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836章 两边挨打双头鹰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836章 两边挨打双头鹰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9: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西元1804年5月25日,中华大虞光中二十九年,原满清嘉庆九年,农历四月十七。

经过里海北岸短暂的雨季之后,进攻阿斯特拉罕的战斗继续开始,自从1803年5月开始围攻阿斯特拉罕以来,已经足足一年了。

此时围攻要塞城市就是这么难,二战时期还可以直接把城市打烂进去巷战,但这时候,你连巷战的资格都没有。

莫公棱费尽心力从河中运来的六十八磅巨型臼炮轰塌了外围的几个堡垒之后,就无法攻击到阿斯特拉罕内城了。

当然,打到这一步,阿斯特拉罕也已经失去了它大部分的战略作用,城内的罗刹军连船都没多少,基本不可能上岸牵制大虞军队。

鉴于这种情况,莫公棱留下一万人继续配合海军不断想办法炮击阿斯特拉罕内城。

并时不时运几百突击队员登上内城偷袭一两下,让阿斯特拉罕城内的罗刹人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

中路大军的主力四万人则开始沿着伏尔加河北上,奥伦堡的北路军因为无法攻破奥伦堡,也开始离开奥伦堡所在的奥布希高地南下。

两路军合兵一处,精选出三万骑兵,以龙骑兵和轻骑兵加上少量重骑兵组成纯骑兵军团,以莫公棱为中心,分十五个千户,互相间隔两天路程,向西越过伏尔加河高地,渡过伏尔加河,分散出去大规模劫掠顿河平原。

甚至一部分军队还做出了往西北奔袭莫斯科的态势。

这是个非常考验主帅指挥能力,也非常考验下面官兵素质和战斗力的作战方案。

一般的军队可打不出这种操作,稍微上下沟通不畅,稍微指挥失误,甚至就是形势误判,都会造成难以承受的后果。

但莫公棱不愧是宗室第一名将,他用高超的指挥能力把大虞军队士兵素质远超沙皇罗斯帝国的优点,发挥到了极致。

莫公棱所在的指挥系统就好像一艘航母,而放出去的十五个千户的骑兵就如同从航母上起飞的舰载机,他们以指挥系统为中心,把半径内能遇到的一切都碾碎。

黄昏,察里津(斯大林格勒)以西两百公里,一个叫做普罗宁的小镇,莫公棱将主帅营帐扎到了这里。

一阵晚风吹来,带来了浓重的血腥味与妇孺的哭喊声。

普罗宁是一个哥萨克聚居的小镇,相当有武德,十几岁的少年都能操作燧发枪躲到山上打冷枪,莫公棱的亲卫几百人攻占这里时,都还花一些时间。

王连拿着一块绝大的黑面包,用尽力气才切下来一小块扔进肉汤里泡软尝了尝,然后双眼猛地睁大。

太难吃了!

王连有点想把这块黑面包吐出来,但突然想到食物不易得,只能硬着头皮龇牙咧嘴的把这块黑面包吃了下去,眼神里还满是嫌弃。

“有锯末面,有糠。

卧槽,怎么还有泥巴,这他妈真不是人吃的!”

莫公棱看着王连,无奈的笑了笑,这家伙非要去尝尝罗刹人的黑面包,拦都拦不住,这玩意喂马,马儿都要迟疑一下。

行军司马淮安人汪廷珍笑着说道:“把细细的黏土筛五遍,以淘米水混米汤和茶叶沫蒸煮,成型后再次磨细,少量加入粮食中做成饼,增加重量又饱腹,咱们中华历史上大乱世的时候,也吃过这种东西。”

“还得是汪大人这种文曲星下凡的榜眼郎见多识广。”王连说完,就把剩下的一大块黑面包递给了身后的战马。

马儿本来是欢欢喜喜过来接的,但等闻到味道后,立刻斜着脑袋瞪大眼睛仔细确认了一下,接着哕哕的不满意叫了两声。

最后硬是犹豫了好几秒钟,才在王连杀人的眼神中,不情愿的拿嘴一叼,含在嘴里有一口没一口的啃着。

“这罗刹人穷的吃土,但咱有圣天子在位,可以好好吃人吃的东西了。”王连先是装模作样吹捧了皇帝几句,随后立刻就看着莫公棱说道:

