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734章 低人权的优势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734章 低人权的优势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9: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新港,金狮码头,晨光微亮,数百个码头工人已经忙碌半天了。

他们把来自南暨岛(爪哇岛)的大米一袋一袋的卸下来,然后装上从鲁藩彭州产的沙金、果脯、干鲍、虾干,宋城(宋卡)产的燕窝等本地特产。

当然,这些大米只能卸下来三分之一,其余哪怕压根卖不了多少钱,也只能带着北上。

因为按照大虞的律法,五百吨以上的大船从南洋回神州赤县,都必须要装载相当于本身货物价值百分十五到百分之三十的粮食。

没有这些粮食,轻则不让你进入港口,重则已经谈好的税收优惠直接取消。

之所以要这样,是因为朝廷需要南洋的粮食北上,以缓解两广、福建甚至是江南的粮食短缺现状。

这些年,大虞朝的工业能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着,以至于连北河平原(红河三角洲)、珠江平原乃至江南这样的地方,粮食产量都开始锐减。

北河平原已经完全形成了全门类的煤铁产业,珠江平原的轻重工业也一日千里。

这两地大量劳力都被吸引到了收入更高更稳定的煤铁行业,种地已经不是年轻人的首选了。

至于江南,则是经济作物大行其道,大明王朝1566里嘉靖一直想搞而搞不成的改稻为桑,在如今的江南,已经成了普遍现象。

同时,由于工业的大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口向着这几个地区大规模汇聚,使得粮食需求比以往增大了数倍。

而上游的赣北、湖广和四川,又由于大量民夫在极小规模的均田却不限制兼并后,纷纷破产。

许多本来应该是在家中耕种粮食,最后被资本家三钱不值两钱卖的收走的农夫,大量被朝廷的政策赶到了西北、东北、南洋等等地方拓殖。

他们走后,许多原本可以产出一些粮食喂养当地贫困人口的下田基本被放弃。

这几方面的因素,使得明朝时湖广熟天下足的华中地区,向外输出的粮食减少了一半,难以弥补其他地区的粮食缺口。

最后则是人口问题,随着莫子布大力支持医疗行业的发展,大虞开始在细菌、病毒等方面研究大幅度加快,从而使中华本就相当强的医疗产业,再次开始大发展。

其导致的结果,就是人口以非常快的速度开始膨胀。

毕竟在有了精确消毒,明确了生育标准流程,大人小孩都种上了牛痘这三样神器加持后,婴幼儿夭折率大幅度降低,人口病死率也比以往低了一个档次。

因此这时候大虞的人口,已经突破了六亿,且还在以每年一千三百万左右的速度激增,比满清最高峰都要多出近两倍。

而在这个玉米、红薯、土豆等还没有那么高产,更没有化肥的时代,这种速度的人口增长,必然带来非常大的粮食压力。

所以,每年,神洲赤县至少需要南洋补充三分之一强的粮食缺口,比起明清时期用南洋粮食维持广东、福建两省粮食供应,又上了一个巨大的台阶。

而这也是莫子布故意的,大虞需要与南洋建立非常牢固和频繁的经济联系,才能让距离本土如此之远的南洋,永远不会脱离掌控。

现在的南洋,已经是除了神洲赤县以外,大虞国内最大的生产资料来源地和工业品倾销地了。

这里没有太多的工业,只有以粮食、香料、果脯、水产、蔗糖、橡胶等基础第一产业为主的农业和低端加工行业。

码头上,搬完了从南暨岛来的粮食,从苏梅岛(苏门答剌岛)驶来,装载了极品苏梅燕窝和苏梅丁香油的商船也到了。

如今苏梅岛的燕窝,是在宋城燕窝产量衰减后,大虞最大的燕窝出产地,且基本都是金丝燕产的高品质燕窝,色泽洁白,质地细腻,非常值钱。

而药用价值极为广泛的丁香油则更是苏梅岛的拳头产品,在神洲赤县极为受欢迎,最高品质者往往一小瓶就要五块银元。

“一包米八十斤,两包才给五(铜)角钱,这价钱就是黑奴也不会干吧,涨,必须涨到一铜元老子才干!”

码头上,已经忙活了一个早上的码头工人大声吼叫着,一个个坐在码头阶梯上,根本不去搬货。

而船上的船东已经急的不行了,燕窝和丁香油价值太高,需要大量的粮食搭配,才能顺利通关。

而产粮的南暨岛不在他的航线上,泰平那边也不顺路,因为这船是蒸汽船,是走直线直接到嘉定城(胡志明市)的。

所以从苏梅岛来的船,往往选择在水路交通枢纽新港这里买一些各地来的便宜粮食,反正这里离南暨岛很近,粮食贸易量非常大。

“他妈的,两包米给五角还不满足,要是皇帝开了口子让买些黑奴,你以为老子乐意用你们这些奸猾的力工!”

