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顽贼 > 第七百二十二章 拔突营

顽贼 第七百二十二章 拔突营

作者:夺鹿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2: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兴安岭东,马鬃山口,元帅中军驻地。

帅帐内,刘承宗正在桌案旁认真看着一份松漠府城防工事的设计图。

元帅府的制图师薛和尚,顶着黑眼圈侍立一旁,面容疲惫,神情却很兴奋。

城池规划,历来都是县太爷那样的人物,才能胜任的工作,却没想到在这松漠府,让他个小小的画匠把事做了!

刘承宗看着草图,抬眼瞧了薛和尚一眼,夸赞道:“好心思,好手艺!”

草图上是一座四角棱堡的简易设计图。

得益于薛和尚常制舆地图,这座城堡设计图的比例也非常精细。

根据炭笔涂抹留下的印记,刘承宗看出了薛和尚是怎么绘图的,简单且巧妙。

张献忠正在督造的松漠府城是座四方城,四面城墙的面宽都是三百步,薛和尚将四面城角、四面城墙相连,于四方城内画了米字,并把这四条线向外延长。

继而将延长线的顶点与相邻两处城角相连,就画出了四角棱堡的主要轮廓。

听了刘承宗的夸赞,薛和尚高兴地恭惟道:“还是大帅教的好,大帅不是说了,锐角敌台,就是堆防御工事,让墙上枪炮没了死角,三面射击,不叫敌军穴地掘城、薄城蚁附。”

“那枪线、炮线,都是直的,小人便只用尺绘,只做直线,将各处连在一起,再将多余处削去便是。”

说着,薛和尚指着图示意道:“依帅爷心思,四座敌台边沿相距皆为一百五十步,在我抬枪重铳、狮子炮散子射程。”

“同时敌台侧面,到相邻敌台锐角之下则为四百步,又同样在佛朗机大将军炮的杀伤范围内,至于更远的敌人,则可以千斤炮与我军所缴后金重炮施放。”

刘承宗不断颔首,心里很高兴。

倒不是说薛和尚这图制得完美无缺,在他看来,还有许多能改进的地方。

而是薛和尚本身是一个有制图技术的专家,只是没有筑城、设计城砦的经验。

经过一夜思量,交出这幅图来,显然在设计锐角敌台的思路上已经登堂,入室只是时间问题了。

这对刘承宗来说比这幅简易草图更为重要,这意味着他将亲手培养出一个设计军事要塞的专家。

同时,他自己本来也只是看了徐光启的几本书,仅知道锐角敌台城堡的外形,但并不清楚每个关窍是如何设计出来的。

如今薛和尚将自己的思考过程全放在图上,对刘狮子而言,便一目了然。

也让他自己对这项设计有更多的理解。

“非常好!”

刘狮子先是鼓励一句,随后才指着图上的棱角,道:“不过这图还有能改的地方,敌台侧面,你这条线是从相邻城角画过来的,那内侧靠近城墙的地方,就有枪炮打不到相邻棱角的外侧,被挡住了。”

他指的是城门左右,两个相对的敌台侧翼。

而需要改动的,则是敌台锐角的两个边。

薛和尚举一反三,刘承宗的问题该提出来,他便点头称是,道:“大帅说的是,那这锐角外沿,应该从边沿与城墙处延伸出来,那便没有死角了。”

“不错!”

刘狮子随后又指出几处,诸如锐角边缘不能削平,要像箭簇一样伸出两翼,就能更好地保护边缘内侧炮位之类的纰漏。

随后又喊来薛和尚手下的几个学徒,将改进后的设计图绘了几份,誊到松漠府的地形图上,依照山势,在东墙头设了吊桥,于东墙五十步外的山头增设三角堡一座,西墙外也同样增设一座三角堡。

