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658章 欧亚草原的主宰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658章 欧亚草原的主宰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9: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胜的消息传到北京顺天府,莫子布也非常高兴,他甚至比陈光耀还要高兴。

因为拿下了柏海儿湖的伊尔库茨克,意味着全世界唯一有资格与大虞争夺草原宗主权的威胁,基本确定退出了角逐。

可以这么说,第三罗马与赛里斯就是全世界唯二可以在自己国家文明中心,就能控制横跨欧亚大陆草原的强权。

天下间就此两家,别无分号。

不要觉得这很离谱,历史上第三罗马就是在走这一条路,看看他们把漠北都驯服成什么样了,只不过由于太舔狗西欧了,导致大量力量被分散而已。

然而即便这样,要是本朝再崛起的晚一点,内蒙搞不好都危险了。

这也是莫子布不看好后世兔毛关系的原因,好处太大了,比双方跟白头鹰的利益冲突都大。

谁都不能无视,也无法无视,从君到民都是一样,必须得有一方伏低做小才会终结。

而现在这个争夺可能要提前结束了,夺取伊尔库茨克之后,阿尔泰山-萨彦岭以东,基本就安全了,只要控制住这个桥头堡,罗斯人就没法东进。

想到这,莫子布把次辅文华殿大学士,分管礼部和都察院的刘墉刘罗锅给召了过来。

话说莫子布从乾隆那里得来的一批汉臣,能力是真不错,不愧是从千万人中卷出来的。

就连历史上那个少办事多磕头的曹振镛,作为中华帝国驻欧罗巴全权大使,在欧洲干的那叫一个漂亮。

这位胆气足、心思缜密,连三哥莫子溶都几次暗示,想让莫子布把曹振镛指派给他做鲁国相。

这充分证明了,大部分人是非常受环境影响的,满清时期,需要他们充当榜样和门面,他们就只能当庙里的泥菩萨和门外的看门狗。

现在是汉人自己的王朝后,那工作热情,莫子布看了都害怕。

刘罗锅长得并不跟李保田似的,相反还挺耐看,罗锅确实有点,因为这家伙是典型的山东大汉长得太高,怕不得有接近一米九。

这种身高,迭加上有点近视,斜方肌又厚,人又瘦,从而显得有些佝偻,好像一头狗熊缩着脑袋,确实很罗锅。

“阁臣可知山西有何忠良之才,能为国所用?”莫子布笑呵呵的对刘墉说道:

“中鲜卑之战,大获全胜,罗国总督雅各布自戕,其子以下数百人皆降,伊尔库茨克城已经在我中华之手了。”

刘墉看到莫子布,总有一种下跪请安的冲动,在满清随时要跪,都快成习惯了,但往往最后时刻,他还是能反应过来,控制住发软的膝盖。

不过这会听到鲜卑荒原大捷,刘墉立刻很是顺滑的双膝跪地,高声喊道:

“臣刘墉为陛下贺,此一战不但收复了苏武牧羊的北海,还解除了北境的所有威胁,开疆拓土之广,前无古人,恐怕也后无来者了,虽汉文唐宗也不及也!”

不管这大片土地是什么土地,高寒冰原那又如何,你就说地盘大不大吧。

恭贺的同时,刘墉的跪姿也很有意思,不是那种膝盖直接跪在地上的跪姿,而是更接近于古代的跪坐,也就是把屁股放到后脚跟,再叩拜的这种姿势。

这些年,随着汉民族荣耀感的回归,皇帝又大大肯定和奖赏了考据派为保住民族传统文化的功劳,所以中华大地上掀起了一股复古的风潮。

在官场和民间,明清以来强化的,带有强烈上下尊卑,甚至侮辱人性质的跪拜逐渐减少,即便有,也是这种非常复古的跪姿。

而恭喜的话说完之后,心思灵巧的刘墉立刻就明白皇帝问他在山西有没有人推荐,是什么意思了。

这晋商有不少人都去过柏海儿湖附近跟罗刹人交易,对于北边更适应,也更知道那里不完全是风雪的地狱。

皇帝这是要找人去伊尔库茨克城驻守啊!

“陛下,北地风寒苦冷只是一方面,下面百姓不愿意去,最大的原因,乃是因为去了鲜卑荒原,那全家和后世子孙都要被绑在苦寒之地了。”

