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贼天子 > 第七百六十四章 过时不候

贼天子 第七百六十四章 过时不候

作者:漫客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3: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少年时候,我来过不少次洛阳。”

楚王殿下,与李云一起,并肩行走在洛阳城里,他很自觉的落后了李云半个身位,然后左右看了看,感慨道:“当时来洛阳,不是来玩乐,就是来探亲,没想到故地重游,已经是十年之后的事情了。”

这位楚王殿下摇头感慨:“也不知道当年的亲故们,如今还剩下多少。”

李云看着他,也跟着摇了摇头,开口道:“洛阳城几经劫难,当年城里的达官贵人们,恐怕只剩下十之二三了。”

李某人对于旧日的贵族地主们,还是相对宽仁的,最多也就是找个借口,翻翻旧帐,罚没他们的家产,充作官方产业。

只有那种全然不配合,不懂事的,李云才会重拳出击。

但是其他人跟李云可不一样。

别的不说,当年江南东道裘典,他占下了越州城之后,越州城里的富贵人家,几乎死了六七成,以至于李云接手越州之后,很顺利的完成了“官田化”,几乎没有碰到什么阻碍。

因为阻碍,都被裘典给杀完了。

这些相对底层的人,骤然掌握某一块区域的至高权力,也就是生杀予夺之权的时候,有时候是相当可怕的。

一个原本看起来本本分分的人,在这种场合,没有军纪约束,都有可能成为恶鬼。

而裘典,王均平之流,原本也就没有什么军纪可言。

所以,王均平当年在中原,横扫数十个州郡,所到之处,几乎都是一片尸山血海,到最后他身死关中,被人称为齐贼。

洛阳城,就曾经被王均平占据过,而且占据了一段不短的时间,差不多有大半年,这大半年里,洛阳城里的富贵人家,几乎被王均平清洗了个干净。

连带着这个洛阳的世族贵胄们,只要没有及时出逃,就多半会折损在王均平手里。

这其中比较明显的就是荥阳郑氏。

这个千年世家,连祖地祖宅,都被王均平所部毁了个一干二净,族内子弟半数死在了当初那场动乱之中,其余残存子弟,也是流落何处,其中一大部分就逃到了江东,在金陵定居下来。

金陵新城很大一部分投资,就是荥阳郑氏的家产。

到现在,洛阳城在李云手里,重新恢复了过来,已经有了先前洛阳的七八分旧貌,但是托王均平之“福”,今日的洛阳,与旧日的洛阳,已经不是同一个洛阳了。

武元佑闻言,看了看李云,轻声感慨道:“当年那批旧人,如今要换成新人了。”

“那可不一样。”

李云回头看向武元佑,笑着说道:“我们这些新人,比当初的旧人们,要宽厚得多。”

楚王先是应了一声是,然后对着李云笑了笑,没有说话。

李某人轻声笑道:“我知道殿下想要说什么,想说将来迟早也会变成那样。”

“不过在我看来。”

李某人缓缓说道:“天下王朝,多不过三百年,便是因为权贵们攫取太甚,以至于到了二百多年的时候,便无以为继了,这个时候,就需要一场纷争,定下新的秩序。”

“如此周而复始。”

武元佑看着李云,犹豫了好一会儿,才接话道:“那吴王的新朝,能撑过三百年么?”

李云摇了摇头,笑着说道:“我不知道,我又活不到三百岁。”

他看向前方,淡淡的说道:“不过不管怎么说,这种革新轮替总是好的,一段时间的剧痛,至少可以换来百多年的相对安定。”

“殿下觉得呢?”

武元佑沉默了许久,才微微摇头叹气道:“我恐怕,没有资格谈论这些事情。”

李云笑着说道:“闲聊嘛,我又不是那些个小心眼子。”

他看着武元佑,微笑道:“我知道,殿下内心深处,说不定还是觉得我是用强,得了现在的位置,殿下现在还年轻,也就三十多岁。”

“殿下可以好好看看,看十年,看二十年,看看这天下在我手中,与在旧周手中。”

“究竟有何不同。”

武元佑坦然一笑:“我在金陵的时候,已经见识过了,吴王治下的东南,比起从前的东南,的确好了许多。”

李云指了指不远处的府邸,笑着说道:“这里,便是殿下在洛阳的宅邸了,以后殿下就住在这里。”

