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官 > 第126章:大将之才【4K】

汉官 第126章:大将之才【4K】

作者:江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1: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是夜,月明星稀。

井陉关上,只见不少戍卒正疲惫的打着哈欠。

作为太行要道,井陉关的守卫其实并不多,不过一曲士卒而已。

倒不是常山国抽调不出更多的人手,而是两百人就已经足够。

再多,狭小的井陉关城就容纳不下了。

况且井陉关的后勤补给可不容易,山路曲折,转输损耗远胜他处。

在此处维持两百戍卒的耗费,都够山外千余郡兵生活了。

故此井陉关的戍守士卒太多了,常山国也无力承担。

若非太原郡被魏军所占,井陉关的戍卒甚至会更少。

要知道在桓帝之时关内的戍卒不过五十余人,并且是负责收取来往商队税费的。

现在世道乱了,井陉关的日子也变得艰难起来了。

以往油水肥厚的逍遥之地,已然变成了钱多事少离家近……不对,是钱少、事多、离家远的苦差事了。

所以眼下井陉关内的戍卒有一个算一个,基本上都是没门路的苦哈哈。

指望他们兢兢业业的守夜,还不如先把每个月的米粮足额发放了再说。

比如此刻,当看见城下驿道上仿佛有一道黑影闪过,康衢并没有在意。

反倒是一旁的戍卒有些犹疑道:“伍长,我好像看见一个人影。”

康衢闻言却随意的打了个哈欠:

“哪有什么人影,一定是你眼花了。”

“山里的野物这么多,估计又是什么东西下山了。”

若井陉关还像以往那般油水肥厚,康衢倒是不介意出去巡视一番。

但是现在么,他能站着不睡觉就已经很对得起州牧了。

正当康衢想着要怎么托关系调离这鬼地方的时候,便听得“嗖”“嗖”破风声响起,康衢便感觉喉咙一痛,立刻摔倒在地。

结果康衢还痛苦的捂着喉咙在地上“嗬~嗬”扑腾呢,他左侧的戍卒亦是猝然被一支冷箭射中右眼,直贯入脑,倒地就睡。

不过这么大的动静自然瞒不过关城上的其他戍卒,一时间警声大作。

然而已经为时已晚,城墙下只见赵云将手中的弓箭随手一扔,便向上抛出一道绳勾,三两下便爬了上去。

若不是夜射的难度太大,赵云刚刚甚至想玩一手连珠箭。

而当赵云飞速登上井陉关城头时,后方不远处隐藏的八百魏军亦是飞速向城头涌来,一个个扛着简陋的梯子便开始蚁附夺关。

不过一转眼,井陉关上已然是鲜血满地,惨叫不断。

即便睡着的戍卒被尽数惊醒,一个个提刀持枪的朝赵云等人杀来,但还是陷入了苦战之中。

因为随着赵云等人在关城上方站稳脚跟,后续爬上城头的魏军士卒越来越多,不过片刻功夫竟然就和城头戍守的袁军数量相当了。

当局势发展到这一步之后,结果自然不用多说了。

常山赵子龙,是常山国的常山,亦是常山关的常山。

在赵云的左冲右突之下,不过半个时辰这座险关竟然就这样被他拿下。

不得不说,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偷关。

以有心算无备,井陉关压根就没有考虑防御常山国这边。

否则若是堂堂正正的以大军攻打,死上数千人也未必能拿下这座井陉关。

……

在砍杀完最后一名抵抗的袁军之后,赵云顾不上打扫战场便下令道:

“快,点火,发信号!”

毕竟拿下井陉关只是手段,打通太原郡和常山国的联系才是根本目的。

与此同时,井陉关西侧一里外的一处河谷间早已挤满了密密麻麻的魏军。

甚至就连身为并州刺史的徐荣,今夜都亲自率兵在此处等候。

没办法,井陉关的位置实在太重要了,这是太原郡到常山国的唯一通道。

这条路如果打不通,徐荣就只能在上党郡和高干死磕了。

但上党郡的壶关照样是一处天险,并且被高干严防死守,短时间很难攻破。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导致并州军几乎被排除在这场袁魏大战之外。

不过,这里面也有这场大战提前爆发的缘故。

若非如此,徐荣纵然是绕道代郡也要赶回来参与此次大战。

正当徐荣心中有些焦急的时候,一旁的亲卫忽然面色惊喜的指着不远处的山头。

“看,火堆!使君,他们真的成功了!”

徐荣见状心中终于大定,当即没有半点废话的眼神坚毅道:

“入关!”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河谷中早已等候许久的魏军亦是不由发出一阵欢呼。

经过这一年的安置,这些青州流民兵早就已经打磨成魏哲喜欢的样子。

甚至经历过青州乱象的他们,反而更加适应屯兵的生活。

左手锄头、右手汉剑,他们哪一个都不想放弃。

“快快快~”

在一个个军吏的催促下,只见一条长蛇很快便顺着蜿蜒的山道朝着井陉关前行。

一炷香后,当徐荣率领并州军踏入井陉关时,赵云这才松了一口气。

不过看着关城下那一眼望不到头的长蛇,赵云不由诧异道:

“徐使君,你这是倾巢而出了?”

