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654章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郡王府的正殿,也就是民间传说的银安殿,一般只有郡王本人才可以使用。

所以李兴泰说要阿森跟他去正殿,但实际上李兴泰根本进不去。

跟着他进来的西北豪强自然也没在正殿中,而是在正殿侧面,一间雄伟的寺庙中。

寺庙名唤崇庆寺,也就是此处战乱中被损毁的那间寺庙之名,只不过寺庙中供奉的神佛从释迦牟尼佛换成了降世明王。

这是典型的白莲宗风格,不供奉释迦牟尼,三世佛被替换成了代表过去,创造众生的大慈悲母神无生老母。

代表现在,为众生带来富贵,指明前进方向的降世明王。

代表未来,实现天下大同,人人生活无忧,喜乐安详的弥勒佛。

这是一种在西北极端环境中逼出来的缝合,天方教这种一神教战斗力可不是盖的,他们人也多,教义也很严密,逼得白莲宗只能也开始进化。

教义到了这个地步以后,实际上白莲宗正在快速变成一神教,一种儒释道合一的一神教。

很明显能看得出来,代表过去的创造众生的慈悲母神无生老母和代表未来的天下大同的弥勒佛,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不会得到太多信仰的。

只有代表现在,掌握权力财富,为信众指引光明的降世明王,才是白莲宗里面最大,甚至唯一的信仰。

这非常符合中国人的信仰模式,什么过去未来,什么永远处女的天堂,什么末世诺亚方舟,中国人都不在乎。

中国人在乎的,是你这神有什么功能,是现在我信了你,你能反馈给我什么东西,哪怕是心里上的安慰也行,光收香火不干事的神,在中国是要被拿着鞭子抽打的。

降世明王就很明确,跟着我能得财富,能得指引,降世明王的形象,明显就是现实皇帝在宗教中的投影,能让汉人从精神到现实,产生一种确实是这样的联系。

因此白莲宗的各种教义,还能用忠孝节义这种传统中国文化来解读,把信神和忠君爱国结合起来。

所以目前的白莲宗,很像是一个披着宗教外衣的皇汉组织,拜神拜的并不强烈,反而是为皇帝尽忠,为祖国母亲尽孝的理论,非常有市场。

阿森抬着头,又看到了在天水、渭源、狄道等城镇和在姚之富的奉圣寺等寺庙看到过的场景。

寺庙山门的石梯两旁,插满了红底黑瓦当龙大旗,每一面这种瓦当龙大旗下,都站着一个雄赳赳的汉子,他们崇拜又狂热的看着不断靠近的皇太子。

阿森头皮发麻的从人群中穿过,尽量做出威严的模样,走完了几十阶石梯。

庙门口,看到阿森过来,大约四五十位看起来是首领的汉子,推金山倒玉柱般下拜,齐声高呼千岁。

而阿森接受他们叩拜的同时,还被山门两旁的对联给吸引住了。

别的寺庙,写的肯定是关于宗教,而这崇庆寺赫然写着的是战斗标语。

左联为‘汉贼不两立,正本清源守我华夏祖地。’

右联为‘金瓯尚有缺,长剑出鞘斩尽蛮夷妖邪。’

说实话吧,不太对仗,水平非常一般,但一种杀气却在字里行间表现的非常浓郁。

以至于阿森此时听到寺庙之内钟声响起,都觉得仿佛是杀气在翻腾。

等到众人起身,簇拥着阿森往里面走的时候,路过了一面非常长的围墙,围墙上画满了各种形象的人。

阿森好奇的看了几眼,立刻就有一位看着不应该是僧人,但确实是崇庆寺僧人的雄壮大汉,过来为阿森解释了起来。

“千岁,此乃我白莲宗之八百斩魔罗汉功德像。

这其中端坐圣洁白莲宝座之中者,是已经战陨升天,归于降世明王座下,正罗汉果位者。

脚踏祥云者,乃是尚在为国效力之英豪。

身披红巾者,是可以也愿意继续为国效力者,但目前身处红尘,妻儿相伴,正在享受人世间大福气。

身披袈裟者,则是如贫僧这样入了宗门者,但白莲宗不讲超脱尘世,因此只要陛下有召,立刻就可以回来效命。”

