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664章 还敢小瞧天下英才吗

枪炮轰鸣,人哭象嚎中,陈秋泽第一次见到了他朝思暮想,想要除掉的人。

然后,陈秋泽就见识到了什么叫做隐世高手。

孟云毫无顾忌的**上身,牵着一头高大的山羊,带着数十位贡榜王朝官员,就这么出来投降了。

陈秋泽仔细看了下,那头山羊非常干净,毛白的跟棉花一般,显然是早就洗刷好了等着的。

“王非汉人,何以行汉礼呢?”陈秋泽带着几分调侃看着缅王孟云笑道。

孟云面不改色,左牵羊,右把茅,膝行几步到陈秋泽跟前,然后以头杵地说道:“我家乃是季汉南中大豪孟获之后,自然可以行汉家肉袒牵羊之礼。”

陈秋泽悚然一惊,不是因为孟云这么快就找到了祖宗,而是因为他的话,是让随从翻译成缅语的,但孟云却直接开口就是带着点西南口音的官话。

这以前,从未听说过孟云会汉话啊,好家伙,这学的可够快,隐藏的够深的。

陈秋泽眯着眼睛,冷哼一声,“你说你是孟获之后,那就是孟获之后了,本官要是不承认呢?”

“听闻陈制台是国家栋梁,陛下对大人的恩宠冠绝朝野,想来一定清楚小王愿意承认是孟获之后,承认缅人都是从云南南下,自古就是中华之民后,对朝廷的好处。

大人忠君爱国,深明大义,不会横加阻拦吧?”

此时,缅人从河西陇右南下,乃是白狼羌之后的事情还没有被证实,所以普遍认为,他们是南诏遗民和骠国骠人的混血。

所以,还别说,孟云非要说他们家是孟获之后,你还真不能百分百确定他不是,除非有后世的基因手段来证明。

陈秋泽沉默了片刻,立刻明白孟云承认缅人是从云南来的,并且愿意回归汉家的好处了。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特别是汉人移民带来的先进耕种技术和水利修筑技术后,缅人的人口也在快速增加。

目前仅仅在阿瓦以南的下缅甸,总共七百万人口中,缅人就有四百多万,汉人一百余万,其余族群八十多万。

这四百多万缅人中,真正有影响力的,也就是三十万人左右,除开他们以外,其余缅人都只是奴隶。

这倒不是汉人庄园养农奴导致的,而是缅人自己自古以来就是这么玩的。

在贡榜王朝中,除开极少部分大约几万人的贵族(士大夫)和几十万的自由民(国人)外,剩下的都是奴隶。

如果能把缅人中的士大夫和国人阶层争取过来,哪怕不给华人身份,给个准身份让他们有个希望,那汉川省就稳了。

而且完全给的起,不过三十万人嘛,让他们与汉人合起来一起统治汉川就是,伊洛水入海口三角洲现在才开发了最多两成,多得是地方,

且有些人还可以打发到阿拉干王国、曼尼图王国(曼尼普尔邦),甚至是孟加拉的吉大港去,让他们替中华区统治这些地区,筑起一座隔开印度人的防火墙。

最重要的是,他们也愿意,这完全就是双赢的局面。

陈秋泽心动了,因为这就是他想要达成的局面,控制大部分,接纳小部分,花二三十年彻底同化这片地区。

只是这一切,不应该是他来主动规划,孟云勉强接受吗,怎么他妈的反过来了?

而孟云见陈秋泽有点犹豫,于是一咬牙,再次削减了要求。

“此次多有不识时务者闹事,他们可以排除在外,是以朝廷只需要收纳二十万人的就可以了。”

端廷德温也跟着,略带一丝威胁的对陈秋泽说道:“制台大人,小人斗胆提醒,此次出兵,实乃大人私自行动,我王并未反叛,也无任何忤逆。

大人兴师动众,提十万虎狼,进攻无罪藩国,这在陛下那边,是说不过去的。

大人也别想着隐瞒,罗相爷可以为大人遮掩一时,不可能为大人遮掩一世。

但若是大人能允了我等所请,那么我们就会配合大人,抢在陛下见到之前那些奏疏之前,弄出一份新的,表示是貌温等人挟持我王,叛逆篡上,制台大人是来平定叛乱的。

请制台大人三思!”

