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贼天子 > 第七百三十六章 金陵之盟

贼天子 第七百三十六章 金陵之盟

作者:漫客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3: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就到了昭定七年的五月。

天气慢慢变得燥热起来。

这天,李云牵着儿子李元的手,上了自己的车辇,王辇一路离开王宫,来到了金陵城的西城门,此时,西城门门口,同样有几辆马车,正在做出门前的准备,王辇到了之后,城门口的一行人,齐刷刷跪了一地,都对着李云磕头行礼。

李云跳下马车,回头把儿子也接了下来,然后环视众人,开口笑道:“都起来,都起来。”

下跪众人当中,为首的正是宰相杜谦,杜谦起身之后,他附近的人也都跟着他一起站了起来。

不过更远的地方,那些跪地的百姓,却依旧跪在地上,没有起身。

李云左右看了看,声音大了一些,开口道:“诸位,都起身罢。”

这一下,场上寂静无声了。

同样没有人起身。

李云有些好奇,他看了看杜谦,后者微微摇头。

见杜谦表态之后,李云靠近了这些百姓,然后看向跪在最前面的一众老者,笑着说道:“诸位乡亲父老,大热天的,干什么跪在地上?都起身罢。”

他亲自搀扶一个老者,将他扶了起来。

老者抬头看着李云,又低下了头,他张口想说些什么,却支支吾吾的说不出来。

或许是因为统治阶层的压迫,这个时代的百姓大多都是如此…

在大人物面前不善言辞。

这种不善言辞,并不是说他们个人就是这个性格,而是整个阶级的天然性格。

在面对一些大人物的时候,百姓们似乎天生就自带一些畏惧,以及潜意识里,难以名状的莫名自卑感。

他低着头半天不敢说话,李云正要问下去的时候,一旁一个四五十岁的汉子,大着胆子看向李云,又低下头,开口道:“王上,乡亲们想求您。”

“不要离开金陵!”

他再一次以头触地,叩首道:“不要离开金陵!”

到这里,终于有了个带头的,众人都纷纷跟着大声道:“求王上,不要离开金陵!”

这声音渐渐齐整,渐渐成了潮水一般。

李云站在原地,看着这些百姓,久久没有说话。

不知道什么时候,杜谦站在了他的身后,笑着说道:“上位在江南道百姓这里,声望之隆,已经无以复加了。”

李云沉默了好一会儿,扭头看了看杜谦,轻声叹道:“谁走漏了风声?”

“这个事瞒不住。”

杜谦苦笑道:“上个月,就有就有工部的官员先去了洛阳,如今卓府君跟我,都要离开金陵,去洛阳打打前站,这种情况,哪怕没有人跟百姓们说,百姓们也能猜的出来。”

“更何况,这几年,金陵聚拢了大量读书人,他们读了书,就能看明白事态,而这些人里,大嘴巴太多。”

说到这里,杜谦看向这些百姓,低声道:“只是,按照道理来说,哪怕百姓们知道这个事情,通常也不会聚拢在一块,今天这种情况,多半有人在背后…组织了一番。”

李云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掌,轻声叹道:“咱们是在这里起家的,用了许多江南道,尤其是金陵府的官员,这里头…不少人,不想要背井离乡啊。”

杜谦目光闪烁:“王上,要不然,臣再留几天,处理处理这件事。”

李云想了想,微微摇头道:“不必,还是按照咱们的计划行事。”

李云跟杜谦计划,定都洛阳,已经是接近两个月之前的事情了,这两个月里,他们一直在按部就班的推进这件事,期间派了不少官员,赶往洛阳。

而现在,到了要紧的时候,杜谦卓光瑞两个人,都要赶往洛阳。

因为卓光瑞,是李云钦点的洛阳尹。

或者说…京兆尹。

同时,他还兼着户部尚书的差事,这个时候,新都城那里,最需要的角色,就是工部,所以他非去不可。

杜谦想了想,点头应了声是,然后回头看向不远处的卓光瑞,两个人商议去了。

而李云,则是看向这些百姓,他往下按了按手,沉声道:“乡亲们,都安静下来,我有话说。”

江东地界,没有人敢不给李云面子,很快,场上寂静无声。

不过,还是有个须发皆白的老者,也站了起来,他看向李云,对着李云深深低头道:“王上,江东百姓,也有话想要跟您说。”

李云看着这个老人家,神色平静:“老丈你说。”