两座三角堡与主城之间设计深且广的壕沟。

同时四面城墙,只开西门一处,连结西门外的三角堡,并于三角堡外设计道路,绕过壕沟,蜿蜒环绕于城堡南侧,一直通向东边,在东侧的三角堡处拐弯下山。

他们这座山,其实就是以前松漠府城的城基。

以前的城墙为了防止敌军攀爬,都修得高,但越高的城墙越容易被投石车、射石炮命中,而且越容易坍塌,所以到了明代城墙就相对低矮了。

而对于松漠府,建在原址的高台上,本身就有一定高度,不过胜在新城在规划上比旧城小了不少,高台边缘可以修成防炮坡,尽量减少远处火炮直射的命中率。

同时这也让刘承宗对修棱堡有更多感悟。

他意识到,这种城堡,要想防御能力最大化,其实不该筑出来,而应该选高地矮山,掏出且宽且深的护城壕,把城堡掏出来。

大型地窝子。

这个年代,所有城池被攻陷,最后还是要攀城,锐角敌台得到充足火力,就能在弹药水粮用尽前,尽量避免敌军攀城,那它怕的就是火炮直射。

说到底还是城垛,城垛的炮位不能被敌军火炮摧毁。

那么要想修得保护炮位,第一要避免被命中,第二城垛要厚。

所以直接从地下掏壕沟,城墙炮位在侧面看,只比地面高一点,宽大壕沟之外则是防炮土坡,使敌军火炮不能直射,只能抛射,则能最大限度上避免被命中。

刘承宗只能将这些技巧记录下来,松漠府城是享受不到了,那地方本身就是个狭窄河谷,在那种地形掏城池出来,都不用别人攻打,地下水就先把城淹了。

因此在松漠,只能从城池防御的技巧上想办法,就比如城外的台阶忽高忽低,给攻城军队制造困难。

城墙在内侧马道比外侧炮位高两三块砖,中间设置一丈长的小坡,利用重力使射击后座火炮的更快复位。

不过即便不能用上所有手段,只要松漠府的锐角敌台能够建成,配置足够的枪炮,依然是一座拥有极高防御能力的城池。

当然了,对刘承宗来说,很多东西是守恒的。

这座城堡建好了,防御能力优秀,但要建好所需工程量巨大,远超建设一座规模更大的传统城池。

而且其中配属的兵力、火炮,储备的弹药,都非常巨大。

因为这种锐角敌台必须要枪炮配合,这也是刘承宗早年间在康宁不修棱堡的原因。

四座敌台、四面城墙,要发挥其火力优势,每面至少要部署狮子炮、大将军、千斤炮与红夷重炮各四位,单是千斤炮和红夷炮就得有六十四位。

六十四门重炮,啥概念?

高应登的第一野战旅才配属二十六位千斤野炮。

刘承宗身边汉唐元明四个营,再加两个野战旅,才差不多能凑到这个数。

更别说守城的重炮了,只有从后金那缴的那九门。

如此一来不论敌军偏攻哪面,进入三里之内,都会暴露在十六门野炮重炮的射界当中。

在一座扼守险要的河谷,陈布如此多的火炮,别说修的是座棱堡,哪怕是一道普通关卡,也能让一营军队抗拒万军。

在松漠府那个位置,这种射程,覆盖了整个河谷,就连河对岸都在炮击范围内。

火炮对元帅府还是好解决的。

刘狮子在凉州,曾临阵铸炮,用铁模铸出过一位重五千七百斤、打放二十斤铁弹的怪物。

那门炮在设计、材料、技术和质量上,都属于超级残次品,重量是千斤野炮的四倍还多,但在性价比上,对军队战斗力提升非常有限,仅在庄浪河口用过一次,就放进凉州城的库府吃灰了。

凉州城墙它也上不去,那是座修得很高的古城,城墙面宽很窄,就算把炮放上去,开一炮后座它弄不好就会坠下城去。

不过他们既然新筑松漠府城,城墙就是按摆大炮夯的,同时也是守城炮,不用考虑机动问题,那自然越大越好。

刘狮子打算直接从陕西调军匠,再从青海调矿监,于归化城到上都之间大规模探查矿产,在上都到松漠府之间,营建铁厂。

毕竟补给的问题,还是越近越好。

不仅是铸炮,上百门火炮所需的炮弹,各放一轮,就能打出去一门千斤炮。

当下,刘承宗便命令薛和尚,收集了筑城的草图,带学徒奔赴松漠府,协助张献忠营建新城。

先筑座四方城,再在四方城的基础上向外拓建,同时夯土筑城所需土石,则依照规划中的护城壕沟来采掘。

等薛和尚启程,刘狮子才真正开始头疼。

让他头疼的,就是那些从东边回来的漠南骑兵。

这帮草原马匪都是人才,他们不仅把黄台吉气得流鼻血,也把刘承宗气得脑壳疼。

他一直压着火呢。

刘狮子就不明白,漠南骑兵虽说在成分上,林中匪徒、部落刺头、草原马匪的比例是高了一点。

但在军官层面,还是有一些世袭贵族的,至少能占到四分之一。

他们怎么会打出这样的仗呢?

不是说仗打的不好,或是不能跑回来,刘承宗给的命令,就是让额璘臣避战,想怎么跑就怎么跑,只要不被黄台吉捉住就算胜利。

额璘臣倒是做得挺好,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黄台吉的八旗军确实被牵制在科尔沁草原上了。

