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暮汉昭唐 > 第二百三十八章佳婿诸葛

暮汉昭唐 第二百三十八章佳婿诸葛

作者:周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8: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神武元年冬,宛城。

“此乃孤为姜妹所选之夫,!”

张虞指着身高八尺有余,容貌儒伟的年轻人,笑道:“不知叔父满意否?”

张杨上下打量诸葛亮,赞叹说道:“中国之中竟有如此俊伟郎君,当真少见啊!”

说着,张杨问道:“荆州少有诸葛氏,不知孔明祖籍何地?家中亲眷多寡?”

诸葛亮微挺身子,神情恭敬,答道:“仆为徐州琅琊阳都人,本祖本姓为葛,初从诸县迁至阳都,故以诸葛氏自称。先祖丰为前汉元帝司隶校尉,祖父为琅琊郡吏,父为泰山郡丞。至于家眷,今上有二姐,兄弟各有一人。”

诸葛氏在两汉时期称不上为大族,即便在琅琊郡也不及王氏出名。差不多只能算是郡一级的士族。另外诸葛亮的先祖诸葛丰能出任司隶校尉,则是多亏了琅琊人王吉与贡禹二人的扶持。

“出生清流,兄姐齐备,是为良人!”

张杨点评了下,以岳父姿态问道:“卿才学何如?”

“亮治《管子》《商君书》《韩非子》等典籍,浏览各家经学,然却不善寻章问句。经济、军事、刑法、政务,亮皆通之。”诸葛亮倒不谦虚,一切如实而言。

蒯越补充说道:“前将军,孔明年岁虽轻,但却在荆州之中却享有盛名。旧时袁公路在时,便欲征辟孔明为官。”

诸葛亮的婚事由不得他做主,自张虞有意将从妹许配于诸葛亮以来,南郡大族争先表态,如有姻亲之交的蒯、庞两大士族便主动出面,表示愿替诸葛亮出彩礼钱,置办屋舍,以帮诸葛氏娶妻。

黄氏不用多说,自知不敢与张氏抢婿,暗中让人告诉诸葛瑾,表示黄氏女丑,配不上诸葛亮。而蔡氏因之前瞧不上诸葛氏,只得惋惜以前没有将葛氏女娶回家。

因此,为了促成诸葛亮的婚事,蒯越主动在旁陪侍搭话,生怕张杨看不上诸葛亮。

张杨咧嘴笑了笑,说道:“某粗鄙武夫,不识儒学典籍,今时不过随口一问。”

张杨对女婿的要求不高,有学问,像貌过得去,重要是非罪人之后。今诸葛亮相貌颜值自是出众,而家世虽非州郡大族,但世代为郡吏,说明有家学传承,故张杨甚是满意。

当然了,张虞的意见至关重要。毕竟皇族子女几乎皆需政治联姻,今张虞膝下女儿太小,只得让张杨长女出面婚配。而且张虞也暗中承诺过张杨,及他称帝时,从妹张姜便会封为公主。

说着,张杨看向张虞,问道:“不知大王以为何如?”

张虞抿了口茶,问道:“孔明,今后有何打算,可愿出仕为官?”

诸葛亮迟疑了下,说道:“禀大王,亮学识尚浅,今有意先游学,知天下之事,方能学以致用。”

“有大志!”

张虞称赞了声,说道:“中土士大夫众多,今中国初安,孤欲广搜典籍,以为流传之用。孔明既有心游学,不烦先至长安成家,之后再至关东访学,或是至关西游历,如此既然增长见识,亦能访得名师。”

诸葛亮沉吟良久,拱手说道:“多谢大王关照。”

“彩礼之事,我张氏别无所求。孔明能以诚心待我从妹便好,往后张、葛便为一族,望卿勉之!”张虞说道。

“谢大王!”诸葛亮感激道。

彩礼之事,其实不单单存在于后世,汉代彩礼同样不低。

张虞娶王霁时,其彩礼与婚礼之事,便花了张氏多年积攒的财富。而今诸葛氏娶公主为妻,不靠姻亲之家接济,别说彩礼钱了,估计操办婚礼的钱都没。

张虞让诸葛亮免去彩礼钱,看似为件小事,但对诸葛氏而言却是一件大事。故诸葛亮虽与张虞聊着不多,却能感觉到张虞对他的器重与爱护,让诸葛亮发自内心感谢。

“善!”

聊完从妹的婚事,张虞看向吕布,笑道:“奉先以为叔父之婿何如?”

“有俊颜,又为博学之士,张君喜得良婿!”

吕布说道:“今大王将统天下,日后非武人建功之时,乃是文人显赫之际,孔明前途不可限量!”

“奉先之婿富贵无忧,何须羡慕在下!”张杨玩笑道。

“有理!”

吕布识趣说道:“布能得佳婿,皆赖大王厚恩。”

张虞笑了笑,说道:“君女淑慧,有君容颜,我父甚爱之!”

