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秦逮捕方士,关我炼气士什么事 > 第393章 稳定局势

杨凌微笑道:“诸君误会我的用意啦,我只打算孤身走这趟。如果你们真的想为我效力,那便好好地留守京城,协助韩千户稳定局势吧。”

杨凌没有说明原因,不管他们信不信自己的话,反正自己是不准备再坐镇京城的。

见众人依旧坚持要陪自己同往鄱阳湖,杨凌只得劝说道:“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好,但是我已经决定好的事,谁也改变不。我希望诸位能够遵照约定继续坐镇京城,帮助韩千户稳定京城局势。如果诸位愿意,就在我离开的期间暂任京师副统制,等我回来之后再补我缺,或者让别人顶替我的职责。”

众人见状也不好再坚持,纷纷表示听从杨凌的吩咐,不会擅自离开京城半步,也会按照约定继续担任副统制职务。

杨凌满意地点头道:“既然如此,那就请大伙儿尽快收拾行囊吧。我们最迟明晨出发!”

第二天上午,杨凌率五百骑兵,悄悄地出城离开襄阳。

临走时,杨凌交给李云和王贵各五十名亲卫。他对两人道:“你们率领麾下弟兄留守襄阳,辅佐韩千户完成政务,若遇到紧急情况,可派人前去通报。”

两人躬身应命。

杨凌离开襄阳后,直奔鄱阳湖,沿途不停歇。

傍晚时分,杨凌抵达鄱阳湖畔,登上岸后四处观瞧,只见江面碧波荡漾,芦苇丛生;山坡树木参差不齐,怪石嶙峋,景色优美秀丽,宛如仙境般。

“好个清幽胜境!”

杨凌忍不住感慨起来,然后带着部曲朝南边的码头走去。

到岸后,杨凌带着部曲径直前往县衙。

杨凌抵达县衙后,韩世忠迎出来,恭谨地抱拳行礼道:“属下拜见总督大人!”

杨凌摆手道:“免礼!”

“谢总督大人!”

杨凌走进屋子,坐于书案旁的椅子上,抬眼环顾左右,只见桌案后面堆积着厚厚的公文,还有各种文献资料,以及文字笔记。

杨凌沉吟片刻,扭头吩咐道:“韩千户,你传令全体官员来见本督,就说有事相商。”

“是!”

韩世忠转身离开书房,走出院落,吩咐护卫去召集官员。不到半炷香功夫,官署中便涌入众多官员,站在厅堂中央聆听杨凌训话。

杨凌端坐在书案后面,朗声说道:“本督奉诏回京复旨。现在,有些事情必须立刻解决,否则就耽搁不得。”

“请大人下令!”

“首先,本督需要你们帮本督寻找两支精锐兵马。其中,要求战斗力强悍,装备精良。这两支兵马的人数,不能低于三千人。”

“是,属下遵命!”

“还有,在找到两支兵马的同时,尽量把周围几郡的土司和豪强安抚好,保证他们的民心。这方面,由李云负责。”

“是!”李云应道。

杨凌顿时眉头皱起,思忖片刻,接着问道:“本督要求,你们必须在七日内组织足够的粮草运往鄱阳湖西岸的龙门港。如果你们办不到,或者拖延太久,就休怪本督无情!”

众人听到杨凌的警告,都暗叫苦也。他们本来打算借机捞点油水,没想到竟然被杨凌抓到痛脚,顿时脸色惨白,吓得额头冷汗涔涔。

“大帅,鄱阳湖距离江宁不过六十余里,运送粮食并不费事。只要花点银钱买些牲口,就能顺利运到西岸。至于安抚地方,我们肯定尽快办妥,绝对不会拖延时间!”有人壮着胆子提出质疑道。

杨凌冷笑道:“你的意思是说,你们有银子,就能够解决所有问题咯?如果这样的话,那就简单多喽!本官不介意让你们拿钱出来赈济灾民,顺便修桥铺路,修葺房舍。”

众人听罢不禁倒吸凉气,这位爷真狠啊。

“属下不敢,属下不敢。”

“不敢吗?本督看未必!本督要提醒你们,本官不是圣贤,也做不到悲天悯人、仁慈为怀。如果你们认为有办法可行的话,大可试试!”

杨凌的话音刚落,有官员小声嘀咕起来。

“大人的脾气还真古怪,动辄杀人,还动辄灭族.”