但刘狮子是想都想不到,这帮人居然能把仗打成这样。

历来作战,不拘胡汉,有兵败、有击溃、有撤退,但一支军队一般不会散开。

反而是战况越危急、军队越想要聚在一起,而敌军越期望他们散开失去组织。

正因如此,凡是军队,军法里就都有类似兵折将死、将折兵死这样的连坐制度。

就比如明军的全队退却队长斩首,队长殉职而全队退却则全队斩首。

这是很正常的连坐军法,防范的,是将领在危难时把军队丢下,自己逃跑。

就比如刘承宗的好大哥曹耀喝多了就哭,边哭边给萨尔浒之战带他逃回来的参将刘遇节上坟,那个刘遇节就是把别人都扔在战场上,自己溜了。

说实话,若是额璘臣自己跑回来,把一万蒙古骑兵扔在漠南,刘承宗就算让人给他宰了,心底里也是只愤怒不疑惑的,能理解。

但现在倒好,情况不是这样。

出兵的二十三个万户,除情报已知阵亡两名、四人失踪,余下十五名都回来了,甚至连鄂尔多斯的千户们都回来好几个。

唯独萨囊台吉,和受命率领他们出征的长官额璘臣,被留在敌境。

刘承宗都不知额璘臣这统帅是咋当的,咋叫部将给扔到战场上不管了?

而且他们不是说额璘臣被八旗军打死了,而是带兵捅进了科尔沁草原北部,捣巢去了。

刘承宗就没见过这种阵仗。

那一个个万户,还带着马来跟大元帅请赏呢,都表示自己立功了。

完事刘承宗呢,就真的跟没心没肺一样,在兴安岭口大摆宴席,甚至还拿出北元营缴获的奶酒,对漠南有功的千户万户开怀大笑。

就连洗马的左良玉都看不下去,他觉得依照军法,这帮万户至少得杀一半,怎么大元帅一面命人制赏功牌,一面还在宴席上给人上课呢?

是真上课,主要是对那些有资格列席的千户们,跟他们说敌军的牲畜不要直接宰了破坏,即使知道带不回来,也应该一起带走。

因为这样在被敌军追到的时候,可以放弃牲畜,将牛羊胡乱驱赶,以扰乱敌军追击队形,并且敌人得了战利,就不会再追你们,能避免将士伤亡。

一个个千户都听懵了,鄂尔多斯部额璘臣的从子小札木素纳闷道:“大汗,那牲畜不就资敌了吗?”

“资什么敌?只是暂且教他们养着罢了。”

刘狮子一瞪眼道:“现在抢不回来,是仗没打完,仗打完可以再抢;仗就是输了,也能明年下了小羊羔子再抢,他们宰牲畜可没你们果断。”

刘承宗是没饮酒,等宾主尽欢,漠南军官各回信地,他也回了中军帅帐,左良玉跟吴思虎紧跟着就报名求见。

一帐看也不看按刀一旁的李栖凤,就对刘承宗开门见山地行礼道:“大元帅,漠南诸部一盘散沙,不说将功赎罪也就罢了,怎么还大加赏赐?”

刘承宗抬眼一看左良玉,想笑未笑。

宴席就是左良玉和吴思虎俩人筹备的。

他是没想到,自己赏赐漠南诸将,居然让左良玉有了气不过的感觉,真像个帅府将领一样,跑来提建议了。

他心说,漠南的事,难道还用你提醒啊。

漠南的组织体系是失败的,刘狮子当然比谁都更清楚。

一盘散沙都是好听的词,除了鄂尔多斯部,余下诸部军兵,都跟大大小小的马匪窝子没啥两样。

此次出战,也证明了即使是额璘臣,也难以在新的漠南蒙古诸部当中服众领军。

这对漠南都督府是坏事,对元帅府不算好事,但对刘承宗不是坏事。

“有功当然就该赏,有过自然也要罚,罚也要等额璘臣回来再说。”

刘承宗轻描淡写地回了一句,但他心里并不是这样想的,只是不能跟左良玉细说。

因为他心里就没有真的把漠南诸多万户、千户,真的当万户千户来看待,那都是他滥授名器封出来的。

但那有啥办法,俗话说为名与器不可假人,滥授名器,就是因为当时身在青海的他,对身在漠南的杨麒等人,无法提供任何支援。

唯一能给与的支援,就只剩滥授名器的一纸空文来招揽人心。

人家真信。

那个时候的政策,救了漠南都督府的命,但如今也成为整肃漠南军纪的困扰。

说白了那就是一个个千户百户,出兵打仗,最多算把总和管队,甚至连中下级军官都比不上,不少人根本就是老兵,没有接受过正经的军事教育。

却要他们自己去指挥战争,当然有力不逮。

“吴思虎派北元营骑兵前往各千户信地传令,明日将有功军兵报来,发赏功牌,一千户部择选英勇敢战之士十人送来,各携战马兵甲,俱授拔突儿封号,立拔突营。”

刘承宗建军出身,整军经武这种事情信手拈来。

漠南骑兵就是军纪再不行,也能挑出几百个勇士,把这些人好好练一下,放回各万户部,很快就会成为新的中坚力量。

最关键的是,漠南骑兵不服额璘臣,但是对他的命令,可是服从得很。

待吴思虎领命,刘承宗看了左良玉一眼,笑道:“这拔突营,就有劳左兄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