“不知叔父身体何如?”吕布问道。

“腿脚行动不便,常年居于宫府之中。思量家乡故人,如见奉先,必会欢喜!”张虞说道。

“十余年未见叔父,今若归京必要拜会一番。”

张虞笑眯眯问道:“就恐奉先厮杀一生,今时不得闲!”

“闲与不贤,皆听大王差遣!”吕布脑筋微动,说道。

“奉先名声威震中原,孤岂会无意重用?”

张虞故作沉吟了下,说道:“今曹操兵犯夏口,而孤已遣名将麴义支援,但曹操兵马未撤。孤今思来,非名声显赫者,不能逼退曹操,故恐需奉先代孤率兵南巡。”

见张虞果真急需自己,吕布脸上顿浮笑容,拱手说道:“大王所命,布愿从之。”

“善!”

张虞笑道:“奉先可率本部兵马南下,粮草由孤遣人供给。”

“诺!”

吕布兵马有万人,应张虞所令,留五千兵马于郦嵩,自率五千兵马前来宛城,故吕布手上自有一支兵马。

“孤闻奉先麾下陈宫有大智,今不知此人何在?”张虞问道。

“仆在!”

陈宫从跪坐的席上出列,向张虞作揖。

张虞打量身形消瘦的陈宫,问道:“公少年闻名,足智多谋。旧时连袁术以拒曹操,是为不得已之事。今既为唐人,不知有何所求?”

瞄着面容和煦的张虞,陈宫后背冷汗涓涓。莫看张虞刚刚用温和的口吻说话,但却在敲打他。连袁术以抗曹操不过是含蓄之语,实际情况是在暗示他之前投靠袁术之事。

陈宫身形愈曲,说道:“既为王臣,便奉王命,宫听大王差遣!”

见陈宫识趣,张虞说道:“卿久与曹操交手,料想是以兵略见长。今右将军帐中无军师监辅,卿不妨以之职,辅佐右将军坐镇淮北,负责军机参谋,与军务料理之事。”

听闻枢密院左军师之职,陈宫迷茫了下,但很快从职务中推算出此官应是不低。

“谢大王委以重任!”

张虞进行人事操作的目的在于拆分以吕布、陈宫二人为首的武装集团,以便他控制且治理兖州诸郡。

如吕布是兖州外来人,重点在于军权上。而陈宫作为兖州地头蛇,有之前的事迹,今调入中央任职,实在让张虞膈应,且容易为兖州大族发声。若留在兖州将容易影响杨沛治理州郡,因此让陈宫负责军事颇是合理。

至于让陈宫去对付曹操,算是张虞久思之下,能够为他找到合适的官职。陈宫与曹操的恩怨难以细言,故不如让他辅佐张辽,专心征讨曹操。

因有军政之事需处理,吕布、陈宫、诸葛亮等人识趣退下。

“大王,文聘已至南郡,与马超共报,言南郡太守惠衢有坚守、抚民之功,功曹庞统献有御敌之策,王干有劝谏之功,校尉霍笃、高翔与麾下部曲守城有功。”荀攸上报说道:“大王恐需下诏抚恤,以收忠诚之士人心。”

张虞沉吟少许,说道:“召惠衢、庞统二人至宛城,孤亲自抚恤。余者有功之人,如高翔、霍笃出任都尉,归由步禄狐突利统率。令马超、庞德撤军,留文聘率军守江陵,出任南郡太守,以步禄狐突利出任副将。”

“大王,文聘为初降之人,今骤而提拔为大将,坐镇江陵,恐会有所不妥!”荀攸迟疑道。

张虞沉吟少许,说道:“知荆州地理者少,今不得不用文聘。况文聘为荆州义士,今岂会投刘?”

“但南郡为户籍殷实之地,治下人口多达数十万,今由文聘出任太守,诸将恐会不满!”荀攸又说道。

“南郡广袤,一将坐镇,难以处处顾及。今将南郡析分出襄阳郡,以襄阳为治,并将州治迁于襄阳,稍后再委郡守与刺史。”

张虞说道:“昔汉武帝初设荆州,因荆州地广人稀,故江北之地仅有南阳、南、江夏三郡,荆南仅有四郡。而今荆州人口富庶,南阳析分南乡,南郡又岂能不析分之?”

张虞将冀州拆成两州,荆、豫两州人口同样殷实,张虞又岂能不拆分?

在张虞的考虑中,荆州诸郡皆需拆分与重组,后续如有必要可以与益、扬二州拼凑,再加设一州。毕竟相比中原四州而言,广袤的南方仅四州,既不利于南方开发,也不利于中央深入控制南方。

见张虞选文聘为将之心坚决,荀攸不再多言,而是问道:“大王令韩浩、黄忠、王威等将拣选兵马,今诸将拣选旧部已成,上疏询问驻扎于何地?”

顿了顿,荀攸补充道:“臣以为可在汉水挑选河岸扎营,以便支援前线,与操习水师。”

“准卿所言。”

张虞直接说道:“并令徐晃出任荆州都督,节制荆州诸军事。”

“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