武元佑抬头看了看眼前的宅子,然后对着李云作揖行礼。

“我代阖家上下,拜谢大王。”

李云扶起他,满脸笑容:“殿下客气。”

武元佑一脸正色,沉声道:“大王如果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地方,武元佑义不容辞。”

李云抬头望天。

“暂时不用,要是有一天真要用到殿下。”

“也是我进京城之后的事情了。”

…………

就在楚王抵达洛阳的时候,李云的使者杜通,也已经手持李云的诏令,一路进了蜀中,并且成功进了成都府。

此时,成都府里,已经另有了一个小朝廷。

因为皇帝二次出逃的时候,便没有想着再回京城,再加上当时情况紧急,只带走了一部分比较亲近的官员,这个蜀中的小朝廷,此时就显得有些简陋。

相比较从前的大周朝廷,人选至少削减了六七成。

而此时,在这个小朝廷里掌枢的,正是闻喜裴氏出身的裴璜。

皇帝陛下,现在除了一些要紧的事情,几乎不再理会朝政,朝廷里里外外,大大小小的事情,基本上都是裴璜在主事。

因此,当杜通抵达成都的时候,最终与他见面的,也正是因为闻喜裴氏的裴三郎。

杜通被人一路带到了裴相公的书房里,二人见面之后,杜通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裴璜,然后拱手行礼道:“吴王使者杜通,见过裴相公。”

裴璜闻言,放下手里的毛笔,抬头看了看杜通,他先是站了起来,拱手还礼,然后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七哥不远千里而来,也来打趣我。”

裴璜的姐姐,当年嫁给了还是太子的武元承,之后,裴璜父子就常年混迹于京城。

而杜氏,是京兆杜氏。

两家人,自然是认识的,不仅认识,而且很是熟悉。

“非是打趣。”

杜通看了看裴璜,正色道:“如今,天下仍认蜀中朝廷为正统,既认这个正统,三郎便是当之无愧的相公。”

裴璜看着杜通,先是拉着他坐了下来,然后问道:“江东朝廷,当真还认大周为正统么?”

杜通神色平静:“至少当下是认的。”

如今李云还没有正位,江东朝廷内部没有皇帝,既然还没有皇帝,那么自然是承认武周皇帝的。

只不过等李云正了大位,便不可能再继续承认武周了。

裴璜也听出了他的话中之意,他长叹了一口气,开口叹道:“京兆杜氏,世受国恩。”

杜通闻言,手中的茶杯都放了下来,他抬头看着裴璜,面无表情道:“我叔父,已经为大周殉国了。”

当年杜谦的父亲杜尚书,在韦全忠等三节度进京城之后,依旧仗义执言,最终惨死。

后来,安仁坊也失火,整个京兆杜氏的祖宅,被付之一炬。

京兆杜氏,也在那个时候毁于一旦。

“我杜氏上下,至少有半数死在了那场动乱之中,我这一辈,只有三兄五兄,还有十一郎,连带我四人尚在人世。”

他抬头看着裴璜,问道:“京兆杜氏,还对不起大周吗?”

裴璜微微低头,无言以对。

当年那件事,的确是皇帝武元承怂了,要不然,杜尚书无论如何不至于惨死。

裴璜站不住脚,只能给杜通倒茶,轻叹道:“当年的事情,七兄你没有办法,我也没有办法,如今。”

“七兄所为何来?”

“为蜀中朝廷最后一点元气而来。”

杜通看着裴璜,声音平静:“只要蜀中,打开关口,迎接我王师进入蜀中,接管巴蜀,从前一切种种,我王俱可以既往不咎。”

“巴蜀现有的官员,只要德配其位,俱可以原地留任,三郎你。”

“将来在新朝,也可以有一份好的前程。”

裴璜看着杜通,没有说话。

杜通声音平静:“还有,陛下要向我王禅位,从此定居洛阳,依旧可以受封王爵,一世富贵。”

裴璜深呼吸了一口气,才看着杜通,问道:“这些话,当着陛下,你敢再说一遍吗?”

杜通微微昂头:“有何不敢?”

……

一个时辰之后,杜通在皇帝武元承面前复述了一遍,然后他抬头看着皇帝,又低下了头,缓缓说道:“陛下,这些条件,请陛下尽快考虑,因为臣没有猜错的话。”

“此时楚王殿下,人应该已经到洛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