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秦逮捕方士,关我炼气士什么事 > 第76章 竟然是真方士?

始皇帝二十八年,徐福上书,东海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其上或有神仙居住,欲往东海寻找仙山,为始皇帝求不死之药。

经过数年筹备,制造大舟,组建舰队,准备食粮,衣履,各项补给物资,至始皇帝三十三年冬,终于成行。

因秦历以十月为始,故冬为四季之首。而至始皇帝三十三年元月时,方士欺瞒始皇帝之事发。

始皇帝乃遣章平统率大秦水师,冒险出海,纵使损兵折将,损失甚重,亦不得返,誓要抓住徐福乃罢!

而此时大秦水师已至扶桑以南,无人知徐福居然出现在琅琊外海!

马船狭小轻盈,然而若是仅有一人划浆,其速度自然不会快到哪里去。

而徐福显然亦不以体力见长,他再度努力划了几下,便气喘吁吁地停了下来,整个人甚至都没力气继续坐着,而是无力地躺倒喘息。

只是纵使已经躺倒在船上,他的头依然勉力抬起,目光焦急地在海面上逡巡。

然而片刻之后,他终于颓然地放低头颅,拍着船舷大哭。

“仙山,为何弃吾而去?”

他自冬时出海寻找仙山,已有近半年。

半年来餐风露宿,虽然东海日常风平浪静,然而再怎么说东海亦是大洋,绝非安全之地。

这半年来,他遇到过吞舟之大鱼,亦曾于海上遭遇风暴,甚至还碰到过所谓龙吸水。又因地理不熟,不慎撞上海中礁石等,与各种危险擦肩而过。

然而,一直到他流落到身畔只有一艘小小的马船,依然不曾找到海上仙山。

数日前,徐福的食水便已尽,所幸他于海上飘零已久,对海中之物颇有了解,而周边海域又多礁石小岛。徐福找到了一个有很多螃蟹的小岛,靠着生吃螃蟹勉强填饱肚子。

然而螃蟹吃多了对身体不好,而且徐福还是生吃,本以为自己将死在岛上,身体成为螃蟹食粮,却不想昨夜躺平等死之时,忽然见远处霞光冲天!

已经衰弱到了极致的徐福奋发了最后的力量,当即爬上马船,朝着霞光进发!

马船虽然是小船,对一个人来说还是有些大。

尤其是马船本就为大秦水师的战船,它本就不是一个人操作的,连浆都是排桨,而非渔民小船上的摇橹。

是故,花了大半夜外加半个上午的时间,徐福仅仅划着马船朝着霞光前进了不到十里。

且说是徐福划过来,倒不如说他乃是借着海浪漂过来,划桨只是为了调整方向而已。

而他越是靠近霞光的方向,心头便越是火热。

因为他一路行来,遇到了颇多大鱼,这些大鱼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其中不乏血盆大口,一口便可吞舟的恶鱼之属。

然而这些大鱼皆对头顶的徐福视而不见,只顾向着霞光的方向游去。

而且,虽然距离遥远,但是借着霞光,徐福亦可看到有大鱼高高跃起,溅起漫天水花。

而霞光周围的雾气亦极为神异,隐约可见天地变幻之景色。

然而,就在徐福好不容易抵达这片海域,霞光却突然消失!

整个海面,只剩下一片朦胧的水气,无论是高高跳起的大鱼,抑或是可变幻世间的雾气,尽皆消失不见!

而他此时已然精疲力竭,再无力前进半寸,只能随波逐流。

且,就算他还有力气,能够返回螃蟹岛,亦不过是再苟延残喘数日而已。

仙山啊!

徐福脸上眼泪肆意横流。

他知道,先前所见之霞光,必然与神仙仙山之属有关!

而他为了寻访神仙,不惜以身犯险地,原以为便是神仙亦感其诚,知自己将死,特意在自己死前得偿夙愿。

然而,却是恍如一梦。

“吾此生果无仙缘乎?”

他声音悲怆,初时撕心裂肺,不多时便变得低沉。

显然疲累绝望之下,已然开始进入昏睡。

就在此时,一个声音,于他的头顶响起。

“徐福,尔欺瞒于始皇帝,致使天下方士遭遇浩劫,如何尚敢言尔之仙缘?”

纵使是在昏迷中,徐福心头仍是一惊!

这个声音宛如洪钟大吕一般,如天地般厚重,又如云雾般飘渺。

“余不曾欺瞒于始皇帝。余不曾要始皇帝之金珠,亦不曾染指六国美女。唯一所求者,仅仅只是让始皇帝造大舟,让余得以出海寻访神仙仙岛,为始皇帝求取不死之药!”

他不由自主地开口。

“如此说来,尔是真方士?”飘渺厚重之音再起,两种感觉极为矛盾,却无比和谐。

“余当然是真方士!余所求着,唯仙缘而已!”