“大将军,咱们遇到的抵抗,越来越激烈,许多地方的罗刹人都开始自发组织起来袭扰我军了。

虽然他们不能对大军造成多少伤害,但我们已经越来越难隐蔽自己的行踪。

这些罗刹人命贱得很,咱们一个换他们十个都亏得很,末将建议,不能继续往西了,应该开始往回收。

我看察里津的罗刹大军,是不准备出城了,咱们也到此为止吧。”

行军司马汪廷珍也觉得心里有点打鼓,“三万人听起来很多,但放到这么宽广的平原上,实际就是烧饼上的一粒芝麻而已。

我们不可能依靠着三万人就把沙皇罗斯帝国打崩溃,大将军宜早做决断。”

莫公棱当然知道这些,光是这片平原上就生活着四五百万人,这地方还是沙皇罗斯帝国中出精兵的地方,一旦被罗斯人靠人数优势给绊住,搞不好就出不去了。

但莫公棱没办法,因为他去看了察里津(伏尔加格勒)的地形地势,这城,比他妈的阿斯特拉罕还要难打。

察里津的主城,是察里津河与伏尔加河交汇处的一个冲积岛。

城市完全按照要塞的标准修建,在沙皇罗斯帝国几百年的历史上被不断加固,堡垒和炮台上的火炮能完全无死角的覆盖每个角落,甚至燧发枪都能用来攻击登陆部队。

同时此城占地非常宽广,可以容纳至少六七万人在里面生活,根本就不缺兵力,腹地皆是粮食产区,也不缺粮,更不怕围。

因为伏尔加河与察里津河的水量非常充沛,流域十分广阔,要把这城市围死,二十万人也不一定能办到,属于基本不可能的那种。

“此一战,本就不是为覆灭沙皇罗斯帝国而来,以目前的交通情况,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但咱们大军走了两万里路到此,光是路上就要走一年多,哪怕粮草辎重完全从河中和北庭转运,也是四五千里的路程。

耗费如此之大,代价如此之高,总要得到一些结果才好,不然年年动员,谁能消耗的起。”

莫公棱知道如今的形势确实很微妙,兵将心里也有些七上八下的,是以他考虑下了,还是把此战最终要达到的目的,说给了汪廷珍和王连听。

谁都知道不可能覆灭沙皇罗斯帝国,但还要打这一仗,就是为了在最大限度上削弱沙皇罗斯帝国,把圣彼得堡的沙皇逼到谈判桌上来,至少为安西四省获取十到十五年的平安。

而十到十五年后,安西四省的汉人规模估计能达到八百万上下,水泥厂、枪炮厂、蒸汽机厂等等也建立起来了。

那时候就不需要大规模从神州赤县动员,只需要安西四省加上辽藩的力量,便足以对抗沙皇罗斯帝国,这中亚的地盘,大虞才能算是稳稳的吃下了。

而目前莫公棱的冒险,就是在逼迫罗刹人,确切的说是在给圣彼得堡的沙皇施加压力。

让沙皇影响察里津的库图佐夫,把罗刹军队从这种大虞目前不太可能攻陷的堡垒里面逼出来追剿他们。

“咱们困难,罗斯人更加困难,他们损失了几万大军,连吃败仗,如今咱们还打到了顿河平原,这里可是沙皇罗斯帝国的核心地盘。

咱们一来这么一通乱杀,简直就是孙悟空钻进了铁扇公主的肚子里面,我就不信圣彼得堡的沙皇能忍住,不拿芭蕉扇来换和平!”

“大将军这么说,下官就放心了。”汪廷珍长出了一口气说道,只要主帅莫公棱没有被眼前的顺利冲昏头脑那就好。

“那咱们就再咬牙坚持一下,好好在罗斯人的肚子里面,大闹一场!”