满清时期,刘墉在山西做过按察使和太原知府,大虞建立后,又做了三年山西巡抚,因此是朝中大员里面,对山西最为熟悉的。

“如此去处,忠良之士可以去,但并非好选择,因为会让天下人觉得,忠良之士尽是在吃亏。”刘墉有些忐忑,但还是照实说了。

而之所以忐忑,是因为按照功劳和资历,他这么个二臣根本不够资格做大虞的次辅。

刘墉之所以能坐到这个位置上来,全是因为当年南京收复战的时候,乾隆身边四大汉臣梁国治、袁守侗、程景伊、董诰合起来坑了满清一把。

他们在主观上,加速了大虞朝北伐和满清灭亡的进程,甚至这四个老奸巨猾的汉臣,还是把乾隆气得中风的主要‘罪魁祸首’。

这份功劳,后来流转到了主要操作者山东人袁守侗手里,大虞建立后,袁家因此一跃成了北方第一豪门。

五年前,袁守侗病重,子孙无人能挑大梁者,于是想起了同为山东老乡的刘墉,遂在皇帝面前举荐。

刘罗锅这才得以平步青云,五年时间就从一个巡抚,跃升到了次辅的位置。

当然,这里面也有朝廷中南方臣子太多,若是不多提拔一点北方官员,朝堂都要被赣北、皖南和除开苏北的江苏,也就是原本南直隶这块的人完全给占据了的原因。

刘墉现在就是北方人在朝堂的一杆大旗,但正因如此,他才有些忐忑,因为他知道自己上位,能力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

刘墉的忐忑,莫子布完全没感觉到,他只觉得这话有点道理。

去伊尔库茨克确实跟流放差不多,他这可是封建王朝,根本建立不起来讲究奉献和牺牲的社会风气,所以还真不能越是忠良,就越往艰苦的地方派。

“那你说说,派谁去最合适,要能站稳伊尔库茨克,那可是要跟罗刹盗贼搏斗的,甚至还要守城。”莫子布指了指锦凳,算是赐座了。

刘墉起身坐了半个屁股,“陛下,昔日清算卖国之贼时,范永斗重孙范清济被斩立决,其余范家百余口发配新番岛,如今死伤过半,在南边勉强吊着命。

范氏所代表的山西人,常年出口外经商,对北地极为熟悉,好些人还通蒙语,是最好的人选。

陛下若是愿意开恩赦免他们,让他们去伊尔库茨克城驻守,这些人一定愿意。”

莫子布想起来了,这范清济是个超级倒霉蛋,本来清算归清算,莫子布没打算杀人,可是谁能想到,作为卖国八大商之首的范家,竟然是个空壳子了。

莫子布看他们范家连日本的铜生意都能插手,还等着范家拿出百来万银子赎罪呢,结果凑了一年,范家只拿出来了几千两银子。

你特么的打发叫花子呢,莫子布大怒之下,下令把范清济定为资助满清的汉奸,给一刀砍了脑袋,全家流放新番岛(巴布亚新几内亚岛)。

随后更是懒得分辨,把还能找到的八大皇商后人五百多口,全部流放了过去。

去年锦衣卫回报,好像还有三百多人活着。

“这些人愿意吗,他们会不会心中怨恨?”莫子布摸着下巴问道。

“当然会愿意,这伊尔库茨克城再是苦寒,比起烈日似火,瘴气如云,蛇虫虎狼猪婆龙遍地的新番岛,可要好的太多了。

且就算要怨恨,他们也得有资格啊,自己祖宗干了汉奸的买卖,后人落到此等下场,哪来的脸生怨。”

“那他们有能力在伊尔库茨克站稳脚跟吗?”有道理,莫子布点了点头,问出了第二个疑问。

“有!”刘墉肯定的点了点头,“新番岛上的食人生番也不是好惹的,范家等人要是没点本事,早被生番们吃光了。

而现在,据说不但站稳了脚跟,还控制了教化了百余生番,正在开垦田地呢。”

莫子布又想起来,当初把范家这些人放到新番岛,完全就是想他们全部死在那边的,因此官方层面根本没多少支援,全是靠他们自己挣扎。

想来六年过去了,还能在这种原始丛林活下来的,还是真有点本事的。

“好,那就将柏海儿湖改回原名北海,改伊尔库茨克城为苏武城,布拉茨克城为守节城。

命流放新番岛的晋商八家七十户北迁苏武城,为国戍边。”

好家伙,人家刚适应南洋,又要被弄走,还是从赤道周围被迁到鲜卑荒原,不知道又要死多少人。

吩咐完,莫子布觉得人还是有点少,于是又对身边的翰林学士说道:

“替朕写一封信给太上皇,让他从扶桑东北天气寒冷的镇藩中选五十户武士,一起迁往苏武城去。”

刘墉没有走,等到莫子布下完命令之后,他又立刻说道:“陛下,一百二十户不过六百来人,还是太少了,昔日苏武城的罗刹人可是有数千的。

因此臣建议,再从代北的大同、槊宁二府和归绥六厅挑选精壮百姓二百户,给予镇军待遇,屯垦苏武城。”

此时的大青山以南,也就是呼和浩特这块叫做归绥六厅,还归属于山西省管理。

这也是山西,特别是代北骑兵是大虞王朝支柱之一的原因。

因为在呼和浩特一带屯垦的基本都是汉人,他们没受到黄教的影响,又因为汉人不准随便出塞,而要与满清官府周旋,所以弓马娴熟同时还极为抱团,是最上等骑兵兵源。

“朕也其实早有心征募代北勇士,但却不愿意强人所难,若是他们在家乡能安居乐意,还是不打扰的为好。”

刘墉在心里翻了个白眼,这位光中爷,那是真把皇帝给当到出神入化了的,难怪前番他要问自己有没有忠良之士可以推荐。

感情他不是不知道去苏武城跟流放差不多,而是要撇开关系,这样一来,政策有错,也是他这次辅建议的,是他这次辅黑了心。

但吐槽归吐槽,刘墉可不敢表现出来,反而还要拍马屁,“陛下心系百姓,真乃仁君也!

