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贼天子 > 第九百七十五章 两件大事!

贼天子 第九百七十五章 两件大事!

作者:漫客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3: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章武十年,腊月十六。

朝廷停摆了大半个月之后,终于久违的开始了新一年的第一次大朝会。

大朝会上,皇帝陛下坐在主位上,看向底下跪着的一众文武官员,他沉默了一会儿,才抬了抬手道:“诸卿,都平身罢。”

等到众人都站了起来,李皇帝整理了一番措辞,开口说道:“今日大朝,朕有些话,想要同各位说。”

见众人又要下拜,李皇帝抬了抬手,示意大家站着。

他背着手,在心里整理了一下措辞,默默说道:“今年,已经是章武十年了,也就是说,哪怕撇去朕没有登基那一年时间,如今开国,也已经整整十年时间。”

“十年以来,朕不能说夙兴夜寐,但自问,也可以说是兢兢业业,不曾懈怠过。”

“十年时间,当年诸侯并起打坏的天下,现在也已经慢慢恢复元气了,朝廷的户部粮库,以及在各地兴建的常平仓库,许多都已经满库。”

“京兆府的米价,今年年关,一斤只需要六个铜板了,河南道,以及江南三道,米价都跌到了五个铜板以下,虽然还没有跌到最低点,但是只要再丰收几年,米价多半可以跌到两个铜板。”

说到这里,皇帝陛下继续说道:“十年时间,不提朝廷的行政,也不提朕的什么文治武功,单单说米价,十年时间,河南道的米价跌了十倍,远低于旧周未起兵祸之前。”

文武官员,俱都深深叩拜:“陛下神文圣武,治平天下!”

皇帝皱了皱眉头:“都起身,都起身。”

等到官员们再一次起身,皇帝才继续说道:“今日说这些话,不是为了显摆功劳,朕这些年做的事情,有些人心里认可,有些人心里就未必认可,只是因为天子威权,因此不敢说出来。”

“还有些人,恨不能杀朕而后快。”

皇帝陛下默默说道:“认可或者不认可,都不是什么事情,至于谋刺之人,朕查不到是尔等的本事,查到了,咱们便各凭本事。”

“扯远了些。”

皇帝陛下很快找回了话题,继续说道:“今天,朕主要是想说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过往的一些旧规矩,需要变动变动。”

“古有四民,士农工商,千百年来,都是这么排列的,不过在朕看来,除谋逆之人,天下生民黎庶,俱皆相同,无分高低贵贱。”

“前几年,朕把农事农人,抬到了与士人并列的程度,很多人心生不满,甚至有人辞官相胁,去年,农事院已经做出了样子,很多人也就都闭上了嘴。”

“今天,朕要把四民之中的工商二民,也要往上抬一抬。”

说到这里,皇帝陛下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默默说道:“太子,你来说罢。”

太子殿下应了一声,不慌不忙的从怀里取出文书,将皇帝陛下定下来的改革内容,跟文武官员宣读了一番。

这些改革内容,大抵就是李云年前,跟杜谦说过的内容,包括鼓励工商业,不再过度限制百姓流动流转,同时不再限制商人之子科考。

再有,就是在江东道,设立江东道市舶税务司,挂靠在户部名下,主要负责整个江东道未来五年的商税,以及进出口税收。

同时,促进江东道工商业发展。

林林总总,大小十来项新政念完之后,皇帝陛下静静的看着这些官员们。

大朝会上,大多数官员都愣在了原地,不少人反应过来之后,立刻跪在地上,对着李云叩首行礼,不住说着祖宗成法,不可更易。

李皇帝眯了眯眼睛,看着他们,过了好一会儿,皇帝陛下才缓缓说道:“敬天法祖是敬天法祖,但从上古先民披荆斩棘,直至今日,天下无时无刻不再更易,朕也未见诸位,依旧着兽皮覆身。”

皇帝陛下淡淡的说道:“况且,朕没有立刻推行天下,只是在江东道试行三年到五年时间,若在江东道效果很好,则可以照搬整个沿海。”

“至于内陆地区,再慢慢推行。”

说到这里,皇帝陛下沉声道:“这个事情,中书几位宰相,已经俱都同意了。”

几位宰相闻言,都有些愣神,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都看向了杜相公。

杜相公眼观鼻鼻观心,只当是什么也没有听见。

皇帝陛下不由分说,继续说道:“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了,孰对孰错,三五年之后,自然可以见得分晓。”

“这个事情。”

皇帝陛下看了看太子,然后继续说道:“依旧是朕来主事,但是具体的事情,则交由太子来负责处理,各有司衙门有什么事情,可以跟太子汇报,如有不决,再转禀朕处。”

太子深呼吸了一口气,对着天子深深低头行礼:“儿臣遵命!”