“嘘——慎言!”

杨凌扫视着窃窃私语的官员们,沉喝道:“都给我闭嘴!”

“是,大人。”官员们连忙噤声,却不禁偷偷地瞥向杨凌,显然是在腹诽杨凌。

这些当官的,平素高高在上惯的,哪能轻易屈伏。在他们看来,虽然杨凌贵为总督,权势极大,但也不可能把他们全宰掉。

当初杨廷和在时,官员们怕得罪他,畏惧他的威严。可惜杨廷和病死在北伐途中,杨凌又年纪尚幼,朝中群龙无首。这才造就杨凌目前独断专行的性格,在他治下的官员没有敢与杨凌唱反调的。如今杨凌要整军备武,在这些人看来简直就是荒谬,他们不仅不害怕,还隐隐盼着杨凌出错。

杨凌早就猜测到这种情况,所以并未生气,继续道:“第二件事情。本官需要你们在两日内把鄱阳湖上的渔业设施建设好,特别是船厂。本官要在这里建立起水军基地,以供本官练兵用。”

“大人放心,两日之内,必定建好水军基地!”

杨凌微笑颔首道:“很好!这两条要求已经说完。还有什么事吗?”

“禀报大人,没有。”

“嗯,那你们可以散去准备工作,两日后我将验收结果。”

“是!大人!”

众人陆续退出县衙,杨凌望着空无人烟的街道,长叹道:“哎!真是辛苦你们这些做事的人啦!希望本钦差没有误会你们,否则本钦差实在是不好意思呀!”

说到这里,杨凌扭头问韩世忠:“韩千户,现在可有吃饭的地方?”

“呃大人稍等。”

韩世忠匆匆跑去,过不多时便返回来,引着杨凌往县衙外走去。

韩世忠将杨凌带到县衙后门,指着外边的大街道:“大人,您看,那边便是我们在鄱阳湖附近置办的产业!”

杨凌抬头看去,远处的街角隐藏着不少商贩和摊档。

杨凌不由暗叹,这个时代,物价比后世更高啊,普通老百姓每月的薪酬恐怕也就三贯左右。像他这样的勋贵官宦子弟,每月除开俸禄和奖金,估计剩不下多少。

这时韩世忠突然说道:“大人,末将在府城时曾经见过不少商贾。这些商贾都在鄱阳湖沿线置办产业,甚至有些还有货栈,据说赚取颇丰。咱们何不效仿他们?”

“哦?”杨凌闻言眼睛亮起来。

这个时代的货币流通主要依靠铜铁、丝绸和绢帛,铜铁和丝绸都掌握在世族手里,铜钱根本无法流通;唯有丝绸和绢帛最容易获取。因为丝绸和绢帛不管是自己使用,还是出售牟取暴利,都非常容易。

“既然这样,那咱们就在鄱阳湖旁购置几座仓库,再雇佣商贾,建造码头。”

“好嘞!”

韩世忠答应下来。他原本还担忧杨凌会拒绝他的提议呢。毕竟杨凌是钦差,怎么可能亲自干这活儿?

韩世忠正待邀请杨凌去吃点东西,杨凌忽然想起昨晚在驿馆遇到王仁和张国栋的事,问道:“对啦,昨晚驿馆发生什么事?”

“启禀大人,王仁和昨晚在驿馆被刺客袭击,受伤不轻,如今在医馆养伤呢。”

“什么?被刺客刺伤?”杨凌大惊失色:“驿站里还住进来其他刺客吗?”

韩世忠摇摇头,低声道:“不知道。不过从现场勘查来看,王仁和是遭遇伏击的。刺客身材矮胖,应该是女刺客!”

杨凌顿时松口气,他原以为驿馆里混入其他敌对份子,若是这样的话,那么他就难辞其咎。

不过,王仁和被袭击,那就麻烦大发,他得赶紧回府。

杨凌想罢,立即对韩世忠吩咐道:“传令下去,明天清晨卯时开始出征,务必在午夜之前抵达江宁城。”

杨凌离开县衙后便直奔府尹府。

来到府尹府门前,只见李春芳和陈友谅正陪同几名文臣武将站在院子门口。

“参见钦差大人!”众人急忙拱手相迎。

杨凌朝众人微微点头致意,旋即询问道:“李大人、陈大人,昨夜驿馆被刺客伏击,王仁和王御史身负重伤。不知驿馆里面是否还潜伏着刺客?”