不过晋省虽然也经历了均田,但百姓中多有不善生产者,失去土地的不少。

陛下若能给他们进入镇军吃皇粮的待遇,恐怕不是没人去,而是抢着去了。”

说完,刘墉还递上一本折子,“陛下,晋省地处汉蒙交汇处,土地贫瘠,历来就有过口、行商的习惯。

前明崇祯时期,确实出了范永斗、王登库等狼心狗肺之辈,但这不代表晋商都是不好的。

如今陛下要开发北地,不使南北差距过大,那么恢复晋商活力,就是最好的选择。

同时,若想把漠南漠北和鲜卑荒原与朝廷拴的更加紧密,晋商的作用不可忽视。

臣又看太子殿下发回的实地调查报告,山西之煤,也关系颇大,是以臣写了这本扶持晋商与开发山西的折子,请陛下御览。”

莫子布点点头,把折子接过来仔细看了起来。

数据详实,见解独到,可取之处不少,晋商也确实需要扶持一下,让他们成为北方商人的旗帜,也可以把这些老西窖存金银弄出来建设家乡。

但同时,莫子布也知道,刘墉意有所指,因为山西巡抚出缺了,最近各方正在激烈争夺。

丞相罗芳柏,举荐了乾隆三十七年进士(1772)广东惠州人张家驹。

武英殿大学士钱大昭举荐了乾隆四十年进士(1775)江苏如皋人戴联奎。

而刘墉属意的,则是乾隆四十三年(1778)的二甲第一名的邵自昌。

三人各持己见,有点下不来台了,而莫子布虽然不怎么管外朝,但那是在一般行政上,这种一省巡抚的任命,决定权还是在他这皇帝手里的。

“万岁,此山西调查报告,多出自邵自昌之手,其人确有大才,坊间污蔑其乃旗人出身,实在居心险恶!”

刘墉有道理愤愤不平,因为这三人中,邵自昌是最合适的,结果不知道谁让人造谣了,说籍贯顺天府大兴县的邵自昌是旗人,这才增加了变数。

“朕知道,邵自昌真要是京城旗人,家里不可能穷成那样,也不可能是二甲第一名,应该是状元。

明日晚些,你让邵自昌就在你家等候,我会派人召他入宫奏对,只要确实有才能,即便做不了山西巡抚,也可以到其他地方施展才能。”

打发走了刘墉,莫子布心头升起一种怪异的感觉。

原本他以为,这中枢的权力斗争应该是明面风轻云淡、不着痕迹,暗地里血雨腥风、手段高超。

结果呢,跟最底下没什么区别,都是怒火万丈的吵吵,吵不出结果,就去找皇帝这个家长评理,除了没有满口脏话的人身攻击,真就跟街坊邻里争吵差不多。

这.大明王朝1566那种高级别的政斗,自己这怎么就见不着呢。

是他不会写云在青天水在瓶,还是他手下这些大臣段位太低?

难道,白头鹰那种总统候选人互相对骂的情况,才是政斗的普遍形式?

与莫子布有同样疑问的,是身在大阪的东洋使司总理,太上皇莫天赐。

他看着在他眼前看起来非常乖巧,但背后已经到他这互相告了二十多次状,还在万寿宫外差点打起来的柳生藩藩主柳生俊则和水口藩藩主加藤明陈,就有点想笑。

这俩,就为了汉川省三个庄园的领地,已经吵了快一年了,莫天赐是眼睁睁看着他们的仇,是如何越结越深的。

不过莫天赐不打算做过多的调解,让他们吵一吵,才能更凸显朝廷的重要性嘛。

同时,也才可以让他们再次放松一点对农民的剥削,能够让农民休养生息,多生点孩子出来,继续出去过番占地盘。

“陛下,南洋传来消息,鲁王世子已经到了新港(新加坡),不日就要到唐山了。”

听到内侍报告,莫天赐就是一喜,老三的嫡子,他还没见过呢,听说很是聪慧,有君王之姿。

不过喜悦之情刚从心头升起,莫天赐还没起身,就觉得浑身软乎乎的使不上劲,眼前莫名金星乱舞、天色发暗。

“好,好啊,公泽是要来看看我这祖父了,等看到他,我的心愿就了了。”

莫天赐知道自己身体是有点问题的,因为这种情况,已经出现过了好多次。

这位刚满九十岁的大虞朝太上皇,人生已经快要走到尽头了。

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等莫子溶的儿子莫公泽前来,好好的看一看,说说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