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官 > 第16章:兄弟俩,不相容【4.7K】

汉官 第16章:兄弟俩,不相容【4.7K】

作者:江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1: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初平元年二月,乙巳日。

清晨明媚的阳光下,只见扈城亭外的官道上便扬起黄云般的烟尘,黄尘之中隐隐可见一杆绣着“曹”字的旗帜在冷风中猎猎作响,旗杆顶端的鎏金虎头吞口亦是泛着一丝冷光,其间还竖有“奋武将军曹”字样的大纛,其下长长的队伍则好似蜿蜒的巨蟒一般在缓缓爬行着。

当看见这一幕后扈城亭的小吏远远的便跪在官道旁的尘土之中。

尤其是当听见战马碰撞出金戈之声时,他们的脑袋下意识压得更低。

即便眼角瞟到众多士卒正踩着路旁的粟穗,也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直到看见一名将军模样的汉子骑马靠近,他方才心惊胆战的见礼道:“扈城亭父毕节,拜见将军!”

按汉制一亭之中除亭长外,当有亭佐来处理日常事务,如果亭长出缺,则由亭佐代理亭长的职务。此外还有负责缉拿盗贼,维护治安的求盗、亭卒,以及责大门的开闭和扫洒卫生之事的亭父。

不过看着眼前瘦弱不堪的老者,马上的曹操却眉头微皱。

“此间亭长还有其他人呢?”

那瘦弱老者闻言双手颤抖的躬身道:“启禀将军,都逃亡了,此间仅剩老朽一人矣。”

曾经洛阳是九州最安全的所在,但自从先帝驾崩后此处反而成为天下间最动荡的地方,这让他们这些斗食吏实在熬不下去了。

其实若不是腿脚不便,他也是要逃的。

毕竟十几万讨董联军在洛阳外堵门,便是升斗小吏也知道会发生什么。

为了那几斗俸禄,实在不值得他们卖命。

见此情形,曹操忍不住轻叹一声,看着面前老者顿时不再说什么。

与此同时,斥候的枣红马已穿过层层队伍来到曹操马前,只见他满脸惊色的下马拜倒:“将军,北邙帝陵被掘,袁氏满门被诛!”

此言一出,马上的曹操顿时愣住了。

别说是他了,连一旁的曹洪都忍不住张大了嘴巴,不知所措。

济北相鲍信闻言更是当即就面色通红,怒不可遏。

同样的,诸多军吏震惊之余也忍不住窃窃私语起来,瞬间军心动荡。

幸好曹操很快便反应过来,见此情形当即拔剑怒吼道:“董贼大逆不道至此,将士们,且随吾替天行道,还大汉一片朗朗乾坤!”

此言一出,鲍信亦是拔剑振臂道:

“乱臣贼子,人人得尔诛之!”

左右闻言,顿时也义愤填膺的齐声高呼。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不过片刻功夫,先前还有些慌乱的士卒顿时同仇敌忾起来。

看着众将士面上的激愤之色,马上的曹操这才松了一口气。

好险,差点就真让董卓杀人立威了。

然而这也怪不得曹操大意。

毕竟汝南袁氏威名赫赫,天下百姓几乎无人不知。

甚至曹操麾下不少军吏都是听着汝南袁氏的威名长大的,如此显赫的家族都被董卓满门抄斩了,对于普通人的震慑可想而知。

而直到此时曹操方才有空细细询问起斥候来。

听斥候说罢他才知道,原来就在昨日董卓便命司隶校尉杀了太傅袁隗、太仆袁基,夷其族,婴孩、妇人皆死,无一活口,理由则是袁绍、袁术兄弟起兵作乱。

说实在的,这对曹操的震惊甚至超过了董卓挖掘帝陵。

毕竟董卓可是袁氏的门生故吏呀,他怎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董卓难道就不知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今日他杀袁氏满门,那日后他还敢信任自己的门生故吏吗?

一时间,曹操甚至有些失语。

不过一旁曹洪此刻却忽然想起什么,当即近前低语道:“兄长,此乃良机也!袁氏被诛,袁本初与袁公路兄弟必然不会无动于衷。河内、南阳一旦出兵,便可与我军遥相呼应,对洛阳形成围攻之势。如此,我军此战必胜也!”

