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官 > 第21章:四方云动【4K】

汉官 第21章:四方云动【4K】

作者:江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1: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入夜之后,敖仓城内随处可听得伤兵呻吟之声。

白日一战敖仓虽然被顺利拿下了,但靖难义从也伤亡不小。

不少白日还心怀壮志的新兵,晚上就成了一具僵硬的尸体。

而活下来的新兵亦感觉恍若隔世,心中忽然对这世道有了新的认识。

乱世,这就是乱世呀!

在这种事情,那些实战经验丰富的伍长、什长就派上用场了。

前几日还对他们连踹带骂的军吏,此刻便化身前辈现身说法起来。

“这算什么,当年乃公和高句丽人……”

吹牛也好,经验之谈也罢,反正新兵的生死观算是被重塑了。

这样的经历再来上几次,活下来的便差不多算是一个合格的老卒了。

真以为老卒天生那么勇敢?还不是见惯了生死,这才变得淡漠冷酷。

与此同时,毛氏兄弟那边就要热闹多了。

随着篝火噼啪炸开一颗火星,落在毛坤的绷带上,只见这个白日里率先登城的汉子,此刻几乎满身受创,有些绷带依稀可见往外渗透的血迹。

不过毛坤却丝毫不以为然,一边大口撕咬着烤马肉,一边喝着浊酒,那叫一个痛快。

听着不远处火堆那些新兵压抑的抽泣声,被哭得心烦的毛坤当即破口大骂道:“哭个卵!人死鸟朝天,不死万万年,有甚好哭的!”

说罢只见他眼睛都不眨便扔过去半块烤马肉。

还真别说,被他这么一骂对面顿时就消停了,唯独毛坤的兄长无奈的瞪了他一眼,他刚准备拿那块马肉呢,没想到就被这小子送人了。

不过从小一起长大,他也早就习惯了这个弟弟的性子。

在吐槽了两句之后,毛雄便转而提起了另一个话题。

只见他压着嗓子看着对面的毛坤:“如何?左将军到底说什么了?”

话说作为此战先登,毛坤也有幸被魏哲邀请到大帐之中接见。

对此毛雄早就好奇不已,奈何这小子一回来就吃个不停。

毛坤倒是一点也不着急,再次干了一盏浊酒之后方才嘿然一笑道:“还是左将军爽利,咱家这回算是遇上明主了!”

只见他从怀中掏出一块铜印对大哥晃了晃,兴奋道:“瞧瞧,铜印黑绶!”

毛雄闻言终于忍不住咧嘴大笑起来,更是一把拿过印授,好似稀世珍一般把玩起来。别部司马对那些士族子弟或许不算什么,但对阳武毛氏来说已经是光宗耀祖了。

要知道他们毛氏祖上也就当个亭长、斗食吏,连乡啬夫都没当过。

没办法,洛阳的水太深了,实在没有他们这种小宗族上台吃饭的空间。

可以说敖仓这一战,直接给了阳武毛氏出人头地的希望。

当晚像毛坤兄弟一般情况的不在少数。

来自河南诸县的豪侠勇士虽不像毛坤这般好运,但同样也有收获。

有些上司战死的,便直接被提拔为伍长、什长,开始了军旅仕途。

乱世就是这样,有人失意,也有人得意,人员的上下流动十分频繁。

勇者上,亡者下,一支军队就是这样被锤炼出来的。

与此同时,敖仓令府邸。

作为敖仓城内最舒适的一处宅院,自然被直接当成了魏哲的下榻之所。

然而魏哲在巡视了一圈之后,却直接对随行的赵云吩咐道:“传令下去,将‘庵庐’安置在此,所有病患妥善安置,勿要有饥寒之虞。”

不过当赵云躬身应诺,正要离开时,魏哲却又唤住了他:“等等,告诉医官司,军医记勤薄、士卒折伤簿、坠药函通通抄送幕府一封,我有空要看的。”

对了,这招魏哲也是跟皇甫嵩学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皇甫氏的习惯。

说罢魏哲又补充道:“另外今日缴获的死马、牲畜也别藏着掖着了,全部炖了,给儿郎们补补身体。”

赵云闻言心中越发敬服,转身便将魏哲的意思一丝不苟的传递到位。

至于魏哲则依旧回到城外的营帐之中,思虑起接下来的安排。

而当魏哲大军在敖仓短暂休整的时候,此战消息也逐渐传开。

……

酸枣大营,中军大帐。

随着前线战报在众人手中传递一圈,大帐内顿时鸦雀无声。

张邈的指尖下意识摩挲着腰间的玉珏,片刻之后方才忍不住长叹道:“好一个魏公威,不愧是北疆名将,果然名不虚传!”

