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贼天子 > 第九百一十七章 履行诺言

贼天子 第九百一十七章 履行诺言

作者:漫客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3: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江东盐政出了问题,朝廷自然是要处理的,只不过本朝除了谋逆之外,已经不再行株连,因此这一次要处理的,只是江东盐道运转使卓宏一个人。

事实上,杨喜已经在去抓人的路上了。

既然不株连,那么卓家就不会被天子清算,皇帝陛下打算跟他们讲道理,按照国法律条,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既然是国法律条来处理,那么自然就不能讲究情分了,从李云让人把金陵旧宅还给卓家开始,他与吴郡卓氏之间,也就不再存在什么香火情分。

从前吴郡卓氏对他李某人这个大佛烧的香,也都不再作数,往后公事公办。

说的再准确一些,就是李云与朝廷里的卓相公之间,依旧是多年的君臣情分,乃至于有一些朋友的意味在其中。

但是跟吴郡卓氏,或者说跟当年那位卓老爷之间的情分…

就此两清。

听了李云的话,卓光庆愣在了原地,随即脸色苍白,如丧考妣。

古往今来,不管哪一个圈子,哪一个行业,想要在这个社会上站得稳,行得通,说白了,就是人脉二字。

而吴郡卓氏这十几二十年为什么能够混的风生水起?

说白了,就是因为他们家有皇帝这个人脉,还有卓相公这个靠山。

而现在,天子轻飘飘一句话,就绝断了两家十几二十年的情分,吴郡卓氏现在以及将来的前程,因为天子这一句话,可能都要变得荡然无存。

这可不是一代人两代人的事情!

吴郡卓氏,这些年可是打算成为与国休戚家族,世代公侯的!

“陛下。”

卓光庆跪在地上,额头贴在地面上,痛哭流涕:“小民一家,当年为朝廷出力不小,这些年也一直不遗余力,为朝廷尽忠尽力,小民实在不知道,到底是哪里得罪了陛下…”

他垂泪道:“到底是因为吴郡卓氏办事不力,还是因为小民的大兄在朝廷里有什么错处,卓氏因此遭受株连,请陛下明示,这样小民便是死了,也能死个明白。”

皇帝陛下大皱眉头,然后看了看他,开口道:“本朝不行株连,卓相即便是在朝廷里犯了什么错,跟你们家也没有任何关系。”

“至于你们家尽心尽力…”

皇帝伸手敲了敲桌子,开口说道:“朕承认,卓家当年的确帮了朕,帮了朝廷不少,否则你一口一个小民,也不可能先江东官员之前,来这里来见到朕。”

“既然要算账,我们就好好的算一算账。”

皇帝陛下起身,看着他,开口说道:“你我两家,本来的确是不错的,如果你父亲现在在世,朕到了江东,一定去吴郡探望他老人家,但是他老人家去后,卓氏…”

“还像样么?”

李云沉默了一会儿,继续说道:“不算你们在盐道上吃下的钱财,单单说吴郡境内。”

“卓家这些年的做的腌臜事,少是不少?”

皇帝冷声道:“念在卓老爷子的份上,吴郡的事情,朕不同你们家计较,只与你们恩断义绝,往后公事公办。”

“盐道上的事情,该去查办的,朕已经派人去查办了,查出来什么就是什么,我们一切公事公办。”

卓光庆跪在地上,脸色苍白,半天说不出话。

他还要再说话,已经有宫人近前,对着天子低声道:“陛下,江东道的三司使,俱在殿外候见。”

江东道,是李云最早推行三司使制度的“道级”单位,如今江东道的三司使衙门体系,已经相当完善,分别是布政使,按察使,以及防御使。

本来,金陵府份属江南东道,李云到了江东之后,江东这三司使应当第一个来见,但是从金陵府升做了陪都之后,行政级别就往上抬升了太多,现在已经不属于江南东道。

也并不是江南东道治所所在。

江东道的三司使衙门,改立在了吴郡。

事实上,如今的金陵府不仅不属于江东道,反而几乎与江东道平级,甚至,身为杜相公门生的金陵尹张遂,在江南的地位还隐隐在这三位三司使之上。

正因为金陵府不属于江东道,所以江东道的这三位三司使,才没有在李云进入金陵府的时候,就到场迎接,而是在今天,才姗姗来迟。

皇帝陛下看了看卓光庆,挥了挥手道:“好了,你也这把年纪了,不必一脸哭相,朕又没有要抄你们卓家。”

