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 第三百六十三章,张海诚死

张海诚心中有些恐惧,钦差来的这么快,明显是早有预谋。

他想去找李甲商议,可却得知,从昨天和他说完话,李甲就没有回营。

李甲跑了。

李甲孤身一身,找个林子一钻,自然很容易就能脱身。

可张海诚不一样,他不能放下手中的这些人马不管,他舍不得,没有了这些兵马,他在乱世之中什么也不是。

钦差来势汹汹,张海诚慌乱不已。

但此时已无退路,他只好多带了一些卫队,负责自身防护。

如此前往迎接了钦差。

见面之后,张海诚心中的警惕反而消散许多。

来的钦差乃是衍圣公之孙,山东孔氏的孔昭培大人。

此人今年入仕,虽然品级不高,但地位显赫,被吴王任命为钦差大臣,来此宣旨。

作为天下世家之代表,孔家一向代表着保守派的利益,如果方永真的要对他动手的话,不应该派这样的人选。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就像是要杀岳飞,要派秦桧作为人选,而不能选李纲、胡栓这样主战派的代表。

此外,孔昭培带的人也不多,只有一个副官,十几个护卫,看上去并无要动用干戈的迹象。

不过为防万一,张海诚还是集结了不少军队,假称“聆听圣训”,实则还是为了自身安全着想。

孔昭培找了一处高台宣旨。

首先宣读的不是张海诚的圣旨,而是其手下的几名将领,分别被封为两个二等男,一个一等男,还有一个三等子。

这属实令人意外,因为张海诚并未为这些将领表功,他们也丝毫没有准备,只能又惊又喜的接过圣旨。

他们自觉的尽力克制着脸上的表情,装作一副不怎么在意的样子,但实际上在旁人的视角中,他们的嘴巴已经咧到了耳朵根。

张海诚看了这四人一眼,没等他多想,便轮到了他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闻社稷砥柱,必倚忠烈之臣;疆场干城,须仗骁锐之将。察荆州守将张海诚,禀赋忠勇,器识非凡,扫平逆贼,戡乱安民,功在社稷,德被黎元,忠肝义胆,可昭日月!

今特进封张海诚为江陵侯,赐丹书铁券。望卿益加勤勉,恪尽职守,为朝廷藩屏,作黎庶干城。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隆庆二十年七月十九宝玺。”

侯爵,侯爵!

圣旨念罢,张海诚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他心中警惕消散,迫不及待的上前接旨,孔昭培手下的侍卫呈上侯服宝印,张海诚看着这一切,心中更加激动,乃至热泪盈眶。

终于,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他张海诚凭借着一介小小寒门出身,一步一步,凭借着自己的努力,终于成为了世袭罔替的尊贵侯爷!

然而,正当张海诚欲接过圣旨时,身侧有一人突然冲出,从怀中掏出一把手枪,快速扣动扳机,砰砰砰!孟良熟练的快速扳动击锤,火帽撞击,五发子弹连续射入张海诚体内。

局势瞬间大乱。

士兵们见张海诚身死,害怕朝廷清算,迅速围了上来,局势紧张不已。

四位主要将领心中同样慌乱不堪,从情理上来说,他们此时应该立刻组织士兵,为张海诚报仇,但是从法理上讲,他们已经是子爵了,真的还要为张海诚报仇吗?

几人有些犹豫。

打拼了大半辈子,谁也不想轻易丢掉手中的爵位。

这时,却见孔昭培警惕的退至众人身后,一副震惊的模样,看着孟良道:

“孟大人,你这是为何?为何袭杀朝廷功臣!”

这一举动让众人摸不着头脑。

难道这不是朝廷的安排?

孟良道:“我与张海诚有夺妻之恨,不共戴天,早欲杀之而后快,今日只为私情,不为其他,情愿任凭处置!”

说着,孟良往下面招了招手,一个女子跑了上来,被孟良抱在怀里。

正是张海诚之妻,蒯氏。

张海诚将妻当做货物使用,命其妻伺候孟良已久,所谓日久生情,在孟良多日的使用之下,蒯氏早已沦陷。

孟良又做深情人设,表示即便放下这一身官服不要,也要救蒯氏出水火。

蒯氏也是大族之女,如果不是被张海诚夫纲所迫,又岂会行此脏垢之事,当即便心许孟良,感动不已。

如此,便有了今日之事。

众人眼见蒯氏投入孟良怀抱,今日的变故便从公事变成了张海诚的家事。

如果是朝廷要对张海诚的部队动手,那么张海诚手下的士兵自然会进行反抗。

可如果只是张海诚自家的龌龊……

士兵们还会拼命吗?

孔昭培一声令下,命人将孟良和蒯氏一同抓捕,押送至京城审理,又对下方表示,今日之事与众将士无干,朝廷的封赏照旧。

众将士闻言,大部分人心中已经接受大半。

之前那四位张海诚的将领见状,也不愿反抗,反而出言安抚麾下士兵。

士兵们很快安定下来。

不过其中自然也有张海诚的死忠,不愿善罢甘休。

但是这些人人数不多,翻不起什么大浪。

孔昭培将这些人暗暗记住,张海诚已死,这些人还能蹦跶多久?

之后,张海诚的尸体被运往洪泽老家,以侯爵之礼下葬。

虽然他死了,但在官面上他至少还是侯爵,该有的待遇不能少,这点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

张海诚扫荡湖北,覆灭无数世家大族,积攒下来的钱财有两成左右分给了麾下诸将和士卒,这笔钱方永就不打算追回了。

剩下的八成,将由淮阴军清点,带回京城,交给张海诚的之子继承。

张海诚的儿子会继承张海诚的爵位,不过没有了兵权和封地,爵位就只是个空壳罢了。

张海诚死后,其手下兵马很快被打乱,分往各地,湖北全部被方永收入囊中。

孟良被押送回京。

还未到京城,大量的奏折便率先涌入皇宫,为孟良求情。

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因为张海诚屠杀了大量世家,如今孟良杀张海诚,虽然行为上罪大恶极,但是却被世家们毫无疑问的视为英雄。

中夏的律法总是灵活的。

圣人训义的解释权在世家手里。

他们总能找到角度为孟良脱罪。

不过此时的孟良心情却并不好。

他并不在乎杀死张海诚的罪过。

因为他杀死张海诚是奉了方永的旨意做的。

方永肯定会在暗中保下他。

他心情差的原因主要在于,没有抓到李甲,让李甲跑了。

这是一个隐患。

现在他只能期望没有了张海诚,李甲便会泯于众人。

否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