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官 > 第94章:奴隶与将军【1/3】

汉官 第94章:奴隶与将军【1/3】

作者:江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1: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好一个太史子义,竟然学会偷懒了!”

翌日,看着手中的书信魏哲不由得一阵失笑。

可调侃归调侃,魏哲最终还是签了调令。

“子尼,调一支带方老营过去吧!”

闻听此言,国渊忍不住开口道:“君侯,若是如此带方便仅剩两营军屯了,这……”

“无妨!”魏哲闻言当即摆了摆手道:“秽貊已灭,三韩已亡,带方已然无需再留驻太多屯兵,留些民屯即可。”

相比于乐浪郡而言,如今辽东郡与辽东属国的局势反而更严峻。

辽东的战略重心也该向西偏移了,至于朝鲜半岛目前内政才是重中之重。

再说了,扶黎营可是一支边郡常备军。

这是什么概念?

简单来说,就是幽州出钱出粮养了一支千人规模的脱产士卒。

要知道职业武夫在大汉向来可都是稀罕货,即便只千人亦是不小的力量。

毕竟这群人只需要操练杀人技艺即可,时间一久自然熟能生巧。

若非如此,朝堂也不会只以千人为单位在边郡安置各营。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张纯造反之初最先袭击的便是扶黎营。

不过现在好了,扶黎营以军屯填充之后就是自己人了。

反正整个大汉朝薅羊毛的人多得去了,也不差他这一个。

然而恢复扶黎营兵员的事情好解决,但另一件事就有点麻烦了。

……

“阎柔?”

看着太史慈在信中提到的名字,魏哲忍不住眉头微皱。

此人他倒是知道,放眼汉末或许不算什么,但在幽州却算是一个传奇。

因为此人算是真正实现了从奴隶到列侯的逆天翻转。

据说阎柔年少时曾被乌桓、鲜卑俘虏,被当做牧奴驱使,但此人不仅没有沉沦,反而在塞外草原上学了一身骑射武艺,并且趁机逃归大汉。

曹操称霸北方之后曾拜护其乌桓校尉,赐爵关内侯,待其如子,曹丕也视其如亲兄弟,令阎柔坐镇北方,待曹丕称帝后,阎柔更是晋为度辽将军,封县侯。

可以说他硬是靠着自身的能力,以最卑微的出身走到了金字塔上层。

也就是汉末太卷,否则换一个地域或许也能成就一番霸业。

不过话又说回来,魏哲虽然知道此人的才能,但别人不知道呀。

想要举荐这么一个人当辽东属国长史,那可不是一般困难。

没办法,论出身阎柔甚至比不上关羽、张飞,更别说刘备了。

念及此处,魏哲想了想当即开口道:“告诉子义,待我见过此人再说!”

太史慈的亲兵闻言顿时明白,立刻告辞离去。

说来也是苦了这些亲兵了,来回穿越辽泽一般人可吃不消。

然而让魏哲意外的是,没过多久太史慈竟然风尘仆仆的赶到了襄平城,并且还有一个身长八尺,虎体猿臂,彪腹狼腰的黑衣青年相随。

魏哲只是淡淡扫一眼,便大概猜到此人是谁了。

此人虽看起来浓眉大眼,相貌平平,但眼睛却锐利如电,一看就是善射之辈。

果不其然,太史慈谈笑了几句之后便给魏哲介绍道:“兄长,此人便我是与你提过的阎子昂!”

话说太史慈在给魏哲去信之后并没有就这么干等着。

在梳理辽东属国六县事务的同时,同时他也派人去联系阎柔。

幸好,由于张纯作乱阎柔如今正在辽西郡落脚。

故此在收到太史慈传来的消息之后,阎柔几乎没有一丝耽搁就立刻动身。

不是他不想矜持,实在没有让人三顾茅庐的资格。

要知道他阎柔也不是最近才出名的,然而幽州诸郡长吏却从未当回事儿。

这使得阎柔纵然想要出仕,但也依旧与刘备一般苦无出头之日。

所以当看见魏哲时,阎柔表现的十分恭敬,丝毫没有恃才傲物之态。

“广阳阎柔,见过府君!”

魏哲见状当即笑着将其扶起,而后也不着急盘问便令侍从上酒菜。

甭管是不是做样子,但不得不承认礼贤下士这一招是真好用。

越是位高权重者,使用的效果就越好,眼下便是如此。

见魏哲这般平等相待之态,阎柔心中顿时一阵翻涌。

越是出身卑微者,其实就越是在乎别人尊重。

即便抛开魏哲两千石太守的身份不谈,他的诸多事迹阎柔也早有听闻,并且暗自佩服。

这么一个幽州知名的豪杰人物如此折节下交,阎柔自然难免有些激动。

而魏哲在寒暄片刻之后,方才温声问道:“阎君之名我亦是早有耳闻,今日相见,不知足下可有教我?”

此言一出,太史慈当即静静的在一旁喝着黍酒,笑而不语。

阎柔知道这是魏哲对他的考校,于是略做沉吟便镇定的开口了。

不过他并没有一上来就建言献策,反而说起了别的。

“乌桓人,亦唤作乌丸人,本是东胡一支,原与鲜卑同为东胡部落之一,秦末之时匈奴破东胡后,此辈方才逃窜至乌桓山,遂以山名为族号。”

一边说着,阎柔竟然还用手指沾着酒水在案几上画图示意。

虽然地图十分简略,但见他这幅模样显然是曾经过去那个乌桓山。

这让魏哲顿时意识到,阎柔对乌桓人的了解恐怕比他想的还深。

不过阎柔却不清楚,依旧画着地图介绍着。

然而魏哲越看却越觉得不对劲,这……不正是大兴安岭一带吗?

若是阎柔所言不假,那么无论是乌桓的乌桓山,还是鲜卑人的大鲜卑山(嘎仙洞所在的大兴安岭北段),都应该是大兴安岭的一部分,只不过一个在南端,一个在北端罢了。

而在介绍了乌桓人的由来之后,阎柔又道:“乌桓之俗与中国其实颇为相似,妇人能缝皮革为衣、制帐幕,作文绣,织氀毼。”

所谓氀毼,即用毛织成毯子。

即便是被掳走的,但阎柔毕竟在乌桓部落之中生活了多年。

而且相比于普通汉人奴隶,他的见识和眼界显然更胜一筹。

“中国以县乡亭里为制,乌桓其实亦有法度。”只见阎柔继续道:“不过此辈以部、邑、帐为制。部落以【大人】为尊、邑落则以【小帅】为尊,邑落之下则以帐落为基。一帐落人数多少往往无定数。”

“往年不论,如今乌桓往往数百千帐落便可自为一部。部落大人有所召唤,通常刻木为信,邑落传行,违大人令者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