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顽贼 > 第七百三十五章 口袋

顽贼 第七百三十五章 口袋

作者:夺鹿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2: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尚可喜早收到孔有德的求援信了。

他不是不想救辽阳,也不是不能救辽阳,只是不想答理孔有德,没给他回信罢了。

实际上自收到求援信之日,尚可喜就在海城整备战船火炮,自麾下牛录抽军调丁,命甲喇章京卢可用引炮舰水师,驻东胜堡河口,随时准备出兵太子河。

这事对他来说没什么可考虑的。

虽然父兄死于同金国交战的阵中,老婆小妾在旅顺投井自尽,家仆跳海自杀,但这对尚可喜来说其实没有太多仇恨。

各为其主。

这甚至不如黄龙在旅顺力战而亡,带给他对歹青的仇恨感。

因为黄龙是他的前途,也是这个世界上对他最好的人,远胜父兄。

知遇之恩,无以为报。

而他最恨的人,既不是八旗贵族,也不是叛乱的孔耿二将,而是挡在他前途面前的东江镇沈世魁。

崇德皇帝黄台吉,待他很好。

把他从副将升为总兵,把老家海城交给他做封地,赐他蟒衣狐裘,还封他做智顺王。

尚可喜很开心,愿意为崇德皇帝效犬马之劳。

如果能把东江镇攻陷,打死沈世魁,那就算为崇德皇帝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

也正因如此,他同样恨上了刘承宗。

如果不是刘承宗此次出兵,尚可喜有预感,拔除东江镇、收拾沈世魁的机会很快就到了。

不过尚可喜对自身实力有清晰认知,他没能力救援孔有德。

即使他不顾海城防务,把军队舰队全部压至辽阳,满打满算也不过两个超编甲喇,不到四千五百人,一旦与孔部配合不善,到时候辽阳保不住,海城也得丢。

所以他只能救辽阳,救不了孔有德。

尚可喜的计划,是以辽阳城的攻城战为契机,以船首装备红夷炮的沙船舰队封锁太子河,摧毁河上桥梁,炮击沿岸敌军。

并以装备三眼枪、鸟铳、强弓的小船蜂拥射击沿岸敌军。

将刘承宗的军队拖在辽阳附近,直至崇德皇帝率八旗军抵达战场,合兵将其剿灭。

但尚可喜也没想到,辽阳城的大火,居然会烧得这么快。

他三天前才收到孔有德的求援,两天前派出船队屯于东胜堡,昨天还在往船上装粮食火药,派到鞍山驿的骑兵就给海城传话,说辽阳到鞍山处处黑烟冲天,郊野尽为敌军所掠,辽阳城方向更是燃起大火,把黑夜照得如同白昼。

海城的尚可喜收到消息都傻了。

心想刘承宗是个什么兵势,怎么围城当日就把城里烧了……内应?

不论如何,这就是他出兵的契机,早几日晚几日也没什么关系,即便刘承宗得到辽阳城内的战船,也不会是他尚氏水师的对手。

孔有德耿仲明的船,他见过,打过,船上装的都是佛朗机小炮,船首才有一门大将军,跟他带到海城的旅顺舰队不一样,水战只有挨揍的份儿。

船队头天夜里起航,桨帆并用,昼夜航行一百六十里,次日下午便靠近辽阳三十里。

黑旗招展。

甲喇章京卢可用着甲立于船首,一只手端望远镜看向岸边,背在身后的另一只手拇指依次在各个指节间轻捻。

河堤小路上,背插靠旗的元帅军骑兵人影绰绰,四散奔走。

卢可用道:“传令,放小舟探河道水雷,满帆摇桨,敌军在岸边布哨骑,已经知道我们来了。”