船东嘴里低声怒骂不已,此时人早已开眼看世界了,因此也知道欧洲人正在用黑奴,资本家和地主们,也很羡慕。

嗯,其实他们最想要的不是黑奴,而是印度来的黑阿三。

这些人虽然手脚不干净喜欢小偷小摸,但干活也是一把好手,吃苦耐劳又相当顺服。

只可惜,皇帝控制下的南洋共和议会,四次否决了一些议员提出的引进印度劳工的建议。

事情,总是需要解决的,不一会,船东跟工人谈判无果,就只能找路子请来了码头上海山公司的罗二爷。

海山公司说是公司,但实际上是个黑社会团伙。

这一片码头上的灰色产业,都是海山公司在控制,拜在海山公司开堂大爷门下的码头工人就有两千多。

而海山公司背后的靠山洪门屏山堂,则是会安魏家和罗家的掌握的。

当年会安明乡人梭哈皇帝,魏家的魏日坤可是皇帝起事时的义兄。

虽然后人不争气,魏家在朝堂上面没多少高官,但是遵义伯魏日坤五年前去世后,可是追封惠国公,三个女儿都嫁给了皇族的。

罗家就更不用说了,罗醒目罗阿爷对皇帝起家有汗马功劳,神位入功臣祠和忠烈祠,一门一侯一伯,绝不是一般勋贵能比。

当然,绝大部分人不会知道,屏山堂其实是锦衣卫北镇抚司外围组织,这位罗二爷,其实是锦衣校尉。

“二爷,两包米五个铜角,这价格可不少了,咱这一袋米,辛辛苦苦运到杭州,利润有没有十个铜角子还未知呢。”

船东看到罗二爷,就开始大吐口水,而且说的竟然还是实话。

此时因为南洋产米多,又必须要搭配米才能入港和获得部分税收减免,因此也导致江南米价相当低,八十斤的大米仅仅值十五铜元左右。

而按照大虞的货币体系,一银元等于一百铜元,一铜元等于十铜角,基本上就是原本的一两银、一分银和一文钱,换算过来差不多等于一石米价三钱银多一点。

三钱银便是三十铜元,所以船东这米送到杭州,还真就只有最多五铜元的利润,要是路上出点其他事情,甚至还会倒亏。

而南洋米价更贱,这八十斤大米仅仅只值八个铜元,以至于各地的田税中,橡胶、甘蔗等差不多是五税一,而稻田是三十税一甚至更低,这样才能保证有人愿意种稻米。

如果真要答应两袋米一个铜元的搬运费,那就是说每搬运十六袋米,船东就要给出去一整包米,难怪他不愿意。

这也太夸张了,码头工人们搬十六包米,至少就能让自己半个月不饿肚子,哪怕吃的稍微好点,买些酱醋茶菜,也能顶至少十天。

按一个工人一天能搬一百包米来算,工钱购买力可以买五六百斤大米,换算到后世,那也有一天一千四五,一月四万块上下的工资了。

这他么哪是工人,这明明是干活的大老爷啊!

是以,罗二爷也有些头疼兼害怕,下面的码头工人都这么强势,他这开堂大爷还用多说,早就富甲一方了。

可是,他内心知道,海山公司是皇帝允许,才能有今天。

要是一味带领码头工人继续搞下去,妨碍了正常的经济活动,皇帝让锦衣卫或者复兴公司的审计过来把他的帐一查,估计脑袋就保不住了。

可是他又不能不站在码头工人的立场上,因为新港两万多码头工人,他也就控制了不到十分之一。

你海山公司不护着码头工,他们就用脚投票,把海山公司给整下去。

而远处,几个身穿绸缎的壮汉,面上都是幸灾乐祸的表情,他们用各自口音仍然有一些差别的闽南话交谈着。

“罗亚二有钱不赚,站着茅坑不拉屎,几次咱们要涨价,都被这王八蛋给拦住了,老子看他这次怎么办!”

“就是,这新港几万码头工人,只要咱们控制住他们,这上下运输还是不是咱们一句话的事,个中好处,给个知府,也不换啊!”

“听说这罗亚二是香江侯的族人出身,海山公司实际上是香江侯的产业,如果我们把海山公司挤走了,会不会来香江侯的怒火?”

