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贼天子 > 第八百二十二章 新相

贼天子 第八百二十二章 新相

作者:漫客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3: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云看了看手里的文书,想了想,然后吩咐道:“让孟海来见我。”

宫人立刻欠身低头,匆匆退下去了。

半个时辰之后,换上了一身官衣的孟海,就出现在了天子的书房里,见到了李云之后,他对着李云欠身低头,毕恭毕敬:“拜见陛下。”

李云抬头打量了他一眼。

此时的孟海,已经换上了一身湛蓝色的袍服,衣服上有着隐约可见的蟒纹。

这是李云与刘博两个人,定下来的九司服色。

如今,大唐官服的颜色已经定了下来,七品及以下着青色四品及七品着朱色,三品及以上着紫。

蓝色,就是独立于朝堂之外的颜色,被李云给了九司,也就意味着,往后的整个新朝,九司都会独立于朝堂正常的官僚体系之外,直归天子统领。

而他的腰间,挂着一个银色的鱼袋,上面绘制了一道鱼纹,也表明了他的品级身份。

五品。

九司官职的品级,已经正式确立了下来,刘博这个总司,被李云特意拔高,已经是三品的要职,与六部尚书几乎平起平坐。

而总司之下的各司司正,则是只有五品,司正往下,一个司就只有两个七品官,以及四个九品官。

九司的品级并不连贯,主要是因为这个衙门相对特殊,而且权柄很重。

所以在九司中下层办差的人,不宜给太高的品级,也不宜给太多的官位,否则就会引得许多人,争先恐后的涌入九司。

会影响正朝。

因此,九司的职级才会这么跳脱,差距才会这么大。

李云上下打量了几万孟海,笑着说道:“人靠衣裳马靠鞍,你小子穿上这身衣裳,精神多了,真有一些官人模样了。”

孟海微微低着头,开口笑道:“如今可不是官人了?要是列祖列宗知道,属下也能做个五品官,恐怕要高兴的没有边了。”

李云跟他说笑了几句,然后开口说道:“坐着说。”

孟海是李云的第一任跟班,也是陪在他身边最久的近人,此时也没有太客气,道了声谢之后,就自己寻了个位置坐了下来,然后问道:“上位这么急着找属下来,有什么事情吩咐?”

李云没有急着说事情,而是看了看他,问道:“孟家已经搬到洛阳来了罢?”

“是。”

孟海连忙低头道:“家父以及家里人,已经搬到新家之中了。”

李某人微微点头,又问道:“朝廷将要成立铸币司,名义上挂在户部名下,是个七品的衙门,往后就由你父亲担任这个司正。”

“新朝成立,新铸的章武通宝,要渐渐流通下去,越多越好,所以洛阳这里铸币,要尽快开始。”

“当年,我与你父亲说好的。”

李云正色道:“只要孟家干得好,不出问题,往后铸币的事情,就交给你们家。”

孟海微微低头,立刻说道:“是,属下回去之后,就跟家父说这个事情,如果上位有空闲,属下带家父进宫来一趟,面见上位。”

“好,这几天就让他进宫来一趟。”

李云看了看孟海,笑着说道:“有个事情,我要跟孟家交代清楚,往后这个铸币司,每年铸多少钱,怎么个铸法,只听天子诏命,不必理会朝廷里其他所有衙门。”

“除非,所有宰相联名去书。”

说到这里,李云顿了顿,继续说道:“因为这个衙门要紧,这段时间,我会调派一些人手,作为铸币司衙门的兵。”

他看着孟海,笑着说道:“虽然人数不多,但是铸币司,将会成为洛阳城里,为数不多有兵丁的衙门。”

孟海站了起来,下意识低头,正要应是,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开口说道:“上位,属下是在九司任事,铸币的事情…等家父进了宫里来,再与上位细说。”

李云看了看他,然后哑然一笑:“你小子越来越精了,好,咱们说正经事。”

“坐下说。”

等到孟海坐下,李云才开口说道:“关中那里送来的情报,是你手底下的人转送到宫里来的,细说一说罢。”

“是。”

终于说起了自己的本行,孟海低着头,把关中大概的情况说了一遍,然后他笑着说道:“上位入主中原之后,中原的日子一天一天见好,如今上位又正了大位,关中的百姓们自然人心思归,想要归顺上位,因此才会有这场动乱。”

