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官 > 第141章:清算与开启【4K】

汉官 第141章:清算与开启【4K】

作者:江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1: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对于魏哲,何进也算是久仰大名了。

没办法,谁让这几年天下动乱频频,唯独辽东会传来些许好消息呢。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魏哲确实成为了先帝刘宏的一块遮羞布。

不过先前他是天子心腹,所以何进不敢冒然招揽。

但眼下先帝驾崩了,自家外甥成了天子,何进自然也想要将其纳入麾下。

反正魏哲现在没有靠山,如此投入他门下岂不是两全其美?

念及此处,何进当即忍不住开口道:“自中平元年以来,魏公威屡立功勋,不如将其招入京中,命其为司隶校尉如何?”

袁隗闻言面上虽笑容依旧,但心中却不由一紧。

一来是他也有意为自家亲侄袁绍谋取司隶校尉一职。

若是将此职给了魏哲,那么袁氏子弟岂不是没位置了?

二来则是司隶校尉之职太过重要了,袁隗可不放心给魏哲这个兵家子。

话说司隶校尉一职,最初乃是持节“督察三辅、三河、弘农”。

期间职责虽多有变动,但本朝光武帝立国之后省去丞相司直,这顿时使得司隶校尉权势大涨。

由于其朝会时和尚书令、御史中丞一起都有专席,故有“三独坐”之称。

上至三公、下至百官群僚,可以说都在司隶校尉的督察范围之内。

尤其本朝还将京师七郡设为司隶部,使其成为十三州之一,如此洛阳区域自然也成为了司隶校尉的管辖范围。

可以说在洛阳一带除了南军、北军之外,就要属司隶校尉兵员最多了。

自光武帝之后,本朝外戚与宦官的斗争中便常常倚重司隶校尉之力。

比如汉桓帝继位后为了改变被大将军梁冀操纵的局面,便趁其放松警惕时派司隶校尉张彪率兵围困梁冀府邸,将其满门抄斩。

如今何进欲诛宦官,自然也想要效仿孝桓皇帝当年的成功经验。

当然,何进的想法没有什么问题,甚至袁隗也是这么算计的。

只是在司隶校尉的人选上,袁隗觉得还是自家子弟更放心些。

略作沉吟他便摇头道:“不妥!”

何进闻言当即眉头微皱:“有何不妥?”

袁隗见状却不慌不忙的抚须而笑道:“司隶校尉之职不过秩比二千石,论官级连秩两千石的地方太守都比不上,更低于列侯,这如何能算是封赏?”

“若是任魏公威为司隶校尉无异于贬谪,岂不是苛待功臣?传出去天下人还不知道会如何看待朝廷,又如何议论将军你呢!”

还别说,何进听罢立刻便不由心生顾虑。

这位外戚大将军自此就任之后就格外在意自己在天下间的风评。

不过他到底还是舍不得魏哲,于是转念一想便又开口道:“既如此,那便任其为执金吾罢!”

不得不说,何进还是有点东西的。

首先执金吾贵为九卿,自太常至执金吾秩皆中二千石。

如此一来魏哲从辽东太守转任执金吾也说得过去。

并且执金吾名义上还是北军五校的上司,乃武职也!

只不过自前汉开始执金吾的权势就屡遭削减,如今已经完全比不上位轻权重的司隶校尉了。

可以说何进的建议基本上完美符合了魏哲升迁的要求。

然而老谋深算的袁隗只用一句话便让何进再次打消了念头。

“魏公威身为先帝心腹,焉知先帝有没有留下嘱托?”

只见袁隗看着何进语重心长道:“大将军,如今陛下初登大位,诸事还是应当小心谨慎为上呐!”

此言一出,何进顿时什么想法都没有了。

何进不敢赌,也不想赌!

为了外甥的天子之位,他确实应该慎重。

所以说论起玩心眼,何进与袁隗压根就不是一个级别。

不过话又说回来,说到底何进才是大将军,这点袁隗也必须保持尊重。

于是当何进表示可以拜魏哲为镇东将军时,袁隗没有再多嘴。

他当然知道何进这是还没有放弃招揽魏哲的意思,依旧在为日后的班底做准备,可袁隗依旧没办法阻止。

因为这是外戚大将军的先天优势,只要时间足够必然能拥有极高权势。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汝南袁氏才会选择和何进合作。

故此双方虽分歧不少,但无论是何进还是袁隗都没有拆伙的意思。

并且由于登基仪式上那幕,导致何进对皇甫嵩、卢植等人也有点不放心。

念及此处,何进灵机一动顿时有了主意。

“安东都护府新立,正需熟谙兵法的重臣看护,否则若有反复先帝面上也无光彩。”只见何进嘴角含笑道:“不如让卢侍中坐镇如何?”