“那倒不至于。”徐荣闻言当即哈哈一笑:“上党和匈奴那边还要人看着呢,这里不过才两万人罢了!”

可话虽如此,但这两万人却基本上都是并州军的精锐。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说徐荣倾巢而出也没错。

为此上党郡那边崔琰甚至不得不转为守势,依靠关卡抵御高干的侵略。

而见徐荣这么一说,赵云当即忍不住大喜。

当下和后世不同,不同战场之间的消息传递是十分滞后的。

此刻赵云并不知道信都城下的战况如何,但他清楚有了并州军这两万生力军的加入,信都之战的胜算便又多了一分。

然而赵云话音未落,徐荣却面色严肃的摇了摇头:

“不行,不能去信都。”

“不去信都?”赵云瞬间忍不住瞪大了双眼道:“君侯可还在等着咱们呢?”

五万对六万,单单从兵力上来看,信都战场魏军还是处于劣势的。

是故赵云想象不到还有哪个目标比支援自家主公还要重要。

但赵云终究还是年轻了些,勇则勇矣,谋略却尚有不足。

相比之下,徐荣作为独当一面的大将显然就要成熟多了。

在他看来与其东出常山,支援信都战场,不如直接率军南下,绕到袁军背后,横插在广宗和邺城之间,切断袁绍的退路。

如此,便可对袁绍形成釜底抽薪之势,彻底断绝他的生机。

从这个角度来看,徐荣的战略眼光确实要比赵云高上一层。

因为他率兵东出最多也就是让袁军重伤,但是南下却能直接致袁军于死地。

所谓“大将之才”其实就是如此,他们往往能在诸多目标中找到最为致命的那个。

幸好赵云也不是蠢货,见徐荣这么一说也立刻反应过来。

不过他依旧忍不住有些担忧道:

“那……信都怎么办?”

不想徐荣却认真而坚定缓缓道:“我相信君侯!”

徐荣对魏哲的信心甚至比对自己还足。

他不相信那个屡屡破国擒王,收复洛阳的边郡豪杰会被小小信都难住。

当然,若非他是魏哲乡党中的乡党,徐荣也不敢这么冒险。

毕竟他此举相当于置主公的安危于不顾。

换做一般将领纵然知道最优解,也未必有胆子敢这么做。

而见徐荣如此坚决,赵云思量片刻后终于缓缓颔首。

当晚,在赵云的引路下并州军便轻易拿下真定城。

毕竟无论赵云和徐荣如何考虑的,常山国终究是绕不过去的。

于是次日一早随着消息传开,整个常山国顿时炸开了锅。

尤其是常山相孙谨,听完属官的汇报后当场便吓得昏了过去。

好不容易被医官唤醒之后,他更是气急败坏的大喊着要弹劾黑山军通魏。

但不管他怎么说,郡府上下依旧是人心惶惶。

……

话分两头,当常山国风雨飘摇之际,大汉其他地方也不安稳。

随着冀州大战的消息传开,很快便牵动了天下人心。

原因很简单,无论胜者是谁,那个人很可能就是日后的河北之主。

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自然不想让两人分出胜负了。

譬如长安朝堂,很快便以天子的名义派遣太傅马日磾持节安抚天下。

虽然马日磾与占据洛阳的士孙瑞私交不错,但他还是绕道河东闻喜,由河东郡入上党,而后从上党进入冀州。

袁绍得知之后并没有拦截,反而传令邺城将马日磾用水路送至信都。

他倒不是和马日磾有什么交情,只是觉得这是个好棋子。

虽然当下朝堂权威日渐沦丧,但大义终究还是有几分的。

于是在见到马日磾后,袁绍当即拿出往日的名士姿态一番诉苦。

反正说来说去就一句话:都是魏哲的错,他也是被逼无奈。

并且还拿当下的战事举例,表示若是马太傅能劝魏哲退兵,他便立刻撤军。

马日磾闻言亦觉得有几分道理,当即便持节前往魏军大营。

然而对于马日磾的到来,魏哲却有些无语。

若不是这老头手中拿着天子御赐符节,魏哲甚至不想见他。

故此当马日磾入帐之后魏哲没有丝毫废话,当即开门见山道:

“马公此行,所为何事?”

马日磾闻言当即肃然道:

“衔命来征,宣扬朝恩,示以和睦,何喜如之!”

“近年来关东州郡战乱频频,百姓流离失所……”

然而马日磾话刚说到一半,魏哲便毫不客气的打断了。

只见他眼神锐利的看向马日磾的双眼,冷冷道:

“这是天子的旨意,还是郭、李二人的旨意?”