闻听此言,曹操立刻也回过神来。

看着眼前士气高昂的众将士,曹操略作沉吟便果断道:“传我命令,日落之前必须赶到敖仓!”

随着此令下达,近两万大军很快便加快速度朝着洛阳方向前进。

然而待曹操离去之后,看着义军的背影那位瘦弱的亭父却满是忧虑。

思量半晌,他终究还是拖着老迈的身子带着行囊离开了。

毕竟甭管谁赢谁输,随便来几个溃兵就能把他这个老骨头给拆了。

背井离乡或许生死难料,但看这情况留下来却是必死无疑呀!

与此同时,随着时间的流逝洛阳的情况也终于被外界所知。

尤其是近在咫尺的河内郡与南阳郡,很快也得知袁氏被诛的消息。

……

南阳郡,袁氏别院。

只见袁术状若癫狂的拔剑朝四周胡乱劈开起来,不一会儿身边仆役与婢女便纷纷惨叫的扑倒在地,没了声息。

即便如此袁术却依旧满心怒气,浑身血迹的他面目狰狞,仰天怒吼道:“狗贼!乃公必将你千刀万剐,剁成肉酱!”

声音之中那股浓烈的怨毒之意,当即便令周围的仆役吓得战栗不止。

半晌之后,方才有老仆大着胆子近前禀报道:“郎君,南阳各家俱有人前来吊唁,您看?”

闻听此言,怒火攻心的袁术这才强忍着压下了怒气,思量起来。

与后世人心目中袁术顽劣、袁绍听话的印象不同,其实按照当下的观点袁术才是那个听话的好孩子。

因为袁绍与党人结交完全自己的想法,与袁氏无关。

最初他是以党人领袖李膺女婿的身份在外活动,而后才有了其他身份。

相比之下,袁术反而是按照家中的安排规规矩矩在官场发展。

大哥袁基日后要接任家主,他便老老实实地去军中发展,以为臂助。

故此袁术对士族之间的往来十分清楚,当即便敏锐的发现一个问题。

貌似……他已经成为汝南袁氏当之无愧的掌舵人了?

这倒不是袁术异想天开,而是汝南袁氏主脉就剩下他这个嫡系男丁了。

别看袁逢排行老二,但由于大哥早夭,现在汝南袁氏的家主一脉其实是在袁逢这一支。

即便袁绍被袁逢过继到大哥袁成名下继承香火,可也只能算旁支。

所以随着洛阳袁氏尽数被诛,汝南袁氏主脉真就剩下袁术这支独苗了。

在这种情况下,除非袁术主动表示让贤给袁绍,否则汝南袁氏门下认的恐怕都只会是袁术。

袁绍在党人之中或许名望甚高,可是在大河以南袁术更有优势。

这点从南阳各大士族的反应就能看出些许端倪。

一念至此,袁术的脸色变幻不定。

有陡然接掌家族的窃喜,也有措手不及的惶恐。

不过最后袁术还是转换了心态,开始以袁氏家主的位置思量起来。

而他首先要做的,自然是向董卓报此血海深仇!

仅仅思量片刻之后,袁术便拿定了主意。

只见他满脸煞气的对一旁的幕僚阎象道:“即刻修书与孙文台,命他带兵前来南阳会盟!”

阎象闻言顿时一愣:“明公是说……长沙太守孙文台?”

也怪不得阎象会犹豫,毕竟他只是袁术的幕僚,而不是袁基或是袁逢的幕僚,对汝南袁氏的很多事情并不清楚。

然而作为袁氏嫡子的袁术却清楚:“不是他还能是何人!”

只见他一脸桀骜道:“当年朱公伟丁忧归乡,是谁把他从洛阳角落里捞出来的?三年前凉州羌乱,又是谁让张伯慎半路上特意带上他的?是我,是我家给了他出人头地的机会!”