袁槐闻言当即颔首表示赞同:“可!”

“如此,便命卢子干为安东都护,使持节,羁縻辽东十四国罢!”

没过多久,袁槐与何进两人便商量好了这次的封赏。

即:拜辽东太守魏哲为镇东将军,食不夜、不其、当利三县。

这样一来魏哲食邑再增两千户,已然足足有六千户之多了。

镇东将军虽然依旧是个杂号将军,可比起骁骑将军却又高一截。

貌似这次朝堂确实没有苛待有功之臣。

但怎么说呢,这样的封赏虽然也说得过去,可在灭高句丽这样的大功面前多少还是有点抠门了。

可以说这次魏哲的封赏完全平平无奇,这就是朝堂无人的坏处。

若是先帝刘宏依旧在位魏哲这回恐怕万户侯都有了,而且还会另有赏赐!

不过身为东路军统率的太史慈这次倒是升了一级,受封都乡侯。

所以严格算起来,魏哲这边也没有太吃亏!

其实若非这次的封赏和先帝的谥号牵扯到一起,魏哲恐怕连这些都得不到。

说来这也算刘宏留给魏哲的遗泽了。

……

随着新帝继位,朝堂之上很快便出现了频繁的人事变动。

首先是卢植被打发到辽东担任第一任安东都护。

对此卢植虽然明知是何进与袁氏的算计,但还是领命出京。

因为他就是这样的直臣,君子可欺之以方便是如此了!

再说了,卢植在研究过辽东局势之后也觉得这个安东都护府意义重大。

若是安东都护府当真能立住了,那么日后辽东汉人将再无边患。

同样的道理,皇甫嵩也被打发到长安去负责凉州乱事去了。

这就是掌握中枢的好处,只要理由正当公卿百官只能听从。

然而皇甫嵩和卢植这两个直臣好打发,其他人就麻烦了。

当然,刘协一党也不会任由何进与袁氏等人算计。

当何进等人逼皇甫嵩与卢植出京之后,蹇硕亦是借口韩遂作乱,提议请大将军领兵西上平叛,想要调他出京。

然而何进在诸多幕僚的分析下洞悉宦官的诡计,直接以青徐黄巾复起为由推辞了,并且奏请遣袁绍东进徐兖,表示待袁绍兵还,自己再西击韩遂。

蹇硕见计谋不成便决定直接动武诛杀何进,然后再立刘协为天子。

于是蹇硕派人迎何进入宫计事,欲在内杀之。

却不想何进直接集结军队于宫外,严阵以待,而称病不入。

一来二去,经过一番博弈被十常侍背叛的蹇硕首先出局。

新帝刘辩继位不过不满一月,上军校尉蹇硕便下狱死。

至于罪名则是蹇硕谋欲立渤海王协,乃大逆之罪!

五月辛巳日,骠骑将军董重亦被牵连,以此罪名下狱而死。

没过多久,董太后亦崩于南宫!

相比之下,马日磾和蔡邕都是海内名士,而且并非武职,反而幸免于难。

当局势发展到这一步后,貌似何进与袁氏已经稳操胜券了。

洛阳百官也以为已经渡过了皇位交接的危险期,开始重新相互走动起来。

然而也正是因为大局已定,导致何进开始起自信起来。

在大将军幕府中多少党人的鼓动下,他竟然准备彻底清除宦官一党!

一时间,刚刚平静下来的洛阳顿时再度暗流涌动!

