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暮汉昭唐 > 第二百六十八章岁首大宴

暮汉昭唐 第二百六十八章岁首大宴

作者:周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8: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公元201年,神武三年,正月初一。

因为正旦朝贺前后忙碌,张虞几乎一夜未眠,在前日夜携子嗣拜见太上皇张冀,并与其深夜祭祀祖先。

在皇室祭拜祖先之时,长安群臣依照礼制从府上赶至皇宫,需在夜漏未尽十刻时齐聚于紫宸殿外。

时宽敞的端门庭中设燎火炬,以为深夜入宫的群臣们驱寒。而经端门至紫宸殿前的一段石阶上,布有五尺或三尺的数百盏华灯,月照灯明,犹如夜放花千树,星辰如雨点缀夜宫。

大乐鼓吹仪仗设于殿前,庖丁厨娘侍宦忙于殿内!

元会之前,诸卿齐聚端门至紫宸殿的庭中,各个衣着华丽,笑容满面问好。

“丞相到否?”

杜畿领着尚书台六尚书,扯着嗓子喊。

“到矣!”

钟繇从人群中挤出,向杜畿拱手,笑道:“岁首大吉,安康雨顺。”

“安康雨顺!”

杜畿回了声庆贺词,将尚书台的谒报递上,笑道:“丞相为百官之首,今劳丞相代尚书台递送谒报。”

“稍后多吃些酒,去岁多有劳累杜令君了!”

“丞相在前,不敢言累!”

“客气了!”

“丞相,枢密院谒报在此!”

趁着空闲,荀攸领着枢密院数人递上谒报。

谒者,以下见上,以卑见尊。今正旦向张虞进奉谒报,谒报内容无非是诸卿向张虞与王霁二人的问候之语。

“大将军镇守边疆,从豫州远道而来,路途辛苦了!”

荀攸离开后,见到张辽递上谒报,钟繇寒暄道。

“数年不见,丞相精神抖擞!”张辽问道:“不知陛下今年可有征伐之意?”

钟繇收下谒报,含糊说道:“陛下既招大将军入京,或许应有兵事吩咐。大将军不妨在元会后拜陛下,另观陛下吩咐。”

“善!”

随着诸卿一番寒暄,时间转眼便至寅时。

“咚!”

钟声清脆响起,侍从扬起嗓子高声道。

“寅时已至,诸卿入殿拜谒陛下!”

闻讯,众人不敢耽搁时间,在礼官的安排下,排成文武两列鱼贯入殿。

百官安坐之后,在钟声鼓乐的齐鸣下,张虞携王霁冕冠朝服出席,二人共坐于御榻上。

“臣钟繇代百官拜谒二圣,愿二圣万寿无疆,岁首大吉!”

“万寿无疆,岁首大吉!”

在钟繇递报庆贺时,百官齐声呼应。

张虞凭空虚扶,笑道:“岁首乃大喜之日,诸卿无需多礼!”

“谢圣人!”

拜谢张虞后,百官方依照礼官指点位置,依照位次坐席参宴。

张虞指着殿中的白虎樽,笑道:“今岁朝贺,如有敢忠贞进言者,方能开白虎饮酒!”

继而,张虞看向应劭,说道:“劳卿主持大会!”

“诺!”

应劭趋步至阶侧,气沉丹田,扬声道:“岁首,一岁之始,凡候岁美恶,谨候今始。风调雨顺,占卜得卦,裨益百官,辅圣人以治世。故先卜卦,以明今岁恶否!”

岁首为一年之始,故东汉以来形成占卜习俗,有据五音而听天气,或观**而知收成,有辨风向以知凶吉。故在元会宴前,将有相士、风水师、巫师上报吉凶。

“听天地五音,乃出商音,有兵事!”

“观气候风向,风出北来,云遮明月,岁收中中!”

“正旦天阴,白日当有小雨,民无饥荒之忧!”

观雨水而知收成,主要根据初一到初七有多少天雨判断收成,如初一下一天,则有一升米可食;初二继续下,连续两天下雨则有两升米。

“彩!”

虽知观风、听音、察气等事不一定准确,但张虞依旧笑而鼓掌,吩咐左右道:“赏赐钱粮!”

“拜谢圣人!”

相术、风水师等人讨了个彩头,遂欢喜拜退。

应劭说道:“风水有象,占卜有果。今有兵戈之灾,田亩中收,得中中卦象。圣人治世,文辅武征,还定天下太平!”

