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秦逮捕方士,关我炼气士什么事 > 第396章 军法处置

“好咧。”张青答应道。

张青走后,杨凌独自站在车箱中沉思起来。他现在非常后悔,为什么要听从李静的建议,主动攻打东城墙?

如果没有攻打东城墙,那这些粮食还有希望保存下来;毕竟吐蕃人的实力很弱,守军根本挡不住杨凌的猛烈进攻。

现在倒好,白忙活半天不说,还损失惨重。

杨凌越想越憋屈,恨不得再冲到西城墙杀几个吐蕃人解解恨。

杨凌在脑海中盘算片刻,吩咐身边的管事道:“你派个人去趟王师衙门,请他们帮忙筹措粮饷。”

管事答应道:“小人明白。”

管事转身离开。杨凌又交代道:“记得告诉他们,这件事情必须严格保密,否则军法处置!”

“小的省得!”管事答应道。

待管事离开后,杨凌又喃喃自语:“唉,我怎么就鬼迷心窍呢?”

其实,杨凌之所以决定冒险夺取东城墙,除外因为东城墙易守难攻外,还有其它的原因。

东城墙位于北面城墙与城外的平地的交汇点,是东侧防线的中段。

这里不仅是城池的最高点,同时也是通往北面城墙的唯二道路,是军队攻坚作战的绝佳场所。

东城墙是座三米左右的土台子,由于年久失修,早已经坍塌,成为攻城的首选。

杨凌曾经在这里攻克过几次坚城,对这里的地形比较熟悉。加上他麾下的骑兵数量较少,所以才会决定攻打东城墙,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攻陷城门,夺取城门控制权。

但是结局却令人沮丧,杨凌不仅没能顺利攻下东城门,反倒付出极大的伤亡代价。

杨凌在车厢中闭目养神,不知道过去多久,忽然耳朵听到外面传来惊恐的呼救声。

惨叫声和碰撞声混杂在响起,显得异常的刺耳。

这里距离东城门不远,城外的厮杀声已经隐约传来,杨凌顿时睁开眼睛。

“怎么回事?”杨凌问身边的部下。

负责保护杨凌的部下答道:“大人,有吐蕃人偷袭,他们正在攻打东门,我部已经抵御不住。”

“吐蕃狗贼居然敢夜袭?”杨凌骂道。

杨凌顾不得休息,当即掀开车帘钻出车厢,拿起横刀指挥部队迎战。

杨凌的部下虽然刚才损失惨重,但依旧有四千多人,加上杨逸从河间郡王府调拨的部队,兵员超过八千人。

杨凌的部队迅速展开防御阵型,与敌人展开激烈的巷战。

由于是黑夜,视野受限,双方的交锋变得相当的激烈,血腥味弥漫整条街道。

尽管杨凌的部队战斗力强悍,但是敌人人数众多,杨凌部队很快就处于劣势。

“大帅,敌人火力太猛,咱们的部队顶不住,您先撤吧,属下替你断后!”

杨凌摇头拒绝:“不行,要撤也是我撤!”

杨凌的确是个贪生怕死的胆小鬼,但是在这种关键时候,杨凌不会丢弃任何手下独自逃命。

“大帅,您不能留下啊!要是您出事,我们该如何向太尉交代?”

杨凌冷哼道:“我是指挥官,岂能抛弃部下独自逃跑?今晚就算我死在这里,我也要把敌人赶出去,不然我枉称英雄!”

看到杨凌决心已定,副官们只能劝说他跟随部队暂避锋芒。

不过杨凌并未按照副官们的建议躲藏起来,他亲临阵前督战。

在杨凌的督促下,杨凌的部队奋勇拼杀,虽然战败,但还是把来犯之敌打退。

但是杨凌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因为吐蕃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必然还会卷土重来。

杨凌当即下令全军撤出战斗,并向南撤往广宁县境内。

杨凌在城里耽搁太久,必须抓紧时间赶回广宁县城。

杨凌的部队沿途遇到许多溃散的我军残部,但杨凌都没有理睬,带着部队径直朝南边撤去。

到达南城门外,杨凌的部队突遭吐蕃人拦截。

拦阻杨凌部队的是东城门外的吐蕃军队,他们的人数更少,只有不到四千人。

看着堵在前面的吐蕃人,杨凌毫不犹豫地下达全军急行军的命令,然后率领部下直扑对面的吐蕃部队。

吐蕃人虽然占据优势,但他们的火炮威力有限,面对我军凶猛的进攻,只有节节后退。

吐蕃人虽然没能完全封住杨凌的部队,却将杨凌部队逼近东城门附近,使得杨凌的部队无法进入东城。

吐蕃人似乎认准东城门,他们死咬着杨凌的部队不放。

“杀呀!”

