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764章 廓尔喀-吹出来的无敌劲旅

人类历史上的一切争斗,其实都可以从经济上来找原因,廓尔喀入侵羌塘,也是一样。

在吐蕃帝国崩溃之后,羌塘高原还能保持长时间独立于中央王朝之外,内部的运行也没有崩溃,这除了文化上形成以卫藏为核心的,掺杂宗教的宗藩体系外,经济上也是一样。

此时的羌塘,形成了以卫藏和后藏的日喀则等地为消费中心,康巴、玉树、锡金和不丹等地通过宗教向其上缴‘赋税’的一套经济规则。

而这次入侵战尼泊尔,则是一个商品提供者,甚至是非常重要的一个。

相对于此时的羌塘几乎没有什么成规模的冶炼和手工业不同,尼泊尔此时在冶炼、铸造等方面,还干的很不错。

羌塘当局不仅需要通过尼泊尔运来高原上需要的天竺棉布、天竺蔗糖、香料、漆器、珠宝等等消费品,还需要尼泊尔为他们铸造钱币。

至于为什么整个羌塘不过一百六七十万人,会有这么旺盛的消费力?

呵呵,那是因为,这一百六七十万人中,绝大部分都是农奴,实际上最上面的贵族,不会超过五万,加上不事生产的僧侣,最多也就十三四万上下。

除此之外,卫藏以外的地区,每年还会向惹萨的上师、大德们供奉大量财物。

所以惹萨的消费力是很强的,以至于向惹萨销售货物,成了尼泊尔人的一大财源。

而这种情况,到了满清时期,发生非常大的变化。

先是准格尔汗国攻入羌塘,灭亡和硕特汗国,随后又是满清出兵,清扫了羌塘上准格尔汗国势力,将其纳入了中央朝廷的体系。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中央王朝直接派兵进入羌塘,意义非常重大。