老人家左右看了看,然后才看着李云,开口说道:“王上是昭定初年,到的金陵,那个时候,江东刚刚经历大乱,各个地方盗匪四起,而大周朝廷,基本上不管不顾,派下来的官员,不是横征暴敛,就是尸位素餐。”

“王上到了金陵之后,只几个月时间,金陵府风气就为之一变,再往后,更是一年好过一年,至今日,已经整整七年时间了。”

“七年时间,我等交给衙门的赋税,加在一起,甚至不及旧周朝廷时的一年。”

“不仅如此,王上在江南道募兵,从不强征,饷钱也是照足了给,别的州郡小老儿不知道,但是咱们金陵的男丁要是阵亡了,金陵府的官差们,都是亲自把抚恤送到家里,有些上官,还会作揖赔礼。”

“这在武周二百多年,是闻所未闻的。”

他抬头看着李云,又跪了下来,垂泪道:“王上,我们这些小民百姓是最知恩的,七年时间,王上在金陵府,在整个江东的所作所为,大家伙都看在眼里,瞧在眼里。”

“这七年时间,中原大乱,关中大乱,河北河东道乃至于淮南道,俱都有乱象,甚至岭南道,也经历了几年战事,但是自王上到金陵之后,金陵以及整个江东,一直太平无事。”

“不仅无有兵祸,而且连天灾也没有了,金陵府上下百姓,俱都念着王上的恩德。”

这老人家跪地,垂泪道:“我们这些江东百姓,听闻王上即将搬出金陵居住,心中俱皆不舍。”

他叩首道:“王上若有什么难处,我们金陵百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人出人,小民家里还有三个儿子,俱可以投军报效王上,不要王上半分粮饷,只求王上,莫要离开金陵。”

他跪地垂泪道:“王上要是走得太远,地方官员欺负咱们,王上也再看不见了。”

说罢,他跪地痛哭不止。

附近的百姓,也跪了一地,痛哭不止。

一时间,金陵城外哭声一片。

李云也怔在原地,半天没有说话。

他到金陵,的确已经六七年时间了,这六七年时间,他的的确确做了不少事情。

但是在他的视角中,这都是应当做的事情,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是没有想到,在金陵百姓眼里…

自己竟然已经是这样的角色了。

李某人站在原地,感慨良多,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看向跪在自己面前的老丈,将他扶了起来,然后开口问道:“老丈说话,条理清晰,文理通畅,是…”

老人家连忙说道:“老汉是这金陵城西陈家村的族长。”

他看着李云,老老实实的说道:“一个月前,就有人说王上要离开金陵,老汉就一直想跟王上说说这番话了…”

他握紧拳头说道:“王上如果缺兵,陈家村青壮,都可以…”

李云摆了摆手,笑着示意他不要说下去了,然后他退后了几步,看着围在附近的百姓,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诸位,我是李云,宣州人士。”

“宣州是江南西道的州郡,但是离金陵不远,离江南东道也不远,我可以算是江南道人士。”

“承蒙各位父老抬爱,几年下来,如今外人称我为吴王,这个王号,我厚脸皮应下来了。”

李某人身材本就高大,声音也很洪亮,这个时候场上无人敢说话,他说话的声音自然更加响亮。

“但是,不管我做到了什么位置,咱们江南的父老哪天见了我,称我一声二郎,我李云绝没有不应的道理。”

他看向众人,继续说道:“我生于江南道,起于江南道,更准确来说,我是起于江东。”

“如今,咱们江东军的名声,已经响彻天下。”

李云笑着说道:“既然名头打出来了,该做的事情自然就要去做,要是一辈子蜗居江东,将来难免为人耻笑。”

“不过有一件事,各位家乡父老可以放心。”

李某人声音洪亮:“不管什么时候,我李云永远是江南人,金陵府,也永远会是都城!”

“诸位,也永远会是我的家乡父老。”

说到这里,李云回头看了看站在远处还有些畏缩的李元,朗声笑道:“小子,过来。”

李元年纪毕竟太小,还有些害怕,杜谦轻轻推了他一推,他才大着胆子上前,走到了李云旁边。

李云牵着自己儿子的手,将他的手举了起来,笑着说道:“各位乡亲父老,这是我的大儿子,也是我的嫡长子。”

“将来,他多半是要继承我这个摊子的。”

“我们父子二人,在这里向江东父老许诺。”

李云低头看了看李元,李元深呼吸了一口气,缓缓点头。

“金陵府。”

李元鼓足勇气,用脆生生的声音说道。

“必为李氏都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