李春芳脸上露出凝重之色,答道:“启禀钦差,王御史的伤势较重,现在正在屋里昏迷,具体情形还不清楚。”

这时有人说道:“杨大人勿须太过忧虑,驿馆乃政务机构,防守森严,那伙凶徒纵然是刺客,亦难逃法网!”

杨凌看向说话的人,发现这人四五十岁,留着山羊胡须。他打量这人片刻,随即问道:“阁下是谁?”

“鄙人是知府吴宗宪!”

“原来是吴大人,幸会。”杨凌拱拱手,然后又转向李春芳,沉声说道:“吴大人说的没错,江宁城是我国都,不会允许宵小之辈撒野。不知吴大人觉得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

吴宗宪微微眯着双眼,捋着颌下的山羊须沉吟道:“据我所知,昨天夜里,驿馆遭贼,王仁和被贼人重创。但是贼人却未杀死王仁和,足以说明,贼人是想活捉王仁和。因为只有抓住王仁和,才能胁迫本官交出粮饷银两。”

“那按照吴大人的意思,咱们当务之急应该是救援王御史?”

“正是!”

杨凌冷哼道:“本官刚刚听到消息,王御史已经被送去驿馆疗伤,如今伤势如何尚且未知,咱们贸然派人去营救的话,岂不是让贼人乘虚可趁?”

吴宗宪愣住,半晌后才道:“杨大人所言极是,确实是下官考虑欠妥!不知杨大人对于刺杀事件怎么看?是否有嫌疑人?”

杨凌冷笑道:“本官认为,这次刺杀案和上次的刺杀案属于同样类型的谋逆案。”

“哦,怎么解释?”

杨凌沉声说道:“先不说刺客为何要刺杀王仁和,单单是王仁和在江宁城中的威信就足够动荡民心。若是他倒下,必然导致江宁震动。江宁乃大明国都,不论是谁坐在龙椅上,都不愿见到江宁出乱子。因为只要有乱子,江宁的稳固就将土崩瓦解。”

“杨大人言之有理!”

杨凌停顿片刻,又接着道:“所以,如今刺杀王仁和的幕后指使者肯定会狗急跳墙,伺机行刺。本官的看法是,咱们可以假装被刺客袭击,引诱刺客上钩!”

“妙哉!”众人齐声喝彩。

杨凌继续分析道:“刺客虽然武艺高强,但是咱们有三千兵马,还占据地利之优,他们想要成功逃脱并不容易。如果他们铤走险选择攻坚,则正合我意。只要我们把他们堵在驿馆内,那么刺客插翅也难飞!”

李春芳等人深表赞同。

李春芳沉默片刻后,又说道:“可是,如果我们放跑或者杀掉刺客,这次刺杀案很快就会传遍大江南北,对我们大明的军队影响极坏。”

杨凌淡然地说道:“刺客是我大明的仇人,杀死他们乃是为民除害。况且这次是刺客主动挑衅在先,本官完全有权力杀掉任何敢于挑衅朝廷尊严的匪患。”

李春芳苦涩地笑笑,道:“好吧,希望杨大人能尽早抓捕刺客归案。”

“李大人放心,这是下官职责所在。”

李春芳颔首:“那么,咱们这就准备出兵吧。”

“嗯。”杨凌点点头吩咐道:“你率领部下护卫本官前往驿馆,记得保证钦差安危,若是出什么闪失,唯你试问。”

“谨遵杨大人吩咐。”

杨凌带着几百士卒,押运粮草赶赴驿馆。

当杨凌赶到驿馆时,只见驿馆外围满荷甲持矛的禁军和锦衣卫,戒备异常森严。

杨凌翻身下马,朝周围的众多禁军、锦衣卫抱拳拱手道:“各位大哥辛苦,还请让我进去拜见王御史,慰劳慰劳他。”

众多士卒纷纷让开路。

杨凌进入驿馆内部,径直找到房间。

房间里面,王仁和躺在床上昏睡不醒,脸色苍白无比。旁边有几个仆妇端茶递水、照顾他。

“王御史如何?”

“回禀钦差大人,王御史胸膛中刀,性命堪忧,怕是撑不过今日晚饭时分。”

听到这个消息,杨凌心中咯噔猛跳。(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