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贼天子 > 第九百七十八章 不得不慎

贼天子 第九百七十八章 不得不慎

作者:漫客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3: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云这个人,有一个优点,那就是他向来很听劝,而且不管是大事小事,他都会听一听意见,尤其是当事人的意见。

尤其是一些他不太懂的行业,皇帝陛下向来很尊重当事人的意见,哪怕是他颇懂的军事方面,只要他没有亲自领兵,一般都是尊重前线主将的意见,不会擅自干涉。

但是这一次太子出巡,或者说太子代天子出巡的事情,在这一场大朝会之前,李云没有跟任何人商量过,即便是薛皇后,他也没有提前知会。

要知道,大朝会更多情况下,其实是宣布事情,而不是议论什么事情,在宣布事情之前,都已经提前商定好了。

这一次,李皇帝可以说是搞了个突然袭击。

但是天子权威深重,而且这个事情合情合理,不管是太子还是朝臣,都不可能在大朝会上跟皇帝陛下唱反调。

因此这个决议,很顺利的通过了。

大朝会散了之后,皇帝陛下背着手去了后院,太子殿下则是留在了太极殿里,有些茫然的看了看附近的几位大臣们。

宰相们都没有离开,户部尚书卓光瑞,也很有默契的留了下来,太子殿下很快回过神来,看向了杜相公,杜相公对着太子拱手道:“殿下,陛下对江东新政很看重。”

太子殿下深呼吸了一口气,低头苦笑道:“我瞧出来了,只是正因为如此,我才担心做不好,惹恼了父皇。”

杜相公与几位相公对视了一眼,然后把太子拉到了一边,低声道:“殿下相信臣否?”

太子殿下看着杜谦,正色道:“若不信相国,朝堂上便没有我可信之人了。”

“那好,殿下要记住臣一句话。”

杜相公微微低着头,开口说道:“殿下到了江东之后,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做好东巡的事情,沿途若是见了贪污**,该惩治也可以惩治,新政的事情,殿下务必上心,一定要尽可能去做,做成了,自然是好。”

说到这里,杜谦便没有说下去了。

作为政治人物,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是相当直白,相当有诚意了。

能做成自然是好,做不成其实也没有什么,因为皇帝想看到的,其实是太子殿下对新政的态度,而不一定是做事的能力。

毕竟新政的具体事务,也不是太子去负责,张遂等地方官,以及国舅爷陆柄,都在江东,还有户部的人具体负责,太子殿下到了江东,也就是个监督的角色。

杜谦几句话,就点出了太子殿下这一次东巡的要点,太子用感激的神色看了看杜相,诚心诚意的欠身,拱手行礼:“多谢相国指点。”

杜谦连忙还礼,摇头道:“不敢当,不敢当。”

太子殿下又跟其他几位重臣说了几句话,这才离开了太极殿。

太子殿下离开之后,姚相公走近了几步,对着杜谦微微低头道:“杜相,这事您事先…”

杜谦摇了摇头:“我不知道。”

他也看了看姚仲,后者微微摇头,然后默默说道:“看来,陛下是铁了心,要把这个事情做好,做成了。”

杜相公想了想,然后看着姚仲,正色道:“居中兄,二十年了,大事情上,陛下从来没有错过。”

姚仲闻言一怔,随即缓缓点头,喃喃道:“像是先天神圣,生而知之。”

这一句话,让杜相公也怔在了原地,他沉默了片刻,开口说道:“今天是开年第一场朝会,中书恐怕事情多多,居中兄你去中书主持局面罢,我去同陛下说说话。”

从前中书事务,多是卓光瑞主持,如今卓光瑞不在了,大多数事情都是姚仲在做,其他两位宰相辅佐,而杜谦,则是把握大的方向。

听了这话,姚仲默默点头,对着杜谦拱手道:“杜相,陛下看起来态度坚决,您当心言辞。”

杜谦笑了笑,拱手还礼,然后一路来到了后殿,此时后殿里,皇帝陛下正在翻看一份份文书,杜相公上前,帮着整理了一番散乱的文书,然后叹了口气:“陛下怎么这般心急。”

李皇帝头也没有抬,只是笑着说道:“他也二十岁了,我二十岁的时候,都已经在宣州组建缉盗队了。”