阿森这才发现,虽然画像上面的人物心态各异,但特征确实是按这四类分的,而且不但有画像,下面还有一行行小字做注解。

阿森朝排头第一位脚踏祥云者看去,赫然便是他的熟人,皇汉将军董金凤。

然后第二位,也脚踏祥云,他身穿镇军的泡钉甲,一种减少了大量内嵌铁片,使得重量变轻的布面铁甲。

这玩意能保暖,非常适合西北的气候,同时对于流矢和几百米外偶然飘过来的铅弹也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因此在西北和东北,乃至整个北方的镇军中都非常流行,是制式军服的一种。

这位身穿泡钉甲者身材颀长,眼睛微微眯着,手持着一杆新式的射日1788式来复枪,正在单膝下跪瞄准远方。

在他的祥云下面,已经有无数象征战利品的人头,堆积成了一座小小京观。

‘毛公详新者,湖广湘省湘阴县和丰乡古塘村人也,善射,军中呼为小李广,光中四年应募,大小二十余战,每战必得首功。

光中七年,西宁烽烟起,毛公屡立奇功,三年射杀乱军骁将马氏兄弟以下百七十余人。

其中马氏之长素以善射名动乱军,只交手一合,毛公毙之,其神射可见一斑。

赞曰;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但善射者必功勋赫赫。

毛公斩妖除魔凡千余,上托明王之威加持,下接同胞冤魂相助,诚为大汉英雄,功德无量,在人世可享百年富贵,在仙班必位列明王座下。’

“原来这就是小李广毛祥生啊,孤在京城亦得闻,听说他带回良三十六姓毛氏之众,已屯兵乌噜木齐府玛纳斯四年,三解喀喇乌苏之围,毙敌无算,真乃汉家勇将!”

阿森颇为感慨的说道,毛祥生西宁之战后,拒绝了普度慈航尊佛让他留在西宁的要求,收揽原名马宗山的回良马氏兄弟部众三千余人,改他们姓氏为毛,四年前就去了准部的玛纳斯,担任了玛纳斯镇守使。

此人在西北军中极为有名,阿森常听父皇和各路大人物提起过此人,慈航普度尊佛亦常因为不能收揽他,而扼腕叹息。

“殿下可知,毛镇守还有一胞兄毛祥新,十二年亚齐叛乱时随大军南下,屡立功勋,后又主动请缨探索瞻洲,两年未归,不知所踪。”

毛祥生和毛祥新两人其实不是胞兄,甚至都快出五服了,他俩虽然一个村,但到了曾祖父这一辈,才是亲兄弟。

不过等他们闯出名头后,众人都愿意相信这么出色的两兄弟,就是亲兄弟。

“真乃忠良节义之士!”阿森肃然起敬,这毛祥生放弃在西宁过好日子的条件,毅然西去,为国收复西域。

毛祥新已经是上校了,还主动请缨去探索瞻洲,甚至一句忠良,都不足以形容了。

“此等忠臣义士自有天佑,定能逢凶化吉,再立功勋,说不定此时已经返回南洋也未可知。”

