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暮汉昭唐 > 第二十四章风起雁门

暮汉昭唐 第二十四章风起雁门

作者:周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8: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中平三年,八月。

山谷间,张虞策马缓行,左右跟随着钟繇、郝昭二人,三人欲同至左国城。

经自家夫人劝说下,张虞从温柔乡中拔出,为了尽快积蓄力量,建功立业,张虞在次日便离开晋阳。

当然,张虞承认与郦素衣的突然到访有关,虽不知王霁当天与郦素衣说了什么,让郦素衣情绪平复下来。但敏锐的直觉告诉张虞,若不早点离开,迟早会出事。

是日,当张虞表示将往左国城理事时,郦素衣态度大变,表现出依依不舍之情。并在王霁的默许下,张虞当晚陪了郦素衣两个时辰,在入睡前,回到自己屋内,又安慰了一遍王霁。

这一晚张虞‘精疲力尽’,而也让张虞明白一个道理,第二天要长距离赶路的时候,莫要在前晚操劳太多,否则你可能会在马背上睡着!

相较上次独与郝昭赴任左国城,此番出行张虞特意喊上钟繇。让钟繇帮他出谋划策,如何才能从王柔手上获得相应资源,并至合适的地带驻扎。

此时的钟繇不知在思索什么,一直瞧着两侧陡峭的山崖,山崖之险峻,令人顿生敬畏。

寻了空隙,张虞问道:“元常兄有何感想?”

钟繇用马鞭指着周围,感叹说道:“并州表里山河,山险而田沃,民劲而善勇。昔春秋之时,晋能王霸中原,东与齐国一较高下,南与楚国争雄霸主,皆得益于此。”

张虞目光闪烁了下,问道:“乱世之时,若有豪杰据并州,何如?”

钟繇沉浸于并州的形势之中,沉吟说道:“并州虽有恒山、大河之险固,但豪杰割据于此,若不观形势而变,恐难长存。”

“为何?”

钟繇思虑说道:“并州人口稀少,不复前汉之户籍。割据于此,虽得山川之险峻,但北有强胡,州内兵少粮寡,如临大敌,难以久持,故可为一时之业。”

钟繇对并州的评价颇是中立,东汉时期的并州虽依然拥有山川地势之险峻,但并州的内部问题更为严峻些。

如内部的人口稀少,将限制并州争夺天下的上限;不过并州因自身的地理优势,却能保障并州在乱世中的下限。

而钟繇如今所言,其实也是张虞长久以来对并州这块区域的审视。实话实说,李唐虽在太原起家,但李唐并没在并州待太久,而是长驱直入,取关中作为荡平天下之地。

毕竟并州左右是关中与河北,论人口数量,并州不如以上二地。张虞若想在乱世中有所作为,割据并州仅是初步,难点在日后的发展方向。

不仅于此,因东汉时期的并州局势复杂,加上张虞目前身份微弱,欲割据并州,怕也没那么简单。故张虞当下需要尽快升迁,或是拥有一批兵马,这样才能便于他在日后抢先控制并州。

似乎察觉到张虞的复杂心思,钟繇反问道:“济安何来此问?”

张虞神情不变,说道:“听元常点评并州形势,特有所感而已。”

顿了顿,张虞换个话题,问道:“我今往左城,不知元常有何见解?”

钟繇沉吟几许,说道:“济安欲在边塞建功,帐下拥有兵马方为要事。今观王柔所为,无分兵于济安之意,故济安需向王柔进言,看能否准许济安募兵。”

张虞微微点头,对钟繇的话表示认可。准许募兵与自建兵马看似没有区别,但其中之差别颇大。

因东汉当下秩序动荡,许多地区豪强、大族拥有部曲或是家兵,但因是无朝廷编制,故需要由招募者提自行提供军粮。而朝廷给予数额募兵,那么朝廷会提供军粮器械,不用招募者自行负担兵马钱粮。

以孙坚为例子,黄巾起义前,孙坚在下邳招募了上千人为兵,这些兵的支出需要孙坚垫付。当孙坚成为汉军军官时,其兵马的支出负担,将由东汉王朝供养。

且因部队级别不同,朝廷会提供不一样的器械与粮辎。故张虞若能得到准许募兵的数目,张虞就能名正言顺组建兵马,毕竟由他出资供给兵马,怕是负担不起。

迟疑了下,钟繇问道:“今下除募兵之外,另需考虑济安欲改屯何方?”

