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暮汉昭唐 > 第二百六十四章开疆拓土

暮汉昭唐 第二百六十四章开疆拓土

作者:周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8: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随着年关将至,张虞渐渐空闲下来,并有时间关心起自家孩子的教育。

寒风萧瑟,雪花纷飞,宫宇尽被皑皑白雪所盖。宫内,张虞翻阅五个孩子的学业汇总,司马徽、宋忠二人立于左右,微微弓腰以示恭敬。

五子虽说岁数不同,但皆为司马徽、宋忠所教学子弟,仅因年纪不同而教授内容不同。

张洛、张弼、张漳、蔡袭及义子何晏五人站在堂内,时不时抬头看向自己的父亲,其眼神里既有担忧,又有期待之色!

其中最忐忑者莫过于太子张洛、义子何晏二人,前者担心得不到张虞的认可,后者担忧不被张虞所喜。

张虞仔细翻阅五子的功课,其中学业的最出众莫过于何晏,经学诗书样样精通。其次便是蔡袭,因常年受蔡琰、蔡邕的教导,文史水平远超同龄人。

太子张洛乃中中水平,既谈不上出众,却也谈不上差劲。好武习兵的张弼不出意料垫底,三子张漳学业水平仅有同龄人水平。

与文化课相反,何晏、蔡袭分别垫底,张弼、张漳名列前茅,而太子张洛又是中中。

张虞将诸子学业汇总放下,勉励说道:“朕因征战之故,无法督促你等功课,幸有二师及亲长教导。今观你五人功课各有优劣,学习勤勉,朕心甚慰!”

“太子文武皆通,但离精进尚远,望太子勉之。弼儿重武轻文,如欲有志为将,不可不忽视文略。晏儿经学通达,但却不能自满。袭儿如有志习文史,需博览群书,然却不能不习武。”

孩子的天赋不同,不可能事事要求孩子出色。且除太子身份特殊外,其余孩子依照喜好去培养便好。因此对张虞而言,孩子们品行端正才是关键之事,毕竟他们作为皇子若品行不端,利用政治特权行事暴虐,除非天子出面,一般人无法整治。

顿了顿,张虞看向三子张漳,问道:“漳儿通文善武,不知可有立志?”

张漳挠了挠脑袋,说道:“儿无远志,仅希望能为父皇分忧。父皇常年出征,劳累于鞍马,风餐露宿,儿甚是心疼!”

闻言,张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厮杀天下十余年,第一次听见有人为他心疼。

“漳儿有心了!”

瞧着面容英伟的张漳,张虞不由多喜爱了几分,说道:“你今学识差了些,往后当多随二位先生进学。惟有通文达武,日后方能为朕分忧。”

张漳脸上露出坚毅之色,说道:“儿谨记父皇叮嘱之语!”

“你四人宜当勉之!”

“诺!”

又闲聊了几句,身侧的司马徽忽然朝五子说道:“我袜绳松,能否为我系之?”

五子神情顿露惊愕,他们没想到司马徽竟提出如此无礼的要求。

张弼、何晏面露嫌弃,但不知如何拒绝,只得沉默不语。张洛自恃太子身份,放不下身段去做。蔡袭神情犹豫,不知当为不当为,一直在观察张虞的神情。

唯张漳仅稍微犹豫,便出列上前,主动蹲下为司马徽系紧袜上的绳子。

“多谢三皇子!”司马徽致谢道。

“不敢!”

前前后后数息时间内,张虞脸上没有任何神情,既无喜又无怒,将司马徽与张漳二人互动,及余者四子表现收入眼底。

及五子趋步退下,司马徽朝张虞作揖,说道:“禀陛下,臣虽教授五位皇子不久,却以为尊贤敬老者,礼贤下士,众皇子不及三皇子。”

在召集诸皇子前,张虞曾向司马徽询问,五位皇子中哪位品性最好。司马徽则答不知,希望张虞能准许他一试,因此方有系袜之事。

“见微知著,先生实有大才!”