兖州刺史刘岱闻言亦是深以为然,不过他的关注点比较奇葩。

“靖难义从?唔~好名字,当浮一大白!”

说罢刘岱便自斟自饮的干了一杯,俨然一副文士风流之态。

相比之下,东郡太守桥瑁的眼神就比较复杂了。

他们在此会盟已久,虽迟迟不见动作,但主打的就是以静制动。

先前董卓迁都长安,便被各路讨董联军自诩为各自战绩,大加吹捧。

如今魏哲忽然异军突起,自然显得他们有点尴尬了。

想到这里,桥瑁忍不住有些泛酸道:“公威不是辽东豪强子么?如何学得这等兵法?难不成亦如那张角一样,都是得神人所授?”

一时间也不知道他这话是在夸魏哲,还是在阴阳怪气。

不过听他这么一说,广陵太守张超忽然转头看向一旁的刘岱,好奇道:“公山兄,你与公威不是乡党么?可知他师承哪位兵法大家?”

张超这一问倒是让帐中不少人都来了兴趣。

因为这次魏哲的谋略并没什么新鲜的,与曹操几乎别无二致。

可两人前后截然不同的表现,却让众人看到了明显的差距。

相比于熟读各家兵法的曹操而言,魏哲的表现简直不像是一个边塞寒门。

不对,他家连寒门都不算,只是边地贫县的一家土豪罢了。

然而刘岱闻言却顿时哑然,抚须思量半晌也没想出什么头绪。

毕竟魏哲祖上虽是东莱人士,但依旧不过一白身罢了,谁知道有什么传承。

思量再三,刘岱方才有些拿不准道:“听闻孙叔然受公威所邀在辽东讲学,或许便是从他这得知了孙氏秘传兵法吧。”

别看孙炎年轻时受业于郑玄,后来更是被人称为“东州大儒”,但他却是不折不扣的孙武后裔。春秋时的齐国乐安县,便是如今的青州乐安郡,甚至孙氏族地都没怎么变过。即便千百年来屋宅屡遭焚毁,但那片土地上居住的却依旧是孙氏子孙。

如此一来,谁知道乐安孙氏会不会挖到什么祖上留下的兵家秘法。

不过听了刘岱这个说法,张超等人却是连连摇头。

即便他们对魏哲了解不多也知道他早在黄巾之乱时就投军行伍了。

等到孙叔然受魏哲礼聘进入辽东讲学,魏哲都已经把三韩给灭了。

由此可见魏哲一身兵法和孙炎应该没有多大关系。

于是聊来聊去,众人只能将此归结为辽东武风盛行的缘故了。

当然,八卦归八卦,在消化完战报之后几人难免要讨论起是否出兵的问题。

“……还是镇之以静吧!”

“此言甚是!董贼定有后招,还是再看看为好。”

“不错。况且有我等在后压阵,公威才能放心出击不是。”

三言两语之间,酸枣大营便再度蛰伏起来。

……

话分两头,河内怀县那边其实也在讨论这个话题。

“敖仓距旋门关不过百里,董仲颖却按兵不动,诸君不觉得蹊跷?”

大堂之中,只见许攸眉头紧皱的摇头道:“别看魏公威现在风光,可董贼却不是易于之辈。我虽不齿董仲颖的为人,但凉州兵确为虎狼之师,此战结果如何,现在说还为之过早!”

对面的逢纪闻言亦是颔首赞同道:“一时侥幸算不得什么,如今明公该当以冀州为重才是!”

早在王匡全军覆没、一去不回之后,河内郡便差不多成了袁绍地盘了。

而出了河内郡五十里便是邺城,这样的位置自然不能浪费了。

实际上袁绍对冀州的想法早就和这几个心腹谋士透露过了。

这也是为什么上次他们会故意鼓动王匡率兵出征的原因。

即便王匡当时没有被董军击败,许攸等人也不会让王匡安然返回。

比如麾下士卒畏惧董军作乱,王匡死于乱军之中就是备选方案之一。

然而袁绍闻言却按着脑袋头疼道:“韩馥这厮虽是我家门生故吏,但终究是朝堂明授的冀州牧,他若不肯相让,我亦不好强夺矣!”