莫公棱预料的不错,此刻的圣彼得堡已经被大虞军队进入顿河平原的消息,给狠狠震惊了。

市面上甚至开始谣传契丹帝国派了超过一百万军队,在鞑靼人带领下,要来覆灭沙皇罗斯帝国了。

这种传闻是非常可怕的,直接导致了本就没有多少资本的沙罗帝国面临大量资本外逃的窘境。

圣彼得堡城内人心惶惶,粮食价格一个月涨了三次,以至于沙皇保罗一世要派近卫军上街去逮捕哄抬物价大发国难财的奸商,才能够暂时稳定物价。

同时,消息正在飞速往西边传播,立刻引起了沙皇罗斯帝国控制并不是非常牢固的芬兰卡累利阿地区,以及波兰被彻底瓜分后沙皇罗斯帝国得到的波三小、沃里尼亚,后世乌克兰西部和白俄罗斯大部分的关注。

这里的百姓本来就不甘心亡国并被沙皇残酷压榨,听到了契丹帝国要来覆灭沙皇罗斯帝国后,一时间暗潮涌动,好多人都在等着沙皇罗斯帝国倒下后,立刻出来恢复独立。

冬宫中,深夜的地下室内,松油火把还在噼啪的燃烧着。

沙皇罗斯帝国皇储,亚历山大.巴甫洛维奇,也就是历史上的神圣王亚历山大一世,正端坐在主位上,他揉了揉因为高度紧张有些麻木的脸颊,让自己看上去没那么疲惫。

“凯撒陛下畏惧了,他害怕了,竟然在国务会议上念叨着‘我们都将成为契丹人农奴’这样的话。

真是太丢脸了,第三罗马才不过损失了几万人,怎么可能就到要亡国的地步?”

保罗一世还真是个脆弱的君王,幼年时期母亲叶卡捷琳娜二世给他带来的阴影太大了,以至于他都会被几千公里外法兰西执政府和拿破仑的强大吓到。

而现在,东方战场上打成了这样,连顿河平原都在被契丹骑兵洗劫,保罗一世当然更加害怕。

不过皇储亚历山大没有参与到怒喷保罗一世的行列中,因为这样毫无意义,既不能解决契丹帝**队出现在顿河平原的问题,也不能解决他目前的难题。

“我们还能从其他地方调动军队前往顿河平原支援吗?”等到喷保罗一世的声音小一些后,皇储亚历山大问道。

“不能,哪怕一千人都不能,除非帝国愿意放弃好不容易得到的大片土地。”皇储的心腹,从瑞典逃过来的古斯塔夫.莫里茨.阿姆菲尔特男爵摇着头说道。

这就是沙皇罗斯帝国最大的问题和危险所在,他们在帝国的东西两方都面临很大的挑战,以帝国的实力又不足以两个挑战一起应对,只能选择一方应对,而对另一方做出妥协。

就以目前来说,在东方与大虞对抗的军队有十六万,而帝国还能调动的军队,也差不多还有十五六万人。

但这些军队只要调动,沙皇罗斯帝国就没办法控制那些好不容易拿下的土地了。

皇储亚历山大很坚定的摇了摇头,第三罗马不可能放弃好不容易瓜分来的基辅以西的宝贵土地。

也不能放弃从奥斯曼帝国手中抢来的瓦拉几亚和摩达维亚两个公国的部分领土,以及对这两个公国的深度影响力。

“这是从察里津方面获得的情报,你们看一看吧。”皇储亚历山大的水平,明显比他父亲保罗一世要高得多。

他已经猜到莫公棱要干什么了,所以提前派人秘密联络了察里津(斯大林格勒)的库图佐夫,向这位沙皇罗斯帝国中最厉害的名将请教。

要知道这可很不容易,因为当年皇储亚历山大的祖母叶卡捷琳娜二世驾崩的时候,是准备越过他父亲保罗一世,直接把皇位传给他的。

最后之所以皇储亚历山大选择了退让,就是因为他父亲保罗一世已经得到了包括库图佐夫在内一批近卫军中坚力量的效忠,如果他要继位,立刻就会在圣彼得堡爆发父子大战。

皇储亚历山大没有必胜的把握,也不愿意发生这样的事情,最后选择了退让,保罗一世得以顺利继位。

是以,皇储压力大山跟库图佐夫之间,是有很深的旧日仇怨的。

“上将的意见是对的,只要察里津不丢失,就算契丹人把顿河平原全部打烂,他们也无法达成战略目标。

而且,臣也不认为契丹人有把顿河平原全部打烂的力量,目前出现的三四万骑兵就是他们的极限了,再多就要后勤跟不上了。

同时我们在察里津还有八万大军,可以在关键时刻切断他们的退路,让他们处于极度的危险中。”

