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秦逮捕方士,关我炼气士什么事 > 第112章 秦之勇者!

众人皆有些意外,个个神色茫然,不懂蒙恬这是什么意思。

在场的都是亲卫,亲卫至少都是武士,也就是小贵族。

而这年头贵族必须要知书,或者说,知书乃是贵族的标配。哪怕之前只是黔首,一旦立下军功,得以授爵,退出军伍的同时,官府就会派人来教导有爵位者,其中就包括所谓的君子六艺。

毕竟有爵位就有了封地,也就是成为了小领主,领主自然需要负担起自己领地内的治理与治安等职务,此外还有祭祀,家族传承,各种礼仪,乃至官府的通告政令传达等。

这年头纯粹的知识很少,大多数都是偏向实用性的。比如《易》其实就是教大家如何占卜。

因此,亲卫们其实都知书,只不过只有知得少或者知得多的区别。

但是哪怕知道得再少,忠君爱国,乃至如何当一位贵族的知识还是具备的。

蒙恬的举动,大家其实都能够猜到背后的含义。

割股奉君!

割股奉君乃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典故,就好像后世所谓的《二十四孝》成为了人人都知道的道理,不管识字不识字都将其奉为侍奉父母的行为准则,割股奉君也一样。

周时,晋国公子重耳逃入卫国国境时,头须偷光了重耳的资粮,逃入深山。

重耳无粮,饥饿难行,介子推毅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供养重耳。

重耳便是大名鼎鼎的晋文公,春秋第二霸,秦朝极为推崇的贤君。而介子推,亦被后人尊为介子,因“割股奉君”深得世人怀念。死后葬于介休绵山。晋文公重耳深为愧疚,遂改绵山为介山,并立庙祭祀。

此是两位贤人之间发生的故事,秦汉时尤其推崇这种行为,所以才发生猎户杀了自己妻子,取肉招待曹操之事。

但是不管怎么说,割股奉君终究还是一位地位较低的贤人,向地位较高的贤人以自己血肉表达崇敬的礼仪,毕竟它来源于上古时期的人殉大礼。

而且,鲜血其实比肉的意义更高,周时甚至将血视为神圣之物,周时签署盟约等,皆需要歃血为盟,也就是在嘴上涂上鲜血,代表此盟约之神圣。

而蒙恬乃是国朝九卿,上将军,他居然向自己一干亲卫行此等礼仪?真的假的?

蒙恬一眼就看出了众人的踌躇,他亦懒得过多解释。

秦时的阶级观念确实无比森严,身份地位较高的人对身份地位较低的人几乎是生杀予夺,根本没有平等的说法。

蒙恬自然也没有去挑战这一制度的兴趣,但是在他看来,这百名亲卫皆是他的袍泽,眼下大家一起慷慨赴死,何必还要分什么九卿和亲卫?

他豪迈地开口道:“昔日,尔等好儿郎于战场之上为吾流血,为大秦流血!铮铮岁月,不曾有辱吾等秦人猛士之名!今日,吾便以自身血肉,为各位猛士们佐酒壮行!”

众人仍处在意外之中,有些迟疑的看向蒙恬。

毕竟蒙恬乃是上将军,国朝九卿也!自割血肉,为将士壮行?!

上将军平日里,素来严苛,即便是出征在即也是一番严肃之态,同众人道,万不可丢了秦人气势。而今日,可属头一遭也!

蒙喜先反应过来,他陡然发出一声大笑。

大笑声中,他一手抓过皮囊,一双眼睛灼灼似火,扫视众人,豪气干云地开口:“吾曾听闻,昔日齐有二勇士相遇于途,言谈甚欢,于是各自割取身上之肉佐酒。”

“酒尽,二勇士亦死。世人皆言二勇士蠢货,然而吾却对二勇士的胆魄和豪气心生向往,恨不能效之。今日有上将军珠玉在前,吾终于得偿所愿,当一回蠢货。”

一语道完,蒙喜也是同样割了自己手腕一刀。

鲜血涌出,蒙喜将伤口凑近皮囊口,血流进皮囊中,发出轻微的响声。

蒙喜随手用征袍的袖子勒住伤口,晃了晃皮囊,庄重地向蒙恬乃至其他亲卫行礼示意,然后狠狠喝了一大口!

