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官 > 第63章:惨烈的对比【2/2】

汉官 第63章:惨烈的对比【2/2】

作者:江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1: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蓟县,讲武堂。

当堂中学子得知捷报内容之后,顿时忍不住惊呼连连。

能入讲武堂的人自然都是屯田体系里的老人,自然知道钟扈是谁。

只是以往钟扈都不显山不露水,多数时候都是辅佐在魏哲左右。

不像太史慈,平三韩、灭高句丽的时候都曾经领兵在外,独当一面。

故此幕府内部以往闲谈之时多有羡慕钟扈际遇之人,认为他只是运气好得以托生在玄莬魏氏,成为最可靠的家生子,这才有如今的权位。至于钟扈的兵法造诣,不少官吏都认为不过中人之资。

然而这次马颊河一战,钟扈的表现却是结结实实的打了不少人的脸。

以两万步骑全歼三十万青州黄巾,即便对方是乌合之众也十分惊人了。

更何况青州黄巾也并没有那么好对付,否则也不会逐孔融、占青州。

一时间,讲武堂内外都忍不住议论纷纷。

其实钟扈严格来讲不属于讲武堂任何一期,硬要说的话他应该算是助教。

早期魏哲在讲武堂授课时,便多由钟扈充当助手。

此刻恰逢其会,魏哲索性便将钟扈的捷报当做案例当堂讲解起来。

不过他并没有站在钟扈的角度,而是以青州黄巾为假设立场进行沙盘推演,毕竟对于现在堂下这群菜鸟来说钟扈的操作还是太高端了。

连最基础的战法都没有掌握透彻就接触太复杂的战术,对他们来说是祸非福,容易好高骛远,根基不稳。

相比之下,能完美的实施“以多欺少”的战术就已经很不错了。

要知道多少将领都是在自身占据优势的时候被敌军翻盘的。

……

须臾,一方平原河流地形的简易沙盘被抬了进来。

在这方面魏哲并没有搞太复杂的操作,就是最简单泥土所制,便宜耐操。

沙盘旁,只见魏哲指着中间的河流,神情肃然道:“大军行进,难免跋山涉水,而其中便要属渡水最为紧要,稍有不慎,便易全军溃败。”

“尔等记住,日后凡遇渡水处,无论彼时水深水浅,都需先遣斥候百十,各执小旗于四远高处架梁不动,而后先以一曲扎营于河岸据水,随即依次以一曲照法渡之。渡过一曲一部,即扎成一曲一部之阵。一部过完,扎成部营;一营过完,扎成大营,则一营方行。军械当整列完备,随时备战,无论何时何地,皆当照此法依行。”

当然,魏哲也不是仅仅只讲解战术层面的东西。

待众人都记下了刚才的话之后,他方才从战略层面解释道:

“《孙子兵法》有言: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便是此理。需知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尔等千万牢记——己身立于不败,而后方能求胜!”

可以说这波魏哲的授课已然有后世名牌讲师的风范了。

毕竟他从具体案例引申到战术、战略,可谓是深入浅出的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事实从堂中学子的恍然大悟的反应来看,他这堂课讲得确实不错。

也不知道是不是当老师习惯了,最后魏哲再次强调道:

“切记切记!如斥候倏然报警,即不必渡,各于两岸候战即可。临渡而喧,争渡而纵横者,平时捆打,临敌军法从事,连坐听管!”

“渡河如此,过山林亦是如此,临贼若遇滩泽、深林、大山,不可擅即暗过,须据形势,一面搜索,一面禀复中军,听令再行。”

或许是老师当久了,魏哲都变得有些啰嗦了。

不过讲武堂中的学子却不敢像后世学生那样不耐烦,甚至巴不得魏哲多讲几句经验之谈,好记下来回去暗自揣摩学习。

……

且不说魏哲在讲武堂如何好为人师。

随着渤海郡的捷报传回,蓟县上下很快也热闹起来。

即便魏哲入主幽州后,各郡早就习惯了胜利,但这捷报终究是听不厌的。

民心也好,士林名望也罢,有时候就是靠一场场胜利累积起来的。

于是没过多久,渤海大捷的消息便传遍了幽、辽、瀛三州。

毫无意外,冀州自然也收到了消息。

数日后。

邺城,州牧府。

“……钟扈于城下列阵,初时纵贼渡河,后率步骑两万以堂堂之阵在重合城南大破青州黄巾,斩首三万余,青州黄巾尽弃辎重,欲奔走渡河,然为魏军绕后所阻,再次大败黄巾贼,俘虏余众二十万人,幕府司马华雄阵斩青州黄巾渠帅张饶,缴获车甲财物无数。据闻左将军魏哲已上奏朝堂,表封钟扈为都亭侯。”

随着探子话音落下,大厅内顿时一片死寂。

包括许攸等人在内,一众冀州文武都不由脸色微变。

要知道他们刚刚才收到消息,寇掠泰山郡的三十万青州黄巾贼已经被泰山太守应劭击退了,应劭率文武大小十余战,前后斩首数千级,获生口老弱万余人。

可即便如此,应劭的战绩也可称之为大胜了。

先前探子回报时众人对应劭还赞不绝口,建议袁绍招揽此人。

只是现在和钟扈的战绩一比,应劭显然就不够看了。

即便是审配都忍不住抚须而叹:“未想魏公威麾下,竟还有如此大将?”

审配不是不清楚钟扈的底细,但正因为知道他才更加惊讶。

要知道像钟扈这种出身卑微的武夫,多以勇力闻名沙场,少有大将之风。

怎么说呢,钟扈的表现让审配忽然想起了一个人——卫青。

因为卫青不仅仅是其母卫媪和平阳侯家宾客私通生下的,幼年时还被生父当成奴仆来驱使,命其放羊,长大之后也不过是平阳公主的骑奴。

钟扈的战绩自然远不能和卫青相提并论,但不知道为什么,审配就是觉得两人挺相似的。

只是听了审配的感慨,上方的袁绍面色反而更加难看了,当即便面色阴沉的拂袖而去。

见此情形,堂下文武这才反应过来,刚才貌似说了不该说的话了。

没办法,谁让两边对比的结果有点惨烈呢!

冀州这边连区区一个河内郡叛乱都没能解决,甚至还搭进去一个猛将麹义,搞的邺城这边灰头土脸的。相比之下魏军那边却大出风头,也难怪袁绍会有些破防。

然而看着袁绍离开的背影,许攸、审配等人也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

这真不是他们不给力,实在是局势所迫。

毕竟现在冀州已经同时开辟了并州、青州、安平国三处战场,实在没有更多人力、物力来对付河内叛军了,能把河内叛军抵挡在冀州外面已经很不错了。

实际上就现在这个局面,审配都觉得有些危险。

纵然冀州再如何富庶,那也扛不住四方同时大战呀。

明明冀州的地理位置颇为不错,也不知道怎么就混成了四战之地。

也就是兖州方面还有曹操顶着,否则审配都想建议袁绍厚赏招抚麹义。

那什么,麹义说得其实也没错,袁绍有时候确实有点小心眼了。

麹义不就是平日里有些骄纵么,怎么能因此就对他赏罚不公呢?

现在好了,冀州好不容易有个大将,结果还让他们自己给逼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