陈秋泽猛地一惊,不过惊讶的,不是他做这些事有点踩红线,不地道,很可能会引起皇帝不满。

这些陈秋泽谋划的时候,包括可能会遭到的非议,他都是考虑清楚了的。

他惊讶的是眼前这端廷德温的头脑和对大虞政治制度的熟悉,一个番邦臣子能了解到这份上,绝对算是很有水平的了。

而且他说的没错,如果眼前这些人配合他演一场戏,虽然肯定是骗不过皇帝和丞相的,但可以给中低层官员和天下人一个交待。

有了这个交待,他陈秋泽就是绝对的功大于过,至少可以不用在关键时刻被对手翻出来捅一刀。

只是,陈秋泽看着眼前的孟云和端廷德温,一口气总是憋在心里出不来,明明应该是他这赢家通吃,掌控一切,但是却被两个蛮子给安排了。

这他妈的,算什么事啊!

不过,吐槽归吐槽,陈秋泽表面上还是大喜,他立刻同意了孟云的提议,命孟云穿上衣服,带藩兵入城控制住了局势,然后让人把白底红日月的大旗插到了阿瓦城头上。

而在大金沙江对面,还勉强可以支撑的骠人见阿瓦都已经被攻陷了,立刻就军心崩溃。

貌温再也掌握不了一点局势,八万大军立刻变成了八万头猪。

火速做完了这一切,陈秋泽却觉得心里空唠唠的,他看着身边的幕僚,低声感叹了一句。

“天下才智之士何其之多,连这俩番邦土蛮都有这份头脑,我不该小看天下英雄的。

看起来,这次能得胜,非是我陈秋泽深谋远虑,而是中华的国力,千万倍胜过骠人,是以对方才会毫无还手之力,无论我出多少纰漏都可以达成目的。”

说罢,陈秋泽突然对这一切失去了一些兴趣,他缓步走向城中的阿摩罗补罗宫,做好府库的封存准备赏赐之后,他要上书陛下,把这一切,都清清楚楚的汇报上去。

他陈秋泽有功有过,就让陛下圣裁吧。

战场上,当白底红日月旗,插上阿瓦城头的那一刻起,战斗就可以宣告结束了,剩下的只是扫尾而已。

汉军一路追着骠人猛打,骠人始终无法摆脱接触,战斗一直持续到第二天下午,骠人六战六败,血流漂杵,尸横遍野。

八万余缅军被阵斩超过四千,自相践踏死者两千余,轻重伤接近三万,还有数千人被俘,跳入大金沙江的同样有好几千,江中浮尸遍布。

貌温等祸首,则在乱军中觅得了一条生路,陈光泰急着稳定局势,派出的追击部队不多,因此让这些人在混乱中走掉了。

只不过他们没有多远,南中总督莫公柏就亲自督率三万南中镇军赶到,直接把貌温等人逮了正着。

比起陈秋泽这样的臣子,作为皇帝长兄蔡国公莫子潢的长子,莫公柏镇守南中八年,位高权重自然不必说,关键他还有便宜行事的大权。

虽然驻守在昆明和大理的京营莫公柏不能调动,但云南、贵州、上川(上缅甸)三省的镇军,是可以在境内不需要诏令就能调动的。

也就是说,莫公柏在贵州就能调动贵州镇军,在云南就能调动云南镇军,上川也是同理,只要不跨省调动,都可以自己做主。

兵部甚至专门为莫公柏在昆明配备了一个外派的兵部郎中,以便迅速做出反应。

所以,在知道汉川总督陈秋泽去打阿瓦了,莫公柏立刻就从昆明赶到了金沙川(密支那),随后点起上川镇军三万,朝着阿瓦就开始进发。

莫公柏还是很有经验的,知道击败骠人不难,难的是别让这些人跑进上缅甸的大山里躲藏。

于是他一面进军,还一面传檄上缅甸各部,要他们严格搜捕,防止任何人遁进山林。

有了这些地头蛇帮忙,于是毫不意外的,就把貌温等人逮住了。

而等上川三万镇军到达阿瓦附近,局势就这彻底稳了下来,放下心来的陈秋泽开始派出军队与孟云指派的大臣一起,到处肃清冥顽不化者。

这可真是地狱笑话了,被反抗骠人视为倚仗的孟云,反而是出卖他们最得力的人,为了自保,孟云现在什么都干得出来。

数日后,陈秋泽信使逆水而上,到上川与缅王控制地的边界,见到了南中总督莫公柏。

同时,愈发觉得自己被利用了的莫公泽也跟着信使北上,他想去见一见自己这位素来以稳重著称,最得皇帝五叔信任的堂哥,问一问他自己是不是做错了。

“回去告诉华亭伯,貌温等人我替他杀了,一个活口都不会留下,尸体也可以交给他,但我需要他自己上奏陛下,请将阿瓦城改为上川省的省城。”