一口血酒下肚,蒙喜整个人都开始全身通红,也不知道是因为激动,还是低度酒真如此醉人。

“哈!好也!”他不由得赞叹一声。

“吾在河套地,饮血无数,素来亦不觉得有什么特别。”

“不意华夏第一勇士的血竟如此暴烈,一饮而下犹如吞炭一般!”

众人闻声皆是朗声大笑,有了蒙喜带头,其他人此时心中已经再无迟疑。

“竟然如此神效吗?快与某饮一口,某好借借上将军之虎胆!”

“此是必然,上将军乃是我大秦第一名将,华夏第一勇士,匈奴之血,如何同上将军相比?”

“今日过后,上将军将成千古第一猛士!单枪匹马挑战卫尉军中军,勇名势将天下传唱!”

“吾等势不让上将军之血蒙羞!”

豪迈的声音接二连三的响起,一个炸雷般的声音陡然盖过了所有人。

“尔等所言极是!”

怒吼的正是蒙喜,他一边向蒙恬抱拳,一边朝所有人怒吼。

“上将军固然是猛士,尔等亦是猛士!”

“猛士者,能为人所不为也!”

“世人固然不理解吾等为何行此之事,想必卫尉军,乃至李斯赵高等人,正在嗤笑吾等愚蠢!”

“然而,纵使真的愚蠢又如何?”

“有上将军在,有公子扶苏在,有吾在,亦有尔等在!吾等,不孤!”

所有人都心旌飘摇。

是啊,大家现在做的,确实都是傻事。

卫尉军为始皇帝亲军,不论是何等情况,攻击卫尉军,皆是死罪。

蒙恬必死,而剩下的百名亲卫,纵使能够在战场上活下来,亦不被斩首,但是贵族身份被剥夺,全家为奴军,是必然的。

当然,最好是战死,如此家人大概率只会废为黔首。

毕竟秦法虽然严苛,但是对贵族其实还是有所优待,而且对勇士也非常推崇。哪怕是小贵族,只要是勇猛战死的,纵使是谋反战死的,也不会牵连到家人。

但是不管怎么说,从他们跟着蒙恬一起冲击卫尉军大营开始,就已经踏上了这条不归路。

眼下,他们已经是叛贼,已经是天下皆敌!

这便是齐之好勇者的故事。齐国乃是春秋第一霸,结果因为五公子争位,停尸不顾,束甲相攻,导致国力大损。

然而齐人因为管仲的重商政令,其富足为天下诸侯之冠。

于是对当时的齐君来说,自己有钱有甲有武器,只要多招揽勇士,霸主之位似乎唾手可得。

由此齐人极其推崇勇士,人人皆以悍勇为荣。

于是便有了齐之好勇者的故事,此事被记载在《吕氏春秋》中,作为秦朝贵族,大家自然都读过此书,都知道这个故事。

琅琊正是齐地,齐之好勇者固然是愚蠢的,但是现在大家不一样正在做傻事?

而且,齐之好勇者至死无悔,吾等,又何尝有悔?

蒙喜一边将手中皮囊递给下一个,一边怒吼,“岂曰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长袍。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戈与矛,杀敌与你同目标。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内衣。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矛与戟,出发与你在一起。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战裙。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甲胄与刀兵,杀敌与你共前进。

众将士以慷慨之音唱起无衣,皮囊从一个个手中接过,无一不是隔开手腕任血流至皮囊,一口血酒下肚。其中酒烈,而血发甜也。

身为男儿,身为秦人,何人无胆也?何人惧死也?

涛涛海浪,滚滚黄河,秦将能合六国,逐匈奴,死沙场!

能遇如此将领,能做如此攻击,于军卒而言,足矣!

皮囊传了一圈,再次落入蒙恬手中,还有一小半。

他一饮而尽,目光扫了一圈自己的亲卫。何为亲卫,都是同生共死的兄弟。

蒙恬赞许点了点头,“天下猛士之血果然壮人胆魄!”

一个转身,单手拉住缰绳直接上了马,策马奔驰,头也不回道:“诸君去也!”

