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官 > 第55章: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2/2】

汉官 第55章: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2/2】

作者:江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1: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上一章已经修改】

——

午后,幕府正堂。

只见魏哲眼神锐利道:“吾欲析幽州以东为辽州,另设辽州刺史。”

此言一出,堂中文武都不由暗自思索起来。

确实,若在辽东之地另设刺史,政令上传下达确实要快速许多。

念及此处,戏志才当即好奇道:“不知安东都护府如何归属?”

“自然是归幕府直辖!”魏哲直言不讳道。

随即魏哲便令左右展开幽州舆图,指着辽泽道:“以辽泽以西,辽西郡、渔阳郡、右北平郡、广阳郡、上谷郡、代郡、涿郡等七郡,为新幽州,蓟县为州治。”

随后只见他的手指又从辽泽划向海东半岛的最东端,肃声道:“辽泽以东,以乐浪郡、东明郡、辽东郡、玄莬郡、辽东属国置辽州,襄平县为辽州刺史治所。”

闻听此言,戏志才、氏仪等人都没话说。

虽然重新划分之后两州东西距离依旧足足有两千里,但已经好很多了。

不过很快众文武都不由心中一热,暗自期待起来。

毕竟平白多出一个州刺史的官位,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桩好事儿。

然而令众人失望的是,魏哲却没有选择在场的任何一人。

因为他竟然任命尚在辽东郡学讲经的邴原为辽州刺史。

当此言一出,堂下不少官员都有些诧异,因为邴原的存在感实在太低了。

不过细细一想,众人也不得不承认魏哲这招果然精妙。

首先论资历,邴原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元从老臣。

早在魏哲还是带方令时,邴原便已经追随左右,整治县校了。

虽然一直以来邴原都不争不抢,安心教书,但他的功劳确实不小。

别的不说,屯田各部能有那么多合格的基层官吏,邴原就功不可没。

并且如今辽东诸郡太守不是民屯劝农使,就是军屯司马,都是讲武堂学子。

而邴原和他们合作许久,正是最适合的辽州刺史的人选。

再说了,如今辽州诸郡已经是不折不扣的大后方。选一个锐意进取的辽州刺史反而容易坏事,正需要邴原这种大儒来教化百姓,移风易俗、休养生息。

假以时日,辽州未尝不能成为北地文脉之所在。

当文质彬彬的中原士子遇上了弓马娴熟的辽东儒生,结果想必很精彩。

……

随着辽州刺史的人选定下,幕府众僚本以为今日之议快要结束,却没想到这竟然只是一个开胃菜。

平分幽州不过只是牛刀小试,魏哲真正要做的实际上是分裂冀州。

毕竟渤海郡与河间国人丁加起来快两百万人,都超过并州、凉州、交州了。

甚至这两郡的人口,都已经与划走辽州五郡的幽州仿佛。

于是在众文武惊讶的眼神中,只见魏哲以指为笔将渤海郡南北一分为二。

“今日之后,南皮城以北为章武郡,以南为渤海郡。”魏哲正色道:“渤海郡依旧以南皮县为治所,章武郡则以章武县为治所。”

随即不等众人消化完这个消息,他便又对着舆图上的河间国下手。

“河间国亦如此例,束县以南为河间国,依旧以乐成县为郡治,束县以北则为高阳郡,以高阳县为治所。”

言及此处,魏哲方才豪迈一笑道:“吾欲以渤海郡、河间国、章武郡、高阳郡等四郡置瀛州,另设瀛洲刺史。诸位觉得如何?”

好家伙,今日的大消息简直是一个接着一个。

头一次参与幕府政议的沮授此刻忍不住看了对面的戏志才一眼。

“你们一直玩得这么大吗?”

沮授口中虽然什么都没说,但那瞪大的双眼却已经说明了一切。

对此,戏志才也只能回之以苦笑。

毕竟他也是第一次见识这种场面,只能说魏哲确实非凡人也。

不过很快沮授便回过神来,明白了魏哲这么做的用意。

当想通了一切之后,刹那间沮授看向魏哲的眼神一半是震惊一半是佩服。

饶是他此前已经对魏哲高看一眼,此刻也依旧不得不承认魏哲和袁绍的格局确实不同,以至于两人考虑问题的角度也大不相同。

同样是一州之主,袁绍想的只是如何攻城略地,一统天下;但魏哲却已经在为天下统一之后情况在布局了。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魏哲虽然从未这么说,但却一直在这么做着。

当然,魏哲在舆图上划线是轻松,但幕府诸吏就要头疼了。

毕竟渤海八县、河间十一县,到底该怎么划分郡界都是个问题,不是按照地域面积大小,从中间划一条直线就能解决的。

按汉制:

天下分郡→县→乡→亭→里

如今渤海郡的一个县人口,堪比一个边郡,渤海郡的一个乡抵得上一个县。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剥离地方建制还是很考验行政手段的。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此刻最让众文武关心的还是任命问题。

对此魏哲也没有继续卖关子,在扫视了堂下一圈后当即缓缓开口道:

“以孙邵为章武太守;以管休为河间相;以任峻为高阳太守,以沮授为渤海太守。”

听到这里沮授顿时愣住了,他没想到竟然还有自己的名字。

一时间,魏哲的重视让沮授心中瞬间燃起了斗志。

他自认不输戏志才、国渊等人,只不过来得晚才屈居其下。

如今魏哲既然愿意给他施展一身才华的平台,沮授自然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与此同时,魏哲也终于道出了瀛洲刺史的人选,那便是氏仪。

氏仪闻言倒是从容不迫,只是郑重的躬身领命。

他知道如果不是戏志才性子惫懒、不耐俗务,刺史之位早就唾手可得了。

相比之下,氏仪只觉得这个瀛洲刺史不好当。

以他对自己主公的了解,日后瀛洲之地恐怕还要继续扩张。

至于是侵吞冀州疆域,还是占领青州郡县,那就要看魏哲的想法了。

在这种情况下,他这个瀛洲刺史显然是责任重大。

毕竟武将们固然可以率领大军攻城略地,但治理地方终究还是需要他们这些文臣。

若是他们这些州郡长史不能消化地方,化为己用,那就是他们的失职了。

且不说氏仪心中怎么想。

随着幕府政议结束,魏哲很快便按照流程向长安朝廷上了一封奏疏。

不过如今天下大乱,道路隔绝,朝堂能不能收到奏疏他就不能保证了。

反正为了顾全大局,他就当朝廷同意了。

于是没过多久,关于辽州与瀛洲的消息便传遍了幽、冀两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