元帅军在河岸布置骑兵防备,倒不算出奇。

实际上这一路航行,卢可用作为主将考虑了很多。

他是黄龙的老部将,己巳年在遵化城下打过炮,认识杨彦昌和王自用这俩招募八营罗教漕帮、闻香白莲的风云人物。

跟尚可喜年少走运的新将领不一样,作战经验极为丰富。

卢可用知道,刘承宗如果知兵,一定会在太子河上布置防务,以防备他们的海城水师。

因此辽阳城陷落得快,对他们的舰队来说反倒是好事,元帅军的攻城准备越短,河道上的布置也就越仓促。

他最怕的是铁索拦河和水雷,那玩意真能把他的舰队困住。

不过前者需要准备时间很长,元帅军未必能做;而后者则需要一定的水战经验,据他所知,陕西杀出来的元帅军应该都是旱鸭子。

至于说寻常的水下暗桩,卢可用不怕。

为防备河道水雷,他的舰队专门准备了两艘船底挂铁板的撞船,就为清障用。

这两条船是尚可喜投金前,袭击东江诸岛裹挟人口时抢来的,曾在皮岛之战时袭击后金建立于朝鲜宜川的造船基地。

寻常水下暗桩,船撞上去就碾碎了。

正当卢可用下令放小船,防范河道陷阱时,岸边不远处升起浩荡烟尘。

端起望远镜一看,卢可用意识到自己想多了。

镜子里,马群在奔驰,技艺精湛的骑手拍马扬弓,在平原上蔓延开来,战马拖拽火炮车辆被遮蔽于烟尘中轰隆前行。

那架势,明显要跟他在岸边打一仗。

卢可用放心了。

他心说:行,八旗贵族蔑称你们是蛮子,我听着还挺不舒服,闹半天你们真是蛮子。

用骑兵打战舰,可谈不上有多明智。

一样的事八旗早年间缺乏水师火炮的时候也干过,一万两千人进朝鲜,想在皮岛外围海岸的沿岸筑城实施包围,结果被船炮轰得满地跑,最多一天被打死七百多人,最后无奈撤军,宣告包围失败。

卢可用本以为,元帅军会在河里做些陷阱,给他们撤离沿岸创造时间,可是看这骑兵蜂拥而来的架势,似乎根本就没在河里做准备。

对他来说,元帅军此时最明智的选择,就是收缩防线,让出沿岸三五里地,让船上的火炮够不着。

这也是卢可用最舒服的状态,不用跟元帅军战场相残,还能完成封锁河道的既定任务。

只不过看上去,是元帅军有意想在岸边顶着船炮跟他打。

那他也不怕。

想较量就来吧!

