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263章 来啊!互相伤害啊!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第263章 来啊!互相伤害啊!

作者:煌未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0: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知道是不是穿越者改变历史,所引发的蝴蝶效应;

——这一年冬天,无论是长城以南的汉室,还是长城以北的草原,气候都格外的寒冷。

北境上、代苦寒之地,较往年更为森寒,大雪连绵月余,似是想要将这片辽阔土地尽数冰封。

中原齐、楚、梁、赵等国,也都受到了极寒天气的影响,往年许多应在冬季完成的事,都被彻底搁置。

同一纬度的关中,则比关东还要更冷些——朝堂才刚开始推广不久的冬小麦,也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甚至就连南方长沙、江都,乃至岭南百越之地,今年都难得下起了鹅毛大雪。

不过好在如今汉家,有相当程度的灾害抵御能力。

一个更为寒冷的冬天,并未对身处农耕文明的汉家,造成太过严重的影响。

反倒是一场场大雪,让天下百姓民都由衷憧憬起来年,地里庄稼的长势。

——瑞雪兆丰年。

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个漫天大雪的冬天,往往是一场大丰收的前兆。

天下人在期待来年的丰收,刘荣也在期待来年开春。

只是在刘荣期待的加冠礼、大婚典到来之前,率先一步出现在长安的,却是长途跋涉而来,找汉家——找刘荣‘要个说法’的匈奴使团。

“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问皇帝无恙!”

天子荣新元元年,春二月初四。

本就恢弘、磅礴的汉家宫廷,被延绵大半个冬天的大雪包了个严严实实,与天地融为一体,入目皆白。

宫室之间,宫人们就好似辛勤的蚂蚁般,有条不紊的清理着道路上,那足有二掌厚的积雪。

而在未央宫宣室正殿侧的温室殿内,刘荣正好整以暇的端坐于上首御榻,面带玩味的看向御阶下,正宣读匈奴国书的匈奴使节。

——使团正使,当然是如假包换的匈奴人。

而且还是实打实的匈奴贵族——匈奴四大氏族之一:兰氏年轻一代的翘楚,板上钉钉的下一代兰氏头人、左大当户……

“兰且屈难~”

“左大当户的儿子?”

御榻之上,听闻御阶下的兰且屈难一如往常,选读出匈奴国书默认的开篇,刘荣却好似是同人闲聊般,面带笑意的发出一问。

待兰且屈难面色一绷,又略带玩味的呵笑摇头道:“朕,无恙。”

“请贵使回去之后,替朕问候贵主单于:至尊天神太一所敕,昆仑西王母所亲封刘汉县官,问单于安好。”

此言一出,原本还满是火药味的殿内,当即便响起一阵此起彼伏的嗤笑声。

就连御榻之上的刘荣,都有那么一瞬间绷不住面上淡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和华夏帝王比文化底蕴?

——和诸夏文明拼神话背景?

来啊!

互相伤害啊!

果然不出刘荣所料——听闻刘荣这一番半带挑衅,半带调侃意味的‘宣示’,兰且屈难的面色顿时沉了下去。

往日里,让兰且屈难感觉汹涌澎湃,逼格满满,狂炫酷转吊炸天的‘天地所生,日月所置’之类,在刘荣这轻描淡写的反击之后,似乎也显得有些中二了。

若是放在过去,被汉天子如此堂而皇之的羞辱、挑衅,作为使节的兰且屈难,免不得要话里话外威胁汉家君臣一番;

诸如‘我大匈奴控弦四十万’‘南下长城如探囊取物’之类的狠话说出口,再适时将话题拉回和平,便大概率能不辱使命,不费吹灰之力的带回许多‘礼品’。

但这一次出使,却明显有些不同。

单从这一次,匈奴单于庭派出四大氏族核心子弟、下一代继承人来作为正使便不难看出:匈奴人这一次派使节出使汉家,困难重重,使命艰难……

“皇帝陛下的问候,外臣会一字不改的转呈于我主大单于。”

强压下胸中恼怒,在‘一字不改’四字上重重咬下,兰且屈难便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准备将话题拉回正轨。

岂料不等兰且屈难开口,御榻上的刘荣反倒是率先抢过话头;

满不在乎的摆摆手,摆明了是对兰且屈难‘一字不改的转呈’的威胁不屑一顾,便悠悠然开口道:“二月开春在即,草原上的冰雪,当也到了要开化的时间吧?”

