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官 > 第47章:润物无声

汉官 第47章:润物无声

作者:江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1: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次日,政事堂,

知行书院的辩经经过不出意外的传入魏哲耳中。

当得知张松与法正不对付,司马懿和庞统互相瞧不上眼时,魏哲哈哈一笑。

他当然知道张松此行的目的。

但魏哲就是没有召见他,而是等着张松自己送上门来。

他倒是要看看,张松这回还会不会玩持才傲物那一套!

不过随即魏哲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当即开口道:

“公瑾,去通信院问问,今年书院的岁课考核结果如何?”

周瑜闻言不敢怠慢,躬身一礼后疾步朝外间走去。

片刻之后,便见他额头见汗的拿着一封奏疏赶回。

“唔~”魏哲没有说什么,只是展开细细浏览起来。

果不其然,这份名单开头便是诸葛亮、司马懿、法正等人。

话说知行书院如今虽有学子千余,但这次岁课考核,成绩为“甲等”者却仅有十二人,成绩为“乙等”者则有三百零八人,其余成绩皆为“丙等”。

魏哲看罢沉吟片刻又让周瑜将奏疏递给两侧国渊、荀攸、戏志才、张昭。

如今魏国草创,能在政事堂议政,任“参知政事”的也就这四人。

田丰本来有可能位列其中,但终究还是错过了。

片刻之后,魏哲敲了敲案几,问道:

“尔等觉得……这批人该如何安置?”

张昭最先开口:“殿下,臣以为循旧例将这十二人授以郎官,令其入尚书台观政即可,至于另外三百余人……”

他顿了顿,方才补充道:“不如在邺城侯选,若各县有缺可即时递补。”

国渊闻言也忍不住点了点头:

“如今各郡县官员多有鱼目混珠者,正该裁汰一批,整肃风气。”

要知道魏国治下足足有四百九十六县,这其中并不是每个县令都合格的。

有很多县令当初不过是为了维稳方才混上去的,实际能力并不称职。

这样的情况国渊知道,荀攸也知道。

然而他想了想却眉头紧皱的摇了摇头:“拔苗助长,非育才之道!”

不错,知行书院出来的士子确实堪称是魏国嫡系,忠诚度上略有胜之。

但这些年轻人一个个刚从书院出来,并没有多少治理地方的经验,贸然让他们主政一方恐怕会适得其反。

戏志才听完荀攸的解释后当即颔首赞同道:

“书院培养学子不易,我等为国储才确实应该谨慎一二。”

因此之故,戏志才提出了一个和张昭截然相反的建议:

“不如将这甲、乙两等学子俱遣至地方,或为亭长、或为乡啬夫、或为县吏,观政一年,一年之后再招至尚书台考核策问如何?”

不得不说,戏志才算是将魏哲的“国学”给读透了。

实学、实政这两点他算是贯彻的踏踏实实,没有半点偏差。

魏哲听罢当即便忍不住颔首道:

“此言大善,就如此办理罢,日后皆依此例。”

言及此处,魏哲话音微微一顿,想了想又补充道:

“待此辈观政归来,吾当亲自问策,辨其优劣,为国择贤!”

见魏哲这么一说,国渊等人自然再无异议。

不过戏志才的建议也确实让他们有所启发,觉得貌似还是小瞧了“国学”。

于是待傍晚散衙之后,国渊等人都忍不住重新拿起《知行录》研究起来。

其实论理他们都算是“实学”一派的大臣。

只是以往他们并没有一个系统性的理论指引,故此大多都是循本心而做。

眼下有了实用、实学、实行、实政的明确主张,国渊等人忽然意识到这便是他们以往所遵循的施政纲领,只不过以前并未总结出来,故此在某些事情上一不小心就会无意识的偏移这个原则。

……

且不说几位参政大臣如何温故而知新。

当政事堂的命令下发之后并没有在邺城掀起多大的风浪。

不过区区斗食吏而已,没有谁会在意。

除了书院有个别士子颇有微词,认为尚书台苛待良才,不知礼贤之道。

这也不奇怪,林子大了什么鸟都会有的,傻鸟自然也不例外。

幸而除了个别傻鸟之外,其他书院士子都没有挑三拣四。

尤其是那些将《知行录》奉为圭臬的学子,对国学领悟越深就越理解尚书台的安排,一个个不以为苦,反而踌躇满志,准备趁此机会践行所知。

用这些人的话来说,这便是他们由凡入圣的第一步!

有时候改革就是这样,并没有什么大的动静,轻描淡写的就把事情给办了。

反之,若是魏哲郑重其事的颁布法令,昭告四方,表示要推行科举制,那么这件事的阻力反而会大大增加。

春雨贵如油,润物细无声;诚哉斯言!

而就在书院内部议论纷纷之时,魏哲也终于接见了张松。

“蜀郡张松,拜见魏公!”

初见魏哲,张松便恭恭敬敬的大礼拜倒在地,没有半点倨傲之色。

魏哲细细打量了他一眼,终于明白前世曹操为什么会看走眼了。

说句老实话,这还真怪不得曹操。

当下虽然也以貌取人、注重官员威仪,但对于有才而貌丑的人却很大度。

相貌奇古、容貌古拙、有奇人之相等等,便是对此类人的美化。

但张松的形象却不仅仅是个头短小,容貌丑陋那么简单。

他除了是五短身材之外,还顶着个大脑门、尖脑袋、塌鼻子、大龅牙。

这种五官分开来看就已经够丑了,汇于一人身上就更惊世骇俗了。

说句不好听的,这样的相貌恐怕几百年都难出一个。

这或许便是张松饱读诗书,却依旧看起来气质猥琐的缘故。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也难怪张松为人放荡,不治节操了。

毕竟越是自卑的人自尊心越强,张松敏感冲动的性格恐怕就是这么养成的。

幸好魏哲早就做好心理准备,面对张松时并没有露出丝毫不悦或惊诧之色。

他甚至都不用刻意做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模样,只要拿出以往平和待人的姿态,张松就已经觉得遇到明主了。

于是不等魏哲开口,张松便主动将益州的地形地物、山川险要,以及兵器府库、兵力部署等等军事机密,一一报告给魏哲,还献上一份机密舆图。

张松这么主动,倒是有些出乎魏哲的预料。

他还以为张松要回去好好想想再决定要不要上他的车呢,现在看来张松应该对邺城的所见所闻挺满意的。

想到这里,魏哲心中一动,当即笑着看向张松:

“子乔如此厚意,倒是让吾有些惭愧了。”

“不过……《知行邸报》在益州尚缺一个总编撰,不知子乔有没有兴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