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官 > 第38章:堂堂正正【3/5】

汉官 第38章:堂堂正正【3/5】

作者:江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1: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其实鲜于辅他们演的这出戏很简单,就是纯粹的阳谋。

就像后来的曹操,在兖州刺史刘岱战死之后被兖州官吏迎为兖州牧。

曹操看似是一步登天,但就算他后来辛辛苦苦的打败了青州黄巾,让兖州避免被黄巾祸害,可曹操这个兖州牧的位置却始终埋着隐患。

比如后来曹操杀了兖州名士边让之后,就立刻让兖州士族大为不满。

究其根本,便是因为当时曹操的兖州牧是他们迎奉的。

别说是诸郡士族豪门了,便是兖州诸郡太守曹操想要撤换一个都麻烦。

看似他为兖州牧,可实际就是一个东郡太守兼兖州联盟的盟主罢了。

这也是为什么东郡名士陈宫能策反整个兖州背叛曹操的缘故。

因为不止是陈宫对曹操不满,而是整个兖州士族都对他不满。

看似是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陈宫等人迎吕布为兖州牧,实际上却是兖州士族在另外寻找一个代理人。

若不是荀彧替曹操守住了三县之地,恐怕便没有日后的曹操了。

但即便如此,后来曹操还是费尽心机才重新又把兖州打了一遍。

直到后来献帝正式拜曹操为兖州牧,方算名实相和。

因为那个时候曹操这个兖州牧的根基,才算是真正的稳妥了。

还是那句老话,天上不可能掉馅饼。

就算有,那也一定会在未来付出代价。

当魏哲看明白了这一点后,鲜于辅等人的阳谋也就不算什么了。

无非就是利用他对权势的贪念,想要诱惑自己急功近利一回。

毕竟若魏哲答应鲜于辅等人所请就任幽州牧,那日后这些幽州士族就会渗透进他的根基之中,不分彼此,再难剥离。一旦魏哲对他们下手,那就是在动摇自己的根基。

从这个角度来说,刘表这个荆州刺史其实也是如此。

即便他的荆州刺史是朝廷任命的,但根基却是建立在蔡、张、黄、祖等荆州大族之上。如非如此,孤身入荆州的他哪里可能平定宗贼,坐稳荆州刺史的位置。

而像这种娘胎里面带的毒,一个处理不好就容易先天不足。

刘表没有曹操那种推倒重来的魄力与能力,所以最后只能当个守户之犬。

若是说的再过分一点,其实本朝的光武帝也是这个路子。

毕竟他当初起家时可没少借助河北士族的力量,后面更是广结四方善缘。

倘若光武帝像朱元璋那样重新打一遍天下,那么东汉绝不会这么短。

要知道刘秀直到公元36年才统一天下,至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也不过才一百六十年不到而已。

可纵观华夏历朝历代,但凡大一统王朝之国运基本上都是将近三百年。

先天不足,恐怕才是东汉国运短暂的真正缘故。

所以现在摆在魏哲面前的不仅仅是一个幽州牧的问题,而是根基问题。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次日当鲜于辅等人前来劝说之时魏哲依旧不受。

玄莬郡、乐浪郡、东明郡等地闻讯之后也纷纷派来郡吏前来凑热闹。

安东都护府倒是没有参与,但是身为安东都护的卢植却一直在东山书院旁观。

没有反对,其实就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

毕竟如今朝堂被董卓把持,便有诏书也做不得数,只能权宜行事了。

然而第三日当鲜于辅等人再度劝说时,见魏哲再次拒绝,他们顿时傻眼了。

……

郡府门外,看着阶下一脸呆滞的鲜于辅等人魏哲忽然有些想笑。

怎么说呢,这些有点脑子,但不多。有点格局,也不多。

至于眼界就更不用说了,只是有点自以为是的小聪明。

他们自认为适应了乱世的到来,可心态却依旧没有转变过来。

什么是乱世?践踏一切规矩才叫乱世!

他又不是曹操,

没有兖州官吏的迎奉,当年的曹操成不了兖州牧。

但没有了鲜于辅等人,幽州照样会是他的!

所以为了区区一个幽州牧的名义,他需要这些人迎奉么?

实际上如果魏哲想要成为幽州牧,他足足有六种办法:

第一种其实很简单,就是魏哲自领幽州牧,如刘备后来领益州牧;

第二种则是受部下劝进,如刘备后来领荆州牧便是张飞、关羽等人推举;

第三种则是由他人相让,如后来刘备领徐州牧就是陶谦相让。

第四种则是地方迎奉,便如曹操初领兖州牧。

不过这种办法看似轻而易举,可是后患极多,实为急功近利。

第五种则为朝堂任命,如董卓掌控朝堂时就曾任命刘表为荆州刺史。李傕、郭汜当政时,也曾任命刘繇为扬州刺史。

第六种便是由他人表举了。

比如刘备曾领豫州牧就是曹操表举的,后来反客为主占据徐州的吕布也表刘备为豫州刺史,令其驻军小沛,欲共击袁术。

最有意思的是,陶谦也曾表刘备为豫州刺史,安排他驻军小沛。

历数刘备投靠过的汉末诸侯,唯独袁绍未曾表举刘备刺史、州牧等官职,故此他数月之后便离去。

但魏哲思量再三之后觉得,这六种办法都各有不足。

于是乎众目睽睽之下,当着鲜于辅等人的面只见魏哲缓缓开口道:“幽州牧之言休要再提!然,幽州父老之心我亦明矣,明日定会给诸位一个交代。”

鲜于辅等人此刻不知道魏哲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越是茫然不解,他们此刻就越好奇魏哲的想法。

是故鲜于辅、蹇坤也没有离开,而是耐心的在襄平城内等候着。

结果次日一早,他们便得知魏哲在郡府外面贴出告示。

而当看清告示的内容之后,鲜于辅等人派出的仆役顿时大吃一惊。

片刻之后,驿站之中。

看着满脸惊色、气喘吁吁的侍从鲜于辅不由急道:“到底写了什么?快说!”

那中年仆人当即喘着粗气连忙禀报道:“左将军表举国子尼为幽州刺史,又表卢公为右北平太守,至于安东都护府则表举元骏接任。”

此言一出,驿站大堂顿时一片死寂。

鲜于辅更是忍不住跌坐回榻上,满脸震惊之色。

“他……他难道就不怕幽州皆反吗?”

……

与此同时,郡府之中华歆其实也问出了这句话。

然而魏哲闻言毫不在意道:“那又如何?”

不是魏哲自卖自夸。

如今公孙瓒乱于内,董卓乱于外,幽州除了他还有谁能平定乱局?

大堂之上,只见魏哲扶剑而笑。

“当此之时,平乱才是大义。”

“大义在我,便有些许顽抗又有何惧!”

有不服从的郡县直接打过去就好了,打下来的反而更放心。

当然,幽州郡县投降也行。

但投降与他们主动迎奉就是两个待遇了,掌控权在魏哲手中。

反正左将军本就掌征伐之事,魏哲以左将军幕府都督幽州军事也说得过去。

相比于幽州其他郡县的反应,魏哲眼下反而比较在意卢植的想法。

毕竟这老头如果能答应出任右北平太守,确实能给他省下不少功夫。

于是思量片刻之后,魏哲便朝东山书院行去……

——

o(╥﹏╥)o高估了自己的速度,还欠两章。

我先睡会儿,醒了继续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