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官 > 第111章:猪队友

汉官 第111章:猪队友

作者:江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1: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老话说的好: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如今魏哲发现这句话还真他娘的有道理。

天子大手一挥,就给他减少了不知道多少压力。

不过当今天子刘宏能把天下弄成眼下这幅样子,自然也是有原因。

秋收之后,还没等魏哲多高兴几天,便收到了公孙昭的书信。

然而这一次魏哲就无可奈何了。

……

深夜,内室之中。

当怀孕的管妍因为小腿抽筋从睡梦中惊醒,这才发现魏哲竟然还没睡。

不过小腿处的酸胀让她无力开口,直到魏哲小心的帮她按摩了片刻之后,缓过劲来的管妍这才担忧道:“怎么了,是府库空虚了吗?我这还有些嫁妆……”

魏哲闻言忍不住一阵失笑,这个小富婆还真是大方。

不过笑过之后,魏哲的心情倒是好多。

于是只见魏哲一边帮管妍按摩着小腿一边轻叹道:“放心,辽东郡诸事顺遂,是阳明那边出了问题。”

“东明郡?”

“不错,东明郡的流民断了……唉~”

话说当初朝堂以三韩之地置郡县时,便决定迁徙汉民三十万填之。

倒不是洛阳公卿多么深谋远虑,而是这本就乃汉家惯例。

元朔二年(前127年)春正月,汉武帝在遣卫青大败匈奴,收河南地之后,便以此地置朔方郡、五原郡,而后更是从关东移民十万余人到此屯田戍边,最后方才一步步拿下河套地区。

若非如此,当下汉人恐怕依旧在以秦长城为界,并州直接缺少一半。

可以说正是那十余万关东移民,才将朔方郡、五原郡彻底稳住了。

当然,汉武帝时期也存在特殊的社会情况。

别的朝代在出现若干灾年之后,一般都会出现十几年太平时节。

但前汉比较倒霉,水、旱、蝗、螟、震、疫、风、寒、火等灾害零零碎碎发生了共215次。其中从汉太祖元年(前206)至文帝后元七年(前157)就发生了38次,而且这还算少的。

因为从景帝元年(前156)至武帝后元二年(前87),各类灾害足足发生了73次,这其中又以汉武帝在位时期最多,足足52次。有时候甚至水、旱、蝗、寒诸灾交替甚至并发出现。

在这种情况下,前汉其实一直存在大量的受灾贫民。

班固就曾在《汉书》中写道:元狩四年(前119),山东水灾,民多饥乏……流民七十余万口……元封四年,关东流民二百万口,无名数者四十万”。

动辄几十万的流民规模出现在中原腹地,尤其是黄河中下游,这对当时朝堂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故此汉武帝移民实边,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比如元狩四年那次山东水灾,汉武帝便徙贫民于新秦中,七十余万口衣食皆仰给于县官,甚至几年后官府还会借给他们一些产业帮助扎根。

太始元年春,汉武帝更是在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戍田。

可以说正是靠汉武帝动辄几十万人的移民实边,才将开疆扩土的成果大部分给消化了。

现成的答案摆在面前,洛阳公卿就算是再傻也知道该怎么做。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汉武帝可以一边打匈奴一边迁徙百万流民实边,但当今朝堂却做不到。

本来决定迁徙汉民三十万填充东明郡,结果只迁了十余万就停下了。

对了,按照朝堂诏书这次迁徙花费本来是由幽、青两州负责。

但如今幽州乱局未平,就只能让青州单独承担了。

可如此一来青州却吃不消了,倒不是没有流民,而是没钱了。

即便齐鲁多平原良田,但几十万流民迁徙、安置的花费可是数以亿计。

能迁十余万流民去东明郡,已经是青州承受的最大极限了。

而对青州的变相抗旨,洛阳朝堂竟然不了了之了。

毕竟东明郡虽然重要,但朝堂可不想逼反青州六郡。

一来二去,在东明郡苦等的公孙昭那叫一个欲哭无泪。

这种级别的移民工程烂尾了,他这个东明郡太守自然是压力山大。

这不,只能写信和魏哲诉苦了。

……

“好好的天下怎么忽然就变成这样了?”

在听完魏哲的解释之后,管妍靠着魏哲怀中忍不住嘀咕道:

“出尔反尔,朝廷这也太……”

不过话未说完,她便有些不好意思的掩嘴一笑。

魏哲却不以为意,反而轻叹道:“朝堂出尔反尔的事又何止这一桩!”

“那东明郡怎么办?”

“唉!只能慢慢来了!”只见魏哲无奈道:“五年变十年,一代变两代,只要汉人够强,百年之内总能消化此地的。”

不过话虽如此,魏哲心中却依旧耿耿于怀。

怎么说呢,就像是他在前方正与敌人厮杀呢,后方的战友却作壁上观,甚至大营紧闭,对他的求救视若无睹,看着他陷入死敌。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猪队友比敌人更可恨的原因吧!

……

且不说公孙昭在朝鲜半岛南端如何头疼。

辽东郡这边倒是一切进展顺利。

尤其是今年秋收结束之后,铁犁与耧车的普及速度直接大大加快。

因为什么样的说辞都没有实实在在的产量有说服力。

当然,魏哲也理解某些人的“固执”。

毕竟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但凡是和农事相关的都轻忽不得。

若是改革失败,魏哲这个辽东太守最多就是去职罢官,可受影响的老百姓损失的那就是一年的收成了,说不定一个家庭就没了。

所以不是黔首老农固执,而是他们不敢赌,也没有底气赌。

不过现在好了,有了今年的例子想必明年春耕之时“一人一牛”的耕作模式将会全面普及,届时整个辽东便相当于释放了一半的生产力。

说的再简单点,便是相当于辽东青壮人口变相的翻了一倍。

然而还不等魏哲多高兴一会儿呢,玄莬边塞便烽火示警。

对此魏哲也没有意外,就算高句丽再傻现在也该反应过来了。

毕竟五路捉生军只是表面症状,高句丽想要解决问题只能从根上下手。

于是他虽然很快便赶到太守府,但却丝毫没有慌乱之色。

“启禀府君,高句丽入寇玄莬郡。”

“多少人?”

“据烽火塘报,当为两万余人。”

听到这里,魏哲当即微微点了点头。

还行,这点兵力倒是不算什么,甚至魏哲还觉得有点少了。

至于玄莬郡那肯定是要救的,辽东汉人休戚与共嘛!

不过片刻之后随着另一则消息传来,魏哲就淡定不起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