被其留在身后的亲卫,齐刷刷拜服于地,“送,上将军!”

其声慷慨,却于尾音,透着呜咽。

待到蒙恬身影不见了踪迹,蒙喜才从地上死起身。

遥望着上将军离开的方向,目光渐远,不见猛士背影也,不等去者归途也。

目光渐渐向南侧移动,远处隐隐约约能看到有一队军队正朝这个方向赶来。

蒙喜深吸一口气,“诸君,上马!”

一场烈战即将开始,善战者必然心情激荡。但今日他却生出几分沉重!

算是时候,想来公子扶苏已经带着自己的奴兵抵达了要塞。那是左军去救援后军的必经之路,而扶苏此行意在拦截。

虽说有了扶苏一行,但他们还是要去。

因扶苏一行没有战马,行速及慢。

而走到了这一步,利用的便是速度。这次的关键便是以骑兵的速度,拉扯开防御。使上将军蒙恬不会受到左军右军的阻拦。

卫尉军当然不会呆在军营中不出门,实际上一个军营就代表一个防区。

四个军营把中军大营围在正中间,无论是哪一方来敌,都能够快速反应。

而蒙恬必须要抵达中军大营!

因为中军大营内还有一个人,那便是对始皇帝忠心耿耿的卫尉羯!

此计落定之际,所有人的额间皆是浸出冷汗。听起来是可靠的,心中却都在打鼓。

可行,却也不可行。

卫尉羯忠于始皇帝陛下,且是绝不可动摇的忠诚。这于他们而言,是利也!

如今的中军大营中,有李斯赵高之辈,若是始皇帝已经昏睡,此二人定会想尽一切办法,令蒙恬不能近身也。

李斯之行,无人能解其意。但党派之争素来如此,公子扶苏不是那等拉帮结派之人,只要有些许的好处,想必就能打动丞相。

任凭少子胡亥是说不出个所以然的,可他有个好老师。

赵高虽从狱中出来的时日不算久,可这人的谋算早已清清楚楚显露。此人目光歹毒,又善选人不能避之处,恐怕就是挑中了李斯无法拒绝的点。

不过也奇怪的很,此二人都相当聪慧,怎会选中少子胡亥为秦二世?

他们无法继续想,因为见到始皇帝才是迫在眉睫。

蒙恬同卫尉羯并无交情,所以擅闯卫尉大营必然会被卫尉军围困、剿杀。这一点无可避免。

无妨,蒙恬确实会死。

但对蒙恬本人来说,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卫尉羯不会离开始皇帝,所以即便是自己被左军右军拦住,卫尉羯也是鞭长莫及。

但这一点,也正是中了蒙恬之心。

唯见卫尉羯如何也不会离开始皇帝,便能确认他这份真心也!卫尉羯绝不可离开始皇帝,始皇帝的安危才有保证。

所以蒙恬不需要卫尉羯能来让卫尉军使自己通行。只需要让卫尉知晓,蒙恬手中有不死之药,且那药物已经送到了中军大营。

彼时卫尉羯定然会心动,但思及往前种种,诸多方士的坑骗卫尉羯必有疑心。

届时,蒙恬一路的斩杀,其神勇之态便就是一个证明。蒙恬乃是试药者,神勇的表现必会让卫尉羯相信。

卫尉羯极有可能会赌上一把,将不死之药献给始皇帝陛下!

他们这计划看似巧妙,其实每一步都是在赌。

其中另一个关键,便是公子扶苏。

亲卫骑兵们必须要吸引所有人的视线,牵扯防御。其实只是为了让公子扶苏在事情无法挽回的时候,能够逃出琅琊,赶往河套地。

河套地还有三十万长城军,足以同卫尉军想抗。

在计划时上将军蒙恬似乎已经算好了自己没有退路,他亦没有给自己留下退路。但是他给公子扶苏准备了一条路。

蒙喜深吸一口气,遥望要塞处。他们不能同上将军前往,因他们还有更重的任务。

就连战死,都不能是因为护卫将军,心中确实失意。但对方又是公子扶苏,说来,死也值得!

如今,自己的速度要快,要尽快将所有的兵力都吸引过来。

所有人都还能死,但公子扶苏,不能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