……

且不说洛阳那边如何纷争不休。

翌日,辽东太守府。

当内侍宣读完诏书之后周围顿时响起了一片恭贺之声,然而身为当事人的魏哲心情反倒没有那么激动,甚至有点怅然若失的感觉。

倒不是因为封赏,而是因为刘宏的驾崩。

说实在的,上个月当率领大军回到辽东郡的魏哲得知天子死讯时,他当场就愣住了,甚至呆立了好一会儿。

太史慈都以为他是为天子的驾崩而伤心,实际上魏哲心中只是感觉茫然。

诚然,刘宏算不上一个好皇帝。

但若是说东汉的灭亡都是他的罪过,那就有些血口喷人了。

毕竟自从光武帝立国以来,这个帝国就存在诸多隐患,并且越来越多。

积重难返之下刘宏除非能力挽狂澜,否则名声绝对好不了。

平心而论,刘宏对魏哲确实不错。

即便魏哲这些年没少出生入死,拼命厮杀,但刘宏的作用却至关重要。

没有刘宏器重,魏哲的发展恐怕还要慢上三四年。

不过能替刘宏争取到一个“孝思皇帝”的谥号,魏哲自问也对得起他了。

毕竟“汉思帝”可是要比“汉灵帝”好听多了。

如此,也不枉两人君臣一场!

于是在收拾好心绪之后魏哲当即向宣诏的宦官送上一份谢礼。

待其笑着接下之后,魏哲方才好奇的打听起朝堂对高句丽的安排。

“哦~此事呀?朝堂已然定下了,俱依魏府君所奏。”

那个年轻内侍虽然是个生面孔,但还是秉承着宦官的收钱办事的好习惯。

只见此人还笑眯眯的主动道:“天子钦命卢子干为安东都护。”

闻听此言,魏哲的心情那叫一个复杂。

怎么说呢,即高兴又头疼!

毕竟卢植可是海内大儒,文武双全的那种。

洛阳朝廷让他来担任安东都护,那自然算是知人善用。

从某种程度来说,甚至都有些大才小用。

魏哲与卢植虽然一直未曾谋面,但对于这样的人他还是敬佩的。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点,才让魏哲对卢植的到来有点忐忑。

天知道这位汉室老臣来到辽东之后会引起什么变故?

最让魏哲无奈的是,像卢植这样的海内大儒他还打不得、杀不得。

要知道即便后来天下大乱,汉末诸侯肆意征伐的时候,袁绍也没有对隐居上谷郡的卢植怎么样,反而把他高高供起来,尊其为军师。

不过思量再三魏哲也没有想出什么有效的法子,他也懒得去想了,走一步看一步吧,至少卢植担任安东都护已经比他原先预想的情况要好多了。

念及此处,魏哲索性在魏府之中大宴亲友,好好高兴了一番。

别的不说,镇东将军幕府可以先筹备起来了。

如此一来,魏哲身边便已有郡府、侯府、将军幕府三个班底了。

看似有点累赘重复,但魏哲可以安排的官位却是实实在在多了起来。

这让怅然若失的魏哲心情总算是好了一点。

……

相比于摆烂的魏哲,中山郡安喜县的刘备就比较纠结了。

朝堂的告示他自然看到了,但烦恼也因此而来。

怎么说呢,刘备有点想效仿本朝诸多前辈名士,直接弃官追随自家老师,但他又有些舍不得这个费尽周折才得来的安喜县尉!

不是刘备目光短浅、格局狭隘,实在是他没有什么试错机会。

毕竟作为一个寒门之后,起家便为一方县尉已经很不错了。

为了这个出仕机会,他足足折腾了六年!

若是错过了这个机会,刘备怀疑自家这辈子或许都没机会出仕了。

再说了,他也不是没有在卢植麾下混过。

当年求学的时候他就不受卢植重视,中平元年从军亦是如此。

黄巾之乱的经历至今刘备还会常常想起,然后便止不住的唉声叹气。

夜深人静时刘备有时候甚至会想,当初他若是选择投奔皇甫嵩,说不定如今会有一个截然不同的结局,就算不能魏哲一样飞黄腾达,屡立功勋,但至少能混个太守吧?

可以说魏哲的存在给了刘备无限的遐想空间,谁让两人起步相似呢!

不对,准确来说魏哲的起点甚至都比不上刘备。

如果他像公孙瓒那样出身名门,或者有个当太守的丈人,刘备反而没什么感觉,偏偏魏哲的出身比他还差。

两相对比之下,刘备很难不想太多。

这些年魏哲都快成了刘备的心魔了!

比如此刻,本来刘备还有些犹豫不决,但一想到投奔老师卢植之后说不定就要时常和辽东郡打交道时,刘备终于狠下心咬紧了牙关!

“做人,一定要靠自己!”

无边的夜色之下,只见刘备站在窗边看着天边的残月暗自发誓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