陈秋泽既然是踩红线办的事,自然不想让貌温这样的活口到南京献俘时乱说,于是莫公柏就趁机提出了要求。

金沙川(密支那)太穷了,屁大点地方,完全做不了省城,搞得汉川省都颇具规模了,上川省还是个草台班子。

他这总督要兼任上川巡抚,下面的布政使则眉毛胡子一把抓,除了要兼任按察使以外,还要兼任提学,甚至是金沙川府知府。

整个上川省,实际上就是一个管理西南土司的宣慰使衙门而已。

不过若是能把上川的省城搬到沃野千里,人口稠密的阿瓦城(曼德勒)来,有了这块地盘,朝廷的署衙就能摆脱需要土司支持的局面,上川省的盘子就活了。

打发走了陈秋泽的信使,莫公柏和莫公泽才开始见面,莫公柏看着那一张年轻的混血帅脸,不用介绍就知道谁是正主。

“果然是三叔的儿子,生的风流倜傥,青出于蓝胜于蓝啊!”

“阿泽见过哥哥,早闻兄长大名,今日一见,气度果然不是我这弟弟能比的,陈制台把我当猴耍,面对兄长,却要毕恭毕敬。”

莫公柏摆了摆手,又哈哈笑了两声,对这个能说一个地道粤语,言谈举止也很有水平的堂弟,大增好感。

“阿泽你不要介意,汉川省地处国家边陲,极为重要却又缺一个话事的人,本来成国公郑淼还可以做点事,但是被董金凤坑惨了,干脆躺倒。

是以陈制台一心报国,却没有支持,只能到处找机会,正好你到了,手里还有皇命旗,自然要利用一下。”

莫公柏倒是对陈秋泽印象不错,他是皇室近支嘛,对他来说,这种连身家性命都不顾,愿意一心为国谋利的臣子,怎么能让人不喜欢呢。

至于事情搞砸了,那就是陈秋泽能力不够,到时候他午门前走一遭,于国家也没多大损失。

可要是搞成了,比如这次,那好处可真不少。

同时,莫公泽对于自己被利用,其实也没多么憎恨。

他心里其实还挺高兴的,至少是为汉川的汉人做了一件好事,他只是有点担心而已,在不知道皇帝叔叔情况下,就掺和进这些事里面,任谁也会忐忑。

于是他跟莫公柏稍微混熟悉之后,立刻小心的问道:“我刚到父国,就惹了这样大的事,陛下会不会不高兴?”

莫公柏知道他在担心什么,赶紧摆了摆手,“不会,这次没有你的皇命旗,反倒还有点危险呢。

陈秋泽无法征调汉川百姓随扈,那就只能冒险出奇,怎能有现在轻轻松松。

再说了,就是有什么不妥,看在鲁王三叔面上,你到了南京最多也就是挨两句骂。

当然要记住,这皇命旗也不要再打了,路上也别耽搁,抓紧去南京面圣吧。”

莫公泽这才放心下来,他干脆对莫公柏说道:“兄长,那我也不去南洋了,直接走内陆去京城吧。”

莫公柏想了想,也对,要是走海路自南洋去南京,前后水陆加起来怕不得有一万二三千里。

而自此处,经云贵入湖广,而后顺江而下,不过六千余里,要节省一半的路途不说,还没有海上那么危险。

“那感情好,为兄也正好要去贵阳,这一路来,你我兄弟就可以彻夜长谈了。”

南京,紫禁城,文华殿。

莫子布回来了,也看到了足足十本孟云的奏疏,或者直接点说,就是求救信。

当然,在他见到这些求救信之前,孟云被拿下,并且配合陈秋泽发出的最后一道,表明是贡榜王朝王族貌温造反,陈秋泽是去平定的奏疏也到了。

同时到的,还有南中总督莫公柏和汉川总督陈秋泽自己上的奏疏。

莫子布仔细看了看,对面前的内廷枢机大臣林通说道:“陈秋泽还是太年轻了,他本可以不用如此激进。”