即便后面凉州叛乱没有平息,但孙坚在袁氏的安排下还是得以出任长沙太守,后面他能破例获封乌程县侯,也有袁氏的缘故。

所以早在乱世到来之前,孙坚就已经是袁氏门下。

这也不奇怪,在大汉朝一个人才有两个举主不是什么稀罕事儿。

当初袁氏也是看着天下局势越来越动荡不安,这才有心网罗一些能战善战的将领,董卓是如此,孙坚亦是如此。

而随着董卓噬主,袁氏门下最能打的便要属孙坚了。

随着窗外传来更夫梆子声,顿时惊起檐下一片栖鸦。

然而就在阎象笔走龙蛇之际,袁术突然转身按剑道:“不行,先等等,董卓这条老狗养不熟,焉知孙文台不会噬主?”

见袁术这么一说,阎象当即笔锋悬停,眉头微皱。

确实,董卓固然是白眼狼,但孙文台又何尝不是江东猛虎呢?

想要驾驭虎狼为己用,那必然会有反噬的风险。

汝南袁氏在董卓身上吃了这么大亏,袁术便是蠢货也该警醒了。

站在堂中来回踱步了片刻之后,只见袁术忽然眼神阴冷的寒声道:“告诉孙文台,荆州刺史王睿、南阳太守张咨,私联董贼,意图于我家不利,问他可能替我解忧!”

此言一出,阎象的笔尖当即便忍不住微微一颤。

但看着袁术那阴沉的表情,阎象想了想还是闭嘴不提。

手段粗糙就粗糙了些吧,反正汝南袁氏有这个底蕴能供他挥霍!

看着袁氏家兵远去的背影,阎象忍不住如此想道。

……

且不说袁术那边如何咬牙切齿的准备复仇。

河内郡这边袁绍自然也收到了消息。

议事厅内,灯火摇曳。

只见袁绍攥着洛阳的告示双手微微颤抖。

须臾,便见袁绍痛呼一声“叔父……”随后便仰面栽倒,不省人事。

好不容易待医者将他唤醒,醒来之后袁绍猛然推开侍从,满眼血丝的低吼道:“董贼屠我袁氏满门,苍天在上,我必灭其九族!传令诸军,明日出征!”

见此情形,堂中众人顿时都不敢劝,也不知该如何劝。

唯独一旁的许攸见状直接扯住袁绍袖袍,苦口婆心道:“本初,君子怒不兴师,汝当以天下为重呀!”

此言一出,袁绍顿时眼神微凝。

不过随即他便一脸愤然的掀翻案几,悲声痛哭道:“汝岂能知吾剜心之痛!”

左右幕僚见状这才连忙上前劝说,许久之后袁绍方才勉强恢复一二。

然而袁绍还是与袁术一般当即决定复仇。

并且与刚刚拉起一批乌合之众的袁术不同,袁绍麾下还是有点实力的。

尤其是在得知曹操已经出兵攻打敖仓之后,袁绍更是斩钉截铁的表示要出兵攻打董卓,为族人报此血海深仇。

见此情形,袁绍麾下的幕僚也不敢拦着,只能集思广益谋划起来。

最后经过一番商议,河内联军这边终于有了具体的作战方案。

首先河内太守王匡派从事韩浩率领兵马两千于孟津关外驻守,作为疑兵,虚张声势。随后王匡更是派遣麾下招募而来的五千泰山兵驻守河阳津,发起真正的攻势。

是的,袁绍哭了半天,报仇的声音喊得震天响,但最后却是河内太守王匡承担了主要出兵任务,而袁绍则因兵少将寡只能“无奈”的在后压阵。

本来袁绍幕僚还建议让张扬和南匈奴单于于夫罗一起出兵,不过这两人见袁绍没有出兵,当即找了各种理由推脱,一点颜面都不要了。

结果次日只有王匡这个河内太守一脸意气风发的出兵了。

当然,王匡也不是傻子,他的想法和曹操差不多。

王匡甚至没想过渡河,只准备试探一番便回师。

在他看来反正有曹操在攻打敖仓,他只是试探一下应该没有太大危险。

他只需要领军在外转一圈就能博取大名,还能让袁绍等袁氏子弟欠一份人情。

如此低风险高回报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然而王匡却不知道,正当他出兵的时候曹操那边已经顶不住了。