徐福再次不由自主地回答,他只觉得在这个声音之下,自己内心的一切想法皆无可遁形。

“尔可曾求到了?”那个声音再次响起,徐福不由自主地悲从心来。

“不曾!”

区区不曾二字,道尽了无数苦楚。

一声叹息声响起,那个声音再响。

“尔为何流落至此?”

“余十二月十五奉始皇帝之命出海,借季风一路东行,一路经历风暴,迷途,等诸多变故,元月七日至扶桑!”

“因船队损失甚重,又不曾发现仙山,都尉橥不欲返秦,亦不愿再随吾出海,欲领军士并三千童男女自立于扶桑。”

“橥欲杀余,余仅得一船人逃归大洋,欲穷东海以访仙山。然月前,遇龙吸水,余之大舟撞礁石破碎。幸存之人不得不改以马船为座舟。”

“然过数日,余牵星失误,误入吞舟鱼群,龙吸水后残余之数十人尽入鱼腹。余之卫士冒死跳下与巨鱼搏杀,余侥幸独活。”

纵使是在昏迷中,徐福亦忍不住痛哭流涕。

他只觉得无尽的疲惫涌上心头,满腔的委屈与不甘,不知道向何人诉说。

他乃是琅琊人氏,自小便在海边长大,听多了仙山的传说。

随后他又师从于鬼谷子,学阴阳,学符,学术,于琅琊地颇具声望。

始皇帝二十七年,大召天下方士。徐福虽然亦知丹术,然而他所喜的乃是观星,精通牵星之术。而生平最大的愿望,便是出海寻访传说中的仙山。

故始皇帝二十八年,徐福离开琅琊,应召入咸阳。随后便向始皇帝进言,欲寻访海上仙山,找神仙求药。

仙山的传说在琅琊流传已久,琅琊县乡民口口相传,绘声绘色,皆言祖上曾见过海中仙山。

其中既有高悬于天上的,亦有天气极其晴好之时,于琅琊台,珠山等高处看到海中极远处隐约露出的仙岛。

旁人听过便罢了,然而徐福不同,他学阴阳,知牵星!

牵星里有一个关键的知识,那便是看星星高度,与地平线形成的夹角,来确定方位。

故此,徐福虽然作为秦人,尚且不知道脚下乃是一个大球,有曲面,亦不可能理解这种理论,但是这并不妨碍他运用角度这个关键因素。

便如琅琊人出海打鱼时,岸边之人若是一直盯着看,会发现渔船前行一段距离后,船身就开始隐没在水线之下。

随着渔船渐渐进入海中,若是天气晴好,便可见到渔船一步步彻底隐没到水线下的景象。

此时若是登高,又可以重新见到整艘船。

船如此,那么仙山,是不是亦如此?

若是海上仙山距离琅琊台甚远,那么无论天气如何晴好,它都在水线之下,根本不可能为琅琊人所看到。

而既然能看见,说明仙山距离琅琊并不远,就在琅琊外海!

而且极有可能,就在琅琊外海百五十里范围!

这是徐福根据牵星术算出来的,对此徐福很有信心。

而事实亦验证了他之猜想。

只可惜,终究还是功亏一篑。

一路上风暴,巨鱼吞舟,龙吸水,疫病……

原本皇皇船队,最后仅仅只剩徐福一人以生螃蟹为食,挣扎求生。

历尽千辛万苦,他终于见仙缘。

然而,却不得靠近!

……

说话的,自然是秦天。

他方才问徐福时,用了一点道音,而且他本身就已经通命术。虽然不到一眼便看透一人前世今生的天人之境,但是确保无人可以在他面前撒谎还是没问题的。

老实说,他亦有一丝好奇。

作为穿越者,秦天本就记得徐福东渡的历史知识,而他此次至琅琊,曾听起乡民谈论起徐福出海之事。

当是时,近十巨舟横列,帆影遮天蔽日。

三千童男女皆身着白衣,徐福亦是峨冠飘飘,颇有仙人气象。

没想到数月之间,便沦落到如此地步!

他此时负手立在马船船头,看着已然昏迷的徐福,目光之中,颇有感慨。

方士之属,来源于昔日楚地之巫。

而楚巫乃是学古之神人天人遗法,虽然只是鬼神小道,然而归根结底,和炼气士亦算是同源,毕竟都是修天人之道。

只可惜末法时代来临,炼气士于大秦仅仅只剩下秦天一根苗裔,而巫之后裔,方士,亦已经日薄西山。

连他们的道统都已经失去了,从原本的天人正道,转而成了寻仙!

甚至于寻仙亦不可得,变成了招摇撞骗之徒!

侯生之流如此,徐福亦如此。

然而此时此刻,秦天却发现,自己似乎误解了徐福,天下人亦误解了徐福。

徐福,居然是一个虔诚求仙的真方士!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