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官 > 第113章:虎子无犬父

汉官 第113章:虎子无犬父

作者:江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1: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相比于目光短浅的辽东郡吏们,侯府诸掾属显然就要理智多了。

当魏哲做出决定之后众人很快便集思广益起来。

只见戏志才眉头微皱的首先开口道:“敌虽分三路而来,但亦有轻重缓急之分。眼下局势当属西盖马最为危急,次为上殷台,再则为高显城。”

汉时高显县其实就是后世的辽东铁岭市位置,地势东高西低。东部为低山丘陵,西部为辽河平原,地势平坦。

辽东鲜卑人战力虽强,但三千骑尚且不足以破城。不过如果任由素利所部在玄莬境内肆意掳掠,裹挟汉民,后果就不好说了。

可即便如此,辽东鲜卑这路也已经是危险最低的了。

而见戏志才这么说,对面的国渊顿时有了想法。

“听闻辽东属国长史阎子昂熟谙鲜卑之事,君侯可令太史都尉出塞击胡,以此君为向导,当能解高显之危。”

此言一出,一旁的孙邵当即附和道:“此言甚是,东部鲜卑内乱已久,彼此早就厮杀不休,素利、弥加、阙机虽都自称东部鲜卑大人,然皆是虚有其名罢了,君侯或可命阎柔挑拨弥加、阙机两部出兵攻其本部,如此素利必退。”

魏哲闻言顿时忍不住微微颔首。

换做是别人或许会迷路失期,但有了阎柔这个草原活地图就不同了。

况且辽东属国出塞击胡正好可以绕过辽泽,看似绕了圈子,但实际上却能大大减少路上的时间。

一念至此,魏哲果断手书一封,随即便令亲兵火速传令。

不过接下来在打扶余人与高句丽人的问题上,众人却又产生了分歧。

只见氏仪眼神认真道:“高句丽人显然有备而来,况且对方还有两万大军,若是先救上殷台,则西盖马城必破。届时若高句丽人裹挟城中汉民至上殷台,与扶余人前后夹攻,大军恐有全军覆没之忧。”

然而孙邵却不同意他的看法,只见他当即反驳道:“正因高句丽人有备而来,敌军人多势众,方才更该先救上殷台。子羽可曾想过,若是高句丽大军转攻为守又该如何?”

不待氏仪回答,孙邵便一脸严肃道:“届时我军不能速胜,西盖马纵然保全也不过平安一时。一旦大军被高句丽人拖住,待扶余人破城之后南下与高句丽人前后夹击,我军必十死无生。”

不得不说,孙邵考虑的确实周全。

毕竟扶余步骑不过万余人,相比高句丽大军而言确实要好打一点。

然而氏仪说的也不无道理。

正因入寇的高句丽大军最强才应该先救西盖马,否则晚了就来不及了。

一时间魏哲那叫一个头疼。

他算是明白为什么袁绍有那么多谋士,但还总是选择错误答案了。

原来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答案都有道理,区别只在于谁是最优解罢了。

于是在思量再三之后,魏哲终于做出了决断。

只见他面色坚毅道:“令赤骨部、乞塔部即刻赶赴上殷台待命,待我大军赶到,共灭扶余。”

是的,在西盖马和上殷台之间魏哲终究还是选了后者。

不是他不相信氏仪,而是魏哲比氏仪更了解高男武那个老狐狸。

高男武那厮精心策划了这个局,恐怕还真会给特意留下后手。

届时若西盖马城下的两万高句丽大军坚守大营不出,那魏哲可就坐蜡了。

转道去救上殷台?那汉军就成了疲兵,并且进退失据。

强攻?那就正好如了高句丽人的愿,最后恐怕自身都难保。

即便那个时候高句丽大军在战场上小败,但在战略上他们却已经胜了。

魏哲甚至觉得这才是高男武隐藏的杀招,至于其他都不过是遮掩罢了。

对此戏志才也深以为然,不过他却有些别的想法。

“上殷台固然要救,但西盖马却未必要置之不理。”只见戏志才踱步来到墙上悬挂的辽东舆图前指着高句丽的位置道:“可令乐浪诸营屯兵跨过浿水,大造声势劫掠高句丽,分散其精力。另外命魏慕华率船队奔袭国内城,或可迟滞高句丽攻势一二。”

毕竟这次入寇的高句丽五部权贵都在国内城,他们多少应该会有些顾虑。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西盖马城要能撑得住。

毕竟所有的调动都是需要时间的,就看西盖马城能不能坚持了。

想到这里,魏哲当即不再犹豫,便依此计而行。

见魏哲都这么说了,国渊等人自然不会再多做废话。

半个时辰后,便见一身劲装的魏哲带四千郡兵呼啸而去。

……

与此同时,玄莬郡高句丽县。

太守府内,玄莬太守卞毅只感觉日了狗了。

明明是魏哲惹的祸,为什么倒霉的却是他?

