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贼天子 > 第九百五十九章 盛世将来

贼天子 第九百五十九章 盛世将来

作者:漫客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3: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皇三子离开之后,李皇帝坐在甘露殿里,默默看着老三离开的背影,没有说话。

从章武元年开始,准确来说,应该是从他入主中原开始,一直到现在,他都在不遗余力的,想要设计一个合理的,能够持续运转的,并且尽量利民的制度。

不过这些条件,有些时候是相互冲突的,因此这个事情很难。

到现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考虑,宗藩制度基本上已经确立下来了。

李云在爵位上,可以说是苛待了子孙,但是他从另一个层面,也补偿了子孙们。

他把皇家的产业,作为股份,也会分一部分给这些儿子们,并且让他们传家。

这些皇家的产业,以及内帑,都是跟朝廷没有关系的,算是李皇帝的个人私产。

这其中,甚至包括洛阳附近的一些皇庄。

这些产业,是李云可以自由分配的,跟朝廷没有关系,任何大臣也约束不到,毕竟不用朝廷花钱。

章武一朝的内廷,花钱并不是很多,而且因为内帑很肥,李皇帝根本用不完,分给儿子一些,就当是地主老财分家产了。

这种分法,一两代人两三代人,多半是不会出什么问题的,至于在遥远的将来,太过富庶的某一支宗室,会不会引出什么问题…

李皇帝已经没有办法预见了,即便预见,他也懒得再去考虑这个问题。

毕竟官本位时代,光有钱不会有什么太大的用处,最终还是得有权柄才行,因此在李云看来,即便会出问题,也不会是什么大问题。

到这里,宗藩制度,李皇帝就基本上已经弄完了。

这是少数在开国之初定下来,后世就很难动摇的制度,一句太祖皇帝成法,就能拦下后世天子。

因此,李皇帝立下来的这套制度,很大概率会贯穿整个李唐一朝,直到这个王朝被后来者一脚踢进坟墓里。

等到皇帝陛下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是子夜时分了,这一晚上他依旧没有去后宫歇息,只是在甘露殿里合衣睡下。

到了第二天上午,皇帝陛下刚醒过来没多久,就有京兆尹以及新任户部尚书,再加上农事院的院正,进宫求见。

这三个人被召进了甘露殿之后,俱都跪在地上,对着皇帝陛下叩首行礼:“臣等,拜见陛下。”

皇帝陛下这会儿刚吃完饭,闻言看了看这三人,尤其是看了一眼皮肤黢黑,形如老农的农事院院正,哑然一笑:“什么事情,让你们三个人一起来了?”

新任户部尚书薛收,对着天子低头行礼,脸上是遮掩不住的喜色:“恭喜陛下,去岁陛下让农事院的新稻种,在京兆府以及河南道部分州郡推行。”

“眼下,一些稻田已经收割。”

薛收低着头,报喜道:“胡院正这些天,走了京兆府内好几个县,与农事院的人一起统计收成,同样的地块,今年的平均收成。”

“确比去年,增长一成以上!”

农事院的胡院正,再一次跪在地上,忍不住泪流满面:“陛下,臣没有辜负陛下嘱托,没有辜负朝廷十年的重恩。”

晋王,京兆尹李正,也上前拱手行礼,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说道:“陛下,京兆府也派人,与农事院一起统计了这个事情,薛尚书与胡院正,所言非虚。”

李皇帝闻言,先是愣神了一会儿,随即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光彩,他先是笑了一会儿,然后看着下面的三个大臣,笑着说道:“这个事是好事情,户部立刻拟文书,通报朝野上下。”

“一会儿,你们去知会中书吏部,立刻拟制,晋胡卿为户部右侍郎,依旧兼管农事院。”

李皇帝说到这里,顿了顿,继续说道:“新稻种,要继续培育,今年推广出去的新稻种,明年播种的时候,继续往东边推广,至于南北两边。”

皇帝陛下默默说道:“南北气候不同,还要慎重,农事院从今年开始,在河北道,关内道,江南东道,江南西道,以及岭南道各设一个分院。”

“钻研农事。”

说到这里,皇帝陛下想起来了一件事,开口说道:“当今朝廷初定,最要紧的问题不是稻种,而是开垦,户部还有工部,要多多配合,尽可能多的开垦田地。”

“还有,各地农事院报上来的数目,必须要由户部核实过,才能作数。”

皇帝陛下沉声道:“谁要是虚报数目,以欺君罪论处,罪不可恕!”