“贵使不留在草原,替父亲打理好兰氏的草场、牧畜,冒着风雪凛冬,不远万里来使,却是不知~”

“嗯?”

说完这句话,刘荣便摆出一副‘请开始表演’的架势,甚至还好整以暇的端起茶碗,更对兰且屈难做了个‘请’的手势。

至于殿内公卿百官,也不复过去匈奴来使时,人均怒目罗汉的神容——只各自拂袖的别过身去,留给兰且屈难一道又一道倨傲的侧影。

过去,汉家每每屈服于匈奴人的武力压迫之下,虽算不上丧权辱国,却也是对匈奴人步步退让,忍气吞声。

每有匈奴使团入京,又人人都暗中憋着一口气,只等匈奴使团上了朝堂,便恨不能用眼刀把人瞪死!

现在,却是没必要了。

汉家君臣从匈奴人身上出气,已经不需要通过无能狂怒式的眼刀了。

兰且屈难当然也明白这一点。

故而,当刘荣再不复过去历代汉天子那般顾左右而言他,而是直接将话题引入正轨时,兰且屈难本就难看的脸色,当即又更沉了几分。

——兰且屈难想过这趟出使,必然不会顺利,甚至很可能讨不到好处;

却不曾想,第一次正式面见汉家的小皇帝,便会这般举足为艰……

“我主单于,有一封国书,托外臣转交于皇帝陛下。”

“我主单于的意愿,也都明确记录在这封国书上。”

强压着胸中憋闷,如是到处一句话,兰且屈难便将手中的木渎国书递上前。

——陛下自己看吧!

而这一变化,无疑再度助长了殿内,满堂汉家君臣的‘嚣张气焰’。

曾几何时,匈奴人派来与汉家交涉的使团,那可都是恨不能站上北阙,将国书内容宣读给全长安人听!

但眼下,兰且屈难却连当众宣读都不敢,只将那封写满美好愿景的匈奴国书,呈到了刘荣面前。

虽说是漫天要价,坐地还钱,但也至少得讲究个合理范围;

但兰且屈难带来的这封国书,内容实在是有些骇人听闻。

以至于兰且屈难这样的匈奴核心贵族,都有些没脸当中宣读了。

天见可怜!

——不过眨眼的功夫,兰且屈难的由衷祈祷,便已经送到了草原每一位有名有姓的神祇面前!

兰且屈难祈祷着;

祈祷着刘荣能从善如流,默默查看过自己带来的国书,而后便当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同自己客套两句,便安排使团下去休息。

兰且屈难甚至都不敢抱有丝毫侥幸,去幻想刘荣能接受这封国书上的内容。

但刘荣轻飘飘一句话,却让兰且屈难的祈祷悉数破碎。

“啧啧;”

“这手破字儿写的。”

“都快赶上朕开蒙前的狗爬字了……”

接过宦者令葵五呈上的匈奴国书,扯开嗓子‘嘀咕’了一声,刘荣便呵笑着将眼皮一番。

“中行说死了?”

“朕可是记得,贵主单于送往我汉家的国书,历来都是那阉贼代笔;”

“——中行阉贼旁的不说,那一手小篆可是颇得大家之风,便是朕祖太宗皇帝,也是曾夸赞过的。”

“若是那阉贼尚在,贵主单于无论如何,也不至于拿出这么一封上不得台面的国书?”

嘴上说着,刘荣还不忘将手中木渎扬了扬,言辞明明带着满满讥讽,语调却听不出丝毫怪异;

就好像这般嘲讽,并非是刘荣的本意,而是刘荣阐述了一个客观事实。

而在刘荣这话说出口之后,兰且屈难暗下又是一阵憋闷,却不得不硬着头皮接过话头。

“自先老上单于归于天地之间,曾经的国师中行说便因谋逆之罪,被我主单于流放去了北海。”

“——这封国书,是我主单于身边的汉人幕僚所代笔。”

“或许不比中行说笔走龙蛇,却也不至于让人看不懂其上字体……”

对于兰且屈难的解释,刘荣却依旧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架势,只淡然将手中木渎递向身旁。

“让谒者仆射替朕看看。”

“若是看得懂,便给诸公念念吧。”

“——久闻谒者仆射汲黯,为乡野稚童开蒙多年。”

“如此晦涩难懂的字样,若是连汲仆射都看不懂,那放眼我汉家,怕是就再也没人看得懂了……”

刘荣一声令下,朝臣班列当即走出一道身影,朝着刘荣所在的御榻便去;

而在御阶之下,终于明白刘荣意图的兰且屈难面色陡然一僵,只片刻的功夫,脑海中不知涌现出多少c语言。

不能念啊!