只见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在后院中来回走动着。

“怎么样,襄平那边有消息了吗?”

刚刚入内的主簿廖波闻言忍不住苦笑的摇了摇头。

要知道在收到高句丽、扶余、鲜卑入寇的消息后,太守府都已经接连派出去三波求援使了,可见玄莬太守卞毅有多焦虑。

不过见他如此方寸大乱的模样,廖波当即宽慰道:“府君,放心吧,不夜侯之父如今尚且还在玄莬郡,其族人亲友更是大半都在侯城县。有此羁绊,不夜侯绝对不会置之不理的。”

闻听此言,玄莬太守卞毅这才心情稍缓。

然而刚坐下没一会儿,他便立刻吩咐道:“快,命人盯着侯城县,若有动静随时来报。”

话说玄莬六县之中,就要属高句丽县和侯城县的距离最近,彼此相距不过二十余里而已。

若侯城那边有什么动静,还真瞒不过高句丽县这边。

很显然,卞毅这是怕侯城魏氏的人偷偷溜了。

当然,他自然是没有胆子敢拉魏氏的人同归于尽的。

只不过魏氏的人如果真的想走,他少不得也要提前准备后路了。

见太守这么一说,廖波顿时也觉得有点道理,当即命人下去安排。

说实在的,别说玄莬太守了,便是廖波此刻又何尝不害怕呢。

要知道本朝以来玄莬郡经历的最大一次危机还是在永康元年(167年)。

当时扶余王尉仇台率二万余人寇玄菟郡,被彼时的玄菟太守公孙琙击破之,并且斩首千余级。于是扶余王尉仇台再次归顺,乞属辽东郡。

算起来扶余国与玄莬郡之间已经相安无事近三十年。

也不知道这次高句丽到底付出了什么代价,才让扶余王尉仇台这个老家伙动心,再度入寇大汉。

天知道玄莬郡现在有多么人心惶惶!

毕竟这次可不止一路,而是三面皆敌,还都是大敌!

可以说整个玄莬郡上至玄莬太守下至黔首小民,都在对魏哲翘首以盼。

也正是明白这一点,侯城县魏氏坞堡内,当有人建议魏哲之父魏宣先去辽东郡暂避的时候,魏宣毫不犹豫的摇头道:“我哪都不去!”

闻听此言,一个锦衣华服身材圆润的族老还想再劝。

但魏宣却压根不给他开口的机会,当即声色俱厉道:“今日就算是死,我也要死在侯城!”

此言一出,那族老顿时面色一僵,一时间竟然不知该说什么。

毕竟如果魏宣死在了侯城,那么他们这些人纵然逃到了辽东郡恐怕也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不过很快这位族老便没有了这个顾虑。

因为魏宣压根没有给他离开的机会。

只见魏宣当即对身边的心腹老仆吩咐道:“传我命令,自今日开始,凡我魏氏儿郎一律不允许离开魏氏坞。”

族老一听顿时就慌了:“家主,你不能……”

然而不等他说完,魏宣便眼神冷冽的继续道:“若有违者,开除族谱。”

此言一出,族老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竟然直接激动的晕了过去。

没办法,魏宣这个态度显然是做了玉石俱焚的打算。

毕竟即便玄莬境内的魏氏血脉全死了,辽东郡那边也还有魏哲呢。

反正在魏宣看来,玄莬境内的魏氏儿郎加在一起也没有魏哲一个人重要。

只要他在,魏氏未来就有希望,至于其他人都可以牺牲……包括他自己。

魏宣是这么想的,也是真的这么做的,当即就令家兵守住坞堡各个出口。

毕竟态度不够坚决,那就是没有态度。

即便眼下侯城魏氏只有一个旁系离开,消息传出去也会变了样子。

或许消息传着传着,就成了魏宣带着魏氏的重要人物逃到辽东郡去了。

谣言猛于虎,孟子尚且无可奈何,魏宣就更没有办法了。

所以他只能以最决绝的态度,从根本上斩断谣言的来源。

即便这样有可能付出极为惨痛的代价,他也愿意赌一把。

事实证明,魏宣的做法确实十分明智。

在当下这个特殊时间段,他几乎就相当于玄莬郡的安全风向标。

于是当魏氏坞的消息传出之后,本来躁动不安的侯城县很快便平静了。

其他玄莬五县亦是如此,虽然依旧恐惧,但总算恢复了镇定。

可以说魏宣完全以一己之力稳住了玄莬六县的人心,替魏哲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然而此刻在官道上疾驰的魏哲对此却一无所知,依旧风尘仆仆的朝玄莬郡赶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