……

话分两头,别看曹操这边出发的时候信心满满,可他甚至没抵达敖仓。

离开扈城亭后,眼看着远远都能看见敖仓城了,但是两万大军刚渡过汴水,还未等他重新整军,前方就已经出现漫天烟尘,似有大队骑军杀来,曹操见状当即心中一紧,连忙下令防御。

然而已经来不及了,对方看似很远,但对于骑兵突袭来说不过片刻的功夫。

随着烟尘越来越近,对面骑兵的身影也终于清晰起来,只见对方打着“中郎将徐”认旗,观其规模约有五千多骑,其中有羌人、匈奴人,也有汉人,但无一例外地都甲坚剑利,装备精良。

不等曹操麾下反击,对方便先对着他们就是一阵骑射。

三波箭雨之后曹鲍联军死伤一片,对方也逼近眼前。

“射箭,快,齐射!拒马呢?快扎起来。”

仓促之下,曹操连忙指挥着众将迎敌。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

如今他指挥的不是南军、北军,对面更不是黄巾贼兵。

联军这边虽然射出了一波箭雨,但对面却丝滑的化整为零,分成十数支箭矢阵,嗷嗷叫着就朝曹操所部冲来,

“嘭!”一名羌骑的战马直接撞上了闪避不及的曹军士卒,那人顿时被撞飞的老远,由于胸膛塌陷,在半空中直接就没了气息。

不过那名凉州兵却丝毫没有慌乱,反而以熟稔的马术驾驭马儿人立而起,蹄子重重落下,踩在另一名曹军士卒身上,令他吐血不起。

一时间凉州军就好似狼入羊群,将刚刚渡河的曹鲍联军冲击的乱做一团。

明明他们兵马数量是对面的四倍,可却反而被着五千骑打的毫无招架之力,即便曹操身先士卒,往来疾呼也没有用。

将领的勇气在此刻已经无法抵消军队质量上的悬殊差距。

曹操其实也熟读兵法,故此渡河时一直防范着有人半渡而击。

然而他没想到己方最危险的时候对方不攻击,偏偏等大军渡河之后方才猛然突袭,这让曹操顿时有些措手不及。

曹操如此,他麾下的将士以及招募而来的新兵就更加不堪了。

若是曹操能埋下头在酸枣大营好好练兵半年,或许此刻还能扭转局面。

但是现在,已然回天乏力了!

看着卫兹被凉州兵一刀枭首,鲍韬被乱箭穿心,不远处的曹操顿时目眦尽裂。

然而正当曹操要拼死一战,一旁的曹洪却死命拉住了他。

“兄长,来不及了,快走吧!”

眼看着联军死伤惨重,已经完全没有还手之力,曹操只能咬牙勒马在曹洪的护送下转身而逃。

不过身后的凉州兵实在追的太猛,很快曹操与曹洪便被追上,身边亲兵不是跑散就是战死,只剩连两人相互扶持。

然而怕什么来什么,没过一会儿曹操坐骑便折断前蹄。

见此情形,曹洪当即毫不犹豫下马将自家坐骑让给曹操。

只见曹洪一脸坚毅道:“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也。”

说罢他便朝马儿狠狠抽了一鞭,而后自家步行追赶。

由于溃兵实在太多,加上两人身上的将军服饰都脱掉了,后面追杀的凉州骑兵也没有穷追不舍。

甚至他们都懒得浪费刀箭,直接驱马将剩下的溃兵赶入汴水之中淹死,观其熟稔的手段,显然没少干这种事情。

作为此战主将的徐荣甚至都没有亲自出手,此战便已然落下帷幕。

不过轻易击溃曹鲍联军让其麾下的凉州将士有些得意忘形了,当即忍不住建议道:“如此乌合之众有何惧哉?将军,不如直接荡平了酸枣贼营吧?”

直到此时,徐荣方才微微皱起眉头。

“无需多言,太师有令,杀退此路贼兵即可!”

说罢徐荣便不容置疑的冷声道:“收兵!”

看着河对岸零星的溃兵身影,徐荣其实有些庆幸这次来的不是魏哲。

否则今日这一战他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念及此处,明明刚刚大获全胜,但徐荣反而一脸愁容……

——

【十二点前完成,还行,再接再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