“而且,我也不算很心急。”

皇帝陛下抬头看了看杜谦,神色平静:“这些事情,在一点一点推进,我想让他身体力行,亲眼看一看成效。”

“他还年轻,我也不算老。”

皇帝陛下默默说道:“他还有很长时间去看,去学,十年学不会,二十年总能学会的。”

话说到这里,杜谦已经完全能够感受皇帝陛下的真实用意,他想让太子殿下,与新政完全的绑定在一起。

说着,李皇帝继续说道:“你们也不用担心我为难他,江东的事情,他如果办的漂亮,等他回来,我就开始让他接手一部分国政。”

此前,太子只是参政议政,但哪怕是在中书,他都没有什么拍板的权力,说白了,就是一个旁观者,一个学习者。

但是如果接手国政,那就不一样了,皇帝让太子接手的事情,太子就真的能够做决定,而且大多数时候,哪怕太子的处理结果有一些错处,皇帝也不会否决,不会拂储君的面子。

到时候,就是真正的接过权柄。

杜谦想了想,然后欲言又止。

皇帝陛下拉着他坐下,然后笑着说道:“受益兄大概是想说,如果太子没有做好,又当如何?”

杜谦默默点头,没有说话。

李皇帝神色平静道:“这一次没有做好,那就下一次,我十年二十年应该死不了,他的机会还很多,等哪天他能独当一面了,就让他在洛阳监国,我也可以四处走动走动,说不定能亲自去一趟关外,看一看关外的契丹人如何。”

杜谦闻言,想了想,然后对着天子笑道:“若真有那天,陛下记得也把第二代中书给选出来。”

“到时候臣要是还能动弹,便陪着陛下,四处走动走动。”

皇帝陛下看着他,很痛快的点头:“等新政一成,我们这些老兄弟,就可以稍微歇一歇了。”

…………

傍晚时分,甘露殿里,一张酒桌两边,坐着兄弟两人,晋王爷坐在李云对面,深深低着头说道:“二哥,我在京兆府十年,京兆府出了事情,便跟我脱不开干系,这个事情哪怕你不提,我也不能装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

他说的是去年万寿长春节,皇帝遇刺的事情,当天天子的行踪,便是京兆府有关人员透露出去的,那个时候,晋王刚刚离开洛阳没有几天时间。

因为这个事情,洛阳城里甚至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说是晋王谋划了这个事情,仓促离开洛阳,则是为了给自己开脱责任。

李皇帝白了他一眼,没有理会他,只是问道:“这一路上,老三跟着你,可还听话?”

李正挠了挠头,开口说道:“三郎挺安分的,对我也很尊敬,他们这一代人,可比我们这一代人,规矩多了。”

李云默默点头,开口说道:“规矩就好。”

“三叔身体怎么样?”

听了这话,李正沉默了一会儿,微微摇头:“一天不如一天了,好在他已经不在军中任事,在家里休养,说不定养个几年时间,能养回来。”

李云点了点头,问道:“带三郎去苍山大寨了没有?”

“去了,自然去了。”

晋王笑着说道:“他的名字,就是来自于苍山大寨,如何能不带他去看一看?我还带着他,在山上住了两天,不过他娇生惯养,住不习惯,住了两天,还发了一场风寒。”

李皇帝哑然:“想是冻的。”

皇帝陛下给李正倒了杯酒,默默说道:“如今能办事的,就只有这三个孩子,他既然规矩,往后就让他开始接手皇室的产业罢。”

李正应了声好,然后有些好奇,问道:“今天朝会上,二哥为什么突然要让太子东巡?”

李云仰头喝了口酒,神色平静:“不行吗?”

晋王爷给他添酒,笑着说道。

“就是好奇。”

“一来,让他去办差事,顺便看一看下面百姓们过的是什么日子,这样将来,他才能够以民心为己心。”

“二来。”

皇帝陛下默默说道:“二来,他在咱们这些长辈身边,显露出来的,未必是他。”

“我想让他出去走一走,看看离开洛阳之后,是不是还藏了另外一个他。”

晋王爷闻言,目瞪口呆。

李皇帝又喝了杯酒,看了看李正,长叹了口气。

“事关天下无数人,我不得不慎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