张虞沉默半响,说道:“今后数年,当有劳二位先生费心教导。其中太子为国家之根本,二位先生需多多引导。”

“食君禄,为君解忧,乃臣之本分!”司马徽答道。

之前教导皇子者,文为儒学之士,武为善骑之徒。自张虞降服陈国,司马徽便被张虞征辟为官,负责专门教学皇子。而宋忠属于是副手,配合司马徽教学。

自司马徽入宫教学以来,诸皇子的学识提高不少,更重要是司马徽懂得利用手段去测试皇子,而非单纯功课考核去分辨皇子们的优秀。

今张漳虽说文武成绩都达不到出色标准,但胜在仁孝、重贤,这让张虞颇是满意。

“来人,各赐绢五十匹于司马徽、宋忠二人,以奖教导皇子之功。”张虞吩咐道。

“诺!”

少许,郭图持军报趋步入殿求见,说道:“陛下大喜,什翼有捷报传至!”

“凉州讨平,何来捷报,莫非什翼出兵西域?”张虞诧异道。

“陛下英明!”

郭图将军报递上,说道:“什翼得陛下诏书,驻兵于敦煌,并遣人联络西域长史。长史兵马因西域断绝中原之故,从柳中城撤至海头(罗布泊)屯田。而海头临近鄯善,其国反复无常,常遣人掠粮,并欲驱汉人离境。”

“而西域长史病故,今由戍己校尉阴尹代之,得知西域复通中国,遣人急报于敦煌。时什翼得知西域情形,欲出兵鄯善,为陛下开疆扩土。然忧敦煌距长安上六千一百里,军情往返奏报恐会错失良机,遂率两千骑出玉门,先至海头与旧汉兵马汇合。”

“知国内细情,什翼奔袭直取鄯善城,擒鄯善国王,并俘兵马千余人,又下且末城,再俘六百人,得三千户,口两万余人。今鄯善国王已由兵将送至长安,陛下不日能见贼酋!”

从东汉开始,中原王朝为了控制西域,便不断留兵在西域屯田,如伊吾、柳中二城。自东汉内部动荡,西域长史无力维持更遥远的统治,故只能收缩边线,移至水土更肥沃的海头屯田。

其中海头者,即后世罗布泊遗址,今称为蒲昌海。

张虞笑了几声,说道:“昔什翼出征河西,朕言平凉州已是不易,不料什翼竟远征鄯善,降服鄯善国民两万余人,当扬我大唐军威。”

说着,张虞沉吟了下,说道:“今既破鄯善,那便与旧汉兵民并治,设鄯善郡。具体设郡事宜,由凉州刺史遣人约土划郡。”

“诺!”

自敦煌玉门出关,西域共有两条路线,一条是楼兰道(鄯善),另一条是伊吾道。

西汉时,因龟兹、楼兰二国反复无常,故由傅介子刺杀楼兰王,并更名为鄯善,将国都南迁。由汉军控制了楼兰,并在伊吾屯兵。

今什翼将南迁后的鄯善国灭亡,再将与伊吾道上的东汉屯田兵民合治,大概便是鄯善郡的范围。

“陛下,今什翼驱兵灭鄯善,是否让什翼更进一步,征讨西域诸国!”

或许是被什翼一路无往不胜的战绩所迷惑,郭图野心大涨,劝道。

张虞摇头说道:“西域地域辽阔,人口稀疏,中国未安,岂能冒然远讨?”

说着,张虞负手踱步说道:“朕闻自河湟西进,经西海,有道能与西域连通。及鄯善郡安,什翼寻道东返,与凉州并力打通道路,招降沿途羌部,以宣威大唐恩威。”

“诺!”

张虞野心勃勃,他的眼睛不仅盯着南方,还盯着遥远的西域与西海。毕竟北疆无主,吐蕃未起,东亚除了张唐外,别无崛起的大国,如不能趁四方混乱之时,尽量开疆拓土,岂不可惜?

ps:今天电脑装显卡,装了后蓝屏报错,严重影响更新,今用手机勉强更。明天修下电脑,再补上一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