真要让那谒者仆射,将国书当着汉家君臣的面念出来,那别说是此次出使能否完成使命——就连使团能不能顺利走出长安,都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可从来都不是汉匈双方之间的外交准则!

汉匈双方明争暗斗这么些年,虽然不曾出现某一方光明正大斩杀对方使节,但策反、软禁,甚至直接囚禁对方使团,不让使团回去的事,却几乎从不曾断绝。

就说此番,兰且屈难率领上百人的使团来到长安,早在出发之前,单于庭便已经为兰且屈难话下红线:这百十来号人的使团,兰且屈难至少要带其中七十人回去!

至于其他三四十人,或许会死在某个汉人百姓投掷的石头下,或许会成为汉人的降将,又或是因为种种不可言说的原因,而‘意外’死在往返途中。

对这一点,汉匈双方都有着默契——汉家派往草原的使团,也同样是类似的状况。

只是不同于匈奴使团,每每都有十来号人‘弃暗投明’,汉家使团出使匈奴,则更多是乱搞小动作,甚至动不动联合匈奴贵族密谋发动政变!

最终事情败露,或死或囚。

对于类似的事,原历史时间线上,一位精通牧羊技术的苏姓汉使,便很有发言权……

“陛下!”

几乎是在汲黯伸出手,接过那封通篇写着‘梦里啥都有’的国书的瞬间,兰且屈难焦急的呼号声也同时响起。

便见兰且屈难强绷着脸,在汉家君臣众目睽睽之下,几乎是硬咬着牙槽,一字一句道:“既然皇帝陛下认不出这封国书的字样,那外臣,便斗胆代劳。”

“毕竟这封国书上的内容,我主单于也曾有过交代……”

目的达成,刘荣也终于遂了兰且屈难的愿——从善如流的点点头,算是认可了兰且屈难的提议。

便见殿中央,兰且屈难黑着脸伸出手,自汲黯手中接过那封木渎国书;

只象征性扫了一眼,便面色阴郁的开口道:“过去的这个冬天,我大匈奴右贤王部,与汉北地郡之间,产生了一些误会。”

“对于这个误会,我主单于向皇帝陛下表达诚挚的歉意;”

“对于违背单于之令,擅自与汉北地郡兴起战争的右贤王,我主单于也已经严惩。”

“为了向皇帝陛下表达歉意,我主单于托我使团,为皇帝陛下带来了赔礼。”

“——我主单于赠送皇帝陛下骏马一匹,金器一件,良牛一头,壮羊一只。”

“除此之外,还有西域美女十人,莎车国所产蒲萄、安石榴若干……”

老生常谈的礼物清单,刘荣可谓是从小听到大,听的耳朵都要出茧子了;

故而,兰且屈难宣读礼物清单时,饶是养了十几年的贵族气质,刘荣也还是不受控制的抠了抠耳朵,摆出一副‘就没点新鲜的?’的姿态。

对刘荣的反应早有预料,兰且屈难也没有停留太久,赶忙继续说道:“另外,过去这个冬天,草原绝大多数部族,都遭受了十年难见的白灾。”

“我主单于,曾与汉先太宗孝文皇帝达成盟约,约定汉匈为兄弟之国,以长城为界各自分治,并守望相助。”

“草原游牧之民遭遇了灾难,我主单于希望皇帝陛下可以将自己的仁慈,也散播到辽阔的草原。”

“——希望皇帝陛下,可以对贫苦的草原游牧之民伸出援手,用粮食、盐、茶、布匹等物品,彰显汉匈兄弟之国之间的友谊。”

···

“如果可以,我主单于还希望皇帝陛下,可以前往草原领略塞外风光。”

“我主单于必定会尽地主之谊,以作为对皇帝陛下不吝相助,扶持草原兄弟手足的感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