阿姆菲尔特男爵非常赞同库图佐夫的话,只要察里津的罗刹军队保持存在,只要察里津不丢失,耗也能耗走契丹人。

但皇储亚历山大却缓缓摇了摇头,因为要的不是解决眼前的问题,而是与契丹帝国达成一个相对公平的和约。

可要是像目前这样,第三罗马根本就没有与契丹人达成相对公平条约的本钱,城下之盟是绝不可能有多少公平存在的。

如果不能达成公平的,双方都认可的和约,那么即便契丹人今年因为各种原因撤走,明年又可以选择重来,主动权完全在契丹人手中。

第三罗马需要永远在察里津保持接近十万人规模的驻军,才能稍微遏制住契丹人的骚扰和劫掠。

皇储亚历山大情不自禁的颤抖了一下,真要出现这种情况,第三罗马就完蛋了。

不说耗不耗的起,就算耗得起,第三罗马也要面临在西面不断收缩的恶果,那是他完全不能接受的。

“殿下,我们在顿河平原有超过四百万人,其中至少有八十万人是骁勇善战的哥萨克,而闯进这里的契丹骑兵只有三到四万人。”

一直没有说话的皇储亚历山大之文胆,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斯佩兰斯基突然说道。

只有这位知道皇储在想什么,也只有他敢在此时,跟皇储说这件事。

为什么顿河平原的四百多万罗斯人,特别是其中还有八十万哥萨克,却不能在自己的家乡限制住三万契丹骑兵,就是他们不愿意为保罗一世拼命。

不然的话,八十万哥萨克中至少可以选出十几万骑士,即便他们都是武装牧民这个档次的,但他们是在本土作战,依靠熟悉的地理和保家卫国的加成,不说战胜,肯定可以把莫公棱这三万骑兵给逼出去。

而这些人如今不愿意为第三罗马和保罗一世拼命的原因很简单,保罗一世的政策狠狠地伤害到了顿河平原的贵族们。

他们现在巴不得事情搞得再大一些,反正死的和被抢走的大多数人,都是在法律意义上已经不属于他们的农奴。

沙皇罗斯帝国是一个沙皇家族控制的家族企业,沙皇家族是最大的股东,家族族长兼任着董事长。

下面的几百家贵族是小股东,同时占据着重要岗位。

但现在,董事长保罗一世解放农奴不说,还要开始推行骑士制度,把拥有股权的贵族(小股东),变成直属于沙皇的骑士。

相当于把小股东的股权剥夺,只让他们当高级打工仔。

这只要不是脑筋有问题,所有的贵族都会不合作的。

斯佩兰斯基目光灼灼的看着皇储亚历山大,“要让契丹骑兵再也不能到顿河平原肆意杀戮帝国的子民,抢劫我们的财产,那就必须要让当地贵族把顿河平原上的帝国子民组织起来。

而要让贵族们付出全部,就必须要让他们看到希望。”

话说的很委婉,但听到皇储亚历山大耳中,却不亚于一道惊雷。

伤害贵族们的是他的父亲保罗一世,那要结束这种伤害,只有保罗一世的鲜血,才能作为终结的象征了。

“我,我”皇储亚历山大结巴了好几下,也没把‘我需要做什么’这简单的六个字说出来,毕竟这是弑父,还是弑杀君父。

“殿下不需要做什么,因为会有人搞定这一切,您只需要表示出一个态度就行。”斯佩兰斯基很清楚皇储要说什么,所以他很干脆的给出了答案。

保罗一世如此疯狂的倒行逆施,早就该被贵族们弄死了,只是贵族们不知道皇储亚历山大的心意,害怕弄死保罗一世后,亚历山大不但不会结束目前的政策,还要追究他们的罪责。

哪怕是在沙皇罗斯帝国,连续弄死两代君王也实在太过惊悚了,所以准备弑君的贵族们必须先弄清皇储亚历山大的心思,才敢行动。

只要亚历山大表现出区别于保罗一世的施政态度以及不会替父报仇,那么接下来的事,就确实不需要这位皇储亲自做什么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