且有了这样的优势以后,满清朝廷又开始支持汉人行商上羌塘,直接跟羌塘最上层的活佛和噶厦贵族官员进行贸易。

这样一来,就把尼泊尔给整惨了。

印度的棉布、蔗糖等,完全无法跟中原所产相比,加上尼泊尔人也是个二道贩子,价格根本打不下来。

于是在质量和价格的双重优势下,只用了不到十年,尼泊尔商品就几乎完全被逐出了羌塘。

失去了这笔收入,名义上统治尼泊尔的马拉王朝顿时陷入了危机,直接导致了其内部十余个半独立部落邦国财政混乱、经济崩溃、民不聊生。

而盘踞尼泊尔西北,有深厚印度文化印记的廓尔喀人看到机会,立刻开始往加德满都谷地进攻,并迅速灭亡了马拉王朝。

不过廓尔喀人虽然比马拉王朝更加勇猛,但遇到的问题还是一样的,尼泊尔人向羌塘销售印度货物,当二道贩子的赚钱的商路完全丢失,入不敷出。

所以廓尔喀人只有两个选择,一是放弃这一条财路,全国上下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

第二则是挑起战争,用武力胁迫羌塘当局继续购买他们手中的商品。

廓尔喀沙阿王朝新立,自然不会选择第一条,也没法选择第一条,于是他们果断选择第三条。

那就是利用尼泊尔人为羌塘铸币的权力,在这些章噶(银币)中掺杂了大量的铜和铅,实际价值不到原本的一半却还原价卖出。

可是这仍然不能解决商路几乎断绝后的财源问题,于是廓尔喀沙阿王朝再次向羌塘交涉,要求羌塘不许用以前马拉王朝所铸造的章噶,必须要用他们铸造的。

这.这就是明抢了啊,以前的章噶不准用,等着你们回收之后再铸造成新的劣质章噶再来流通是吧。

至于第二个理由则更扯淡,廓尔喀沙阿王朝指责羌塘向尼泊尔销售的食盐掺了太多的土。

呵呵,尼泊尔只有东北部少数地方用藏盐,这些地方还是独立性很强的部落控制地,就算掺土,也跟你廓尔喀人没什么关系。

西元1798年,3月11。中华大虞光中二十三年,原满清嘉庆三年,正月二十四。

即便冰雪还没有完全开化,但傅康安已经等不了了。

他率黑旗军两千,信奉白莲宗的青海厄鲁特蒙古轻骑兵一千,河湟谷地的汉儿义从一千,从西宁出发,往那曲方向而去。

三月初,部队强行走过冰天雪地,到达了那曲,在这里等待傅康安的,还有玉树四十族土司兵两千,霍尔三十九族丁壮一千三百。

与此同时,在嘉绒地区征兵完成的罗思举,也率四千汉蕃士兵,从康定向西北,过昌都,到达角木宗,也就是后世的林芝附近。

罗思举这一路,看似只是征兵之后北上而已,但实际上非常重要,难度也非常大。

因为此时的大虞,在羌塘的存在感非常低,连满清时期的驻藏大臣都没有设立,廓尔喀侵入后藏和卫藏长达八年,也几乎不管不问。

这种情况,造成了大量羌塘百姓不把中央王朝当回事,甚至认为中央王朝的势力不如廓尔喀人,极为轻视。

所以实际上,罗思举这一路,基本上是走一路打一路,一直把所有敢蔑视中央权威的人都打趴下后,才继续前行。

而在罗思举到达林芝附近,距离惹萨只有三百来公里后,惹萨城内就开始慌乱了起来。

因为此时,傅康安所在的那曲,距离惹萨也只有两百七十公里上下。

林芝与那曲,就是惹萨的北大门和东大门,两城都在别人手里后,惹萨就基本就是守不住的。

三月中,罗思举派人联络那曲的傅康安,约定在三月二十同时进攻惹萨,夹击在城里的四千廓尔喀军队和五六千投靠廓尔喀人的本地贵族私兵。

只不过罗思举没想到的是,羌塘人对于慈航普度尊佛郑信进入惹萨,大圆满智慧上师远走京城的事,非常难以接受。

这种难以接受的程度,甚至还在接受廓尔喀人掌握惹萨之上,于是很快消息便走漏。

得到消息后,驻守惹萨的廓军将领乌达特塔巴尔,开始将驻扎日喀则等地的廓军往惹萨调,并派人向阳布(加德满都)的国王拉纳.巴哈杜尔.沙阿请援。

在这种情况下,罗思举果断选择火速进军,他在林芝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边杀牦牛百头,羊三百只犒军,以牛羊之血盟誓。

全军有进无退,向前者生,后退者死!

