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暮汉昭唐 > 第十六章腾达得志

暮汉昭唐 第十六章腾达得志

作者:周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48: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彭脱在邵陵招拢黄巾残部非同小可,张虞虽记得黄巾起义最终被东汉镇压,但可不记得王允因何从豫州刺史位子上下台。

今若因王允征剿不利而被问罪,张虞估计该哭了!

为了王允的官位,更为了自己的前程,张虞火急火燎前往府堂。

堂内,王允正与众人对着舆图指点。

“彭脱侥幸逃脱,今虽聚兵反叛,但左右兵马稀少,应非大敌。”孔融说道。

“不可小觑!”

王允捋髯而吟,说道:“彭脱为蛾贼大帅,如若出兵不慎,遭其所败。彭脱将会重振旗鼓,骚乱汝、颍之界,今需全力出兵。”

“赵汝南手上有多少兵马?”阴修问道。

“有兵三千余众,其中骑卒一两百人。”程普汇报道。

“使君!”

程普话音初落,张虞快步入堂,致歉说道:“恕虞晚至!”

“无事!”

王允挥了挥手,示意张虞上前,听众人分析军情先。

“据邵陵来报,彭脱聚众三四千人,多是老弱兵马。”程普又说道。

“那以使君之见,需出多少兵马支援赵汝南?”阴修问道。

“今颍川郡可用之兵多少?”王允问道。

阴修沉吟少许,说道:“颍川大乱初安,各县需留兵驻守。如欲出兵南下,可出一千三百众。”

“今新募兵马多少?”

张虞顺势说道:“禀使君,新募兵马有六百余人,但因初入军营,鼓旗、行伍不熟,都尉杜佑正率兵操练。用其交战不可,但却可虚张声势,并为辅兵之用。”

杜佑本为颍川贼曹掾,因抗击黄巾有功被升迁为假郡都尉,负责今时的新兵招募。

“老弱合计两千人,我为偏军,配合赵汝南所部,两部不下五千人,应不惧彭脱残部。”王允说道。

瞧着舆图上劭陵,王允问道:“今彭脱屯邵陵,赵汝南从南向北,我军从北向南,两军共击蛾贼,不知可有注意之事?”

阴修沉吟少许,说道:“两军分南北,而彭脱居中,为防被蛾贼所趁,两部宜当谨慎进兵。”

显然阴修这是吸取了长社之战初期的战事,朱儁、皇甫嵩分兵并进,被波才分而击之的经验教训。今两军并进,为防彭脱上演各个击破,自然需再次提醒。

“善!”

王允微微颔首,说道:“征讨彭脱之战,劳阴太守率兵。此战得胜,我当上表为君请功。”

“诺!”

说着,王允看向张虞,说道:“劳济安率骑卒佐之。”

“诺!”

又聊了几点注意事项,王允便让除张虞以外的众人退下。

王允端坐在榻上,并示意张虞不用拘束,问道:“此番用兵,济安可有想法?”

张虞单腿盘坐,说道:“虞以为此番用兵不如求稳些,两军汇合,与彭脱所部对峙,以耗黄巾粮草。待彭脱粮尽而兵疲,再以精锐之师击之,必能取胜。”

“阵战不能胜?”王允蹙眉问道。

“能胜,但无必胜之把握。”

张虞分析说道:“彭脱复起邵陵,其兵马越多,其粮草越是紧缺,故彭脱急于求战。我坚守营垒,消磨其锐气,待其人心涣散之际,出阵邀之,必能大破蛾贼!”

在张虞看来,两军列阵厮杀,成败除了兵员素质外,与战场上所发生的事息息相关。为稳妥起见,应当在交战前,拉高己部的取胜希望,而不是直接与之交战。

王允沉吟良久,说道:“我虽为刺史,但难决断用兵之事。且黄巾复起,速战速决为上。若让朝廷知晓,恐宦官从中作祟。”

“阴颍川非无谋之辈,两军用兵之时,济安可多多出谋划策,以防用兵有失。”

“诺!”张虞拱手说道。

“对了!”

王允从案几的竹简下,抽出一封书信,说道:“郭定襄来信言,今岁他将举你为孝廉。”

“多谢叔父!”张虞拜谢道。

王允沉吟少许,说道:“你岁数尚不满二十,受举为孝廉易,但若想入台之后,外放为令长,恐其中有些困难。”

“那如何是好?”张虞问道。

“不急!”

王允笑着指向舆图,说道:“我今之所以让你随军出征,则是为你积累功绩。家世、岁数不足,但有功绩伴身,经人禀功,足以外放为令长。而后外放立功,如逢边郡骚乱,或能拔为郡守,为国领兵,征伐边胡!”