有几个人还是不那么膨胀,毕竟罗家和魏家可不是好惹的,但很快便有人反驳道:

“魏家和罗家就靠着爵位过日子,后人也没什么出彩的,风光这么多年,也该知足了。

他们要真的要跟咱们对着干,哼哼,咱们哪一家背后,没有人!

再说了,闽粤勋臣素来一体,魏家和罗家有怒气,也是上面老爷们互相商量着来的事,咱们就是干事的,把老爷们交待的事干了,那就行了。”

众人思考片刻,纷纷点头赞同,也不怪他们如今贪婪,连皇帝义兄魏家和当年以身作质弄死广南王族,为莫子布铺路的罗阿爷之罗家都敢算计,实在是因为利益太大了。

这新港如今是南洋转运中心,每日吞吐货物近十万吨,只要拿捏住了这码头上的两万力工,再垄断行业阻止其他地方的丁壮到这里搵食,这新港码头,就是一个源源不断的下蛋金鸡,比什么铺面的收益都高。

而就在码头上龙争虎斗的时候,两艘会昌级三十六门炮蒸汽风帆护卫舰张仲武号和李思忠号,引领着七艘大小各异的商船,进入了这个半商半军的码头。

大虞海军的分级,是按照中国历史朝代来分的,具体为老式的风帆战舰就以大明皇帝命名。

譬如一二级战舰大多为洪武级和永乐级,首舰为洪武大帝号与永乐大帝号。

后面具体战舰名称以洪武、永乐两朝文臣武将命名,比如徐达号,张辅号等等。

三级战列舰大多为甲申级,也叫南明级,战舰用甲申后坚贞不屈的民族英雄命名。

而蒸汽风帆战舰,则以大唐皇帝命名,一级战列舰全部是贞观级,二级战列舰则是唐高宗的永徽级,唐玄宗的开元级。

而搞出了会昌灭佛和会昌中兴的唐武宗,能轮到四五级的护卫舰,也算是对得起他在历史中的地位了。

至于未来的蒸汽铁甲舰,主流的型号就会是以包含东西两汉的大汉朝来命名了。

“这真是一座雄伟的海边巨城,太伟大了,也只有赛里斯帝国才能有这样的实力,来建造这样的城市!”

紧跟着张仲武号的大商船上,瘦的都快脱形的拉瓦锡,看着远处新港高大的城墙和繁忙的码头,忍不住大声的赞美了起来。

原来被这两艘军舰护卫而来的,就是从法兰西出发的科学与哲学界大牛们。

听到拉瓦锡的赞美,包拉格朗日在内的大科学家都赞同的点了点头。

这倒不是说新港已经超越巴黎这样的大城市,而是自离开巴黎后,新港是他们看到的为数不多真正可以称为文明世界大城市的城市。

而且这个感觉是逐步递增的,从一开始的鲛人港(皎漂港)到后来的大光城(仰光),再到现在的新港,一个比一个宏伟,一个比一个富庶。

更重要的是这种富庶和宏伟背后带给人的安全感,对于失去了国家,已经四五年没安心过一天的这些法国人来说,非常可贵。

而就在一群法国人大发感慨的时候,同船的几个英格兰人,则关注到了码头上的奇怪现象。

简单打听清楚情况之后,第二次出使中华的威廉.格林威尔男爵淡淡一笑,对跟着他一起来的印度总督约翰.肖尔说道:

“我想,我们第一个能为大皇帝解决大问题的时机到来了,而且我还看到了英格兰王国未来继续作为世界列强存在的理由。”

威廉.肖尔这个人在军事上比较软弱,但是内政和搞钱却是一把好手,他想了想,有些明白了威廉.格林威尔男爵的意思。

“中华帝国的百姓过的太好了,这里一个码头工人的待遇,可以比得上朴茨茅斯三十个码头工人了,至于其他地方,就更不用说。

我想,如果不是中华帝国在各方面都走到了我们前面,这些巨额成本,一定会是使中华在每个工业制成品上,都缺少竞争优势的。”

可不嘛,英格兰已经卷到工厂中一半的工人是童工了,且这些童工过得比猪狗还不如,每天伦敦不因为掏烟囱死几个**岁的幼童工,那都不正常。

甚至可以这么说,要不是英格兰和中华隔得太远,就算他们生产的布匹再垃圾,也可以凭借极低的价格,把中华的低端纺织业打到无法招架。

“是的,中华的百姓,太被当做人,他们自己也太把自己当人了。”威廉.格林威尔男爵神色怪异的说道:“而英格兰的百姓,已经习惯了不把自己当人,我们也从来没把这些人当成人。”