吃饱喝足后,罗思举全军丢弃辎重,只带干粮与武器,狂奔十一昼夜,以平均每天进军三十公里以上的速度,在四月初就赶到了惹萨城外。

要知道,此时可在农历的二月底,羌塘高原天气普遍在七八度左右,夜晚好多还在零度以下,四处还有大量积雪没有开化,行路条件非常恶劣。

在这种地形中,士兵负重超过十斤,每天还能跑三十公里,在古代军队中,基本就是超人级别的了。

罗思举来得太快,以至于惹萨的廓尔喀军都没料到,甚至连日喀则的廓尔喀军接到调令以后,还在磨磨蹭蹭的刚出发,罗思举就到了。

驻守惹萨的廓尔喀军大将乌达特塔巴尔也是个战场上的老江湖了,他见罗思举人少,直接选择闭门不出。

并给四周驻扎的廓尔喀军发命令,让他们烧毁粮食,不让罗思举部得到后勤补充。

但罗思举压根没选择去周围征粮,因为惹萨虽然也是千年古城,但实际上是没有城墙的,只有一层千百年来形成,因各种原因形成的,类似土墙一样的‘廓’。

且就是这个廓,也没有合拢,因为它的形成主要不是因为军事方面需求,而是因为宗教。

所以在罗思举看来,惹萨的廓尔喀军将领是脑子有病,不然他怎么能希望没有城墙的惹萨,能挡住他的四千精兵。

4月9日,罗思举到达后的第三天,就开始了直接攻城,他先以五百士兵猛攻惹萨城廓没有合拢的位置。

罗思举的汉蕃士兵手持线膛枪,枪法精准,火力延绵不绝,声势极大,成功让廓尔喀军将军乌达特塔巴尔以为这就是主攻方向,将大部分兵力都派到这里。

哪知罗思举根本就是虚晃一枪他真正突破方向是城南。

4月10日,罗思举部来自云南镇的镇军精兵,用四十斤火药混合其他易燃物后,在惹萨南部城廓引爆。

爆炸声震天而起,直接就把南部城廓给炸塌了七八米,罗部士兵一拥而入。

而乌达特塔巴尔组织惹萨贵族私兵完全不敢应对,在爆炸声响起之后,他们就跑的差不多了,以至于从这里涌入的大虞士兵根本没遇到多少抵抗。

随后,南城涌入的士兵狂奔到正在激战的地方,从背后杀了廓尔喀军一个措手不及。

廓尔喀军虽然也装备了燧发枪,但训练强度完全无法跟大虞比,好多廓尔喀士兵就没有实战过几次,因此一到了战场上就完全无法快速装填。

两千多廓尔喀军被前后夹击,很快就往城内溃散,一路被打死打伤六七百人,狼狈撤回了布达拉宫所在的内城。

而此时,布达拉宫所在的内城是有城墙的,又是建在市中心高处,让进攻者只能仰攻,可以说具有一定的防御能力。

但罗思举哪能让这点困难吓到,在外城没有完全夺取的情况下,就要派兵攻击。

就在此时,探马来报,傅康安率领八千大军,从那曲赶到了。

原来傅康安虽然没有接到命令,但他深知不能给廓尔喀人从容调集军队,蛊惑蕃人的时间。

于是稍微化冻,气温回升了一点点,他就下令开拔,结果来的正是时候。

这两军合并,有了一万二千多人,攻城的兵力极为宽裕。

绝望中,廓尔喀军指挥官乌达特塔巴尔命人送来请降书,声明只要罗思举和傅康安放他一条生路,他就立刻率兵离开,并把劫掠到的财物都如数返回。

如果不答应,他就要烧毁布达拉宫,杀光所有格鲁派的大德高僧。

“撮尔小邦,无知无耻,他们难道还以为中原大地,乃至整个华夏都是格鲁派的信徒呢!”

和琳大声的嘲笑着,罗思举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杀光大德高僧,我可谢谢您了,这倒还免得我自己动手呢。

“我军火炮还没到,不如先答应下来,等火炮到了再进攻。”福康安提议到,他的大军是装备了几门十二磅野战臼炮的,正好可以用来攻城。

4月13,罗思举答复乌达特塔巴尔,同意他的条件,要求乌达特塔巴尔亲自出来投降。

乌达特塔巴尔轻蔑的一笑,想让老子投降,下辈子吧,只要惹萨不被彻底攻陷,从日喀则来的六千援军一到,形势立刻就不一样了。

然而他不知道,罗思举也是缓兵之计,在向乌达特塔巴尔表示接受他投降的同时,罗思举命傅康安率一千五百骑兵,到路上埋伏。

同时,罗思举按照诏令,命随军而来的原成都知府张师诚组建衙门,按照得到的花名册,开始逮捕所有为廓尔喀人效力的羌塘贵族和僧侣。

4月17,傅康安率军在雅鲁藏布江上游的仁本宗谷地,伏击了前来增援惹萨的六千廓尔喀援军。

此时的日喀则廓尔喀军,依然没有得到惹萨已经告急的消息,长达八年的作威作福,已经把他们养的失去了所有的警惕。

廓尔喀人根本不认为大虞朝会派多少人来夺回羌塘,甚至他们跟那些无知百姓一样,认为大虞朝也就那么回事,在强大的廓尔喀军队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结果就是,傅康安的夜不收找到了日喀则廓尔喀军的主力,但对方一无所知,他们不但没有成战斗队形,也没有放什么哨兵。

六千人,就在仁本宗的谷地中呈长蛇形,拖拖拉拉的前进,火枪和火炮,都在牦牛车上没有取下来。

这六千人,加上征发了七八千吐蕃百姓,散散漫漫的铺在谷地中,好像是来旅游的一样。

傅康安大喜,命三百人绕到谷口另一边堵截,他则亲率其余一千二百骑,直冲敌阵。

下午五点,廓尔喀军开始从牦牛车上取下营帐,米粮准备做饭,灶台都垒砌好了,柴火也找来了,所有人笑呵呵的等着吃饭,完全失去了警惕。

就在此时,傅康安突然率军杀出,当先的黑旗军先用弓箭一顿猛射,将廓尔喀前军扰乱,随后一千二百骑分三个波次,轮番用墙式冲锋冲击廓尔喀军。

黑旗军最前面的骑兵手持长枪,只管猛冲,冲开人群后,后面使用马刀和手铳的骑兵,就会前来收割。

廓尔喀人猝不及防,统帅桑塔普尔竟然在第一次清军冲阵时,直接被打死了,一开战就失去了指挥。

因此傅康安的黑旗军如入无人之境,在廓尔喀人中左冲右突,来回挤压,杀的廓尔喀军血流成河。

恐惧至极的廓尔喀军只能向来时的谷口退去,正好撞上再次埋伏的黑旗军三百人。

三百黑旗军用线膛枪不停射击逃出谷口的廓尔喀军,又让廓军损失了超过五百人。

仗打到此时,廓尔喀人已经完全失去了战斗意志,他们甚至都没对黑旗军军造成一点伤害,只顾着逃跑。

什么无敌的劲旅,不过是一群土鸡瓦狗!

随后,黑旗军衔尾追击,一直追到雅鲁藏布江边,走投无路的廓尔喀军见跪地请降都不被允许,只能慌不择路的往河中游去。

这可是早春,下水了立刻就被冻的四肢麻木,几乎无一生还,日喀则廓尔喀军六千余人,几乎全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