“越早往上走,才越有机会入雒阳。否则年岁到了,新人上来了,很快就会将你替代。”

“济安有武略,又识兵法,功勋屡立,报效汉室。今后或能封侯拜将,光宗耀祖,留名于史。”

王允已是将张虞的升迁途径指明,学曹操出任令长,而后蹭点军功,出任地方郡守。

至于郡守往上的升迁,已不是王允所能够谋划。毕竟王氏不是曹氏,随随便便能封曹操为国相;更不是袁氏,拜袁术为河南尹。

且看王宏官职就清楚了,人到中老年才出任弘农太守,因得罪宦官,不得已被贬归家。而王允是得到三公的欣赏,才能说单车出任州刺史。

“多谢叔父谋划!”

张虞感激说道:“虞当为大汉竭尽忠心,以不负叔父栽培。”

为大汉竭尽忠心是否为真心话不知道,但张虞是真感谢王允的帮衬。无王宏与王允的帮助,估计张虞要蹉跎很久,才能在大汉冒头。

今时再看自己娶了王霁,不可不谓鱼跃龙门

“无需多礼!”

王允见张虞情真意切,顺势将几份从并州寄来的书信交于张虞,笑道:“家乡来信,今可归营细读。”

“谢叔父!”

又向王允说了些贴己的话,则带书信归营。

回到了营帐,张虞招来郦嵩、什翼、郝昭等人。

篝火旁,张虞与众人围火而坐。

“彭脱聚拢残部,在邵陵一带为乱。使君念彭脱为黄巾贼首,已命阴太守率部南下,配合赵汝南征讨彭脱。而我部则需随阴太守所部南下。”

张虞看着周围人的面容,说道:“诸位回帐通知兄弟们,让他们备好甲胄、盾牌、弓矛,检查出征马匹情况。如有遗失或破损,需及时上报。”

“此番南下,由什翼率游骑探查,不可懈怠。”

为了防止有人没听懂,张虞用鲜卑语再翻译了一遍。

“诺!”在场之人无不应诺。

正经事说完,张虞关心道:“今兄弟们情况如何?”

“吃喝不愁,每日练射习武,比边塞好多了!”

郦嵩领头说道:“仅是不少兄弟思念家人,不知家乡状况如何?不知何时才能归乡?”

众人从三月离开家乡,至今已是七月,且远离家乡千里,若是不思乡才有奇怪。

张虞沉吟少许,说道:“你告诉众人,今家乡无事,总体安宁。众人岁末便能归乡,届时我还会分发钱粮,以酬今年奔波之劳。”

“好,我稍后回帐,知会营中兄弟!”郦嵩说道。

又聊了些琐碎的事,见无要事处置,众人这才退下。

待众人离开之后,张虞独自挑灯夜读书信。

王允共给了张虞三份书信,一份是张冀所写,一份是王宏问候,以及郦素衣假托叔父张杨的书信。

父亲张冀讲得多是参合坞的琐事,向张虞描绘参合坞成为边市之后,比之前如何富庶,有多少胡人前来贸易,而张氏从中赚了多少钱。

甚至父亲在书信里向张虞畅想扩建参合坞的事宜,准备腾出地方,为张虞修缮宅院。毕竟日后迎娶了王霁,总不能那么寒酸。

看得父亲的书信,张虞忍不住笑了笑。经再三斟酌,张虞回了封信,探讨了下自家宅院问题。

相较张冀的书信,王宏的书信则是中规中矩,询问张虞的近况,让张虞注意安全。

针对内容,张虞将近来自己近来所立功绩如实写下,尤其是单骑送信之事,并向王宏夫妇以及王霁问好。

而郦素衣的书信,张虞带着愧疚心情拆开,却见郦素衣并未如怨妇般哭诉,而是在信中聊了许多事,如三部胡人的情况,以及教于她喂养的大黄情况。

直到书信的尾声,郦素衣才表露出思念张虞之情,并询问张虞何时回乡。

张虞微叹了口气,心中愈发感觉对不起郦素衣。

斟酌少许,张虞回了封信于郦素衣,在信中诉说自己思念之情,表示自己短期内可能回不去。但却承诺如果自己在中原有落脚之地,他会将地址告诉郦素衣。

《江左遗册》:“高皇后王氏,讳霁,字殊岚,祁县王氏女。少明悟,识大体,强族多聘之,并不肯婚。及见神武帝习读大麓山,遂是倾心,乃使婢通意……神武帝因娶王氏,由是腾达得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