李皇帝深深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神色郑重。

这是他交给太子的第一件大事,也是事关国策的大事。

这种改革旧规的大事情,具体的事务,以及大体的方略,自然是李云亲自去做,毕竟太子也不了解这些事情,但是监督以及具体实行,李云还是准备交给自己这个儿子。

毕竟,这个事情不是他这一代天子的事情,他这个儿子,总要有去做的一天,在这一天到来之前,李云想让他亲自去看,去感受这些新政带来的好处。

将来,这些国政才可以持续下去。

毕竟,现在的太子,哪怕心里不认可皇帝的一些政策,但皇帝说什么,他就会老老实实,一丝不苟的去做什么。

考试,没有人会不认真。

随着太子殿下点头,皇帝看向众人,淡淡的说道:“这事,就这么定了。”

一句话说出口,整个太极殿里鸦雀无声,再没有人敢多说半句。

这就是开国天子的威严,只要他铁了心要做的事情,不管朝廷里有多少人反对,反对的能量有多大,他都可以强行的推进下去,不会有任何阻碍。

杜谦,也阻碍不了他。

说完了江东道新政的事情,李皇帝咳嗽了一声,继续说道:“还有一件事,今日放在大朝会上,朕想听一听诸位的意见。”

他顿了顿之后,才开口说道:“各位应该也都知道,年前南阳王薨逝,朕以及很多朝中重臣,都已经前往吊唁。”

“南阳王薨逝,户部薛尚书已经丁忧去职了。”

皇帝默默说道:“如今,户部尚书之位空悬,但是朝廷这个当口,户部总要有人来掌门。”

“各位都有什么人选?”

皇帝陛下这句话刚说完,大理寺卿徐坤,几乎第一时间站了出来,他跪在地上,大声道:“陛下,臣推荐卓相公,担任户部尚书一职。”

他这话一出,朝堂里再没有声音。

皇帝陛下面色平静,看向众人:“卓光瑞待罪免官,如何能主掌户部?”

徐坤低头道:“陛下,卓相之罪,丹书铁券已经尽数免去,陛下又褫夺了卓相的爵位,惩罚已经过重。”

“卓相罢相,本已经不应该。”

这位大理寺卿大声说道:“如今卓相出任户部,已经是屈就了!”

皇帝闻言,皱了皱眉头,他环顾四周,问道:“诸位有什么意见?”

到这里,即便是猪,也知道皇帝陛下在跟这位大理寺卿唱双簧了,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杜相公身上,杜谦默默出班,低头行礼:“臣同意徐卿正的建议。”

姚仲也出班,低头道:“臣附议。”

“臣附议。”

“臣也附议。”

一时间,太极殿成了点头虫的聚会。

皇帝陛下神色平静,淡淡的说道:“那就这么办罢,中书立刻拟制,任卓光瑞为户部尚书。”

“但是说好了。”

皇帝陛下强调了一句:“不复其爵位。”

工部侍郎卓重,跪在地上,深深低头叩首,行礼道:“臣代家父,叩谢陛下天恩。”

皇帝摆了摆手,示意他起身,然后看向一众官员,默默说道:“今日是新年第一次大朝会。”

“诸卿有什么要紧事情,都可以说了。”

他这话一出,太极殿立刻热闹了起来,这场轰轰烈烈的议事,一直到中午都没有停下来。

中午,皇帝与众人一起,在太极殿吃“工作餐”,而在这个当口,已经有人一路急匆匆到了卓相公府上,对着卓光瑞作揖行礼。

“恭喜相公,贺喜相公。”

“陛下,起复相公了!”

卓光瑞这会儿,正在家里与孙儿辈玩耍,闻言放下了怀里的孙儿,看了看来人,随即长叹了一口气。

“陛下如天之恩,光瑞此生难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