三人俱都跪在地上,对着天子叩首行礼,低头应是。

李皇帝示意三人起身,笑着说道:“农事院既然有了成效,朝野上下对于朕的非议,也总算可以稍减了。”

“三位做得很好。”

皇帝陛下满脸笑容:“等朕这几天,安排完了战事,再同你们细聊此事。”

如今,枢密院与兵部,都在紧锣密鼓的备战,越王这几天就要离开洛阳,赶往剑南道。

陈大领着神武卫出京,也是这几天的事情,因此这几天,皇帝陛下会相当忙碌,很难走的开。

三个人先是低头应是,然后低头告辞离开,不过李云最后还是招了招手,把晋王爷留了下来。

等到薛收与胡院正离开之后,晋王爷才笑呵呵的走到了李云面前,开口笑道:“先前,我也不相信农事院能够做出来什么成效,如今竟然真的做出来了,真是神奇。”

“京兆府下属报上来的数目,有些地块,收成暴涨了三成以上!”

李皇帝神色平静:“五谷驯化之前,俱是野草一般,自然可以越来越好,只是需要花费许多时间精力。”

说着,他看了看李正,问道:“最近京兆府忙不忙?”

晋王爷一愣,随即哑然道:“二哥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在京兆府,就只是一块招牌,大多数事情都是两个少尹还有其他人处理,只有他们碰到吃罪不起的人了,才来寻我。”

“把我这块招牌高高举起。”

晋王身份地位,在朝廷里,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哪怕是太子,见到晋王也要客客气气的称呼一声王叔。

这样的身份地位,京兆府用起来,自然无往而不利。

也因此,这几年京兆府的威严越来越重,在洛阳城里,很少有人敢吃罪京兆府。

要不然,晋王爷可不会跟你嘻嘻哈哈。

李皇帝听了这话,也哑然一笑:“你倒是会躲懒。”

“既然你清闲,过段时间,你也回一趟老家罢。”

李正一怔,挠了挠头:“二哥?”

“我家老三,快要出来做事了,他先跟昌平侯学几天,然后你带着他,回老家祭祭祖。”

“最后,再去看一看三叔。”

李皇帝默默说道:“三叔…身体越来越差了。”

李正皱了皱眉头,没有说话。

李云说到这里,继续说道:“等你把老三带回来,就让他开始正经做事情。”

李正默默点头,然后甩开了心中的烦闷,对着李云勉强一笑:“说起来,我也是老三,我这个老三带着下一代的老三,正好绝配。”

李皇帝默然,过了一会儿才说道:“这事不急,下个月再动罢,这个月先把这个稻种的事情办好,把事情给宣扬出去,告诉京兆府人和天下人。”

皇帝陛下抬头看着殿外,目光变得有些炽盛:“盛世要来了。”

…………

转眼,又过了十天时间,这十天时间里,常年在外奔波的昌平侯薛放,终于回到了洛阳,他回了洛阳之后,第一时间先是去南阳王府,探望病重的父亲。

第二天,他才进宫见了皇帝陛下,与皇帝陛下说了这半年在外面的事情,以及地方上的一些消息情报。

更重要的是,向皇帝汇报各地的实时粮价,以及所在地的晴雨表。

这些数据,哪怕薛放不在洛阳,也会通过九司,准时汇报给皇帝陛下。

而这些在另一个世界看起来不起眼,甚至唾手可得的数据,在这个时代却相当要紧,它决定了一个天子是不是耳聪目明,是不是被人蒙在鼓里。

在甘露殿里,一直待了一个多时辰,薛放才对着天子低头告辞,离开了甘露殿。

他刚从甘露殿里走出来,才走到门口,只见一个一身紫袍的少年人,已经等在门口许久,见他出来,这少年人立刻上前,恭敬欠身行礼:“见过薛侯爷。”

薛放一愣,看了看这少年人。

少年人低头道:“晚辈李苍。”

薛放这才连忙还礼:“原来是三殿下,失礼。”

李苍低头道:“父皇让我,与薛侯爷做个学生。”

薛放沉默了一会儿,随即看了看李苍,默默叹了口气。

“陛下刚才跟我说了。”

“殿下…”

他默默说道:“明日出宫寻我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