张虞沉吟良久,说道:“南匈奴归附我朝时,世祖将匈奴分为八部,分别屯于北地、朔方、五原、云中、定襄、雁门等八郡。百余年来变迁,匈奴八部多有变化,或叛逃出塞,或不顺王命,或依附边塞。”

“八部中左南将军部屯雁门,百余年来依附我朝,少有不顺之迹。且常年与鲜卑冲突,左南将军部与鲜卑诸部有血海之仇,今若屯边,倒不如至雁门,假左南将军所部之力。”

在左国城待了两个月的时间内,张虞虽说无事可理,但也让张虞了解了匈奴八部目前的状况。如因东汉国力衰退,以及单于缺乏威望等问题,已是难以控制鄂尔多斯高原上的匈奴诸部。

反而最北边的左南将军部因各种原因,依旧是大汉忠诚的狗。张虞若不去左南将军部驻边,岂不是可惜了!

当然了,雁门地理位置关键,北能与步度根联合,南下可得太原军辎,向西可征伐骞曼。

见张虞深谙匈奴诸部之事,且回答井井有条,钟繇点了点头,以表赞同。

在吕梁山道里走了两日,张虞终再至左国城。因天色已晚,张虞休息一夜,次日在侍从的通报下,再见到王柔。

堂内,王柔依是笑吟吟,问道:“济安怎不与新婚之妻多处几日?”

张虞拱手而答,说道:“禀世叔,虞恐世叔有事吩咐,故不敢沉溺于温柔乡之中。”

说着,张虞拜谢道:“成婚之日,多谢世叔贺礼!”

“小礼而已,仅是不能亲至,甚是可惜了!”王柔说道。

一番寒暄,张虞故作欲言又止,似乎有些话不好说。

抿了口蜜水,王柔见张虞有话要说,示意道:“济安如若有事,但说无妨。”

沉吟片刻,张虞说道:“昔世祖皇帝时将匈奴分八部,别置于边疆诸郡。自鲜卑昌盛以来,护塞匈奴多有折损,另有部落叛乱。今定襄、雁门二郡匈奴流离,左南将军部力孤。”

“都护单于为要事,庇护匈奴别部为次要之事。虞既为世叔副手,当为世叔分忧。故不如世叔坐镇左国城,而虞北至雁门驻边,以世叔之名,聚拢离散匈奴。”

鲜卑成为大漠霸主之后,因时常南下劫掠,作为护塞的南匈奴惨遭打击。就实际而言,不仅朔方诸郡汉人凋敝,南匈奴部民也随之南迁。

可以这么说,在单于被东汉控制起来之后,南匈奴的命运便与东汉紧密关联。曹操在统一北方之后,所编设的五部匈奴,更多是沿用东汉时期的政策,只不过将八部匈奴整编为五部匈奴。

王柔捋须微吟,佯装思索,说道:“护塞诸部匈奴流离之事,某略有耳闻,仅是往昔无余力顾及。我本欲让济安至雁门,但虑济安初至左城,故一直未有言语。今济安欲往雁门屯兵,倒是了我所忧之事。”

张虞并不在意王柔所言真假如何,继续说道:“虞愿往雁门屯兵,仅是忧帐下无兵。不知世叔分兵于我,亦或是准我募兵?”

王柔迟疑了下,说道:“今营兵不足两千人,若分兵于济安,恐会削弱左城护卫。营兵实额二千五百人,而今缺额七百余人。若济安往雁门屯兵,我当上表准济安募兵七百。”

“七百人!”

张虞在心里盘算了下,其七百人看似不多,但若是募兵制下的七百人,其质量远超兵民结合的兵马。以七百人为兵,再辅以匈奴杂兵,兵力远超上千人。

张虞得到想要的结果,当即拱手说道:“多谢世叔安排,虞感激不尽”

“分内之事!”

王柔笑眯眯说道:“济安前往雁门,若有困难,倒是可寻我弟。”

“诺!”

见张虞主动愿意去雁门屯兵,王柔根本没有阻止的念头。毕竟张虞天天在他面前晃悠,实在不是个事。今张虞主动请缨,于情于理,王柔都乐意帮衬一把。若是张虞立功了,也有他的一份功劳。

且不言王柔上疏于雒阳,请予募兵名额七百人于张虞。而张虞在得到王柔的批准之后,第一时间让郝昭归乡募壮士,约定在马邑会面。

同时张虞还写信于郦嵩,让郦嵩带孟宁之、张丰、什翼等人,率百骑至马邑集结。

待各事宜安排好,张虞与钟繇马不停蹄赶往雁门,准备联络步度根,以及看能否招募到张辽入伙。

在张虞前往马邑的途中,来自雒阳的公文送至左国城,针对王柔的奏疏作出批示。

左国城兵马数目不变,准许张虞募兵七百,由并州提供军粮,驻扎在雁门,都护雁门、定襄二郡的匈奴部落,负责边郡的防备。

不仅于此,朝廷对鲜卑两部派系分裂,也下达了政令,联合亲汉的步度根,打击仇汉的骞曼。

随着朝廷政令送抵,张虞也见到了张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