“往后踏实安分一些,便可相安无事。”

旧日,卓家助力不小,因此李云回到江南来,本也没有打算把卓家给灭了。

现在他做的事情,只是在践行他先前与卓相公之前谈过的条件,那就是…

褫夺吴郡卓氏,世袭盐政,也就是江东盐道转运使的特权。

这是他跟卓光瑞已经谈好的事情,既然已经谈好了,那么当然就要着手去办,至于吴郡卓氏怎么想,并不重要。

相比较卓光瑞而言,整个吴郡卓氏在李皇帝眼里,都不值一提。

“你从哪里来,就回哪里去。”

皇帝淡淡的说道:“朕要见外臣了。”

卓光庆僵硬的起身,失魂落魄的走到殿外,抬头就看到了三位熟悉的三司使。

他们的官署在吴郡姑苏城,与卓家同在一处,彼此之间都是老相识了。

三位三司使见到卓光庆从天子书房之中走出来,也是一脸愕然,有相熟的布政使上前拱手行礼道:“卓老爷,你因何在此?”

卓光庆摇了摇头,一言不发,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一路跌跌撞撞离开了皇城。

而三位三司使似乎都猜到了一些什么,他们对望了一眼,然后都深呼吸了一口气,结伴进了天子的书房,跪伏在地,叩首行礼。

“臣等…”

“叩见陛下。”

…………

金陵府里,张遂看了看手里的文书,又抬头看了看眼前的杨喜,也是目瞪口呆:“杨侯爷,这,这…”

“陛下让拿的人。”

杨喜神色平静道:“陛下说了,让张令尹配合杨某。”

张遂又看了一遍,只见名单上一小半都是金陵府的官员。

如今的金陵府,地盘远不止当初的金陵郡那么大,作为陪都之后,金陵府吞并了附近好几个州郡,成为了几乎是道一级的行政区。

地盘大了,官员自然也就变多了。

看了一遍之后,张遂苦笑了一声:“杨侯爷,他们到底犯了什么事,证据何在?总不能毫无根据的去捉人罢?”

“证据还在誊录。”

杨喜摆了摆手,不耐烦的说道:“很快就会给张令尹送来,难道杨某还会假传圣旨不成?”

张遂先是默默点头,然后苦笑道:“这上面,有一多半都不是金陵府的官员,而是江南道的官员,我没有权柄抓人。”

“我有。”

杨喜咧嘴一笑:“抓人由我们羽林军来抓人,张令尹负责配合审讯就是了。”

张遂无奈,只能应了声好,跟着杨喜一起,“按图索骥”去了。

这场轰轰烈烈的拿人,一直持续了三天时间,首先是不少金陵城里的官员被捉了起来,开始审讯。

紧接着是整个金陵府的官员。

到了第四天,回家乡“显圣”的姚仲,终于从老家来到了金陵,面见天子,他刚进金陵城,还没有见到皇帝陛下,就被金陵尹张遂,请到了金陵府里。

在金陵府正堂,张遂亲自给姚仲倒了茶水,然后对着姚仲作揖行礼,苦笑道:“姚师,陛下东巡,刚到金陵,怎么不由分说就开始拿人?”

“不说别的,即便是要拿人,也应该是御史弹劾,朝廷降旨意才对,这样不由分说的拿人…”

张遂左右看了看,随即压低了声音,开口道:“姚师,九司是不是管的太宽了?”

这一句话,让姚仲也微微变了脸色,他低头喝了口茶水,叹气道:“功达,你我非是师生,就不要这般称呼了。”

张遂,表字功达。

他顿了顿之后,继续说道:“这事,姚某也了解了一些,按照功达你的说法,这事即便是九司查到的,但是九司…并没有直接拿人,而是杨侯爷奉圣旨拿人。”

“或者说,是你们金陵府在拿人。”

张遂闻言,还要争辩,只见姚仲看了看他,继续说道:“而且,这事目前,只现在了金陵府,并没有在全国出现,九司也没有大规模查人,因此…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九司越权,而是陛下…”

“在完成当年对金陵百姓的许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