此言一出,马日磾面色不禁有些难看。

可是由于如今长安确实被李傕、郭汜所据,此事天下皆知。

于是马日磾只能咬紧牙关挽尊道:

“左将军多虑了,此乃朝堂的旨意!”

毕竟马日磾心里也清楚,这并非天子的意思。

若是他此刻承认,那无异于那天子仅剩不多的权威替李傕、郭汜背书。

只是马日磾的坚持在魏哲看来却有些本末倒置。

这些汉室老臣难道没有发现天下权柄早就不再操于未央宫之手了?

即便他们在长安城中再次发动政变,一场党争的胜利也改变不了大局。

是故魏哲并没有给他留丝毫余地,毫不客气道:

“那请问马公,这是天子的朝堂,还是凉州人的朝堂?”

“若是天子的朝堂,王子师等诸位大臣难道都是天子赐死的么?”

闻听此言,马日磾终于无言以对。

可魏哲却没有放过他,谁让这厮自己糊涂也就罢了,还要拉别人下水。

“马公是不能言还是不敢言?”

见马日磾依旧沉默,魏哲这才义正严词的驳斥道:

“君自以为忠臣,却不知所行却是为虎作伥之事,又有何颜面责问于我?”

“道不同不相为谋,马公还是退下吧!”

说罢魏哲便摆了摆手,让左右将眼神茫然的马日磾带了下去。

只是魏哲没有想到,马日磾这老头一点都没有继承马融那豁达的心性。

被他两句话一刺激,这老头刚出大帐便口喷鲜血不省人事。

这下反而叫魏哲有些无奈了。

没办法,马日磾名义上终究还是天子使者。

若是让他就这样死在自家大营,传出去还不知道别人怎么造谣呢。

于是本来准备立刻打发马日磾离开的魏哲,只能暂且留下他让华佗诊治一番。

不过马日磾的出现只是一个插曲,甚至只是魏哲和袁绍较量的工具而已。

随着魏哲解决了这个舆论隐患之后,次日双方便再度掀起大战。

……

午后的骄阳下,毛坤已经不知道第几次神色癫狂的怒吼着杀上了城头。

然而一次次尝试后,毛坤毫无意外的都败在了袁军的重甲步卒“大戟士”之下。

最后一次若不是城下堆积的尸山够高,毛坤估计都已经摔死了。

云车之上,看着被医官抬下去的毛坤魏哲甚至连眉头都没皱一下便吩咐道:

“虎臣,你上。”

“喏!”

伺立在魏哲身后的焦山闻言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干脆领命下去准备。

即便魏军的尸首已经在信都城下堆成了小山,焦山也没有多说半个字。

焦山只知道主公让他上,那么他就不能让主公失望。

于是片刻之后,只见本就魁梧壮硕的焦山身披重甲出现在了阵前。

没有丝毫犹豫,他便率着又一批敢死之士朝着城头冲去。

当看见这一幕后,城楼下袁绍的面色不由越发凝重。

实际上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袁绍的心情就没有轻松过。

他知道魏哲的攻势会很猛,但是却没想到会这么猛。

这厮竟然一改往日秉性,直接摆开架势强攻信都,完全是一副不顾伤亡的架势。

对此袁绍虽然早有准备,可在他的预估中这一幕不应该出现的这么快。

要知道按照他原来的计划,大戟士至少要等到五天后才会出场。

可是今天随着魏军频频攻上城头,袁绍不得不提前祭出了这一招。

这让袁绍心中莫名的有些不安。

因为他本想利用城池先挫一挫魏军的锐气,待其势颓之后再联合城外袁军大营大举反攻,彻底将魏哲终结在此的。

兵法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魏哲纵然再如何能征善战,也终究避免不了这个规律。

只是袁绍万万没想到,魏哲压根不按常理出牌,一上来就是同归于尽的架势。

这简直就像是个愣头青……不过思量片刻之后,袁绍隐隐明白了什么。

与此同时,一旁的许攸似乎也看出了一些端倪。

只见许攸颇为欣赏的感慨道:

“这厮果然狡诈,他怕是已经看透了咱们的算计。”

“今日此人必然会尽全力攻城,若是不成明日魏公威怕是就要拔营离去了。”

看似像个愣头青,可实际上用得却是一力降十会的返璞归真之法。

逢纪听罢先是一愣,随即也忍不住微微颔首。

他倒不是看出了魏哲的算计,只是觉得许攸的看法确实是最好的解释。

当然,也就是面前攻城的人是战功赫赫的魏公威。

否则但凡换一个魏军将领,逢纪都要怀疑他会不会打仗了。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而在弄清了魏哲的想法之后,袁绍这边的就好应对多了。

略作沉吟,便见袁绍眼露寒光的冷声道:

“传令审正南,莫要留手了。”

“今日纵然不能阵斩魏公威这厮,也必需断他一臂,让他知道吾的厉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