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贼天子 > 第八百一十一章 分果果

贼天子 第八百一十一章 分果果

作者:漫客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3: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陛下说笑了。”

李槲微微低头道:“河东军之中人才济济,非止是在下一个人,论领兵打仗,在下在河东军中,只能算是平平。”

“但你是河东节度使的亲兄弟。”

李云看着他,笑着说道:“你们李家兄弟,这一代里,似乎只有你能领兵,这个时候,李祯要是让外姓人领兵。”

李某人笑呵呵的说道:“便不怕领兵的将领,率众来投么?”

现在,天下大势,已经十分明朗了,尤其是中原已定。

自古以来,只要中原已定,没有天险隔绝,哪怕其他地方还有割据势力,通常也不会成什么大气候。

而现在,大江大河,都在李云手里,他的行政力量,都已经贯通南北,没有收服的,只剩下几块地方而已。

哪怕是剩下的几块地方,也只有关中跟幽燕两个地方相对难一些。

河东,是相对最容易的。

甚至,李云都不需要全歼河东军,滚滚大势之下,只要打上几个胜仗,河东军的将领,大概就会直接归降了。

李槲这一次从太原赶来洛阳,也是这个原因。

道理很简单,这个时候归顺,说不定还能谈个好价,真等到兵临城下的时候,即便想要投降,恐怕也没有门路了。

到时候,恐怕一家老小,都要死在江东军的屠刀之下。

李槲脸上,勉强挤出来一个笑容,他看着李云,沉声道:“陛下,河东李氏,不曾有大逆之举。”

“也无甚罪过。”

他低声道:“当年,我父领我去关中京城平乱,平乱之后,我父也是第一个离开京城的。”

李槲此时说的,“无有大逆”,是说河东军对大周没有太大逆不道的举动。

虽然李云不是大周,但他即将接过大周的法统,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其实是一种传承。

也就是说,河东军不会“朝廷”有大逆,不管是从前的大周朝廷,还是以后的大唐朝廷。

“我知道。”

李云低头喝茶道:“正因为如此,李将军几次与江东军为难,我今天依旧抽出时间来见你。”

“李仝大将军的为人,我很是钦佩。”

李槲看着李云,开口说道:“陛下,话既然说到这个份上了,那就摊开来说罢,河东李氏,想要求陛下的恩典。”

“我跟你见面,也是想说这个。”

李云放下茶杯,开口说道:“两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整个河东道无条件归降,河东军接受新朝改编,你们河东李氏,我只当你们没有罪过,但也没有什么功劳。”

“你们要从太原搬出来,迁到江南道去,我会让人在江南道,给你们家安排一些田产,不会特别多,但是足够你们李家这一代和下一代人衣食无忧。”

“再往后,就自己去拼,自己去挣。”

李槲低头,问道:“陛下,第二个条件呢?”

“今年下半年,最慢也就是明年年初,新朝廷将会着手征讨关中,收下旧周的京畿道。”

“到时候。”

李云看着李槲,神色平静道:“如果河东军愿意为我先锋,协助王师平定关中,关中既定,河东李氏便与新朝有功,到时候论功行赏,我便可以给河东李氏一个世袭的勋爵。”

“你们李氏兄弟,也可以入朝为官。”

“河东军上下的将领,到时候与江东军一般无二。”

李槲闻言,神色立时变得有些苍白。

李云的意思很简单,打关中,河东军要出力,而且要出死力,只有这样,河东军以及河东李氏,才能在新朝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他低着头思考了许久,然后看着李云,开口问道:“陛下,在下斗胆问一个问题。”

李云低头喝茶。

“你问。”

“若我们兄弟,不去陛下做这个先锋,陛下收编河东军之后,会依旧让他们去打关中吗?”

李云想了想,摇头道:“不会。”

“到时候,河东军的一切将领,或者开革出去,或者成为普通将士,而河东军的普通将领,择优编入江东军中。”

“其余不合格的,在河东军服三年劳役,然后各自返家。”

“至于这些编入各军的河东军,则是按照各自军队的任务,各自行事,编入江东军之后,便与江东军一般无二,我这个人,从来不会厚此薄彼。”

李槲闻言,认真思考了许久,然后开口道:“陛下,这个事,我需要回去与我家大兄商议。”

“没事,你回去就是。”

李云笑着说道:“方才相戏耳,我又不会当真把你给扣下来。”

说到这里,李云看着他,继续说道:“说白了,就是给你们一次建功立业的机会,取与不取,都看你们。”

“再有,如果你们不肯归顺。”

李某人笑着说道:“那今年末,明年初,打的就是你们河东。”

“打河东要更简单,不用准备太多,时间…”

“可能还要提早一些。”

李槲闻言,脸色变得有些苍白,他起身,对着李云抱拳行礼:“多谢陛下。”

“在下,知道了。”

李云也站了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好了本家,不用多想,这几天在洛阳踏实住下,可以走一走看一看,等大典结束。”

“你便可以自行离开了。”

李槲深呼吸了一口气,低头道:“是,在下…”

“遵命。”

…………

正月十六。

李正终于赶回了洛阳。

不过他回到了洛阳之后,李云却没有在洛阳城里,李正打听了之后,才知道李云去城郊的祭坛去了。

这处祭坛,已经建造许久,由工部尚书卓光瑞亲自督建,在年前便已经准备妥当。

此时,李云以及杜谦姚仲两位宰相,六部的尚书,以及新朝一应高官,都聚集在了这处祭坛。

祭坛外面,挂着李云亲自题字的牌匾。

天地坛。

三个字虽然不是如何出神入化,但是却带着无可置疑的霸气。

李云带着一众官员,一路到了祭殿之中,杜谦站在李云身侧,对着李云开口说道:“上位您看,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了,‘只等后天良辰吉日一到,上位便可以在这里祭告天地。”

李云看了看这座大殿。

大殿里,并没有供奉什么神像,只供奉了一块牌匾。

上面写着皇天上帝之位。

这是历代朝廷祭祀的神祇,但是这尊神祇乃是代表着上天,因此并没有被人格化。

也就没有神像。

李云在大殿里转了一圈之后,满意的点了点头,问道:“当天是怎么安排的,细说一说,我好心里有数。”

“是。”

杜谦没有直接回话。而是看向礼部尚书陶文渊,陶文渊连忙上前,拱手道:“回陛下,礼部与两位宰相,已经订好了当天的流程,后天陛下当在太极殿设朝,在太极殿中,接受周天子禅位。”

“禅位大典之后,便立刻在宫中,办登基大典。”

“至正午,上位便可以移驾此处,祭告天地,开国建元了。”

李云摸着下巴,琢磨了一番,摇头笑道:“那后天,要忙的事情还真不少。”

杜谦笑着说道:“后日之后,天下大位既定,想来用不多久,就可以海晏河清了。”

李云微微摇头:“至少要五六年时间,恐怕才能恢复一些太平。”

说着,他扭头看向一众官员,缓缓说道:“今日,诸位都放下了各自衙门的事情,随我来了,那我也借着这个机会,宣布一个事情。”

“后日,我便正式正位,正位之后。”

李云环顾众人,背着手说道:“正月二十,我将在太极殿设朝,对一应开国功臣,论功行赏。”

说到这里,他看向众人,笑着说道:“在座诸位,俱是新朝的开国功臣。”

“到时候,官职名分,也都会一一定下来。”

听到李云这句话,一众官员包括杜谦在内,都跪了下来,对着李云毕恭毕敬,叩首行礼。

“臣等…”

“拜谢上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