半个月一个月时间,陈大所部应该就会抵达关中京城,等陈大取下关中京城,我们便一起去一趟。”

李皇帝笑着说道:“受益兄你跟我一起去,至于其他大臣,就都留在洛阳罢,我们这一趟,估计年尾,也就回洛阳来了。”

杜谦低头应了声是,他抬头看了看李云,忽然想起来一件事,开口道:“陛下,刚才卓相说的那件事,其实陛下可以考虑考虑了。”

“哪一件事?”

李云想了想,问道:“修陵的事情?”

“是。”

杜谦低头道:“不止是修陛下的祖陵,还要寻万年吉地,开建陛下的皇陵…”

自古以来,皇帝登基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修坟。

这并不是什么不吉利的事情,相反,几乎每一个皇帝,都很重视这件事情,而且会在这个上面,付出极大的精力,极多的心血。

有些皇帝,甚至会因为一些瑕疵,大动肝火,动辄杀人。

归根结底,皇宫只是临时住所,皇陵才是永远的家嘛。

李云想了想,开口说道:“我们搬来洛阳的时候,李正就已经在青阳县动工修陵了,当时工部也有人在那里,让工部派人去,就在青阳县动工修祖陵罢。”

“至于我的皇陵。”

李云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双手,自嘲一笑:“我三五年内,还死不了,不必这么着急,缓一缓罢。”

杜谦闻言,也没有再多劝什么,只是低头应了声是,又说道:“陛下出身青阳县,青阳县就应该往上抬一抬,臣建议,改宣州为青阳府。”

他低头道:“或可以,将附近的几个州,也并入青阳府。”

李云想了想,开口说道:“升青阳府可以,再并几个州进去就算了,宣州已经不小了。”

说着,李皇帝正色道:“要叮嘱工部,修祖陵是修祖陵,不可太劳民伤财,要是我听说,因为给我修祖陵死了人。”

“我不饶他们。”

杜谦连忙低头道:“陛下仁德,臣等自然是知道的,陛下放心,臣一定好生交代下去。”

李云“嗯”了一声,开口道:“自然是给我自家修坟,我从内帑里,出五十万贯钱,填补进去,其余从国库里出。”

“我出的这些钱,会派人下去看着,俱要用到民夫生计上。”

杜谦再一次低头,应了声是,随即抬头,看着李云,感慨道:“陛下一如从前一样,爱民如子。”

“谈不上。”

李皇帝起身,背着手离开,缓缓说道:“我只是觉得,人命贵重,不可轻贱。”

“李唐后世君主,我至多也就是教教儿子,再远,大概是管不到了,便是说了他们也未必会听,多半还要嫌我啰嗦,但是我这章武一朝。”

李云回头看了看杜谦,正色道:“谁要是轻贱了人命,我便会轻贱他的性命。”

杜谦深呼吸了一口气,低头拱手道:“臣,牢记陛下训示。”

…………

次日,皇宫里。

陈留王武元佑,奉命见驾。

甘露殿里,一身新朝郡王服色的武元佑,小心翼翼的进了甘露殿,然后对着天子深深低头行礼,开口道:“臣武元佑,拜见陛下。”

李云抬头,看了他一眼,哑然道:“不是说了吗,武王是新朝宾客,你我无有君臣之分,也无有君臣之名。”

“这一声臣,岂不是坏了规矩?”

所谓二王三恪,又称二宾三恪。

天下所有人,都是李皇帝家里的臣民,是他一家的“家里人”,但份属二王三恪的这两家人却不是,他们是旧王朝的遗留,是新王朝的客人。

理论上来说,他们不用跪拜天子,不用以臣自称,依旧可以保留宗庙,祭祀前朝祖宗。

这也是为了显示新王朝“兴灭继绝”的功德。

当然了,理论毕竟只是理论,一家老小的生死存亡,都在人家一念之间,再加上武元佑这个谨慎的性子,见到李云,他从来都是毕恭毕敬,没有半点懈怠。

听到了李云的话,陈留王低头笑道:“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臣虽然是新朝的宾客,但是对陛下心悦诚服,也心甘情愿,做陛下的臣子。”

李云拉着他坐下,笑着说道:“请你过来,是邀你一同,回一趟关中京城。”

武元佑一怔,随即震惊道:“陛下这么快,就已经收取关中了?”

“现在还没有,不过应该很快了。”

李皇帝神色平静,开口道:“朔方军已经全无战意,此时说不定已经逃出了关中京城,一个月之内,王师必然取下关中京城。”

“到时候,朕要带着一些臣子,去一趟这座京城。”

他看着武元佑,笑着说道:“武王也很跟着朕一起去一趟,如果关中京城,没有被韦氏父子,破坏的太严重,武王说不定还能去太庙,收拾收拾先人遗物。”

听到这句话,武元佑浑身一颤,他抬头看着李云,一时半会,竟有些说不出话来了。

“陛下,陛下…”

李皇帝神色平静,开口说道:“朕也是读过史书的,武周先人,当年也曾经平定天下,也曾经缔造盛世。”

“王朝末年之过,不能抹杀初年之功。”

说到这里,李云笑着说道:“我家这李唐,将来多半也会有这么一天。”

此时,各地的武周宗室,其实已经死的差不多了,而且多半为唐军所杀。

到了这个时候,武氏已经不成威胁,李皇帝当然可以适当怀柔一些。

武元佑忍不住垂下泪来,他起身拜伏在李云面前,以头碰地。

“陛下之恩,武元佑毕生铭记,有生之年,绝不敢忘!”

李云正要弯腰,把武元佑给搀扶起来,忽然,一个宫人一路迈着小碎步,急匆匆进了甘露殿,一路小跑到李云面前之后,他弯下腰,低头道:“陛下,九司急报,说是…”

“说是。”

这宫人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陈留王,并没有把话说完,而是把文书,递给了李云。

李云伸手接过,只看了一眼,就脸色一黑。

这急报的内容,相当简单。

岭南道…

出现大规模叛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