杨凌拔出宝剑大喊着,率部队继续往东城冲击。

杨凌不惜代价地猛攻,终于将吐蕃人打退,然后迫不及待地冲进东城门。

杨凌的部队刚刚进入城门洞,就看到东城楼梯口处燃烧着熊熊大火。

城楼被炸塌,烟尘滚滚,浓烟遮蔽夜空,让东城门的景象看不分明,不过从周围士卒焦灼的表情和惶恐的表情看得出来,这里的形势非常糟糕。

看到眼前的景象,杨凌的脸色瞬间阴云密布,他立马猜到东城门被破,城内的守军已经危在旦夕。

“快去找人,给本官找出那伙吐蕃匪徒!”

杨凌愤怒地吼道。

这伙吐蕃人的实力虽然不弱,但也仅止于守住城门,根本没可能攻破东城门。既然能够轻松拿下东城门,他们肯定还有援军或者其他的武器装备。

杨凌猜测东城门肯定是敌人用某种武器炸塌的,只需找到敌人的武器,就能查清楚具体的情况,甚至找出敌人的老巢。

但是杨凌等人搜遍东城楼、西城门和北城门等各个城门洞,都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的物品。

杨凌的部下都有些灰头土脸,但是却找不到丝毫的痕迹,这意味着敌人做好充足的准备,不想留下蛛丝马迹。

杨凌气恼不已,却又无可奈何。

杨凌在东城门呆呆地站立良久,然后叹气道:“看来敌人早就预料到咱们会趁夜突袭东城门,所以早就提前把武器和弹药搬走。”

副官低声提醒道:“大人,咱们不妨再搜寻城中的民宅。”

“不必再搜索民房,这里的敌人已经被彻底肃清,估计敌人也是担心暴露,所以连尸体都焚毁掉,不会留下任何线索。咱们不如回城,让太尉派兵增援东城,咱们在广宁城与吐蕃人决战。”

“是,大人。”

杨凌立即下令部队返程。

然后他带着部队返回城内,杨凌的部队刚刚进入城内,就看到太子殿下李承恩骑马奔驰过来。

“大哥!”看到杨凌平安归来,李承恩欣喜若狂,他翻身下马,快步走到杨凌跟前。

“二弟,你没事吧?”

李承恩满脸惭愧地解释道:“大哥,都怪我没用,没能挡住敌人的进攻,东城被敌人突破,城内百姓伤亡惨重,请大哥治罪。”

杨凌苦笑着摇头道:“二弟,你不是主将,无须承担责任,现在最重要的是挽救城内的百姓,我们必须尽快组织起有效的反击。”

“大哥,敌人的目标应该是东华门,我们可以绕过东华门去支援东城,顺便歼灭吐蕃军!”李承恩建议道。

“好,那就听你的,立即收拢部队,从南城门出发,去东华门支援!”杨凌果断地同意道。

随后,两万五千多我军立即集结完毕,然后从南城门向东城进发。

东华门位于广宁城东北方向,是通往北门的必经之路,所以杨凌首选的攻坚点就在东华门。

当然,东华门作为广宁府北城门,防御力量肯定非常严密,想要夺取这座城池几乎不可能,唯有利用夜色掩护攻城。

杨凌没有让部队冒进,他们缓缓推进,借助夜幕的掩饰,逐渐接近东华门。

半个小时后,杨凌的部队抵达东华门附近。

杨凌抬头看着高耸的城墙和城垛,心中不由得生出无限感慨。

他记得上辈子,他曾经参加过东华门保卫战,也正是在这场战役中,他见识到古代坚固城堡的厉害。

这时杨凌注意到城墙上站岗巡逻的吐蕃士兵越来越多,显然敌人已经警惕,很快就会发现自己。

这时候,杨凌的部队距离东华门只剩下三十余米远。

杨凌深吸口气,大声喝道:“弓箭手准备!投石车准备!”