林通笑了笑,对莫子布说道:“京城与南洋相隔两万里,朝廷中大部分官员,根本不知道南洋是个什么情况,就算知道,他们也没有切肤之痛。

那么出于本能的同情,他们是肯定不会支持陈秋泽的,哪怕情况再是紧急,也依然会有反对的声音。

汉川省初立时,黄真黄老君侯,勃固侯苏基,都几次上书朝廷,请发兵解决骠人问题,但最终都没有通过。

所以这次,是臣支持陈秋泽先斩后奏的。”

莫子布点了点头,林通其实没说的很明确,这实际上不止是什么出于同情,而是还掺杂着朝廷各派系之间的争斗。

以及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朝廷内部对于每年花费上千万银元推行过番拓殖,已经相当抵触了。

在他们看来,缅王孟云不用动刀兵就能解决,那么就宁愿拖一拖,不要动刀兵,免得预算又要赤字。

莫子布心里清楚,帝国过番走到这一步,人口洒出去了两千万,现在基本又处于一个平衡期了。

即国内日子还过得下去,民间过番拓殖的愿望并不强烈,而同时,朝廷主导的补贴,也已经进行不下去了。

特别是如今西北战事马上就要打响,过番补贴势必要削减大半,不然很难争取到朝廷内外全力支持西北战事。

当然,要怎么削减,削减多少,那就得等召开阁臣、六部、宗人府、内廷转运司一起开会来讨论了。

好吧,莫子布默默地把奏章收了起来,陈秋泽怎么处理,他还要好好考虑考虑,毕竟虽然手段不太能让人认同,事情却是办好了的。

“你我看似君臣,实则家人,有话足可当面直说,尔怎么会想到用这种办法来自污。”

莫子布确实有点不理解,林通包庇陈秋泽,其实有很多一部分原因,是他在自污。

林通想以此时作为污点,在年富力强的四十五岁就退下去。

“陛下,臣是莫氏家仆出身,命都是太上皇救的,所以在外人眼中,臣就是陛下的真正的爪牙。

四年前我从首辅位置上退下来,便是因为必须要向外朝让步,陛下怜惜我,于是任命为内廷枢机大臣。

可是这个职务,臣做了四年,心惊胆颤了四年,再做下去,臣就要有党羽了。

我知陛下怕我多心,不忍裁汰,臣也担心壮年便退,有伤陛下识人之明与宽宏气度,是以干脆自污,那么从此以后,就可以退下去了。”

四年前林通丢了丞相宝座,原因就是因为莫子布必须向外朝让步。

因为他要通过让步,换取外朝不阻拦他把财政向过番和西北、东北战事倾斜,以及对科举、税收等方面的大规模调整。

可要是在外朝不阻拦的情况下,林通这个莫氏家奴却是丞相,牢牢掌握着外朝,这成什么了,不就跟满清皇族内阁是一回事了嘛。

所以林通当即就辞了丞相之位,连递补进去的郑锦水,也是在内阁当泥菩萨,很少发表意见。

而林通就任内廷枢机大臣后,压力立刻就朝他涌过来了。

他林通这样一个出身莫氏家奴,是皇帝心腹元从开国功臣,当了外朝丞相后又来当内廷枢机大臣。

全天下最位高权重的位置他轮流转,想没有朋党都难,而且很多来靠近林通的,心思可都不简单。

是以林通干脆自污,先把自己整下去,免得党羽过多,尾大不掉,啥时候把他给害了。

“也好,那你就去三忠祠太学做山长吧,南洋第四批橡胶引种完毕。

其种植技术、硫化橡胶的研发改进,是三忠祠太学负责的,你去督促一下。”

莫子布想了想说道,此时南洋已经开始出现黄包车,那就是因为橡胶已经引种到南洋快六年,马上就可以开始收获了。

且原本从南美进口的橡胶,通过莫子布亲自干预和实验,可以做轮胎、手套等的硫化橡胶已经出现,就等量产了。

“橡胶此物,用处广泛,很有经济价值,若是南洋能多一份这样的产业,将可以在朝廷削减过番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增加南洋的吸引力,让更多人愿意过番。

正适合你去管理,这可不是小事,是国家大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