这真是一个比烂的世界,中华百姓中,至少超过一半的人过得其实也不怎么样,也就能三顿粗粮吃到饱,逢年过节有点肉吃。

但是这在英格兰,那就是奢望了,至少超过一半的英格兰百姓得到不这样的待遇,或者说,不能长时间拥有这样的待遇。

而这种差异产生的竞争优势,也使得中华无法彻底击败英格兰。

隔得太远了,中华再强大也无法把触角伸到全球每个角落,那么一个可以把所有人投入资本主义极致炼狱中的列强,就不可能被中华完全击败。

英格兰的成本太低了,英格兰可以把除了贵族、资本家这五十五万人外的所有人都不当人,还隔着几万里,你怎么和它玩!

“至于这些中华帝国急需的健壮劳动力,印度有的是,如果能让他们去中华帝国的地盘上进行劳务,那么在能赚取大量钱财的同时,也免得我们为了控制人口而选择把他们饿死,这还是有些残忍了。”

威廉.格林威尔男爵说出了他第二个可以为中华帝国大皇帝莫子布陛下解决问题的手段,那就是印度的劳工,不,应该叫奴工。

不过约翰.肖尔总督摇了摇头,“很多人在很早之前都想要做这个生意了,但是皇帝陛下不允许。

看起来他不能容忍自己辛苦打下的地盘,被印度人用胎盘占据。”

威廉.格林威尔男爵眨了眨眼睛,“那是因为那些人太蠢,既然知道了皇帝陛下的顾虑,却不知道改变,还想继续做贩卖黑奴的残忍之事,皇帝陛下当然不会同意,而我的意思是这样。”

男爵说着,靠近了约翰.肖尔总督,“我们可以在印度成立一个劳务公司,把每个送到中华帝国的劳工都建立严密的档案,不让任何一个印度人脱离公司的掌控。

哪怕就是死了,也会把尸体给中国官员看,然后扔进大海里面。

而且可以用五年为期限,到期就换一批人,防止这些人熟悉中华帝国的生存环境。”

约翰.肖尔眼睛一亮,佩服的看着威廉.格林威尔男爵,不无敬佩的说道:“这是一个天才的想法!

男爵阁下,这不但可以为我们带来巨额的财富,也确实可以帮助大皇帝解决一些难题,成为我们与中华帝国谈判的筹码。”

而就在这俩英格兰人找到一条发财之路的时候,码头上锣鼓喧天的热闹了起来,一队打着旌旗、旗牌,身穿各色袍服的卫士、衙役出现在了码头。

“诸位,中华帝国大皇帝陛下的第四子,万象郡王莫洲柘殿下亲自来到码头迎接你们了。

为了更快让大家适应陆地,还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中华帝国五十岁以上老人才可以乘坐的轿子,请大家有序随我下船。”

两个英格兰人对望了一眼,威廉.格林威尔男爵苦笑一声,“看起来,皇帝很知道这些法兰西人的珍贵。

真可惜,若是可以的话,我真想把他们全部送进大海里面也不愿意这些人为中华帝国效力。”

约翰.肖尔总督也苦笑一声,“要是那样的话,中华帝国就会把印度从我们手里拿走,让我们彻底无法对东方产生任何一点影响。

在直面法兰西暴乱政府的现在,英格兰王国必须要维持好与中华帝国的关系,这真是讽刺!”

而在下面,皇四子万象郡王莫洲柘已经亲自现身了,他把着拉格朗日和拉瓦锡的胳膊,笑得如同偷鸡成功的小狐狸。

这位皇四子殿下,拒绝了所有法兰西人的叩拜,发表了简单的演说之后,就让这些法兰西大牛上了轿子。

而他,则亲自和拉格朗日与拉瓦锡一起乘坐最新式的蒸汽车,虽然蒸汽车路子是歪的,但目前用来装逼,是绝对的好东西。

随着蒸汽车尾部先后喷着煤烟与水汽,突突突的向前急驶,两位法兰西大牛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奇,以及对未来科技的向往。

“两位长者,你们可以在新港先休息半个月,此时气温不高,非常适合游玩。

而我则要执行一些父皇交给我的任务,等到事情平息,我们就一起北上,去京城觐见皇帝陛下。”

莫洲柘淡淡的说道,可语气里的杀气,就连拉瓦锡都感觉得到,呵呵,有些人以为事情搞得隐秘,但殊不知一切都在皇帝的掌控之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