阿森祝福了几句,随后又往前走了几步,来到一副画像前又停了下来。

画像上是一位须发皆张,如同怒狮般的巨汉,他已经身居圣洁白莲宝座之中,但仍然保持着战斗的姿势。

宝座前后左右,皆有相貌丑陋的邪魔正在向上攀爬,怒狮壮汉手持宝剑,以寡击众,已然鲜血淋漓,似有不支之相。

阿森往上看去,只见壁画最高层,降世明王正催动金刚降魔杵飞向怒狮壮汉,降魔杵带起的圣洁白光,似乎正在治愈壮汉的伤口。

壮汉伸出的大手,已经快拿到降魔杵了,想来只要降世明王赐下的神兵在握,邪魔定然可以轻易消灭。

‘董公世全者,甘肃庆阳府环县二十里沟人,其家世代习武,弓马娴熟,稍有资产,得百姓尊崇,遂建民团护卫乡梓。

七年,贼马化龙于宁夏府吴忠举事,响应者众,官府猝不及防,三月已成燎原之势,七年底贼军十万进逼固原。

时董公受命守城,惜城中只有民团乡勇七百,虽数次击退贼军,杀伤千余,但终不可守。

董公知其不可,遂以投降麻痹贼首,待其稍懈,命其弟世猷护送老母、乡党及城内百姓突围而出,自阳晋水入镇原,因此活命者数千。

贼追之不及,迁怒城中守军,猛攻十日,城破,士卒尽死,董公亦为贼所擒。

贼以高官厚禄相诱,公不为所动,又以死相胁,公大笑曰:吾乃堂堂汉家郎,岂能投降尔等不知祖宗,认大食蛮夷为父之恬不知耻者!

贼首马化龙大怒,害董公于固原城北。

呜呼,西北之地邪焰滔天,遍地腥膻,兽蹄过处,村庄化为火海,百姓尽被屠戮,幸得董公,固原百姓尚得脱难,诚为火狱中一束光明,当被后世人铭记!’

阿森缓缓闭上眼睛,脑海中似乎感受到了固原城下的一幕幕,门徒以教团为组织,暴起发难,大虞兵锋又被阻隔于潼关之外,救之不得。

不知道那些被害者,当时该有多绝望了。

哀伤的气氛中,阿森解下随身的水袋,将一壶清水,倾倒在壁画前。

“壮士且来饮,汝不愧是堂堂汉家郎,安心去吧,孤王一定会上奏天子,为汝建庙纪念,你的妻儿,大虞朝给你养了。”

说罢,阿森站起身来,红着眼睛看着身后的李兴泰,“那逆贼马化龙何在?”

李兴泰沉着脸,突然从腰间解下了他的佩刀,把一群锦衣卫高手吓得脑袋直冒汗。

“太子殿下,此乃臣之佩剑,光中九年(1784),臣参与了金积堡之战,逆贼全家被俘。

臣亲手用铁锤砸碎逆贼马化龙十根手指,十根脚趾,随后当着逆贼的面,用此剑将他老母、妻妾、三子、三女、六个孙儿孙女共十七人全部斩断四肢,任其哀嚎而死。

逆贼则由兰州城著名刽子手,凌迟二百余刀方才毙命,金积堡马家八支房,四十九家,共三百二十四人,尽皆坑之。

此剑痛饮逆贼全家鲜血,此后就未启用,今日殿下到此,臣想将此剑献给殿下。”

“好,痛快,真痛快,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就该这样!”

阿森虽然知道这种完全靠杀人来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不是最好的办法,但仍然大感舒爽。

吼完,阿森接过这柄宝剑,随后对看着他的众人说道:“此剑,孤会带回南京,将之安置在太庙之中!”

李兴泰和众人一听,顿时山呼海啸般欢呼了起来。

太庙中那是放什么的,那是放灭国大战这种级别战争胜利后,缴获的强敌之头颅、金印等物品,是要给大虞朝莫氏祖先血食的。

随后阿森又对身边的锦衣卫殿前司卫士说道:“传随驾内廷书画舍人前来,让他们务必把这墙面上的豪杰临摹下来,画卷将作为内廷珍藏。”

又收割了一波好感后,阿森才往寺庙正堂宝殿走去,先给完全就是按照父皇莫子布相貌雕塑的降世明王进献了香火之后,再才到了偏殿。

李兴泰此时,也才将这些西北好汉介绍给了阿森,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一员二十五六岁的勇将。

此人燕颌虎须,浑身肌肉虬结,行如猛虎踱步,静如青松不动,非常有气质。

李兴泰见阿森频频张望,大笑着说道:“殿下果然是天潢贵胄,眼光着实不凡,此人乃是宁夏郡王左卫指挥使罗思举,四川东乡普光寺人。”

阿森惊讶的站起身来,“原来你就是罗思举,听说你平定灵州时,所部五千五百人对阵乱贼五万余人,以一敌十,三战三胜,杀的乱贼不敢直视,真乃骁将也!”