“受卦!”众人齐声道。

兵戈之事换到太平年间或许谈不上什么好事,或许卦象谈不上中中。然对于无岁不战的乱世而言,兵戈之灾已是稀松平常,关键别遇上大面积的旱、水二灾便好。

随着卦象占卜结束,在应劭的示意下,元会朝贺开始。

张虞举起酒樽敬向群臣,说道:“朕自代朔起兵以来,十有余二年,终定中国。而今唐室得以立,有赖诸卿忠心辅佐,朕与皇后敬诸卿一樽。”

“拜谢二圣!”

众人满饮一樽,诚惶诚恐受礼。

接着,张虞看向钟繇,笑道:“先生舍家业而投朕,可有料想到今日光景?”

钟繇避席而答:“臣昔投靠陛下乃因敬重陛下韬略,以为陛下能有秦、晋之业便已难得。彼时怎敢妄想今日之尊!”

“丞相所言与朕相同,昔于上党时,本想保境安民,效窦融之事,归附天命之人。不料征战至今,竟已扫灭中国群雄,仅有五州贼豪未安。”张虞感慨说道。

“朕先敬丞相一樽!”

“岂敢!”

钟繇说道:“朝贺之时,理应由臣敬陛下,安有陛下敬臣下之礼?”

“虽无此礼,但诸卿功绩,朕莫敢相忘!”

张虞瞧向庾嶷,玩笑道:“不知胡妇为卿生下几双子女?”

闻言,庾嶷脸色刷了下红起来,尴尬说道:“二子一女,谢陛下爱护。”

“哈哈!”

张虞环顾席上文武,笑道:“昔朕至边塞任职,左右无文吏,庾卿因家境贫寒,不得不出仕养家。时北疆多风雪,日子多苦寒,朕忧庾卿难耐出走,遂出塞掠胡时,赐秀美胡女,以安其心。”

“呵呵!”

没想到庾嶷有如此过事,众人不由善意发笑。而庾嶷则是满脸尴尬,年轻时候的他实在窘迫,若非追随张虞,凭他自己奋斗估计几辈子都做不到今日成就。

欢笑声中,孟宁之壮其胆子离席,向庾嶷夸耀身上的紫袍与印绶,拱手而问:“昔形陋之人,今下何如?”

孟宁之忽然的发问,让当场所有人疑惑,不知二人之间的关系。

庾嶷呆愣了下,意识到孟宁之乃是指责他当年入伍之事,继而羞愧说道:“嶷错识英豪,无陛下识人之明,望将军见谅!”

见庾嶷告罪,孟宁之急忙回礼,说道:“计相,仆无问罪之意,仅欲让世人知不可以相貌取人。”

“哎!”

庾嶷回了下礼,遂叹息不语。

见况,不知细情者互相打听,方才了解当年孟宁之入伍请求出任伍长,但因形貌太丑之故,竟被庾嶷拒绝,而提拔录用者便是张虞,众人为之大叹。

张虞说道:“十余年前之事,邵然一时失察。今二君饮酒一樽,以释过往恩怨。”

“请!”

孟宁之心胸虽说狭隘,一口气憋了十几年,但刚刚一通责问,倒是让他怨气尽散。故在张虞的主持下,遂向庾嶷告罪赔礼。

“旧事之过,尽在酒中。”庾嶷颇是豪爽答道。

张虞笑谓众人,说道:“今为朕登基首年岁初,又为三首之日,诸卿如有恩怨,望能于宴上消弭。”

“诺!”

趁着气氛转暖,应劭便让群臣上前朝贺。时先武将一名,中间插有文臣一名,互相交叉,一一拜见张虞。

“臣祝陛下万寿无疆,如征南寇,辽愿请命!”张辽敬酒道。

张虞笑道:“朕登基之时,文远远在豫州,不能相聚饮酒作乐。今元会大宴,而卿又无部下拜谒,卿可兴尽而归。”

“谢陛下!”

君臣庆贺的元会时间点与众不同,不是在傍晚黄昏,而是在天亮前的黎明。

至于为什么选黎明,而不是选傍晚,其原因有二。

其一,黎明乃一天之始,今在黎明前庆贺岁首方才符合三元之日;其二,公卿除了要向张虞朝贺外,他们的部下也要向他们朝谒。故因为以上两点,朝廷的岁首需要安排到黎明。

张辽朝贺后,余者文武朝贺大体所说无非是相近的吉祥之语。而张虞凭尽可能逐一勉励治下文武,以为鼓舞人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