李云闻言,微微摇头,闷哼了一声:“不用给我脸上贴金。关中的百姓们,未必就知道关中以外是什么情况,真正知道外面情况的,是那些关中的旧权贵们。”

“他们被韦全忠给欺侮了,又担心投奔过来的太晚,没了他们的位置,因此才狗急跳墙。”

孟海眨了眨眼睛,没有说话。

李云低哼了一声,望向书房外面的天空,又低头看了看手上的文书。

这个时候,他的心情是有些复杂的。

老实说,他很想借着这个机会,借韦全忠之手把那些旧世族给统统弄死,然后再去接手关中,但是如果不趁机而动,将来江东军…

或者说唐军,将来再去取关中的时候,损伤一定会大上不少。

“孟海。”

李云喊了一声,开口说道:“你去接一趟崔绍,别让他死在路上了,同时跟关中那边的九司多多接触,有什么事情,尽快报到我这里来。”

孟海立刻低头,应了声是。

李云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突然笑着说道:“这一次封爵没有你的名字,心里难受不难受?”

孟海连忙摇头,低头道:“属下自己清楚,自己有多大的能耐,属下一没有军功,二没有本事,做的最多的事情,也就是替上位传传话。”

“本也不该给属下封爵。”

李云摸了摸他的脑袋,笑着说道:“好小子,你倒是想得开。”

“如今,不少在战场上威风凛凛的大老爷们,正在这洛阳城里哭鼻子呢。”

“放心罢,踏实办差。”

李云微笑道:“朕亏待不了你。”

孟海深深低头:“属下,这就去了。”

说罢,他一路小跑,离开了皇宫,而李云想了想,则是背着手,也离开了皇宫,一路来到了皇城之中。

皇城里,有朝廷的各个衙门,李云背着手转悠了一圈,就慢悠悠的到了中书,他还没进中书,中书里以杜谦为首的所有官员,便齐刷刷一路小跑出来,极为丝滑的跪在了他面前,口称陛下。

李云上前,把杜谦扶了起来,又看向姚仲,说了声起身,然后笑着说道:“朕也没有让人喊什么驾到,你们怎么就都出来了?”

杜谦看了看李云,苦笑道:“正因为陛下没有让人喊,刚才臣等匆匆跑出来,至少有三个人跌倒在地上,还有一个人摔得头破血流。”

李云一怔,然后摇了摇头,无奈道:“进去说,进去说。”

一路进了中书之后,李云毫不客气的坐在了主位上,然后吩咐杜谦和姚仲,各自坐在他两边,驱退了闲杂人等之后,李云看了看两个人,笑着问道:“二位,我有个事情跟你们商量。”

两位宰相俱都低头行礼:“陛下请讲。”

“二位觉得,现在到了建立三省的时候了吗?”

中书,门下,尚书,是三省六部的核心。

中书起草政令,门下审核政令,尚书统管六部,施行政令。

如今,这三个职能,其实都在眼前这中书二相之手。

杜谦与姚仲对视了一眼,然后对着李云低头道:“这个事情,臣与姚相也商议过,三省自然是要创建的,问题是人选。”

“陛下,有没有什么心仪的人选?”

“我的意思是,受益兄依旧做中书令。”

他看着姚仲,笑着说道:“姚先生,去尚书省,做尚书左仆射。”

杜谦若有所思,问道:“那门下侍中,是不是让子望兄来?”

李云默默点头:“目前,似乎也只有他比较合适,但是御史台也需要他来。”

姚仲看了看李云,低声道:“陛下,许子望不适合做门下侍中,应当让他继续主持御史台,臣觉得,工部尚书卓光瑞,可以拜相。”

“而且,也不必强分三省。”

姚仲低头道:“旧周之时,三省职则便已经不分明,大多事情,俱出自政事堂议事,陛下可以再造政事堂。”

“这样,三省有个地方可以协调,不至于互相掣肘。”

李云闻言,认真考虑了一下,然后点头道:“这个事,我再想想。”

说着,他把九司关于关中的文书,递给了杜谦,然后看着姚仲,开口说道:“二位…”

“都看一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