船队再向东航行数里,卢可用在望远镜里便能看见辽阳城的轮廓。

他终于明白,元帅军要在岸边跟他打的原因了,因为三分之一的辽阳城都在火海之中,尤其是靠近河岸的东城,那本是城防火炮轰击河道船只最好的地方。

城墙的地势高,又有砖墙保护,火炮在墙上比船炮有更强的防护能力,同时射击也更稳,集中大量火炮,能让舰队不敢通过城墙边的河段。

偏偏,城墙被大火烤得站不了人。

这无疑让封锁河岸的使命更容易了。

卢可用当即下令,船队一路沿太子河航行,先用船首炮把河上可能存在的浮桥甚至桥梁摧毁,再转头回来轰击沿岸敌军。

不过船队还没靠近辽阳,岸边传来几声炮响。

辽阳城的西北城角,二层角楼名为平胡楼。

刘承宗就站在平胡楼的二层,端着望远镜看向河岸。

他站得高,瞧得清楚,尚氏水师自西而来,船大人多,左光先的骑兵队则在太子河南岸,卷着道道扬尘,借河堤掩护快速移动。

炮声,就来自几门拉上河堤的狮子炮。

狮子炮轻便,能跟上骑兵的速度,冲到河堤就摆开阵势向河上船只进行射击,海州水师也用弓箭火枪对岸边回敬,双方打得硝烟阵阵。

刘承宗只能看见,几门狮子炮齐射两轮,就被河上火枪压制得不能装弹,被迫撤下河堤。

没办法,船舰行驶类似轮射状态,第一艘船射击过后,紧跟着第二艘船也航过来,船舷士兵再度射击,几百杆火枪连续射击,再精锐的炮兵也得被压制得不能动弹。

但这也是战场前线,左光先的战术策略。

第一轮射击的狮子炮是五门,在被压制撤下河堤后,就跟着骑兵向东奔驰。

相距没多远,游兵营剩下十五门狮子炮一字排开,借着射击过后船上水兵要重新装填的机会,在轰鸣声中向船队最前的战船泼洒弹药。

一次齐射,近八百颗三钱散子先后如狂风骤雨般扫过甲板,在船上来不及躲避的水兵打出蓬蓬血雾,更将双桅船帆打出千疮百孔,前桅的缆绳也被挣断,半边船帆自桅杆轰然坠下。

一击得手,左光先正想让炮兵故技重施。

却不料船队挥舞旗帜,船上军兵争相向进入船舱或躲在右舷墙隐蔽,干脆不跟他们打了。

指挥水师的卢可用早在岸边第一次炮响时,就进了船尾的舱室。

他并不急于同岸边敌军交战,甚至连船首的大炮都没放响,在他看来,这种交战并非水师的用武之地,他要先完成自己的使命——摧毁河上桥梁。

只要把元帅军困在辽阳附近,他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反正战马也冲不进河里。

有他这支舰队在河上巡航,白天还好说,到了夜里,刘承宗睡都睡不安稳。

等崇德皇帝的八旗主力一到,到时候他们的水兵就能伺机登陆,袭击元帅军腹背。

到那时候,才是水师展现威力的时刻。

毕竟东江水师本就不擅海战。

这不是技术上的事,戚继光、俞大猷等嘉靖隆庆年间的将领在东南沿海追捕倭寇,就使明军战船向炮船演变,至今都七八十年了。

船上载大炮,甚至西班牙式船身、中式船帆,单层或双层甲板,下层载重炮六门或八门的夹板船,在沿海也有不少。

但是在东江镇,没有那种炮舰的用武之地,炮舰吃水太深,内河与沿岸不变行动,偏偏在这里,最终还是要靠陆战来决胜负。

所以战船,在东江镇就只是一种用于登陆作战的运输装备。

现在跟岸边对什么炮?

只不过卢可用不知道,他让水兵缩进船舱,全速航行脱离火炮阵地,恰恰是左光先在岸边轰击船队的目的。

因为前边的河湾,被沉船堵了啊!

实际上左光先从收到刘承宗让他殴打水师的命令,嘴角的笑就一直压不下来。

太子河本来就浅,最深的地方都没到三丈,元帅军埋倒桩的河湾更是只有两丈深,从倒桩被全节的船队从反面撞上开始,自西向东通向辽阳的河段,就是个天然的口袋阵。

而沙船,是一种极好的运输船,船形是出了名的宽、大、扁、浅。

这名字的由来,不是运输砂石,而是它不怕海底的沙子。

它的桅杆高船帆大,平底不怕沙滩,在砂质河床触底,只要没有完全坐实,就都能靠高桅大帆使风、船舷两侧的腰舵披水板调整方向,坐沙前行。

真坐实了,沉下去坐滩了,用别的船拽一拽也就出来了。

它逆风张帆能走,即使风向潮向相反,也因为平底受潮水影响小不至于倾覆,顺风能走、逆风能走,甚至逆风顶水还能走。

哪怕走不动了,搁浅在岸边,宽大且平的船底,也会直接坐滩,而非倾覆。

它就像一块飘在水上的平木板,非常稳。

但在风浪过大的海上就不行了,沙船的成名之战,就是大元帝国以长江流域调集战舰九百余艘,东攻日本,撤退时赶上台风,全翻了。

那九百多艘战舰,都是沙船。

全节的座舰,就是一艘大沙船,它漏水都没倾覆,稳稳当当地坐在河中央。

现在那边已经有三艘大沙船坐在河里了,基本上把能通航的河段堵死。

在海州水师过来之前,高应登又开了两条船并过去凿沉,打算再弄几艘过去,到时候两边浅滩各打几十步的桩子,就能把桥搭起来,而且还稳当。

左光先排了两阵狮子炮,就为用散子把甲板上的水手都逼进船舱,尽量减缓他们发现沙船坐滩的时间。

这场仗让左光先整颗心都沸腾着。

他们发了,元帅军也发了。

哪怕不说船舰,单是船上的红夷重炮看着就有七八门,再加上辽阳城的那些火炮、金银,元帅军从来没打过收获如此之大的战役!

最重要的是,他也发了,这场河畔战役,本来还可能轮不到他,但高应登的大营要弹压辽阳、李鸿嗣的标营掠了一天一夜,张献忠又带着唐通的援兵营去了东京城。

第一旅,能动的只有他。

战功,也只会属于他!

舰队向东闷头航行,游兵营上千名骑兵拖拽狮子炮在岸上飞驰。

“快!快!快!”

身披赤甲头顶钵胄的军官一路催促,背插靠旗的传令骑兵马不停蹄,赶在船队进入伏击范围之前,奔至埋伏第一旅十二门千斤重炮的阵地。

“传左将军令!待船队过去,炮队齐轰队尾敌舰,务必将之击沉河中!使船队不能回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