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诸天皇帝聊天群 > 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燕世子

诸天皇帝聊天群 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燕世子

作者:洛九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2: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汉王朱高煦望着李文忠那熟悉的样貌,第一眼,还以为是李景隆那草包来了。

但当感知到后者体内,那似有似无,却给他强烈危机感的气息时,立马脸色一变:

“你是李景隆……不,岐阳王李文忠?!!”

洪武十七年,曹国公李文忠病逝,追封岐阳王,谥武靖,配享太庙。

因此,他称呼李文忠一声岐阳王,倒也说得过去。

皇太孙朱瞻基眯了眯眼,说道:

“敢问岐阳王,陛下可还有旨意?”

李文忠自怀中掏出一封家书,随手一扔,就扔给了皇太孙,说道:

“还有高炽给你的一封家书,他身子太弱了,若是来到这里,恐怕会遇到危险,就由我代为转交。”

“好了,你们继续比试吧。”

说罢,李文忠就后退一步,藏在了暗处。

既然陛下都下达旨意,说这一次只是一场小小的“比试”,那他只需要看着这叔侄三人的性命就行。

汉王朱高煦并未有任何不满,只是在见到拆开家书后,脸色变得难看的皇太孙,说道:

“小狼崽子,是不是老大让你投降?”

“哈哈哈……朕就知道,老大这性子,太软弱无力了。”

“放心,虽然你这小狼崽子这一次是主动上门送死,但念在老大与朕的兄弟情谊上,朕会好好让你在太阳星做客的~”

“美人?法宝?修炼之法?应有尽有,只是,不能离开太阳星。”

心情畅快下,汉王朱高煦索性也就直接说出自己准备如何处置这小狼崽子。

杀是不会杀的,还有老大,老爷子在,但囚禁几年,还是没问题吧。

他这一次非要让这小狼崽子长个教训不可!

皇太孙朱瞻基看完了家书后,面无表情的将其撕碎,任由碎屑漫天飞舞。

随之一起离去的,还有他那颗名为帝王之心的野心,冷冷道:

“做客?免了吧,二叔还是随朕去朕的天地做客!”

说罢,皇太孙朱瞻基怒而出手,一层血光笼罩了道体,竟是已经使出了禁忌之术,强行提升修为。

汉王朱高煦祭起法宝,匆忙格挡,只感觉自己面前的,好似一尊苍天巨兽,“噔噔噔”连退数步。

尚在困惑,那等家书中,究竟写了什么,让这小狼崽子这般忿怒时。

恰巧一个小小的碎片在眼前飞过,其上只有短短三个字

【燕世子】

汉王朱高煦愣了一下,燕世子?好熟悉的称呼,自靖难之役后,就不复存在了。

难道……老大觉得这小狼崽子做的太过分了,准备禀明兴宗陛下,罚这小狼崽子为燕世子?

那谁是燕王?肯定是老大那个软弱可欺的胖子了。

一念至此,汉王朱高煦哈哈大笑道:

“原来是这样!老大这人啊,果然太软弱了。”

“燕世子,那今后见到由检他们,是不是还要行礼叩拜?”

“哈哈哈”

皇太孙朱瞻基愤怒道:

“闭嘴!!!”

“给朕死!”

……

聊天群内。

宋太祖赵匡胤:渍渍渍,好一场叔侄相残的闹剧啊,想不到我在三千界也能看到这样一场热闹。

秦惠文帝嬴驷:叔侄相残???谁?

汉高祖刘邦:莫非是隋高祖和唐国公李渊?好像也不对。

汉高祖刘邦:隋炀帝,你又和唐太宗交手了?

隋炀帝杨广:没有啊,朕忙着提升修为都来不及呢。

汉高祖刘邦:不是你?那是哪个叔侄……哦~我知道了。

唐太宗李世民:有意思,那对叔侄还在斗?

晋惠帝司马衷:你们在说谁?

宋太祖赵匡胤:没呢,你们是没看到,斗的老残酷了,都开始用上禁忌秘术,强行提升修为了。

宋太祖赵匡胤:我都好奇,这叔侄两,前世是不是不共戴天的冤家?

晋惠帝司马衷:你们到底在说谁啊?朕怎么没印象?

汉高祖刘邦:嗯,有道理,说不定前世还真是冤家。

晋惠帝司马衷:你们……

隋炀帝杨广:这有什么难猜的?除了朱瞻基,还有那个被自己亲侄子烤了的朱高煦,还会是谁?

明英宗朱祁镇:……

明孝宗朱佑樘:……

晋惠帝司马衷:哦,原来是他们啊。

汉高祖刘邦:明太宗,你能不能说一说,到底是怎么想的?

汉高祖刘邦:就算朱高煦在靖难之役救了你好几次,你也不至于真说什么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吧?

汉高祖刘邦:你难道就没想过,你一个千古不易的逆贼,登基之后,要是连明太祖亲封的燕世子都不立为太子……

明英宗朱祁镇:哼,肯定是谣言!!

明英宗朱祁镇:太爷爷英明神武,怎么会这般……

明太宗朱棣:不,朕确实对高煦说过,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

明英宗朱祁镇:……

明英宗朱祁镇:太爷爷你怎么?

魏武帝曹操:正常,孤的嫡长子要是连路都走不动,还要人搀扶,体胖多病。

魏武帝曹操:然后嫡次子英勇善战,还屡屡于战场之上救孤性命,孤也会偏向嫡次子。

秦惠文帝嬴驷:尤其是,明太宗是一个武皇帝,一定会偏心最像他的汉王朱高煦。

明太宗朱棣:哎,老二很像当初的朕,但,唯有一点,朕有脑子。

隋炀帝杨广:所以,汉王朱高煦没脑子?哈哈哈。

汉高祖刘邦:你还没说呢,为何还要屡屡给朱高煦希望?

明太宗朱棣:靖难之役时,朕当时根本没就想过能赢。

明太宗朱棣:就算朝中老将所剩无几,但父皇留下的那些年轻将领也不容小嘘。

明太宗朱棣:所以,朕就……登基之后,朕也犹豫过,因为高炽他的身子太弱了。

明太宗朱棣:朕怕高炽是下一个大哥,比朕还要更早去地下。

明太宗朱棣:朕若是传位于瞻基,高煦他定然不服,大明天下经不起再来一场靖难之役了。

宋高宗赵构:所以,还是汉王朱高煦没脑子啊,为何要起兵造反。

宋高宗赵构:但凡他在等个十几年,不,等十一年,就能熬死明仁宗,明宣宗。

宋高宗赵构:如此一来,土木堡之变,说不定就不会出现。

魏武帝曹操:不,依照明宣宗的性子,知道自己将死之时,一定会带着汉王朱高煦一起走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