袁绍认为最好是韩馥亲自将冀州牧的位置拱手相让,那样才算圆满。

简单来说,袁绍就是既要名声,又要实惠,哪样都不想吃亏。

见他这么一说,逢纪与许攸等人还能怎么办呢,只能绞尽脑汁的帮他谋划起来。

可以说讨董早就不是袁绍的目标了,他们一边利用韩馥供应的粮草盘踞在河内郡,一边还反过来谋划韩馥这个冀州牧。

和袁绍等人肮脏的政治手段相比,董卓都算是一朵单纯的白莲花。

与之类似的还有盘踞在南阳郡的袁术,敖仓的战报他看完便抛在一旁。

相比之下,他更在意孙坚在荆州的动静。

当得知孙坚兵至武陵郡,无罪而杀荆州刺史王睿后,袁术顿时大喜。

“好一个孙文台!好一个江东猛虎!乃公果然没有看错人!”

只见袁术当即大手一挥,豪迈道:“来人,上酒!”

望着案几上的信件袁术越看越是高兴,当即忍不住开怀畅饮起来。

……

敖仓一战,搅动四方风云。

即便是正在丹阳募兵的曹操,不久之后也收到了消息。

这让曹操的心情很是复杂。

他既高兴自己没看错人,又为自家的兵败感到颓丧。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谎言或许可以骗人,但真相才是最大杀器——诛心!

相比之下,魏哲的想法就比较简单了。

在他看来没有什么比打仗更简单的事情了。

战场上赢就是赢,输就是输,那些打胜仗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才是大麻烦!

翌日,下午。

随着魏军再度西进,很快便逼近旋门关。

而方至旋门关外,魏哲便看见关城之上悬着“胡”“吕”字样的旗帜。

魏哲见状便知道他和戏志才的推测没错,这里才是董卓重兵把守的地方。

“看这情况,这次来得当是胡轸、吕布二人!”中军大旗之下,只见魏哲笑呵呵道:“董卓竟不亲至,看来咱们还得努力呀!”

闻听此言,太史慈等人顿时哄笑起来,丝毫没有被旋门关这阵势吓住。

不过魏哲也没有一上来就气势汹汹的攻城,而是先令大军安营扎寨。

至于他自己则是率领着亲骑查看起旋门关周边地势起来。

片刻之后,饶是魏哲心中早已预料也忍不住眉头紧皱。

因为他登高而望,只见在大伾山与睡虎山之间有一峡谷,长约数里,宽不足百米,两侧土壁夹耸,中央大路坦荡如砥。

在这条山间峡谷的尽头,东则为旋门关,西则有成皋关,而虎牢关正居两关之中,扼守出关要道。

洛阳八关,估计比这条路险要的地方也没几个人。

转了一圈下来,即便是戏志才都忍不住感慨道:“古籍有载:绝成皋之口,天下不通。以往我还以为乃是大言,今日方知古人诚不欺我!”

魏哲闻言亦是深以为然。

此关虽不如蜀中剑门关那般惊险,但也堪称是占尽地理了。

魏哲只是略略一扫,便见关南多为纵向山岭,山势高峻,岗峦绵互不绝,即便有山间小道供药农、逃犯行走,也不可能让大军通行。

如此一来,要想西去洛阳的军队便都必须通过此地了。

念及此处,魏哲又重新带着亲骑来到旋门关前打量。

也不知是建城不久的缘故,此关倒是维护的十分完好,并无破败。观其外在似乎是砌石为基,筑土为墙。粗略看去,关墙之高约有二丈五尺,上有城楼一座,当是存军械、资瞭望之用。

见此情形,太史慈等人便知一场恶战在所难免。

相比之下,关城之上胡轸的神态则十分轻松。

在他看来即便是让董军自己来攻,也很难拿下这重兵把守的旋门关。

更何况他本来就对魏哲不怎么服气,自诩老将的他压根就没有将魏哲这个昔日的小军侯放在眼中。不过灭了几个东夷杂部罢了,有什么好吹嘘的!

若不是来之前董卓多有叮嘱,他甚至想让魏哲见识一下凉州大马的厉害……

——

【PS:暖阳大佬的打赏一定会加更的,不过我手残,陡然加速实在提不起来,容我几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