伴随着杨凌的呼喊声,杨凌麾下两万多名士兵立即举起强弩,瞄准远处的城墙。

随着杨凌的号令,弓弩手扣动扳机。霎时间成片的箭矢飞射,落到城墙上,顿时溅起漫天血花,吐蕃兵的哀嚎声响成片。

城头上顿时变得混乱不堪,吐蕃兵惊慌失措地寻找掩护,躲闪箭雨;不少吐蕃兵跌下城头,摔得骨肉横飞。

但是城墙上的吐蕃兵仍然源源不绝地爬上来,仿佛怎么也打不完,他们就像潮水般涌出城池,向杨凌的部队冲杀过来。

杨凌知道,自己必须立即开始反击,否则就会陷入苦战,这样损失会更大。

想到这儿,杨凌大吼道:“投矛手准备!投掷长矛攻击敌人。”

随着杨凌命令的下达,数百名投矛手纷纷举起长矛,朝着城下的敌军投掷长矛。

吐蕃兵没有防备,很多人都被长矛扎透胸膛,摔倒在城墙上。但是敌人依旧前赴后继,疯狂地扑上来,试图抢占城头。

吐蕃人的凶悍超出杨凌的预料,面对城墙上的长矛射击,这些吐蕃人竟然不顾性命,不管受伤不受伤,拼命地往城头攀爬,试图登上城墙。

杨凌看到敌人悍勇,急忙说道:“弓箭手准备!”

随着杨凌的命令,两千多名弓箭手弯腰举弓搭箭,然后向城下的吐蕃兵射去。

箭矢犹如暴风骤雨般倾泻下去,将城外的吐蕃兵射得人仰马翻。不过这样的攻击显然不能阻止敌人。

这次吐蕃军的进攻显得异常顽强,杨凌和李承恩亲临前沿指挥部队,但是吐蕃军仍旧在拼命攻击东城门,并且迅速占领东城门附近的阵地。

吐蕃军的这种疯狂攻势令杨凌胆寒,不过杨凌仍然下令不惜伤亡,全力反攻。

东城门附近的战斗极为激烈,双方展开白刃战,刀光霍霍。杨凌的部队凭借人数优势,硬撑着压制住对方。

杨凌看到东城门的情况岌岌可危,立即调动更多的兵力增援东城门。

在杨凌的命令下,各营陆续抽调精锐士兵增援东城门,东城门终于慢慢地稳住局面,吐蕃军虽然还在努力攻击,但是已经不可能短时间突破城墙守军的防线。

杨凌稍稍放松后才注意到,自己部队死伤很大,不仅是因为敌人的凶猛攻击,更因为这是夜战,对士卒的视野影响很大。

夜晚视物的障碍使得杨凌的部队很难组织有效的防御,许多士兵因为眼睛适应不过来,直接丢掉武器逃跑,导致伤亡更大,所以杨凌的部队才迟迟没有拿下东城门。

在东城门战斗焦灼的时候,杨凌派出斥侯打探周边的形势。

斥候很快打探到消息,在西边八里处的山岭上驻扎着两支大军,其中有大概四千多人的军队,正在围攻东城门。

杨凌闻言顿时眉头紧锁。

按照斥候的报告,这股大军约六七千人左右,其中至少有两千名吐蕃步兵和两千名弓弩手。

杨凌不禁暗骂吐蕃人狡猾,居然在东城门附近布置如此众多的兵力,分散攻击我军,使得杨凌的兵力难以集中,根本无法对敌人构成威胁,只能被动挨打。

这时,身边的副官提醒道:“大帅,敌人正在向东城门靠近,恐怕不久就会发动总攻,咱们还是先撤退吧。”

“不行,我若带头撤退,我军的士气就彻底崩溃,今天这仗恐怕就打不赢啦。”

“但是再拖延下去,我们损失太大啊?”

“传令下去,命令各营全力反攻东城门,务必给我夺回东城门,不能放弃东城门。”

副官无奈地答应下来,然后立即把杨凌的命令传达下去。

随着命令的传达,我军的攻击更加凶猛,吐蕃兵的抵抗也越发艰难。

杨凌知道不能再拖下去,他大喝道:“全体都有,立即跟随本帅攻城!”

杨凌率先跨坐在战马背上,率先冲向吐蕃军。

其实杨凌的骑兵营刚刚赶到,但是却遭到东华门城头吐蕃军的袭扰,不敢轻易露头。(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