罗思举这人名声极大,不但在此时如此,在历史上也是如此。

他是平定川楚白莲教大乱的大功臣,是中国清末极为罕见,有豪侠之风名将。

历史上罗思举被伯父陷害,失去了家产,十四岁就流浪四方,一路劫富济贫。

他每到一地就打听谁是此城最不良之土豪恶霸,弄清楚后当晚就将其杀之,把财货分给周围百姓。

途中罗思举讨了一门妻子黄氏,可不久就患重病,急需钱财医治,妻子于是主动卖身入当地富户为妾,用卖身钱给罗思举治病。

数年后,罗思举功成名就,多方打听,又从富户家中把妻子赎了出来,并且一如既往对她,两人如同之前一般恩爱。

因此历史上在川东,罗思举风评极好,莫子布幼年都还听父祖辈讲过罗思举的故事。

阿森拉着罗思举的手,让他坐到自己左侧,甚至都起了招揽的心思,但想想就作罢了。

因为罗思举之所以会到西北来,就是因为他是宁夏郡王李献文的乡党,李献文当年就是从东乡普光寺(四川达州宣汉县)出发去的南洋。

他手下悍将,如今大虞朝的两南(广南、日南)总督黄忠仝,嘉庆总督梁文英,都是东乡县人。

“太子殿下,臣还要为你介绍一位豪杰。”李兴泰说着,又拉过来一员又高又壮,给人感觉相当沉稳的壮汉。

“此乃肃州总兵齐林,亦是肃州白莲宗圣光寺住持,此次西北动乱得以平定,齐总兵劳苦功高,今番西征,亦愿意举族随军。”

阿森立刻知道这是谁了,原本襄阳混元教的骨干教首,也是如今白莲宗里面最大分支的头目,有勇有谋,确实称得上豪杰。

而且,他还愿意举族去西域甚至河中,那就更让人喜欢了。

阿森哈哈大笑着,也拉着齐林的手,让他居于自己右侧。

“齐总兵忠心为国,我自当上报父皇嘉奖,想来若是到了河中,休说方伯,就是君侯也是可以当的。”

“末将谢过太子殿下夸奖,定当竭尽全力,上报效君王,下为西北罹难百姓报仇。”

其实话说到这,齐林来的目的就达成了,他这种身份,皇帝允许他在肃州当了六年土皇帝,就已经是极为开恩了。

如果还嫌不足,恐怕未来就会堪忧,现在一看,果然如此。

不过,也不是没有收获,至少明确了一件事,那就是朝廷会鼎力支持,因为给他齐林都准备了亲藩君侯的爵位。

而只要有了皇帝的支持,他们这些白莲宗的人,才敢向西狂飙。

因为现在打仗,打的就是火药、铅弹、炮弹,没有这些,他们这三十来万人,凭什么去河中五六百万人的地方称王称霸。

果然,等所有人都坐定之后,阿森就公布了朝廷制定的三阶段作战计划,给了愿意西征的所有人以极大信心。

李兴泰脸上十分兴奋,代表众人对阿森说道:“朝廷若能在火药、铅弹等辎重上大力调拨,臣等三十万人,就愿意舍命还回部、河中一个朗朗乾坤。”

阿森则站起来说道:“河中教团害我汉家数百年,此仇天高海深,陛下以及朝廷首辅枢臣是肯定要报这个仇的。

不但辎重朝廷会尽全力解决,未来镇压当地所需,陛下已经命复兴公司组成特别支援银行,为尔等准备无息贷款了,放手去干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